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優(yōu)秀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詩歌并背誦詩歌第二段。
2.欣賞詩中運用描寫音樂的語言。
3.品味詩歌意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賞析詩中的音樂描寫。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主旨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詩歌并背誦詩歌第二段。
2.品味詩中描寫音樂的語言。(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過程:
1、音樂導入,激發(fā)興趣:(課前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音樂是人類最富于靈性的創(chuàng)造,它通過七個音符對稱與非對稱的排列,奏出或悲憤激越或輕柔纏綿的樂曲,以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抒發(fā)人們內心的情感,因此音樂與同為抒寫人生體驗的詩歌并被稱為藝術的最高境界。
剛剛老師給大家聽的這首曲子大家覺得怎么樣?
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曲中的音樂技法或者自己的感受嗎?可能這對大家來說并非易事,因為音樂不像高聳入云的山峰,也不像奔騰不息的河流,蒼翠蓊郁的森林那樣形象可感,它有聲無形,飄渺難以捕捉。中國自古就有詩樂結合的傳統(tǒng),但是用詩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作品卻是不多,堪稱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謂是描寫音樂的極品,他究竟是怎樣寫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導入新課。
播放琵琶曲《漢宮秋月》,要求學生用心傾聽,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傳說,引入新課——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山野樵夫,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了起來,于是世上便流傳著知音的佳話;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又是音樂讓他們共同演繹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遭貶謫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憐而信筆寫來的經典樂府《琵琶行》。
2.猜讀標題,明確重點:
學生通過標題來猜想本詩重點是寫什么?表達什么?進而明確詩歌寫了哪幾個方面。
3.自讀課文,養(yǎng)成讀書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強調圈點勾畫批注的讀書方法,梳理疑難字詞,理解詩歌大意,最后交流重點字詞。
4.聽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聽錄音,思考兩個問題:
(1) 詩前小序有些什么內容?對全詩有何作用?
(2) 概括每段內容,并且找出序文和全詩的對應部分。
5.抽讀課文,賞析音樂描寫:
(1)抽學生朗讀第二段,插入朗讀指導和評價(學生互評與師評相結合)。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描寫音樂的句子進行賞析。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暢所欲言的同時要注意及時引導學生探討下面幾個問題:
、倥门葑嘀埃髡呦让鑼懰恼{弦動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明確: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樂的詩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將演出時的心態(tài),因而從寫琵琶女的調弦入手,用“未成曲調先有情”以來可以說明琵琶女的技藝高超,二來來說明她此時已進入樂曲中的境界。
、诶砬迮门葑鄻非陌l(fā)展變化過程和高潮所在。
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語”)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錯進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聲,表現(xiàn)了急切而愉悅的情調。
第二樂段以花底“鶯語”的“間關”之聲作比,再著一個“滑”字,使讀者覺察到旋律變的輕快流暢;接著如同“冰泉冷澀弦凝絕”,樂曲逐漸緩慢下來,仿佛進入了半終止狀態(tài),這“無聲”的音樂又使讀者去尋味“幽愁暗恨”,并期待著變化的到來。
第三樂段一開始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這是高潮到來的信號,它發(fā)展的很快,接著就出現(xiàn)了高潮時“鐵騎突出刀槍鳴”的熱烈而又緊張的場面;
第四樂段是樂曲的終止或尾聲。“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寫出了琵琶聲終止時的特點。急速的收尾,讓人一時還不能走出樂曲,仍然沉浸在樂曲的境界里。
、郾径斡“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作結有什么作用?
(3)歸納總結作者描寫音樂的方法。
6.齊讀第二段,力爭背誦。
再次突出方法指導: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讀,情調輕快;間關兩句速度放慢,但要讀得流暢;冰泉以下四句是為高潮蓄勢,要稍微小聲讀;銀瓶以下四句寫樂曲高潮和終止,要讀的緊張熱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析琵琶女形象,體會作者情感。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2.朗讀全詩,入情入境:
抽六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回顧詩歌內容,進入情境。
3.小組合作,問題研討:
① 用自己的話概括琵琶女這個藝術形象,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明確:琵琶女是一個才貌雙全,但在封建社會中被摧殘、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對自己的凄涼遭遇、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表示了積聚已久的憤懣之情,揭示了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并提出了強烈控訴。
② 從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哪些句子能夠反映?這種心情又是如何引發(fā)的呢?
明確:作者的心情:孤寂傷感,凄涼落寞。
“楓葉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等詩句可以看出。
這種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jié)£柦^的蕭瑟景象,餞別宴上的氣氛,以及琵琶聲的凄苦和琵琶女的遭遇,但實質上還是源自詩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沉浮而帶來的心靈觸動。
、 作者在這樣的心境下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④ 詩人為什么說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
明確:因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類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從琵琶曲中聽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淚濕青衫,發(fā)出感慨。具體說來: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從去年辭帝京
才華出眾:名滿京都女藝人——才華橫溢大詩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諫貶江州
4.總結歸納,把握主題:
學生繼續(xù)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老師總結歸納。
5.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附板書設計: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高一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琵琶行并序》教案11-26
《琵琶行(并序)》教案01-01
《琵琶行并序》備課教案08-24
必修三琵琶行原文06-09
《琵琶行并序》教案15篇11-26
《琵琶行并序》教案(15篇)11-27
《琵琶行并序》教案14篇12-02
《琵琶行并序》教案(14篇)12-02
《琵琶行(并序)》教案14篇01-02
《琵琶行(并序)》教案(14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