古詩詞賞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詞賞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歡迎大家分享。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今天我們要賞析的篇目是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古人以鳳凰為祥瑞,所以鳳凰來止往往要造樓起臺,為的是留住那份有關(guān)鳳凰的輝煌記憶。后人登臨鳳凰臺,每每會想象鳳凰的風(fēng)姿。先秦時,秦穆公為聞簫而來的鳳凰筑臺的傳說,就屢屢見于古書。即便鳳凰來去不定,甚至一去不返,鳳凰臺終究是長久流存的。不過鳳凰流連之處想必太多了,以致鳳凰臺散落各地并無定所。南京的鳳凰臺,也得名于鳳凰的親臨,但與別處不同,它更成名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所寫的金陵鳳凰臺,故址在今天的南京城西南。關(guān)于鳳凰臺的位置和它的名稱來歷古代說法不一。李白作詩的時候也未必搜求故實,或許只是詩人就鳳凰臺的名稱進(jìn)行想象和發(fā)揮罷了。隨著李白詩流傳得越來越廣,他的詩句反倒成為金陵有過鳳凰臺的最有力證據(jù)了。元代詩人和評論家方回說過,李白這首詩雖以鳳凰臺為名,卻不以此臺為局限,他的心目游走于臺上之景,更游走于臺外的風(fēng)光。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四兩句雖然是互文見義,卻因時代的循環(huán)往復(fù),又帶出了一點歷史的悲涼。孫吳東晉以至后來的宋齊梁陳,總共六個朝代,先后建都于南京,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六朝是史家的說法,也是詩人的說法。李白寫金陵的詩,常常懷思古之幽情遙想六代,憑借昔日宮殿與當(dāng)今荒草的.并列,依靠曾經(jīng)美人與眼前墳?zāi)沟霓D(zhuǎn)換,將朝代的變故更迭綴合成盛衰興亡的哀愁。
三四兩句卻是虛實的糅合,由眼前想見不在眼前之景!皡恰薄皶x”指的是孫吳和東晉;“花草”“衣冠”一個代指美女,一個代指官員;“古丘”意即墳塋;“幽徑”意指墓道,都是前代的遺跡。幽徑與古丘可以說是眼前之景,花草與衣冠卻早已不在眼前了。然而花草與幽徑,衣冠與古丘本是一體,彼此可以說有前世與今生的聯(lián)結(jié),又有生存與死亡的轉(zhuǎn)變。因緣于這樣的轉(zhuǎn)變,這樣的聯(lián)結(jié)。繁華虛妄如夢的故事,便在時空的交匯處和盤托出。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長江邊,是南北相連的三座山峰的合稱!叭桨肼淝嗵焱狻,說的是從鳳凰臺望去,三山渺遠(yuǎn)只有一半在眼里,另一半則落在了天外。宋代大詩人陸游有一次經(jīng)過南京的時候,也曾經(jīng)登上鳳凰臺。遠(yuǎn)望三山,渺渺茫茫,若有若無,真的走到那個地方,陸游說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這種觀感似乎可與李白目中所見相互印證。水是長江水,有的說是“二水”,有的說是“一水”,“一水”是就江流的整體而言,而“二水”則就江水環(huán)洲流過的部分而論。稱謂雖有不同,視角亦有分別,但意思卻是一貫!岸蟹职樦蕖,說的就是白鷺洲將長江水一分為二,與“一水中分白鷺洲”的描述其實是一樣的景致。
白鷺洲位于南京西南江水中,得名于白鷺來聚,與鳳凰相比,白鷺雖然也是天上之物,卻算不得神鳥。白鷺的來去大抵是時令變化的緣故。鳳凰則不然,它乘興而游,盡興而返,并不遵循物候更不眷戀臺閣。如果說鳳凰是人的想象,那么鳳凰臺就是人對想象的不舍。有了臺的守候,鳳凰似乎也有了皈依,這是筑臺人的癡念。詩人則有鳳去臺空江自流的惆悵,縱有臺的守望,鳳凰依舊一去不返了。登臺而望,有時看到一片實景,有時看到一片虛景,所謂實與虛,不過是眼前與不在眼前的分別。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看似寫登臺所見,其實是在寫不見,不見的鳳凰、不見的王朝,不見的半山、不見的江水,不見的白日還有不見的長安,這一連串的視而不見,便是這首詩全部憂愁的凝聚。而憂愁的緣故,李白說得似乎很直白。即所謂“長安不見”。七八兩句有兩個典故,浮云蔽日為其一,長安不見為其二。浮云蔽日是一個傳統(tǒng)的譬喻,漢末古詩十九首中有句云:“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這大約是李白詩句的字面出處。
漢初陸賈在《新語》中說過:“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明也”。浮云比喻小人,白日比喻賢主,這才是真正的出處。長安不見,說的是晉明帝的故事。據(jù)《世說新語》記載,晉明帝小時候,有人從長安來,其父元帝以長安與太陽哪個更遠(yuǎn)問他,明帝答曰,日遠(yuǎn),因為沒有聽說有人從日邊來。次日元帝重問明帝,則答曰,日近,因為舉目見日,不見長安。這個故事充滿了智慧,也充滿了憂慮。日遠(yuǎn)終究是看得見的距離,而長安卻遠(yuǎn)得連距離都看不見了。長安不見與浮云蔽日兩個典故相衘接,貫穿疊合,才構(gòu)成這兩句詩意義的圓滿。從長安不見的本事回看第七句,白日為浮云所蔽,詩人舉目而不見日,亦即看不見賢主。從浮云蔽日的比喻看第八句,長安代表的自然就是皇帝。奸臣媚主,忠良放逐,皇帝與詩人之間有著重重的阻礙,隔著鳳凰也飛不到遙遠(yuǎn)距離。
