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扇上畫贊附尚長禽慶贊》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贊陶淵明
他的《歸去來兮辭》堪稱魏晉第一文章;
他的《五柳先生傳》開創(chuàng)了文學(xué)紀(jì)傳體先河;
他描寫的“桃花源”成為世代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世界;
他曾給四位老板打過工,其中兩位(桓玄、劉裕)登上帝座;
他……
諸葛亮,字孔明,僅一孔之明,神機妙算,幾近于妖。而陶淵明,字元亮,達(dá)淵底之明,超然物外,幾近于仙。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
古往今來,陶迷眾多,昭明太子蕭統(tǒng)對陶淵明是推崇備至,專門寫了《陶淵明傳》。詩仙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精神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一脈相承。詩圣杜甫更是將陶淵明比作隔世知己,有詩為證,“寬心應(yīng)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詩魔白居易更是敬重陶淵明的為人,任江州司馬時特地拜訪陶淵明故居,留下《訪陶公舊宅》一詩,甚至是愛屋及烏,“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北宋文豪蘇東坡更是對陶潛的推崇備至,“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yuǎn),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蘇東坡模仿了不少和陶詩,達(dá)109篇的和陶詩,可見陶淵明對蘇東坡影響之深……
這是對歷代名家的影響,對我們這些升斗小民而言,陶淵明也人人知曉,很多人都會背誦《桃花源記》一文。很多人聽到陶淵明,就會想到菊花啊、五斗米啊、無弦琴啊、五柳先生啊……
我也是個陶迷,所以記了三大本筆記來說陶。盡量說得通俗易懂得。
陶淵明不是做官的料,卻是做名士的好料。談及晉宋易代之際的達(dá)官顯貴們,如王凝之(王羲之的兒子)、桓玄、劉裕、劉敬宣、顏延之、王弘、檀道濟等歷史人物都跟他有過交集,特別是曾為江州刺史的王凝之、王弘、檀道濟更是垂青,以結(jié)交為榮,甚至是達(dá)到曲意逢迎的程度。
中國文人,能夠做到不事權(quán)貴,反引得權(quán)貴逢迎的,千古而下,就只有一個半,一個是陶淵明和半個是李白。為什么這么說,李白還有真有點俗,跑京城討官,來脾氣了就炒了皇帝的魷魚,但還是免不俗,站到反革命的隊伍上去了。
老賈我就不扯開去了,開說牛人。
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很多人認(rèn)為陶淵明出身寒門,仕途艱難,所以官做不大。這是需要嚴(yán)重糾正的錯誤觀點。陶家的老祖宗陶侃,可是東晉開國元勛,即使劉裕建宋代晉,也不忘江南政權(quán)締造者五人的功績,雖然是打壓士族勢力,取消封爵,獨置始興、廬陵、始安、長沙、康樂五公,但降爵為縣公、縣侯,以奉王導(dǎo)、謝安、溫嶠、陶侃、謝安之祀。陶淵明雖不是陶侃的嫡系子孫,輪不到承爵,不至于就說明就是寒族士子了。
陶侃曾任荊、江二州刺史,東晉之江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江西、福建兩省,再加上今天的湖北咸寧、武昌、至黃石的長江南岸、湖南衡陽以南以東的地區(qū)。陶侃江西鄱陽人,后舉家遷居至潯陽!稌x書》卷六十六《陶侃傳》:“陶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吳平,徙家廬江之潯陽。”有這個祖蔭在,陶家雖然談不上江南士族門閥,但在江州絕對是名門旺族。
若不是長沙公陶侃之后,陶淵明的父親陶敏怎么能夠娶到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對了,這里還要說明一點,陶敏是陶侃的孫子,而孟氏又是陶侃的外孫女,士族門閥很講究表兄妹的聯(lián)姻,親上加親,擴大家族勢力。
陶敏和孟嘉之女婚后產(chǎn)有三子,陶淵明是幼子,于公元365年誕生于江州潯陽郡柴?h西南部的柴桑山(今德安縣吳山村一帶)。陶淵明從小聰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而且性格沉穩(wěn),遇事不慌,雙親視為掌上明珠,親自對他加以指導(dǎo),在八九歲時,就已能誦讀詩書,通曉《論語》。
