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心經(jīng)》的修法和行法

        時間:2020-09-07 17:29:39 心經(jīng) 我要投稿

        《心經(jīng)》的修法和行法

          心經(jīng),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奧的經(jīng),幾乎所有的學(xué)佛者都會背。

          介紹《般若心經(jīng)》,我不想依華嚴(yán)宗或天臺宗的判教方式來看本經(jīng)的地位。就這個時代而言,研究佛經(jīng)最好的方法,是不必再用判教的方式來看,而是依佛經(jīng)的方式來看。所以研讀《般若心經(jīng)》,就用《般若心經(jīng)》來看;不必再去把《般若心經(jīng)》列入天臺五時八教中的「般若時」;也不必再以了義或不了義,圓教或不圓教等來判攝它的位置。而是直接由經(jīng)文體認(rèn)出:心經(jīng)就是讓我們實證佛果的法門。由這個觀點來看,能夠讓我們成佛的經(jīng)典,都是最圓滿的經(jīng)典,問題是如何去實踐而已。

          心經(jīng)的譯本

          在中國《般若心經(jīng)》的翻譯有很多異本;到現(xiàn)在,我們所看見的古譯本大約有九種,其中有兩種已經(jīng)佚失了,F(xiàn)代也有許多種譯本,如霍韜晦先生,臺大葉阿月教授都有翻譯,另有從藏文翻譯成漢文的《心經(jīng)》。

          《般若心經(jīng)》在中國翻譯主要有兩大系統(tǒng),一屬略本,另一則屬廣本。略本的只有正宗分,而廣本的除正宗分外,尚有敘分和流通分,是一部完整的經(jīng)典。但我們平常所使用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略本,為玄奘大師翻譯的!栋闳粜慕(jīng)》除玄奘大師翻譯外,還有鳩摩羅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jīng)》,義凈譯的《佛說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廣本系則有唐朝法月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還有法月重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朝般若、利言共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朝智慧輪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朝法成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宋朝施護(hù)譯的《佛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等九個譯本。

          其中,鳩摩羅什譯的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jīng)》,可見咒和心,翻譯時意思很接近,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心」字,指精髓、心臟的意思。在西藏也有所謂的「心中心」,就是精妙、精髓,含有秘密的意義。所以,有人認(rèn)為《般若心經(jīng)》就是整個《大般若經(jīng)》的心髓,若依據(jù)我們所看到的經(jīng)典來講,確實有這樣的意思。因此,若認(rèn)為我們讀誦《般若心經(jīng)》,就可以把《大般若經(jīng)》了知、通達(dá),這樣想也不見得沒道理;但希望大家不要存有這個想法,因為這種想法,恐怕是大家的茍且或偷懶,而非真正掌握到《般若心經(jīng)》的精義。

          文化沖擊下的誤解

          其實《大般若經(jīng)》的心要很簡單,般若是智慧,智慧的體性是空,整個在講空,但這個空跟小乘的空不大一樣,是具足大悲的空,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

          如果我們以《般若心經(jīng)》做精髓,去深刻體會,再以《般若心經(jīng)》為根本,擴(kuò)大,統(tǒng)攝一切般若經(jīng)系,如此較能認(rèn)知《般若心經(jīng)》的地位。但千萬不要以為讀了一本《心經(jīng)》,就通達(dá)般若教法,因為既然定名為般若心經(jīng),就絕對不是思惟的東西。所謂般若,是遠(yuǎn)離了一般世界思維的意義,而能應(yīng)用思維,如此體悟,才能踏入《般若心經(jīng)》之門。

          另外,一般人都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簡稱為《心經(jīng)》。這種簡稱是大家所接受和習(xí)慣的,但有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曾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簡稱為「多心經(jīng)」,這樣的誤解,是有原因的。在中國佛教經(jīng)典注釋書籍中,因為佛教與道教及民間信仰的相互交涉過程,出現(xiàn)了一些不屬于佛教內(nèi)層的注釋。例如我們常看見“一貫道”所注解的《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之類的書,在市面流通。這種書籍,由于作者本身并非真正了解佛法,因此,既不能從佛法的立場來理解佛教經(jīng)典,又妄想將三教教義融合為一,所以常有望文生義的事情發(fā)生。而這種錯誤,往往造成一些想了解佛教教義,卻無法抉擇他所看的書是否合于佛法。

