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離騷》解讀

        時間:2022-10-29 11:49:56 離騷 我要投稿

        《離騷》解讀

          在年少學(xué)習(xí)的日子里,許多人都對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xiàn)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離騷》解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離騷》解讀

          《離騷》解讀

          《離騷》是屈原自敘平生的長篇抒情詩。

          它的名稱有雙重涵義:從音樂方面來說,《離騷》,可能是楚國普遍流行的一種歌曲的名稱。從內(nèi)容的題旨,司馬遷解釋為“離憂”,意思尚不夠明白;班固進而釋“離”為“罹”,以“離騷”為“遭憂作辭”;王逸則說:“離,別也;騷,愁也!卑选半x騷”釋為離別的憂愁。其實,以我個人觀點來看,“離騷”就是“離優(yōu)”,人在遭遇憂愁的時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發(fā)自己的怨憤呢!

          這首詩也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詩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是中國古代最為宏偉的抒情詩篇。其寫作年代,或以為在懷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為在頃襄王時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盡管對《離騷》的寫作年代和題旨有不同說法,但仍可這樣明確地概括: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嚴(yán)重挫折以后,面臨個人的厄運與國家的厄運,對于過去和未來的思考,是一個崇高而痛苦的靈魂的自傳。

          《離騷》所表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是極其豐富的。

          關(guān)于它的層次,我把它分成前后兩大部分。從開頭到“豈余心之可懲”為前半篇(既課文所截取的),側(cè)重于對以往經(jīng)歷的回顧,多描述現(xiàn)實的情況;后半篇則著重表現(xiàn)對未來道路的探索,并主要通過幻想方式。

          在前半篇中,由三方面的人物,即屈原自我、“靈修”(即楚王)和一群“黨人”,構(gòu)成激烈的矛盾沖突。從第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開始,屈原使用大量筆墨,從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說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貴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對楚國的興亡有義不容辭的責(zé)任。他記敘自己降生在一個祥瑞的時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賜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強調(diào)自己稟賦卓異不凡。在此基礎(chǔ)上,詩人進一步敘述自己及時修身,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鍛煉出眾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獻身君國,令楚國振興,使楚王成為“三后”和“堯舜”一樣的圣明君主。總之,他自我的形象,代表著美好和正義的一方,相信他的理想和主張,能夠把楚國引向康莊大道。

          “黨人”即結(jié)黨營私的小人,“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他們只顧茍且偷安,使得楚國的前景變得危險而狹隘。而且,他們不但“競進以貪婪,憑不厭乎求索”,還“內(nèi)恕己以量人,各興心而嫉妒”,認(rèn)為詩人受到重用阻擋了他們的道路。于是謠諑紛起,“謂余以善淫”,誣蔑詩人是淫邪小人。

          那么,掌握最高權(quán)力、因而能夠決定上述雙方的成敗并由此決定楚國命運的楚王,又如何呢?他卻是昏庸糊涂的。由于楚王是楚國的象征,詩人對他抱有絕對的忠誠?“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他也一度信任和重用詩人,最終卻受了“黨人”的蒙騙:“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斎怒!边M而背棄了與詩人的“成言”,“悔遁而有他”,由此導(dǎo)致了詩人的失敗。

          屈原因此受到沉重的打擊,他處在完全孤立的境地。但這卻進一步激起了詩人的高傲和自信。他反復(fù)地用各種象征手段表現(xiàn)自己高潔的品德:飲木蘭之露,餐秋菊之英;戴岌岌之高冠,佩陸離之長劍;又身披種種香花與香草。同時,詩人堅定地、再三地表示:他決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而妥協(xié)從俗,寧死也不肯絲毫改變自己的人格:“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雖然,屈原在理智上是堅定而明確的,但這并不說明他在感情上不存在迷惘和痛苦!峨x騷》后半篇借助神話材料,以幻想形式展示了他的內(nèi)心深處的活動,和對未來前途的探索。一開始,詩人假設(shè)一位“女嬃”對他勸誠,認(rèn)為他的“婞直”不合時宜。這也是詩人內(nèi)心的一種想法。但緊接著,通過向傳說中的古帝重華(舜)陳辭、表述治國之道的情節(jié),否定了女嬃的批評。而后他又在想象中驅(qū)使眾神,上下求索。同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無法離開故土。

          既不能改變自己,又不能改變楚國,而且不可能離開楚國,那么,除了以身殉自己的理想,以死完成自己的人格,就別無選擇。全詩總結(jié)性“亂辭”這樣寫道:

          “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離騷》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輝異彩。

          屈原以熾烈的情感、堅定的意志,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政治,追求崇高的人格,至死不渝,產(chǎn)生了巨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

          上升到某種程度,屈原不僅僅是詩人,他更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政治家。我們不能對他的“長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艱!彼灸。但同時,對屈原所說的“美政”,如果冷靜地看,我們只能說這是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詩人所服膺的“三王”之政,“堯舜”之治,實際是儒家虛構(gòu)的產(chǎn)物;他一再提出的以民為本、修明法度、舉賢授能等政治主張,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作為一般原則雖然已經(jīng)得到普遍贊同,但在實際統(tǒng)治中,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實行。而屈原卻始終要求以他理想中的“美政”改造楚國,并以此照出楚國政治的黑暗,批判楚國君臣的昏庸和貪鄙。當(dāng)認(rèn)識到“美政”不可能實現(xiàn)時,他寧可懷抱這理想而死,我們決沒有理由指責(zé)屈原“偏激”,指責(zé)他的理想“不切實際”。

          因為理想本身是照耀人類前進的光芒;為理想而奮斗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得以擺脫平庸茍生的偉大精神。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詩人。屈原的作品,以縱恣的文筆,表達了強烈而激蕩的情感。一部《離騷》中,通過大量的關(guān)于美人、香草等富于象征意義的辭藻鋪陳,通過上天下地驅(qū)使神靈的輝煌奇幻的場面,通過反復(fù)表述自己的心跡,重建了崇高的自我形象。他用奇麗的幻想,使詩歌的境界大為擴展,顯示恢宏瑰麗的特征。這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創(chuàng)作,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

          “民生各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離騷》分節(jié)簡析

          第一節(jié):

          長聲嘆息擦拭眼淚啊,哀傷人生多災(zāi)多難。我雖然崇尚美德并且約束自己啊,但是我早上進諫而到晚上就被廢斥離間。

          屈原從事政治活動,是想實現(xiàn)他的理想和抱負(fù)。他的政治理想接近于儒家,要求統(tǒng)治者“圣哲茂行”,“舉賢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楚懷王早期也曾想任用屈原,和他有“成言”,答應(yīng)屈原實行他的政治主張。但懷王是一個庸懦無能的人,任用一批佞臣如上官大夫、靳尚之流執(zhí)政,形成了一個腐朽的統(tǒng)治集團,排斥賢臣,他們伺機陷害屈原。他們對內(nèi)搜刮無厭,政治腐;對外貪圖小利,聽信秦國而和齊國絕交,失去外援,屢次被秦國打敗。懷王后來竟聽了他們的以讒言。他時刻憂念國家和人民的安危,“長太息以淹涕”,正是因為“哀民生之多艱”。

          第二節(jié):

          既因為我佩帶蕙草(行以忠正)而受到斥責(zé),又因為我采集香芷(美德善行)而加上罪名。這也是我崇尚的美德理想啊,即使我九死一生也決不改悔。

          詩人以身許國,堅決、頑強、奮不顧身地戰(zhàn)斗,以“九死”、“體解”的大無畏精神來表示要刷新政治、挽救楚國危亡的決心。

          第三節(jié):

          怨恨君王荒唐(糊涂;無思慮、茫然;放肆縱恣貌)啊,始終不能體察人心。奸佞小人嫉恨我的美德啊,說我好邪作亂就對我進行造謠誣蔑。

          詩人一心為國、為君、為民,別無他圖,正是這樣詩人“雖九死其猶未悔”至死不渝地為崇高的理想而獻身?墒恰败醪徊煊嘀星橘,反信讒而齌怒”。

          第四節(jié):

          誠然,是世俗之人善于投機取巧啊,違背規(guī)矩而不走正道。違背規(guī)矩追求邪曲啊,競相以茍合取容于眾人作為正當(dāng)?shù)姆▌t。

          這是比喻時人反常妄作,違背正道,追隨邪僻。詩人站在正義的一邊,痛斥賣國貴族集團的荒淫無恥。

          第五節(jié):

          我煩惱苦悶,憂愁重重啊,我在此時悵然失意。我寧可突然隨著水流而長逝啊,我也不能容忍做出小人茍合求容于世的樣子呀!

          詩人憂郁不安,詩人感到孤獨,詩人至死不渝,即使溘然長逝,也決不卑躬屈節(jié),同乎流俗。

          第六節(jié):

          勇猛的人超出流俗啊,自古以來就是這個樣子。方和圓怎么能相合呢?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哪能相安無事呢?