陶敏擔(dān)任安成郡(今江西安福)太守,東晉的太守相當(dāng)現(xiàn)在的地級市市長,享受正廳級干部待遇。小陶在父親那里生活過一段時間,讀書習(xí)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可惜的是,公元372年,小陶八歲,陶敏天不假英年,撒手人寰。母親孟氏即帶著陶淵明兄妹二人,扶喪回到了潯陽柴桑山老家,靠僅有的一二百畝田租維持家庭生計。
公元384年,二十歲的陶淵明讀萬卷書后,開始行萬里路。他先建康城一睹京城繁華,在居京為官的叔父陶逵家小住后,接著游歷了會稽郡和吳郡等南土,而后又獨游往北,至幽州和張掖。陶淵明做了三年驢友后,即公元387年,回到潯陽柴桑山。
回到家中,陶淵明在園田居苦讀三年書。公元390元,陶淵明娶了第一老婆王氏。
公元391年,江州刺史王凝之崇佛信道,主持了一場廬山翻譯佛經(jīng)。小陶同志也開始交游上廬山參加這場文會,與一幫文人來個見面會,那時很注重門第的,在這種場合少不了自報家門。陶淵明是陶侃后人,系出名門,自然引起士族名士王凝之的重視。王、陶兩家都有信奉五斗米道的傳統(tǒng),所以蠻談得攏。
經(jīng)過一年的交游,公元392年,陶淵明從柴桑山遷至潯陽城居住。陶家祖宅在柴桑山,那也是陶侃帶著其母湛氏從鄱陽湖對岸鄱陽郡梟陽縣遷過來的,并且湛母下葬于此,所以,陶氏后人就在這里散枝生葉。陶淵明在柴桑山下有一二畝的田產(chǎn),也就是他提到的園田居的地方。
陶家作為江州新興豪門,自然會在江州首府潯陽城購得一些物業(yè)。陶淵明祖父就已在城中居住,所以潯陽城有房有田也不難理解。房產(chǎn)的具體地址大概就在東林寺附近的廬山腳下。陶淵明回到潯陽物業(yè)也算是回家,與叔叔一家人團聚。在叔叔陶逵舉薦加上祖父孟嘉曾主管過江、荊二州的教育工作,陶淵明順利在州郡庠序里謀得一個授課老師的職位,相當(dāng)于潯陽第一中學(xué)的老師。小陶同志跟王氏夫妻關(guān)系融洽,對愛情很有感覺,偶感而發(fā),拈來《閑情賦》一篇,沒想到一寫成,就在潯陽城內(nèi)傳抄開去。而正是這個時候,陶淵明的作品開展進(jìn)入人們的視野。
為什么陶淵明在這之前的作品沒有流傳下來,特別是詩歌創(chuàng)作在這之前幾乎是個空白。應(yīng)該說,他行游各地,一定會留下什么詩歌詞賦的。原因應(yīng)該很簡單,他呆在柴桑山下,也就是祖居地的園田居里,年少未知名,加之地相當(dāng)偏僻了,所以即便有上乘的佳作也無以記載。而到了潯陽城也就是柴?h城后就不同了,柴?h城是江州的政治文化中心,為江州、尋陽郡、柴?h的共同治所,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三級政府共駐地。陶淵明住在那里,有王凝之、王弘、顏延之、檀道濟這樣陣容豪華的超級粉絲團,自然即使隱居鄉(xiāng)野,隱其身不得隱其名,所以,陶淵明29歲后的作品大都流傳了下來。
二、出任江州祭酒
公元393年,陶淵明的第一個兒子陶儼降生。江州刺史王凝之看到了陶淵明的《閑情賦》欣賞得不得了,“人才哪,江州出大才了!”于是,把江州祭酒位置騰挪出來,留給小陶同志。這一年陶淵明29歲,陶淵明準(zhǔn)備應(yīng)辟。所謂“三十而立”,母親孟氏聽到這個消息,喜極而泣,慶幸兒子終于走上了正道。
很多人弄不靈清這江州祭酒是什么官職。是管祭祀用的酒水飲料?呵呵(老賈我這里賣弄文化一下),當(dāng)然不是。“國子祭酒”這一職大家應(yīng)該聽說過,是個文官之職,相當(dāng)于國立中央大學(xué)的校長,作為一州祭酒應(yīng)該就是州府教育廳廳長或者州立大學(xué)的校長相類似的職位吧?陶淵明是文化人,掌管文化教育是人盡其才,穿這鞋應(yīng)該最適合。這是想當(dāng)然。其實不然,這江州祭酒的職位還很“江州特色”的官位設(shè)置,很牛掰,屬于要職,握有重權(quán)。這職位創(chuàng)設(shè)于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也就是王凝之的父親。據(jù)《宋書•百官志下》記載,晉“(州)自主簿以下,置人多少各隨州,舊無定制。”也就是說,晉朝地方官編制、權(quán)責(zé)等設(shè)置和運用,與地方官個人意志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正因為有這樣,王羲之在江州刺史任上就可以設(shè)置“居僚職之上”的江州祭酒一職。
說這江州祭酒一職很牛掰,還真有史料可據(jù)。又據(jù)《宋書•百官志下》記載:“晉成帝咸康中,江州又有別駕祭酒,居僚職之上”,又“州祭酒分掌諸曹,兵、賊、倉、戶、水、鎧,揚州無祭酒,主簿治事。”瞧瞧,這不是說得明明白白,管了七個省級機關(guān)的廳長。兵曹主兵事,相當(dāng)現(xiàn)在的警衛(wèi)廳廳長;賊曹主賊事,相當(dāng)現(xiàn)在的公安廳廳長;倉曹主倉谷事,又稱谷曹吏,相當(dāng)現(xiàn)在的糧食廳廳長;戶曹主民戶、祠祀、農(nóng)桑,相當(dāng)現(xiàn)在的民政廳廳長,當(dāng)然職權(quán)還要寬泛些;水曹掌水利興修,相當(dāng)現(xiàn)在的水利廳廳長;鎧曹主戎仗器械鎧甲之事,這個職位現(xiàn)在沒有好像相應(yīng)的參照職位。綜上所述,江州祭酒幫助州刺史掌管的是兵戎、治安、田租、戶口、祭祀、農(nóng)桑、水利、兵器等等,絕對是舉足輕重的要職。所以說,王凝之給陶淵明的職位,絕非人們所想的閑職散官。