          《心經(jīng)》的見地

          本文談的《心經(jīng)》修持法,是以玄奘大師的譯本為依據(jù),因為這是最流通的版本,也是易于旁會其他不同譯文的版本;因此本文以此原典,作為研讀《般若心經(jīng)》的根據(jù)。修持《心經(jīng)》時,首先建議大家把《心經(jīng)》背起來,這是很重要的。當(dāng)我們會背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時時刻刻從經(jīng)文去理解和體會《心經(jīng)》的真義,把《心經(jīng)》的正見確立起來。

          善巧方便立正見

          修持佛法,要很謹(jǐn)慎,要了解佛法中的正見。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種種造作,不管是精神或肉體,都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成,而我們會輪回、覺悟,都是來自覺照的力量。這個覺照的力量,在很多佛典中的說法都不同,有的用「本心」,有的用「空性」,用「佛性」來表達(dá),在《六祖壇經(jīng)》則是用「菩提自性」。覺照的力量,是可了別的一種力量作用,但如果是雜染的,就變成意識作用,而非清凈的覺照作用了。

          我們在凡夫位者,即為雜染之意識作用,故必須從意識的力量提煉出一種正見來指導(dǎo),透過正見的指引,使雜染意識,還原至清凈無染的覺照作用。

          在我們的身體中,其物質(zhì)層次是由地、水、火、風(fēng)四大的體性,及涵容這四大的空大所構(gòu)成,而能分別了知這五大作用的力量是識大,此六大為我們身心運作的基本體性,在無明系統(tǒng)的運轉(zhuǎn)下,使我們于六道中,不斷的生死輪回。當(dāng)我們厭離生死輪回,欲脫離時,就必須從四大當(dāng)中提煉出一個殊勝的正見,指導(dǎo)我們達(dá)到解脫湼盤的境界;而佛典即是提供我們修行的正見之依據(jù)。

          每一部佛典所提的正見,在最深奧的體性上都是一樣的。但是,因為佛陀所面對的眾生不同,根器和煩惱也不同,故所立的方便也就隨因緣而有差別。因此往往所見經(jīng)文表面上互有沖突,而使許多研究佛典的人,誤解了佛經(jīng),甚至懷疑佛陀所說之法。

          其實,這是不了解整個佛法的適應(yīng)性所造成的結(jié)果。如果從最究竟的立場而言,每本佛經(jīng)所達(dá)到最后的法性境界,一定是一樣的,所以佛陀所說之法,絕對沒有不同的見地。但是,為了適應(yīng)不同的眾生,在語言及表達(dá)上會有些微的差異;在證量上絕對是同等的。因此,每一部經(jīng)典都是佛陀面對特殊因緣的眾生所講演的,故而稱經(jīng)典為契經(jīng),即契與特殊因緣的眾生。當(dāng)佛陀透過眾生自身的因緣,來宣說自所證悟的內(nèi)容時,也希望透過這樣方便善巧的教化,而使不同因緣的人,皆能體悟佛陀的證悟內(nèi)容,而跟佛陀證得等同的境界。

          《般若心經(jīng)》,就是我們直接掌握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之心髓的經(jīng)典。要達(dá)到般若經(jīng)典之果德,就必須從中體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所提示的正見,并透過經(jīng)典所提示之正見,把我們修行當(dāng)斷、當(dāng)立的見地,整個確定無疑,并信受奉行。只有這種無疑的信受所建立的正見,來指導(dǎo)意識修習(xí),才能產(chǎn)生轉(zhuǎn)識成智的功用;而以智慧的升華,指導(dǎo)我們的五大從事種種行為、關(guān)懷和觀照,使整個世界受到我們智慧觀照的影響。如此,才能轉(zhuǎn)動這個世間,使世間成就跟經(jīng)典一樣的境界,這即是轉(zhuǎn)經(jīng)。

          所以我們要了知轉(zhuǎn)經(jīng),絕不是持誦經(jīng)典而已;持經(jīng)只是轉(zhuǎn)經(jīng)、修持經(jīng)典的初步功夫。我們透過正見,實際的觀行,到最后,圓滿這經(jīng)典所達(dá)到的果地境界,才是真正的「轉(zhuǎn)經(jīng)」,也才是我們要談的佛經(jīng)修證的方法。因此,我們可以將所要修持的佛經(jīng),依見地、修道、果位,或是見、修、行、果等分明次第,使佛經(jīng)成為一個日常修行的依據(jù),以期達(dá)到生活與佛經(jīng)融合為一。故而我們在修持《心經(jīng)》時,首先必須徹底了悟心經(jīng)的正見,使我們建立當(dāng)斷、當(dāng)立之修法,然后依此當(dāng)斷、當(dāng)立之修行,達(dá)到心經(jīng)所現(xiàn)成佛之果德。

