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帝內經(jīng)》四季調神大論篇
內經(jīng)闡述河圖洛書、易經(jīng)之醫(yī)之用、五運六氣、正邪辯證、陰陽辯證、氣血辯證、六氣辯證、六經(jīng)辯證、三焦辯證等。下面是《黃帝內經(jīng)》四季調神大論篇,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三月,此謂發(fā)陳1,天地俱生,萬物以榮2,夜臥早起3,廣步于庭4,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5,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6,此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7。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8。
1 王冰 春陽上升,氣潛發(fā)散,生育庶物,陳其姿容,故曰發(fā)陳也。所謂春三月者,皆因節(jié)候而命之,夏秋冬亦然。
楊上善 陳,舊也,言春三月,草木舊根舊子皆發(fā)生也。
張介賓 發(fā),啟也。陳,故也。春陽上升,發(fā)育庶物,啟故從新,故曰發(fā)陳。
2 王冰 天氣溫,地氣發(fā),溫發(fā)相合,故萬物滋榮。
楊上善 天之父也,降之以德,地之母也,資之以氣,德之與氣,俱能生也,物因德氣,英華開發(fā)也。
張介賓 萬象更新也。
3 楊上善 春之三月,主膽,肝之腑,足少陽用事,陰消陽息。故養(yǎng)陽者,至夜即臥,順陰消也。蚤字,古早字。旦而起,順陽息也。
4 王冰 溫氣生,寒氣散,故夜臥早起,廣步于庭。
張介賓 廣,大也。所以布發(fā)生之氣也。
5 王冰 法象也,春氣發(fā)生于萬物之首,故被發(fā)緩形,以使志意發(fā)生也。
楊上善 廣步于庭,勞以使志也。被發(fā)緩形,逸以使志也。勞逸處中,和而生也。故其和者,是以內攝生者也。
張介賓 緩,和緩也。舉動和緩以應春氣,則神定而志生,是即所以使也。后仿此。
6 王冰 春氣發(fā)生,施無求報,故養(yǎng)生者必順于時也。
張介賓 皆所以養(yǎng)發(fā)生之德也。故君子于啟蟄不殺,方長不折。予,與同。
7 王冰 所謂因時之序也。然立春之節(jié),初五日東風解凍,次五日蟄蟲始振,后五日魚上冰。次雨水氣,初五日獺祭魚,次五日鴻雁來,后五日草木萌動。次仲春驚蟄之節(jié),初五日小桃華,新校正云:詳“小桃華”《月令》作“桃始華”。次五日倉庚鳴,后五日鷹化為鳩。次春分氣,初五日玄鳥至,次五日雷乃發(fā)聲,芍藥榮,后五日始電。次季春清明之節(jié),初五日桐始華,次五日田鼠化為鴽,牡丹華,后五日虹始見。次谷雨氣,初五日萍始生,次五日鳴鳩拂其羽,后五日戴勝降于桑。凡此六氣一十八候,皆春陽布發(fā)生之令,故養(yǎng)生者必謹奉天時也。新校正云:詳“芍藥榮,牡丹華”,今《月令》無。
楊上善 生、予、賞者,順少陽也。殺、奪、罰者,逆少陽也。故順成和,則外攝生也。內外和順,春之應也。斯之順者,為身為國養(yǎng)生道也。
張介賓 四時之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凡此應春氣者,正所以養(yǎng)生氣也。
8 王冰 逆,謂反行秋令也。肝象木,王于春,故行秋令則肝氣傷。夏火王而木廢,故病生于夏。然四時之氣,春生夏長,逆春傷肝,故少氣以奉于夏長之令也。
楊上善 肝氣在春,故晚臥形晚起,逸體急形,殺奪罰者,皆逆少陽也。故其為身者,逆即傷肝,夏為傷寒熱病變也。其為國也,霜雹風寒災害變也。春時內外傷者,奉夏生長之道不足也。
張介賓 逆,不順也。奉,承也。肝屬木,王于春。春失所養(yǎng),故傷肝,肝傷則心火失其所生。故當夏令則火有不足,而寒水侮之,因為寒變。寒變者,變熱為寒也。春生既逆,承生氣而夏長者少矣。
(以上為內經(jīng)注家摘錄)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應象大論)。調神其實就是平衡身體的陰陽,那么,什么是神呢?《內經(jīng)——靈樞·本神篇》:“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狈催^來說平衡陰陽兩精就是調神。
冬天,外界寒冷,生物的毛竅緊閉,熱量集聚在身體里。春天到了毛竅應隨氣溫的回暖,慢慢打開,讓集聚的熱有序的釋放。是否可以認為集聚的熱就是陳的一部分呢?為了發(fā)陳要漫步緩行,為了發(fā)陳要放開頭發(fā),松解衣帶(有褲子是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后的事情),緩形,緩醒。為了不影響發(fā)陳的節(jié)奏要調整情志,給予讓人開心(道教常談善能生陽),勿罰其實是仁心,幫助了別人,贊美了別人,自己其實得到了順應自然節(jié)奏的獎賞。 春應肝木,肝,將軍之官,肝氣生,以升心火,如情志壓抑,飲食不潔,起居無常,就不會很好的生發(fā)肝氣。《內經(jīng)》曰:春傷于風,夏必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痃瘧。秋傷于濕,冬必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到了夏天,會有泄瀉的病癥。
“一日之計在于晨”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從上段可以看出古人的季節(jié)養(yǎng)生,兼顧承順,奉天時,守天時。這其實是把人放在自然中整體協(xié)調,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一事四時。
拓展閱讀:內經(jīng)養(yǎng)生之祝您好運
給親朋好友誠摯的祝福有很多種,最受歡迎是“祝您好運”。當江湖走老了,膽子走小時,越能體會冥冥中的“運”。為什么叫“好運”?運到底從哪里來的?