為什么這江州祭酒有這么牛掰的職權(quán)?這要從王羲之的王家講起。這王家有世奉“五斗米道”的淵源,而“五斗米道”信徒區(qū)別為鬼卒、鬼吏、奸令和祭酒四個等級,祭酒是最高等級,在“五斗米道”中有極高的地位。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王羲之會特設(shè)一個“祭酒”職位了。子隨父制,王凝之更是鐵桿的“五斗米道”信徒,而且到了冥頑不化的迷信程度,所以繼續(xù)保留“祭酒”一職。陶淵明是長沙公陶侃的后人、大名士孟嘉的外孫,還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有史料表明,這江州名門陶家也有信奉“五斗米道”的傳統(tǒng),跟王凝之屬于同一陣線上的“革命同志”。所以,王凝之讓陶淵明來還做副手,是合適不過的。你們說,論階層、論聲望、論信仰,這江州祭酒這一職是不是給陶淵明量身定制的?
可惜,陶淵明并不是做官的料。參加革命工作沒有多久,就以“不堪吏職”為由,辭官還鄉(xiāng)了。陶淵明為什么會“不堪吏職”?第一個可能是因為陶淵明是新來的革命同志,缺乏吏治經(jīng)驗,不能勝任;第二個可能是陶淵明在陶家偏偏是異數(shù),不信奉“五斗米道”的,甚至對“五斗米道”不屑一顧,非王凝之的同道中人,“道不同,不相與謀”么;第三個可能是識破了王凝之這個紈绔子弟是個“繡花枕頭”,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不屑跟著愚主干革命工作。
我這么分析并不憑空臆測。陶淵明剛進(jìn)入公務(wù)員領(lǐng)導(dǎo)隊伍后,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總要向王老板請示工作指示和匯報各項工作進(jìn)展情況,誰知這個老板每天的功課就是面對著張?zhí)鞄煯嬒裥逕挼佬,念念有詞,還在吃五石散,裝神弄鬼的,根本不理政事。陶淵明自幼飽讀經(jīng)書,知道圣人所說忠君報國、大濟蒼生的道理,那時的國勢又是如此:江北為胡人所亂,已歷五十余年,北伐大業(yè)未舉,國家正是用人之際,身為長沙公陶侃的后代,怎么能夠袖手旁觀呢?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干活,豈不是消磨意志,自我沉淪?
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陶淵明向王老板提出辭呈。面對小陶同志的思想情緒,王老板似乎意識到了什么,并深刻地自我檢討,認(rèn)為對陶淵明可能要求過高了,于是,對陶淵明說,“元亮賢弟,祭酒政務(wù)冗繁,不如這樣,出任江州主簿?”
這州主簿在魏晉時期是屬于相當(dāng)吃香的職位,職閑位尊,位居重臣幕僚之右,參與機要,總領(lǐng)府事,有“肱股之臣”之譽。看來,這王凝之還是十足給了陶淵明面子。
陶淵明實在看不怪這昏庸的王老板,給面子不要面子,揮揮手,就跑路回家抱嬌妻逗小兒去了,實在太有個性了。
陶淵明辭官居住在潯陽,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94年,陶淵明三十而立,誰知心愛的妻子王氏因難產(chǎn),丟下陶淵明乘鶴西去。嬌妻逝世,陶淵明心痛啊。陶淵明做過江州祭酒,文章好,酒風(fēng)更好,所以不缺朋友,朋友們看到陶淵明喪妻,上有老下有小,缺不了賢內(nèi)助,自然是千方百計幫他物色。
公元395年,陶淵明繼娶廬山隱士法賜之妹,潯陽翟氏,名玉英。這個女人比陶淵明小一輪,知書達(dá)理,堅決貫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婦德,陶淵明說做官就跟著貼身侍候,種地就跟著種地。如此嬌妻賢婦,陶淵明當(dāng)然憐愛有加,閑賦在家,加之酒能助興,所以床上的體育運動相當(dāng)頻繁。這女子還真能壯人丁,一連給陶淵明下了四個男崽,其間還整出一對雙胞胎來。這樣,加上前妻王氏所生的陶舒儼,陶淵明共有五個兒子。
【贊陶淵明】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的故事06-15
陶淵明《勸農(nóng)》06-04
陶淵明《擬古》03-06
豁達(dá)的陶淵明12-06
《挽歌》陶淵明04-19
陶淵明的故事05-06
陶淵明的詩句11-07
陶淵明詩歌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