          我們了知這正見的重要性之后,現(xiàn)在就依《心經(jīng)》之內(nèi)文,別立出經(jīng)典中所當(dāng)斷、當(dāng)立的正見來。

          現(xiàn)前五蘊皆空

          《心經(jīng)》當(dāng)中所要斷除的部分為何呢?我們看《心經(jīng)》的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惯@是一個直接建立觀自在菩薩所修行的功用,亦即他所修的行,他所行的功用。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肝逄N皆空」,就我們而言,是耳熟能詳?shù)氖拢俏覀兛峙乱呀?jīng)把「五蘊皆空」這個名詞,作為在腦中,一個可以隨便儲存,而不去運作的符號而已。

          以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現(xiàn)在我們看到佛經(jīng)中所言:「五蘊皆空」時,已經(jīng)不再思索這五蘊要怎么空法,而是把「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變成知識性質(zhì)的認(rèn)知,成為佛學(xué)用語了。

          在原始佛教,不是如此看待五蘊的。原始佛典《雜阿含經(jīng)》中,有佛弟子依五蘊做正思惟,而悟道的經(jīng)文紀(jì)錄,甚而成為《雜阿含經(jīng)》重要的一部分──五陰誦。因此,「五蘊皆空」雖是很簡單的方法,卻能悟道,是佛弟子所重視的;而我們都把它當(dāng)成認(rèn)識佛法的基礎(chǔ)名詞,不用心去思惟,使得「五蘊皆空」這么清楚、有力的佛法,在我們生命中產(chǎn)生不了任何功效。如此,我們的心,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建立「五蘊皆空」的見地呢?恐怕是有極大的問題。

          我們看五蘊中的色蘊,即我們的色身,這色蘊是空!我們是不是真的了解色蘊?有沒有真正徹底了解這個色蘊是空?我們想一想,思惟一下,什么是空?什么是色蘊?我們的手是不是空的?

          假如一個腳曾受傷,并且把受傷當(dāng)作「我的腳受傷了」的人,回答我:「空是無自性!刮艺J(rèn)為他要先空的是「無自性」這句話。因為當(dāng)他在講的時候,只是一句語言符號而已,并沒真真實實的認(rèn)清楚:「色蘊是空」。為什么?因為他沒有把「色蘊是空」當(dāng)作一回事。當(dāng)他發(fā)生車禍時,他的腳受了傷,打上鐵釘,到現(xiàn)在還沒完全復(fù)原,而這整個過程代表著什么呢?就「色蘊是空」的一個現(xiàn)前的境界啊!若色蘊不是空的,那腳如何受傷?如何復(fù)原呢?

          很可惜,他心里沒真實感受到「色蘊是空」,仍然把它當(dāng)作是自己的腳受傷了,在走動的時候有障礙而已,這即是將現(xiàn)前的無常相、空相,當(dāng)作「我的腳受了傷,有障礙」,或者「我的腳好了,可以自由活動」等的常相,而不能深刻體悟,現(xiàn)前境界明顯的變化就是無常!就是空!如此,用一些「空是無我」、「空是無自性」的語言符號來閱讀佛經(jīng),都跟所謂「色蘊是空」沒任何的相應(yīng)。

          當(dāng)我們把無常的現(xiàn)前境界,當(dāng)作是一種常相,并認(rèn)為它本來就是這樣,這就沒辦法真正體會空和無常的。雖然我們了知空、無常的義理,卻從來不用它來思惟,來改變我們內(nèi)在的思惟架構(gòu),而將這色蘊變化的事,當(dāng)作是常相來看待;若用這樣的態(tài)度,來做為修行的依據(jù),這是沒用的。因為這樣的態(tài)度,連基礎(chǔ)的功夫都沒進(jìn)入,怎么能夠唱談空無自性的佛法呢?當(dāng)我們連基本的正見都沒確立,如何能明白從正見當(dāng)中所出生的正確覺受,乃至證入五蘊現(xiàn)空的境界呢?所以各位,回頭是岸!回到正確的正見來,要深刻了知-色蘊是無常的。

