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采桑子歐陽修以動襯靜
《采桑子十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詩人所作的一組聯章詞。全詞描繪潁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寫得恬靜、澄澈,富有情韻,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下面小編收集了采桑子歐陽修以動襯靜,供大家欣賞。
采桑子十首
其一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3。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其二
春深雨過西湖好,百卉爭妍。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間,水闊風高揚管弦。
其三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wěn)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其四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其五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其六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其七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3。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其八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其九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其十
平生為愛西湖好,來擁朱輪。富貴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譯文
其一
西湖風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么逍遙。 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隱隱傳來的音樂歌唱,像是隨著船兒在湖上飄蕩。
無風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蕩漾?,那被船兒驚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
其二
春光深濃,雨過天晴,西湖景色更顯美好。百花百草爭奇斗艷,蝴蝶蜜蜂紛飛喧鬧,晴朗的陽光照耀花兒暖熱得像要燃燒一樣。
木蘭做的船槳劃著畫舸悠然離去,就好像是天上神仙的光輝返照湖上碧波,水面遼闊,風高氣爽,船上的人悠揚地奏起了管弦。
其三
西湖風光真好,乘畫船載著酒肴在湖中游賞,急促繁喧的樂聲中,不停地傳著酒杯。風平浪靜,緩緩前進的船中安睡著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視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動,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無物。仰視藍天,俯視湖面,水天相映,不禁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個世界。
其四
百花過后的暮春,西湖風景依然美好,凋殘的落紅,任游人踏得狼藉遍地,漫天的柳絮狂亂飛舞,迷迷蒙蒙,垂柳輕拂著欄桿,整日里暖風融融。
喧鬧的笙歌散盡,游人離去,我才頓然發(fā)覺西湖之春的空靜,心中感到很失落,回到屋中,我垂下窗簾,一雙燕子穿過細雨蒙蒙,翩翩回到巢中。
其五
什么人能理解欣賞西湖風光的美好,西湖無時無刻不是良辰美景。奔馳的馬車互相追逐,用玉杯飲酒作樂于花團錦簇間。
誰知道在閑來倚憑欄桿的地方,遠遠望去,芳草莽莽,斜暉脈脈。水面悠遠,煙霧微茫,在那湖岸邊上白鷺一點天上飛。
其六
清明上巳節(jié),西湖風光都很好,滿眼是繁華景象。誰家的車馬在搶道爭先?一輛有著紅色輪子和金色花朵的車子,為了超前,繞道旁從柳樹行中奔馳而過。
游人在日暮時分相隨歸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嘩不已。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沿途都是開放的鮮花。
其七
西湖風光真是好,荷花開后清香繚繞,劃著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游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游客歸去。
其八
西湖風光真是好,天光水色融為一片,景物都是那么清麗新鮮。鷗鳥白鷺安穩(wěn)地睡眠,它們早就聽慣了管弦。
那風清月白更是迷人夜,湖面好似一片白玉田。有誰還會羨慕乘鸞飛升成仙,這時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
其九
日暮時,在天邊夕陽和殘霞的斜照下,西湖風格尤其好;▔]蘋汀,十頃湖面水波平靜,野草叢生的湖岸邊一艘無人小船橫向湖心。
月亮掛在天的西南邊,上邊浮云消散,倚靠在欄桿邊涼意頓生。湖上的蓮花傳來一陣陣清新的香氣,水面涼風吹到臉上驚醒了酒意。
其十
我平生因為喜愛西湖的風光美妙,所以到這里任最高地方長官,可富貴就像浮云一樣地過去了,不知不覺地已經過了二十個春天。
這次歸來,就像離家千年才化鶴歸來的仙人丁令威,無論是城郭、人民等等,一切都是過去所未見。有誰還能認得當年的舊主人——曾任當地長官的我。
賞析
這組詞每首起句均以“西湖好”引起吟詠,寫盡了暮春西湖迷離的美,詞之語言清麗,風格空靈淡遠,充溢著悠然閑怡之趣。
《采桑子十首》借鑒了民間鼓子詞聯章體的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化整為零的構思方式,對潁州西湖美景作了全方位的描繪;運用動靜結合的方式描繪景物、創(chuàng)造意境;體現出了平淡清新的風格特點。其較多的新變特征,對后世詞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積極影響。
《采桑子十首》分別從不同角度描繪了西湖之美,表達了詩人留連光景的喜悅心情。作為詩人山水詞的代表作,《采桑子十首》在藝術上頗具特色。
動靜結合的描寫方式