運,是走部,內為車﹔作為動詞為轉動、運用﹔作為名詞為氣數(shù)。地的南北稱為運﹔食物從口入,再從大便出叫運﹔國家的命運叫運祚﹔物體有規(guī)則的循環(huán)動作叫運行﹔運筆如飛,是運用﹔運籌帷幄,是運的權術。最能使英雄低頭,令凡夫俗子無奈的是命運。
將“命”字拆開來看,是一個口,一個令,也就是說命是一個口令,到底是誰在下口令?是造物者,是天命﹔而運是人的造作。發(fā)牌的是老天,洗牌的是人。人要怎樣洗這副天地之牌?就是《黃帝內經(jīng)》所說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
《素問》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崩献孀谟藐庩柗从秤钪嬷腥f事萬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先圣先賢用術數(shù)、技術和數(shù)學,記錄宇宙天體、太陽、月亮、星宿的運行規(guī)律,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結合五行生克制化的運轉關系,彰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節(jié)律。
《內經(jīng)》講五運六氣,五運講的是五行之氣的運動,是關于地球軌道的變動影響氣候﹔六氣指的是宇宙氣化成風寒、暑濕、燥火,氣候的變化。子午流注,是人的生物時鐘,以十二經(jīng)絡對應十二時辰。人體是個小宇宙,當經(jīng)絡開合,就交互著五運六氣,與宇宙頻率共振。
24節(jié)氣是依太陽在黃道上運動位置,反應出季節(jié)、氣候和天氣變化的情形。人體的疾病和節(jié)氣有很大關連,過節(jié)就是過劫。諺語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碑敼(jié)氣在轉變時,人要與自然同步調整,休息養(yǎng)生,才能過關避劫。也就是要“和于術數(shù)”,按天地陰陽變化指導人養(yǎng)生,達到“和”的境界,就能安享天年而去。
當順應天地節(jié)律而養(yǎng)生,就是會走運,所以說“祝您好運”﹔背離天道而行,就是會壞運。每個人都是地球旅客(天行者),坐著地球太空母艦,航駛在宇宙中,以每秒約458.8公尺速度,繞著地軸自轉﹔以每秒約30公里速度,繞著太陽公轉﹔又隨著太陽系,以每秒約250公里速度,繞著銀河中心公轉﹔再隨著銀河中心,以每秒約600公里速度,繞向長蛇座公轉。
《內經(jīng)》中的七篇大論是王冰在整理《素問》時補入的,主要論述運氣學說,為《內經(jīng)》主要學術內容之一。洋洋灑灑七篇大論,共計五萬二千多字,篇幅約占《素問》的三分之一,內容上及天文,下涉地理,中傍人事,主要論述了天體運行的規(guī)律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氣候變化對人體的生理、病理影響。
在對疾病的治療方面,七篇大論作了重大貢獻。
第一次提出 “ 逆者正治,從者反治 ” 原則。 “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 ……” 均屬正治法, “ 寒因寒用,熱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 則屬反治法。但無論正治、反治,其本質則一,目的均是 “ 疏氣令調,則其道也 ” 。
第一次對虛寒虛熱的治療提出了治則 ——“ 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此法后被王冰注釋為: “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 ,成為歷代醫(yī)家補益陰陽虛衰的至理名言。
第一次對方劑配伍制定了君臣佐使的法則 ——“ 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 ,并且設立了大、小、奇、偶、緩、急、復七方的配伍與主治功效。其中的 “ 反佐法 ” ,確實打開了醫(yī)家的治法思路,使許多疑難危重病者在緊急關頭得到了救治。
首倡了用藥原則,應 “ 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 ”“ 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 ” 。對婦人重身而病,治療可遵循 “ 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 之訓,大膽施治,因 “ 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 ,藥達病所,攻下的是邪氣,無礙母子之體。
【《黃帝內經(jīng)》四季調神大論篇】相關文章: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至真要大論10-05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六元正經(jīng)大論08-07
黃帝內經(jīng)第七十四篇至真要大論07-24
《黃帝內經(jīng)》論針刺補瀉05-13
《黃帝內經(jīng)》所論之眩暈05-14
黃帝內經(jīng)第六十七篇五運行大論08-22
黃帝內經(jīng)第七十篇五常致大論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