          像我們身體,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病,而這些病,要視我們自己本身因緣所對應(yīng)的恩師,因為這就是無常。例如一位漂亮的小姐,如果她早上起床,看到臉上長了一顆青春痘,通常會感到很討厭;如果她是佛教徒的話,她可能會感到高興,對佛陀說的道理,更能深信不疑。因為青春痘長出來,正是無常的現(xiàn)前,是一種空性的展露!如此,才能真正體會五蘊是空的道理。

          空就是蘊含著一切無常的可能性,空就是意涵著我們是由緣起所構(gòu)成的;空不是我能造作、能完全控制的。不僅是身體這個色蘊如此,連我們的受、想、行、識這四蘊也都是空的。

          我們?nèi)馍淼默F(xiàn)象,甚至包括整個當(dāng)前世間的現(xiàn)起,都蘊含著變化,都是由相互的因緣和合所組成。當(dāng)我們徹見這緣起所組成的蘊含變化,而不會被這緣起現(xiàn)起的相所牽轉(zhuǎn),那我們即是現(xiàn)見無常,現(xiàn)證無我;如此,即達(dá)解脫寂靜,亦即湼盤寂靜。那么,我們即是現(xiàn)證諸法現(xiàn)空的境界,也就是現(xiàn)證佛法的根本──三法印。

          在《心經(jīng)》中,將這三法印用一實相印來代替,經(jīng)文中:「照見五蘊皆空」,即是用一實相攝受三法印的展現(xiàn)。但若沒提出三法印的次第,一實相印是很難直接提出,也很難做為修行的運用。所以說,沒有次第,就沒有辦法進(jìn)入圓頓的境界。我們的功夫若不扎實,就不要想可以隨隨便便的證悟。就好象初學(xué)騎腳踏車人,看到很多人都可以放雙手騎腳踏車,心中很羨慕,因此還不會騎車,就想學(xué)放手騎車,結(jié)果一定是摔倒的。

          又如八大山人曾描述畫竹的十大忌諱,初學(xué)者若犯此忌諱,竹子就畫不好;但是有一次,八大山人自己畫出來的竹,就犯了他自己所立忌諱中的八大項目。然而,他的畫仍然有很大價值,但對初學(xué)而言,依然不能沒有次第性。所以我們要了解,雖然一切現(xiàn)空,但是次第不能亂來。因此我們最先要建立的次第,就是基本的見地,見地弄不清楚,《心經(jīng)》就白讀了。

          很多人說《心經(jīng)》很好,我問:「為什么好?」他說:「可以驅(qū)魔。」修行過程中,有時真的會碰到魔擾,如果是初學(xué)的人,或只求信仰保平安的人,我會說:「恭喜!恭喜!很好,你總算趨入佛法!沟,如果是志在佛法者或是老參的行人,我就會好好訶責(zé)他!拿《心經(jīng)》來驅(qū)魔,并不是說不可以,但是若把驅(qū)魔當(dāng)作是《心經(jīng)》的唯一目的,實在是太不尊重佛經(jīng)了,《心經(jīng)》是要讓我們成佛的。所以,我們要弄清楚《心經(jīng)》的基本見地,別矮化了《心經(jīng)》的偉大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經(jīng)文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惯@是呼應(yīng)這句「五蘊皆空」,而且更直接告訴我們修行的功夫。

          但是這話,我們一般都只是隨口念過,把它當(dāng)作一種口頭禪,或是一種想法而已。其實,「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要我們深刻思惟:色與空兩者之間的差別。一切的色蘊,我們經(jīng)由正確的認(rèn)知,實相上的認(rèn)知,會知道是由因緣的組合而成,是緣起的組合,它并沒有常住不變;我們這樣如理思惟,即發(fā)覺色蘊是空的。所以在這里,「不異」是一種思惟的過程,是一種見、聞、思的過程。

          「色不異空」即是要破除一個凡夫,他對所有色蘊的貪著。而「空不異色」則是要斷除二乘圣者,他們對真諦空性的貪著。所以凡夫從「色不異空」的了知,可以悟入空性,因為在悟入空性的時候,成為一切現(xiàn)空?墒,如果在此沒有悲心的話,則是進(jìn)入小乘的見地,即一切諸色不異空寂。現(xiàn)在,我們在其間把這見地翻轉(zhuǎn)過來,就是以「空不異色」,來使二乘圣者不要執(zhí)著于空性中。