李白這首詩表達(dá)的是什么?
李白這首詩,有人說是他遭受高力士等陷害排擠,離開長安以后所作。有人說是詩人流放夜郎遇赦返回,重游金陵時所作,并無定論。這兩個說法的共同之處,在于詩人的逐客身份,不同之處,則在于放逐的時間和原因。李白一生尋求仕途功名,不過從未成功。與其說是不得賞識,毋寧說是不得作為。所以李白對東晉建功立業(yè)的謝安青眼相看,在其詩中多有表露。
他跟隨永王璘順江東下的時候就寫過“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名言,大有自比謝安之意。他對金陵的情感,對六代尤其東晉的情結(jié),可能也與謝安相關(guān)。這種情感歸根到底是一種抱負(fù)未能施展的寄托。《登金陵鳳凰臺》這首詩,固然可以解讀為詩人某個生命節(jié)點之中突發(fā)的怨艾,也可以當(dāng)作貫穿其一生的糾結(jié)。即求仕不遇,求隱不安,百般掙扎,始終徒勞。此詩之好或許并非在它背后的寓意,而在詩人將寓意轉(zhuǎn)化成了可見的景觀。臺閣、古跡、山水還有歷史,仿佛一一收獲了李白的心事,而后又將他的心事埋藏起來,彼此像是有了默契。詩人的憂郁也因此變成了鳳凰臺的哀愁。
古詩簡介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而創(chuàng)作的懷古抒情之作。全詩八句五十六字,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yuǎn)飄忽的傳說故事結(jié)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dá)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xiàn)實思索。此詩氣韻高古,格調(diào)悠遠(yuǎn),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shù)特色。
《登金陵鳳凰臺》創(chuàng)作背景
《登金陵鳳凰臺》是李白集中為數(shù)不多的七言律之一。此詩一說是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作者奉命“賜金還山”,被排擠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所作;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傍P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評析
李白極少寫律詩,而他的這首詩,卻是唐代律詩中膾炙人口的杰作。
詩雖屬詠古跡,然而字里行間隱寓著傷時的感慨。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點明了鳳去臺空,六朝繁華,一去不返。三、四句就“鳳凰臺”進(jìn)一步發(fā)揮,東吳、東晉的一代風(fēng)流也進(jìn)入墳?zāi)梗绎w煙滅。五、六句寫大自然的壯美。對仗工整,氣象萬千。最后兩句,面向唐都長安現(xiàn)實,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自身報國無門,十分沉痛。
此詩與崔顥《登黃鶴樓》相較,可謂“工力悉敵”。其中二聯(lián),雖是感事寫景,意義比之崔詩中二聯(lián)深刻得多。結(jié)句寄寓愛君之忱,抒發(fā)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yuǎn)。但李詩就氣魄而言,卻遠(yuǎn)不及崔詩的宏偉。
【古詩詞賞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相關(guān)文章: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賞析04-24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賞析10-23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賞析08-23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譯文及賞析02-17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歌賞析10-29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07-15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08-31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09-08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