          鷙鳥,不與眾鳥同群,喻詩人忠貞自守,不同流合污。道不同不相為謀,涇渭是分明的。

          第七節(jié):

          委屈自己,克制自己啊,飲恨忍辱。保持清白而獻身正道啊,這本來就是前代圣賢所嘉許的。

          詩人委屈著情懷,抑制著意志,忍受著歸咎,忍受著恥辱,行清白之志而死忠直之節(jié)。

          第八節(jié):

          詩人說,我悔恨觀察正道沒有看清楚啊,我久久佇立而想返回。轉(zhuǎn)過我的車子返回原路啊,趁著踏上迷惑之路還不算遠趕快罷休。

          悔恨,是詩人自我反省。行則兼濟天下,不用則獨善其身。

          第九節(jié)

          讓我的馬車徐徐走在長著蘭草的水邊啊,讓我的馬車急馳在長著椒樹的山岡。我入朝做官而不見用反而遭受憂患啊,如果退而不做官,我就回鄉(xiāng)整理我未進仕前的服飾。

          初服,是指未進仕前的服飾,比喻詩人想退隱以行夙志。這就說明詩人即使退隱之后也還要繼續(xù)培養(yǎng)自己的才德,保持自己高潔的品質(zhì)。

          第十節(jié):

          要把碧綠的荷葉裁成上衫啊,我要把潔白的荷花縫綴成下裝。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本心的確是高潔的。

          詩人追求美好的理想,潔身自好,永遠要保持崇高的品德。

          第十一節(jié):

          把我頭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讓我項下的環(huán)佩美好漂亮。芳香和污垢縱使會被人混淆啊,只有我光明純潔的天質(zhì)卻絲毫沒有虧損。

          這形象地表明了詩人“其志潔,其行廉”的高尚情操。

          第十二節(jié):

          我忽然又回過頭來放眼縱觀啊,將去觀察遼闊的四野八荒。環(huán)佩五彩繽紛何其眾多啊,馥郁的香氣更加顯著。

          放眼世界,無邊無垠,更襯托出詩人光彩照人、香氣四溢的光輝形象。

          第十三節(jié):

          人生各有各的喜好啊,而我就是習(xí)慣于修身養(yǎng)性。即使把我車裂了我也不會改變啊,難道我的心可以受創(chuàng)而終止嗎?

          這是詩人最后的誓言:“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為國為民,追求美政,堅持真理,獻身理想,嫉惡如仇,潔身自好,剛直不阿,一身正氣。鏗鏘有力,石破天驚,這是詩人的豪言壯語!

          《離騷》原文

          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度蘅與方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愿竢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攬木根以結(jié)芷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

          注釋:

          余既滋蘭兩句:用大面積培植蘭蕙等香草來比喻廣泛培育眾多人才。滋:培植。畹:古代地積單位。樹:栽種。

          畦留兩句:也是以培植眾多香草來表示廣泛地推薦與培養(yǎng)人才。畦:田壟,這里用作動詞,分隴栽種。雜:摻雜栽種。杜衡、芳芷:香草名。

          冀枝葉兩句:繼續(xù)用香草比喻人才,表示等待賢才成長時能夠得到作用,改革政事。冀:希望。峻茂:高大茂盛。竣:同“俟”,等待。刈:收割。

          雖萎絕兩句:仍承上用比,意思說:自己培育、推薦的人才即使遭受摧殘打擊倒也無妨,最可悲的是他們的變節(jié)與墮落。萎絕:枯萎。何傷:何妨;不要緊。蕪穢:荒蕪污穢。比喻人才變質(zhì)。

          眾皆兩句:意思是說,這幫小人貪婪成性,追逐名利沒有滿足的時候。眾:指群小。竟進:指對權(quán)勢利祿的爭相追逐。憑:滿。厭:足。求索:對權(quán)勢財富的追求索取。

          羌內(nèi)兩句:意思是說,那么小人對自己寬容,卻用卑劣的心理衡量別人,因而生出嫉妒之心。內(nèi)恕己:意思是對己寬容。量:估量。興心:生心。

          忽馳四句:意思蠊,瘋狂地追逐權(quán)勢財利,并非我心中所急。我怕的是時間流逝,漸漸衰老,無所作為,不能留下美好的名聲。忽:急速。馳鶩:狂奔亂跑。追逐:指追求權(quán)勢財富。所急:急于去做的事。冉冉:漸漸。修名:美好的名聲。