          在「色不異空」中,所有的現(xiàn)象,根本上是空的。也就是說,所有的現(xiàn)象,不管是思惟,或是現(xiàn)見,都是空的,所以,在此要斷除他們執(zhí)著于真諦空性的想法,故而跟二乘圣者宣說「空不異色」。

          要了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兩句話所要面對,以及所要斷治的,是有所差距的。但是對我們而言,我們把它當(dāng)作一個思惟之后的正確見地,對于這樣一個見地,我們還是把它納入五蘊皆空的看法來看。如此,透過「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來了知──色、空兩個是不異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對我們在見地上的修持而言。因為相應(yīng)于「不異」的,不就是「即」嗎?我們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正確思惟下的正確結(jié)果,并用此結(jié)果來作為我們修證的見地。但是這兩句經(jīng)文對我們而言,還是不能夠立即證得的。因為「色即是空」,是指證到小乘的圣者,而「空即是色」,是指證到大乘菩薩。這兩者對我們而言,可能現(xiàn)在還沒證得,但是我們可以如實信受,因為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樣的理解,是透過我們正確思惟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能接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里,它不只是五蘊皆空,而是斷除了所有的五蘊與空的差別。這樣的差別是離于時間的,因為「不異」是思惟,「即」卻是沒有時間,所以是當(dāng)下得證的境界。

          在《心經(jīng)》當(dāng)中,我們把這幾句話弄清楚,在見地上確立的時候,如果我們心力夠,福德因緣具足的話,在聽聞「色即是空」的時候,即能現(xiàn)證「色即是空」。現(xiàn)證「色即是空」,當(dāng)下就悟得根本智慧。若為小乘因緣者,就立即成就阿羅漢。若為大乘菩薩根器者,馬上生起大悲,能夠現(xiàn)起「空即是色」;這個時候,就可以起作用來莊嚴(yán)世界了。

          下表即是以上所講的一個綱要。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見修行)見地功夫、思惟功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果)證量功夫。

          ◎色即是空→小乘→般若將入畢竟空。

          空即是色→大乘,如幻→般若將出畢竟空。

          在證到「空即是色」時,就是證到八地菩薩了,有大神通和大作用,立即產(chǎn)生千百億化身。這時,我們過去所發(fā)的一切悲愿,所相應(yīng)的一切因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般的現(xiàn)起,在剎那間全部現(xiàn)起意生身,往來于十方三世的一切世界中現(xiàn)身成就,教化一切眾生;而這一切因緣是在我們一心之中的,且完全看我們心中有沒有愿?在我們了悟「空即是色」的時候,跟我們心愿有因有緣的所有眾生,都會在心里投射出來;跟我們有因有緣的世界,都會在那里化生現(xiàn)起,而這個化生是意生身。如是生、如是幻、如是滅,所以說,有多少化身無法了知,只有諸佛了知。諸佛為什么能了知?因為諸佛是現(xiàn)觀,不是思惟,所以說是「即」。這一句話,要好好思惟。

          前面所說是現(xiàn)行的,也就是道地上的功夫。受、想、行、識,也是如此,五蘊都是如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也。」所以說,一切身心透透徹徹,五蘊即是一,一者幻也,如也。一即是如,如即是空,所以五蘊跟空都是同一,也就是說,六根歸一,通身受用。這時,六根即可互用,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即是精神和肉身,全部都是現(xiàn)空。

          所以《心經(jīng)》,心先要斷除我們對五蘊的貪著,故說「五蘊皆空」;其次,要斬除五蘊和空的時間煉鎖,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這兩點要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掌握,在掌握這兩點之后,其實事情已經(jīng)完了!但是怕大家忘記,故經(jīng)典中繼續(xù)擴(kuò)大到整個世界,從橫豎的所有觀眾,來使大家了解五蘊皆空的道理,所以要仔細(xì)觀察。