古人在創(chuàng)作詩詞時很注意運用“以動襯靜”或“動靜結合”的藝術手法,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意境。詩人以靈動的筆觸、動靜結合的方式描繪了西湖的景色,給我們展現了一幅俊逸明秀的西湖美景圖。
如第一首緊扣“西湖好”這一主旨來寫,上片突出西湖風光之美:輕舟短棹,暢游西湖,湖面綠水逶迤、碧波蕩漾,長堤上芳草繁茂、一片生機。在優(yōu)美秀麗的景色中,笙樂隱隱,歌聲處處,更令人心曠神怡。優(yōu)美的風光與人物的愉悅心情融為一體,構成了明秀的意境。下片寫湖水平滑明凈,猶如琉璃,船行其上,平穩(wěn)悠閑,稍稍碾出了道道漣漪,驚起了棲息于沙灘的水鳥;以動襯靜,突出了水面的平靜,也襯托了詩人心態(tài)的平靜。靜態(tài)的湖水與動態(tài)的游船和沙禽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再看第八首和第九首: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具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其八)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傾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其九)”
兩首詞側重于靜態(tài)景物描寫:風清月白的夜幕下,西湖如一片晶瑩的瓊田;岸邊小舟橫放,放眼望去,寬闊的湖面波平如鏡。美景迷人,吸引詩人蕩舟西湖,以致產生了“人在舟中便是仙”的錯覺,將大自然難以形容的風態(tài)和人物悠閑飄逸的心境同時呈現了出來。詞作的大背景是靜態(tài)的,水面、鷗鷺、小舟是靜止的,如果沒有管弦聲響、風吹水面的動景,這靜景便會成為毫無生氣的滯景、死景,有了人與物的活動,畫面便活了起來。
這十首詞,有些側重于靜態(tài)描寫,靜中有動,以動襯靜;有些側重于動態(tài)描寫,動中有靜,以靜顯動。詩人用心感受西湖山水物情之美,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在景物描寫的方式上,表現出靜與靜結合的特點。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歐陽修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于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邇來俯仰二十年間······思潁之念未嘗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時時見于文字也”(《思潁詩后序》)。并與梅堯臣相約,買田于潁,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歐陽修出知亳州,特意繞道潁州,“蓋將謀歸休之計也。乃發(fā)舊稿,得自南京以后詩十余篇,皆思穎之作,以見予拳拳于穎者非一日也” (《思潁詩后序》)。數年后,終于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愿歸居潁州。幾次游覽后,創(chuàng)作了《采桑子》十首。
賞析
這組《采桑子》從不同側面描寫了“水深莫測,廣袤相齊”(《正德潁州志》卷一)的西湖美景,從中折射出歐陽修掛冠退隱后從容自適的閑雅心理。
這首詞是《采桑子》組詞中的一首。描寫四季風景是歐陽修《采桑子》組詞的重要內容。這首名列第一,寫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風景與心情,動感與靜態(tài),視覺與聽覺,兩兩對應而結合,形成了一道流動中的風景。全詞以輕松淡雅的筆調,描寫泛舟潁州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以“輕舟”作為觀察風景的基點,舟動景換,但心情的愉悅是一以貫之的。色調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讀來清新可喜。
上闋主要寫堤岸風景,筆調輕松而優(yōu)雅!拔骱谩笔且黄,“短棹”二字已將休閑的意思委婉寫出,因為是短棹,所以輕舟緩慢而悠閑地飄蕩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夠的時間來觀賞兩岸春色!熬G水逶迤,芳草長堤”兩句寫足由湖心經水面到堤岸,再整體向遠處推進的動態(tài)畫面。而“隱隱笙歌處處隨”一句又從聽覺的角度將西湖的歡樂情調刻畫了出來,“隱隱”和“處處”都凸顯出輕舟的流動感。
下闋的視點收束,主要寫“綠水逶迤”。過片寫水面平滑,“無風”二字為樞機所在,蓋正因無風,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覺船移”,其間不僅有詩情,而且合乎邏輯。結拍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一趟悠閑之旅平添了一個興奮點。大概沙禽久已習慣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輕舟帶來的小小漣漪,就足以驚起沙禽而掠岸飛過。視點也因此由近到遠,再向高處延伸,將立體而富有動感的西湖呈現在讀者面前。全詞以輕舟的行進為線索,漸次寫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將游人之悠閑意趣融入其中,輕舟短棹、綠水芳草、游人笙歌與驚飛沙禽,“西湖好”在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全詞描繪了春日的潁州西湖,景色是那樣引人入勝,綠水蜿蜒曲折,長堤芳草青青,春風中隱隱傳來柔和的笙歌聲。水面波平如鏡,不待風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動。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 、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有很的強吸引力。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公集》。
【采桑子歐陽修以動襯靜】相關文章:
錢塘湖春行以動襯靜09-08
歐陽修采桑子古詩05-30
采桑子歐陽修教案08-25
歐陽修采桑子教案08-25
歐陽修的采桑子教案08-25
采桑子歐陽修的意境12-09
歐陽修《采桑子》朗讀07-27
采桑子歐陽修全篇08-22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