          朝飲兩句:墜露、落英為對文。墜、落二字俱作“落下”解釋。屈原在這里只是以早晚服用的芳物,比喻自己的修身潔行,與上文“恐修名之不立”對應(yīng)。落英:墜落之花。

          茍:如果。信:確實。姱:美好。練要:精誠專一。

          顑頷:因饑餓而面黃肌瘦的樣子。

          擥:同“攬”持取。木根:香木之根。結(jié),編結(jié)。

          貫:貫串。辟荔:香草名。落蕊:落花。蕊:花心。

          矯:舉起,取用。

          索:作動詞用,搓繩。胡繩,一種香草名,莖葉可作繩索。纚纚:形容以繩串物,長而下垂的美好樣子。以上四句是屈原以服飾之芳美比喻自己志行高潔,與前墜露、落英兩句同意,但角度略有不同,一以飲食,一以服飾之喻。

          謇:楚方言,發(fā)語詞,無義。法:效法。前修:前代的賢人。

          非世俗句指上文屈原的飲食與服飾,都不同于世俗,也是用來比喻自己的忠信修潔與世俗不合。服:用。

          不周:不合。

          依:依照。彭咸:傳說是殷代的賢臣,因諫勸君主不成,投水自盡。遺則:留下的榜樣。

          譯文:

          我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許多畝春蘭啊,又種植了許多畝蕙草。

          分壟栽培留夷和揭車啊,還套種了杜衡與芷草。

          希望它們枝高葉茂啊,但愿到時我能有豐厚的收獲。

          它們枝枯葉落倒不必悲傷啊,可悲的是這么多香草腐化墮落變成了惡草。

          眾小人爭權(quán)奪利貪婪成性啊,裝滿了腰包還貪求不已。

          對己寬容卻猜疑他人啊,都勾心斗角滿懷妒忌

          奔走追逐權(quán)勢和財富啊,這不是我急於追求的東西。

          老年慢慢地就要到來啊,怕的是美名未能樹立。

          早晨我吮飲木蘭花的清露啊,晚上又服食秋菊的落瓣。

          只要我的情操確實美好而專一啊,即使長久的饑餓憔悴又何必悲嘆。

          采來香木的根株系上白芷啊,又把薛荔的花心聯(lián)成一串。

          拿起菌桂再編上蕙草啊,搓成長長的胡繩花索掛在下邊。

          我效法那前代的賢人啊,不作世俗人的世俗打扮。

          雖不合今人的心意啊,我愿遵循彭咸遺留下的規(guī)范。

          賞析

          宋代著名史學(xué)家、詞人宋祁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后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guī)。這就是說,《離騷》不僅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文學(xué)領(lǐng)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面永遠不可企及的典范。

          《離騷》作于楚懷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漢北后的兩三年中。漢北其地即漢水在郢都以東折而東流一段的北面,現(xiàn)今天門、應(yīng)城、京山、云夢縣地,即漢北云夢。懷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擬憲令、主張變法和主張聯(lián)齊抗秦,被內(nèi)外反對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職。后來楚國接連在丹陽、藍田大敗于秦,才將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齊國。至懷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黃棘,秦歸還楚國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漢北。

          漢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遠!峨x騷》當(dāng)是屈原到鄢郢拜謁了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后所寫。詩開頭追述楚之遠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臨睨舊鄉(xiāng)而不忍離去,中間又寫到靈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節(jié),都和這個特定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有關(guān)。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杰作。詩中的一些片斷情節(jié)反映著當(dāng)時的歷史事實(如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傷靈修之?dāng)?shù)化即指懷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對屈原態(tài)度上的幾次反覆)。但表現(xiàn)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義的方法:不僅運用了神話、傳說材料,也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以花草、禽鳥寄托情意,以情為里,以物為表,抑郁沉怨(劉師培《論文雜記》)。而詩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對喻體的調(diào)遣,又基于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因而總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由于詩人無比的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激情,全詩如大河之奔流,浩浩湯湯,不見端緒。但是,細(xì)心玩味,無論詩情意境的設(shè)想,還是外部結(jié)構(gòu),都體現(xiàn)了詩人不凡的藝術(shù)匠心。