          現(xiàn)在再回來與大家談建立正見。對于我們的色蘊,要好好觀察,要以色蘊是空的正見來觀察我們的身相;以我們的觀行、我們的心眼觀察時,我們可能會看到自己身內(nèi)所有的三十六物,看到我們的腸子、血管、胃、骨頭、五臟六腑……等等諸物,但這些都是空的。我們要好好觀察自己的身相,不然就是在迷糊中過日,裝作自己是很老實的佛教徒;其實一點都不老實,佛經(jīng)的每一句話,都不肯好好的做。

          色蘊是如此,其次觀察我們的受蘊。我們的耳朵收得到任何的音聲,例如手掉桌子,一聲「啪」的!這聲音就是空。一般人會以為空不能分別,但實際上,空當(dāng)然能分別!不要以為空就是無知啊!受蘊即是感受,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對外界的體受,體受這兩個字是實質(zhì)的,但它即是空。

          其次觀察想蘊,想蘊是在體受之后所產(chǎn)生的各種心想以及造作,而這些也都是由緣起所生的,都是空的。然而現(xiàn)前就是緣起,哪有什么緣起所生?是的,但沒有關(guān)系,先思惟一下;要經(jīng)過思惟,我們才能相信如此是緣起所生。如果不思惟就相信的話,有二種可能:一種是大菩薩,一種是無知。而無知,也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無知,一種是信愿行的行者。這種信愿行的人,若碰到好的善知識,是他的福報大,能夠修行成就。若碰到不好的善知識,則萬年難出頭!因此,建議大家還是要正思惟觀察我們的心想。

          在想蘊之后,我們再觀察行蘊。所謂行蘊就是:在形成一種心靈的意志決斷,為求生的根本力量,為我們生命相繼不斷的強(qiáng)大力量。這行蘊也是因緣所生法,也是空的。

          最后再觀察識蘊,從整個生命分析的結(jié)果,我們慢慢地了知:生命中能分別種種現(xiàn)象的力量,能夠容受一切經(jīng)驗的,就是「識」。這五蘊中的識,或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意識,都包含后來唯識學(xué)者所發(fā)展出的第七識、第八識甚至第九意識,因為在此五蘊或六根中的識,在觀行的需求中,就已經(jīng)足夠了,并不需要分別出來。而這識蘊亦是由緣起所成,也是空的。

          雖然這受色、受、想、行、識五蘊,在我的`觀行里,可能無法馬上現(xiàn)觀皆空,但是我們可以次第性的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而這五蘊是如何的空法呢?

          首先我們要思惟「色不異空」,一切色蘊都是空的;雖然色蘊都是空的,但「有因有緣世間集,無因無緣世間滅」。就是這樣,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色蘊是因緣相應(yīng)而生的。初期依色蘊起觀行,其后正觀思惟,受、想、行、識,也是如此的現(xiàn)空,他就是我們從外在物質(zhì)的粗相觀察,到心的細(xì)相觀察中去思惟,都是空的;接著我們要斷除色、空二者的思惟,這時頓然現(xiàn)起的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這當(dāng)中,必須先把心放大,不再執(zhí)著空性。如此,一切現(xiàn)前,不必觀,因為觀亦是空。這「即」就是在當(dāng)下脫離一切時空羈絆,能觀、所觀的羈絆,現(xiàn)前就是!大家要建立的見地,就是在這里!這是心經(jīng)的見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諸法空相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勾蠹也灰詾檫@句話重復(fù)了,其實它是更擴(kuò)大我們的視野。剛剛是從色、受、想、行、識──我們?nèi)怏w與精神來觀察,現(xiàn)在則包括外在的一切境!所以說,依、正二報的世界要全部攝取在空性中,F(xiàn)在講諸法的空相,是透過前面的思惟,加上整個佛法的橫面和側(cè)面分析之后,所得到的結(jié)果!钢T法空相」是什么?第一是「不生、不滅」,這是直接依果地而有的見地展現(xiàn)。

          我們要知道,在修行意義上所謂見、修、行、果的分別,其實是沒有固定的,它是依據(jù)我們所設(shè)定的內(nèi)容,來看這個見、修、行、果。譬如,我們講“大圓滿見”,大圓滿見是什么?即是「本來清凈」見,這是中觀思惟的最終結(jié)果。

