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
從軍行其四是唐代邊塞大詩人王昌齡的名作古從軍行七首中的一首。其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堪稱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邊塞將士誓死殺敵的氣概。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從軍行其四王昌齡,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 篇1
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
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xiāng)。
賞析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第四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門關東西相距數(shù)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xiàn),于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xiāng)。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門關在后,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xiāng)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云暗雪山”,這里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qū)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后一種誤解而生。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詩人在開篇描繪了一幅壯闊蒼涼的邊塞風景,概括了西北邊陲的狀貌。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長云遮蔽,湖北面綿延著的雪山隱約可見,翻過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門關。在唐代,西邊有吐蕃,北邊有突厥,當時的青海是唐軍和吐蕃多次交戰(zhàn)的地方,而玉門關外就是突厥的勢力范圍,所以這兩座城池是唐重要的邊防城?粗嗪:陀耖T關,就使戰(zhàn)士想到曾經(jīng)在這兩個地方發(fā)生過的戰(zhàn)斗場面,不由心潮澎湃?梢娺@兩句寫景中包含豐富的感情,有戍守邊疆將士們對邊防的關注,有他們對自己能擔負保家衛(wèi)國責任的自豪,也有邊疆環(huán)境惡劣,將領戍邊生活艱苦的孤寂心情,種種感情都融進了這蒼涼遼闊、迷;璋档木跋笾小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轉(zhuǎn)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zhàn)事之頻繁,戰(zhàn)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zhàn)”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zhàn)場的特征,“百戰(zhàn)”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zhàn)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安黄茦翘m終不還”,就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zhàn)斗之艱苦、戰(zhàn)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盛唐優(yōu)秀的邊塞詩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zhàn)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梢哉f,三、四兩句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是因為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huán)境描寫。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tǒng)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yōu)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xiàn)。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 篇2
【注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nèi)容多寫軍隊戰(zhàn)爭之事。是敘述軍旅戰(zhàn)爭的歌辭。行,古詩中的一種體裁。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里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4.穿:磨破。
5.金甲:戰(zhàn)衣,金屬制的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里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7.孤城:當時青海地區(qū)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的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樓蘭城誓不回來。
賞析
文化柱所選十二首詩歌,有七首即是唐代邊塞詩。以酒泉兩千多年間的歷史文化發(fā)展情況衡量,這比例顯然是不適當?shù);但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似乎又不是偶然的。西北師范大學楊曉靄、胡大浚曾合著有《隴右地域文化與唐代邊塞詩》一文,描述了唐代邊塞詩的盛況,揭示了其與隴右地域文化的關系。文章說,唐代邊塞詩,是中國古代邊塞文學中最為動人心弦的樂章,也是中國詩歌史上一枝獨秀的奇卉異葩。邊塞詩是以題材劃分的詩歌類別,又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它的藝術成就,與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不可分割。即使許多詩人未曾親涉邊地,但只要他系心邊塞,吟詠塞上風物人事,總要以特定邊塞區(qū)域為立足點。唐代邊戰(zhàn)頻繁的地區(qū),主要在三邊——西北、朔方、東北,其中尤以西北為甚。一部《全唐詩》中,邊塞詩約2000首,而其中1500首與大西北有關。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詩中反復歌唱的又多是這樣一些地方:陽關、玉門、敦煌、酒泉、涼州、臨洮、金城、秦州、祁連、河湟、皋蘭、隴坂……它們猶如一串耀眼的明珠,連接起了自隴山到玉門、陽關東西長達 1700公里的隴右山川。詩歌史上這種空前的盛況是由唐代文人士大夫尚武毅、重事功、追求千秋偉業(yè)以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時代精神所造就的。唐王朝以巨大的人力物力經(jīng)營隴右,為文士遠赴河隴提供了機會,也使更多的文人心馳神往于這方熱土而競相詠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八世紀中葉河隴淪陷前,親涉隴右有詩傳世的知名者即達數(shù)十人,初盛唐邊塞詩人的代表如駱賓王、陳子昂、王之渙、王維、高適、岑參,以至杜甫、李益、戎昱等等均在其中,王昌齡也是其中的.翹楚。
描寫邊塞生活的詩篇,歷來被人認為是王昌齡最有特色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從軍行》和《出塞》。
《從軍行》是樂府《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舊題,內(nèi)容多寫軍旅戰(zhàn)爭之事。《全唐詩》收王昌齡的詩,在這一標題之下共有七首七絕(其中第三首又見于李益集中,題為《回軍行》。究系何人所作,不易確斷,故一般學者都持謹慎態(tài)度,姑存不論)。這組小詩不一定寫于同時,但可以看成是一部完整的邊塞組曲,既抒寫了將士安邊報國的豪邁精神與進取心,也傾吐了征戍者無法排遣的鄉(xiāng)思與離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邊塞情況和戰(zhàn)士的生活。
文華柱所選為其中第四首。詩開始兩句,次第展現(xiàn)出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的上空,長云彌漫;濃厚的云層,使湖北面綿延千里的祁連雪山也顯得隱隱約約;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shù)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塞戍邊將士生活、戰(zhàn)斗的典型環(huán)境。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著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轉(zhuǎn)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短短七個字,我們可以看出環(huán)境的險惡,戰(zhàn)爭的頻繁,以及將士們不畏艱險、英勇戰(zhàn)斗的英雄形象!鞍賾(zhàn)”極言戰(zhàn)事之多;“黃沙”二字,極力突出西北戰(zhàn)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zhàn)場”的景象:“百戰(zhàn)”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zhàn)斗的艱苦激烈和將士們所做出的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們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連年戰(zhàn)爭和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安黄茦翘m終不還”,就是這些將士們豪壯的誓言。
這首詩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轉(zhuǎn)折有致,對照鮮明,抒寫出了戍邊將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詩的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tǒng)一,體現(xiàn)出王昌齡絕句的突出優(yōu)點,也是盛唐邊塞詩中的優(yōu)秀篇章。
另外,王昌齡《從軍行》第七首:“玉門山障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將唐代玉門關一帶特有的地形地貌以及防邊戍守生活寫得曲折婉致,耐人尋味,作為酒泉人更應該去品讀。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相關文章:
從軍行王昌齡其四11-12
王昌齡從軍行其四賞析07-28
從軍行王昌齡其四注釋11-12
從軍行王昌齡其四原文11-12
王昌齡《從軍行其四》意思11-11
從軍行王昌齡翻譯其四11-10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賞析11-10
從軍行其四詩意王昌齡11-10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解釋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