          從構(gòu)思上說,詩中寫了兩個世界:現(xiàn)實世界和由天界、神靈、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風(fēng)、雷、鸞風(fēng)、鳥雀所組成的超現(xiàn)實世界。這超現(xiàn)實的虛幻世界是對現(xiàn)實世界表現(xiàn)上的一個補充。在人間見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樣見不到天帝;在人間是眾皆競進以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樣一事無成。這同《聊齋志異》中《席方平》篇寫陰間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經(jīng)過由人到鬼的變化才到另一個世界,而《離騷》中則是自由來往于天地之間。這種構(gòu)思更適宜于表現(xiàn)抒情詩瞬息變化的激情。詩人設(shè)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傳說中的神山昆侖之上,這是與從原始社會開始形成的一般意識和原型神話相一致的,所以顯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學(xué)作品中通過死、夢、成仙到另一個世界的處理辦法更具有神話的色彩,而沒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詩人所展現(xiàn)的背景是廣闊的,雄偉的,瑰麗的。其意境之美、之壯、之悲,是前無古人的。特別地,詩人用了龍馬的形象,作為由人間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間的工具!渡袝泻颉坟闹姓f,帝堯繼位,龍馬銜甲。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龍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駿馬。《周禮》中說馬八尺以上為龍,《呂氏春秋》說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fēng)之乘。在人間為馬,一升空即為龍。本來只是地面與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駿變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則高空便成了天界。詩人借助自己由人間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間的情節(jié)變化,形成了這首長詩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上的大開大闔。詩中所寫片斷的情節(jié)只是作為情感的`載體,用以外化思想的斗爭與情緒變化。然而這些情節(jié)卻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長篇抒情詩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從外部結(jié)構(gòu)言之,全詩分三大部分和一個禮辭。第一部分從開頭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自敘生平,并回顧了詩人在為現(xiàn)實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斷自我完善、不斷同環(huán)境斗爭的心靈歷程,以及慘遭失敗后的情緒變化。這是他的思想處于最激烈的動蕩之時的真實流露。從女媭之嬋嬡兮,申申其詈予至懷朕情而不發(fā)兮,余焉能忍與此終古為第二部分。其中寫女媭對他的指責(zé)說明連親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獨是無與倫比的。由此引發(fā)出向重華陳辭的情節(jié)。這是由現(xiàn)實社會向幻想世界的一個過渡(重華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賢,故向他陳辭便顯得虛;但詩人又設(shè)想是在其葬處蒼梧之地,故又有些實)。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宮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現(xiàn)了詩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掙扎與不斷追求的頑強精神。從索藑茅以筵篿兮至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為第三部分,表現(xiàn)了詩人在去留問題上的思想斗爭,表現(xiàn)了對祖國的深厚感情,讀之令人悲愴!末尾一小節(jié)為禮辭。既莫足以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雖文字不多,但表明詩人的愛國之情是與他的美政理想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是全詩到高潮之后的畫龍點睛之筆,用以收束全詩,使詩的主題進一步深化,使詩中表現(xiàn)的如長江大河的奔涌情感,顯示出更為明確的流向。詩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展現(xiàn)了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自己的歷程。而后兩部分則以色彩繽紛、波譎云詭的描寫把讀者帶入一個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現(xiàn)出無比廣闊、無比神奇的場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雖然不能不說是一首飽含血淚的杰作,但還不能成為像目前這樣的浪漫主義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后兩部分而沒有第一部分,那么詩的政治思想的底蘊就會薄一些,其主題之表現(xiàn)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既含蓄,又明確;既朦朧,又深刻。

          《離騷》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長顑頷亦何傷。很多屈原的畫像即使不寫上屆原二字,人們也可以一眼認(rèn)出是屈原,就是因為都依據(jù)了詩中這種具有特征性的描寫。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循繩墨而不頗),主張舉賢授能。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反對統(tǒng)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陳辭一段可見)。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范,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離騷》的語言是相當(dāng)美的。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佩帶香草喻保持修潔等。但詩人的表現(xiàn)手段卻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來,是照應(yīng)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來形容情的。所以雖然沒有用如、似、若之類字眼,也未加說明,卻喻意自明。其次,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征性地表現(xiàn)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詩以四句為一節(jié),每節(jié)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回環(huán)往復(fù)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最后,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夕歸次于窮石兮,朝濯發(fā)乎洧盤;蘇糞壤以充幃兮,謂申椒其不芳;惟茲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歷茲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

          《離騷》不僅是中國文學(xué)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學(xué)的瑰寶。

        【《離騷》解讀】相關(guān)文章:

        離騷的解讀10-29

        《離騷》內(nèi)容解讀09-17

        離騷內(nèi)容解讀10-24

        《離騷》分節(jié)解讀10-07

        課文離騷解讀09-01

        課文《離騷》解讀09-04

        《離騷》全文解讀09-04

        《離騷》09-09

        離騷11-0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