          什么是本來清凈?這杯子清凈嗎?依大圓滿見而言,這杯子是清凈,現(xiàn)前一切都是本然清凈,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現(xiàn)前都是佛。所以,這樣是不是一切不生、不滅之處,就是本然清凈;這樣思惟、現(xiàn)證的結(jié)果,就是到達(dá)大圓滿的見地。又如大手印的見地是法身見,只要我們鞏固法身,不去理會一切妄念,因為妄念終歸要回復(fù)到法身。這大手印的見地,猶如是唯識思惟到圓成實性時的大圓鏡智一般,所以唯識見的果地,即是大手印的見地。

          如此,所謂的見跟果是不固定的,某一些見地,恐怕就是某一些基礎(chǔ)修法的果地;而某些修法的果地,恐怕就是某些修法上面的見地。因此,我們在修法時,要仔細(xì)分別它的見、修、行、果,使我們能輕易證悟,但不會被見、修、行、果纏縛了。

          諸法空相,第一個提出的就是離于生滅的對待,這是《心經(jīng)》在建立「八不中道」,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而這生、滅、一、異、來、去、常、斷八不當(dāng)中,其建立點是在「生」上面,所以,生滅不到之處,即是顯現(xiàn)八不中道了。其實,只要現(xiàn)見無生,就是無滅。

          至于如何了知八不中道是建立在「生」的上面呢?初期我們要依“不生、不滅”這句來思惟,然后擴(kuò)大到八不,要思惟生、滅、一、異、來、去、常、斷,都是空相?障嗉词且磺卸际强盏!而諸法則是一切宇宙所有萬法;涵蓋一切無窮無盡的萬法,都叫諸法。而生相上的功夫,就是了知宇宙中一切的萬法,都是空相。

          我們要仔細(xì)思惟:從第一個見地-不生、不滅,再擴(kuò)大到一、異、來、去、常、斷,不可胡亂思惟。仔細(xì)思惟分辨,到最后都很清楚,沒有疑惑時,才會發(fā)覺到:原來整個八不的建立,是依生滅所立,而整個生滅在思惟之后,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本不生。于一切本不生完全現(xiàn)前了解之后,即證入無生法忍。

          整個法界本然實相現(xiàn)前,所以不生是八不中道的根本見地,依它而建立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的;因此《心經(jīng)》立不生不滅,以攝八不中道。其次在諸法空相中,再立「不垢、不凈」的見地,垢與凈的分別,往往在修行到最后,會成為一個很麻煩的障礙──清凈僻。清凈僻會障礙我們的菩提心,也是障礙大悲心的毒藥,它不能讓我們了知五毒就是五智。通常,分別垢凈是修行時所建立的種種次第,但不要被次第所固定,而沒辦法了知次第也是現(xiàn)空;因為一切現(xiàn)空是離于垢凈的。雖然修行起先要清凈,但是在這里則要離于垢凈。

          不垢不凈的空相,是要我們建立染污不可得的見地。而這染污不可得的見地,是從不垢凈消極的否定面,所提出一個積極的正見,是一有力的見地,能積極的幫助我們建立修行的見地。但是我們要注意:若沒不垢、不凈為基礎(chǔ),講染污不可得,恐怕會障礙我們的修行。如果能了解不垢、不凈之后,從清凈道進(jìn)入,從自身清凈而能立足于不垢、不凈的確定境界,然后再建立染污即不得的境地,就有助于我們修行了。

          「不增、不減」,一個修行人,在修證的立場上,會不斷地清凈自身;也就是在修行上,在佛法的增上緣方面,會不斷的增進(jìn)真諦而減損俗諦;就小乘行者而言,是對的。但就大乘菩薩而言,是一個很可怕的錯謬,這錯謬會傷害菩薩慧命,會傷害大悲心。因為一有增減的緣故,平等性智就變成不能完全現(xiàn)起,所以要注意這個-不增、不減。

          在佛不增,在眾生不減,就如同《永嘉玄覺證道歌》所講的:「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夸精進(jìn)?」而垢衣亦不可得,這即是平等的,也就是說諸佛不可得。我們在整個觀行的境界,要從斷除增減的對待,到諸佛不可得、佛法亦不可得的無所得境界。

          這「不滅、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見地,我們要清楚確認(rèn)到隨時隨地都能現(xiàn)前的體證;在行為上碰到問題,心中生起紛擾的時候,要將心收攝回來,再思惟,把正見確立!正見上不能有一分一秒的動搖,也不能有一剎那的離開,如此才能有益行持。

          現(xiàn)在再講諸法空相的體:「是故空中無色,受、想、行、識!刮逄N皆空是斷除色、受、想、行、識的分別而已,在此色、受、想、行、識的執(zhí)著根本上,要在空中全部斬斷。這個斬斷是讓我們連這對待、假名都沒有。

          讓我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從人體身心的五蘊,到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全部現(xiàn)空。

          前面的色、受、想、行、識,是一個生命主體的觀照;而色、聲、香、味、觸、法,是外在客觀對境的觀察;眼界乃至意識界,是從六根、六塵所生的六識,這十八界做整體的觀察,都要空的。

          這是從一個橫向面來看,整個宇宙的現(xiàn)前,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所以要斷除,但斷除并不是不能作用。很多人說:「諸色要斷,色根要斷,所以無色、聲、香、味、觸、法;而色塵是空,故我們眼觀色塵,就看不見了!谷绻覀円泊嬗羞@樣的見解,可就弄錯了!因為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無眼根,那我們怎會看到色塵?因為連眼根都沒有了,當(dāng)然眼根、色塵所相應(yīng)的十八界也都沒有了!這個意思,并不是說我看不見、聽不到,叫做無色、聲、香、味、觸、法;也不是因為沒有色、聲、香、味、觸、法,所以我的眼根看不到,我的耳根聽不到,我的鼻根聞不到。不是這一切現(xiàn)前都是無,而是連一絲一毫的執(zhí)著都沒有,因而一切現(xiàn)象也就沒有「有與無」的問題了。但一般人思惟到這里,可能會心生恐懼,這是很微細(xì)的我執(zhí)出現(xiàn),我們要繼續(xù)斷掉這微細(xì)的我執(zhí),不要害怕。

          又「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惯@是要斷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狗卜蛄鬓D(zhuǎn),從無明到老死;圣者還凈,斷老死到斷無明。

          而《心經(jīng)》在此,直接讓我們跳脫十二因緣,而不是要我們從染污的十二因緣中,經(jīng)還凈的歷程來斷得;這樣的斷得,在《心經(jīng)》的看法中還是次第斷,不是從根本斷,還有枝葉殘存。這樣次第還凈的過程,是不是能夠同時體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為它有一個斷的次第流程,從老死斷、生斷、有斷、取斷,到最后無明斷。這樣做,是一個次第思惟的過程,不是直顯根本。

          那《心經(jīng)》要斷什么?斷修道法執(zhí)。我們的五蘊、六根、六塵,六識,這些能觀、所觀的一切,諸境現(xiàn)斷,F(xiàn)在我們的流轉(zhuǎn)因緣、修道道法亦斷,所以是徹徹底底的從根斷除,進(jìn)入寂滅。這并不是讓我們在有毒的東西長出來時,把它剪掉,而是將能產(chǎn)出諸毒的東西,連根拔除。這樣的見地,是和修、行、果同時出現(xiàn)的。如果能現(xiàn)證的話,就是這樣;若沒有,即是在次第思惟。

          依據(jù)這個正見來思惟,像「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連無明都沒有,當(dāng)然沒有無明盡這件事,所以說,修道不可得。此時,我們再回頭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不是很有意思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它不也是一種不增、不減的過程嗎?無明盡是什么?無明盡就是斷無明,增長智慧;而無無明盡則是將斷無明、增長智慧這樣的分別也破除了,而證入不增、不減的境界!此刻,連無明無明盡都不生,所以是不生、不滅。

          我們不要貪染,以為「無明盡」是好,「無明」是不好,這當(dāng)中在「不垢、不凈」不是含攝了嗎?后面這句話,還是前面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把所有緣覺修道,全部破除,把二乘所修證的最根本境界,全部破除掉;因為法界本來就是這樣。我們有所修行的話,只是了悟到實相而已,而不是從實相中增加什么。

          又「無苦、集、滅、道」,更將二乘的見、行、果,全部在這邊給徹底斷除,因為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智慧到彼岸也!這不是二乘所共行。

          總結(jié)來說《心經(jīng)》的見地。第一個,我們要現(xiàn)見了知五蘊皆空,即透過思惟,了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了解五蘊都是空的。

          透徹了解之后,更進(jìn)一步了解五蘊現(xiàn)空。五蘊現(xiàn)空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如此才能從空中熾然現(xiàn)起大作用,行大菩薩道。所以在第二個,就是要斷絕「不異」的思惟差別,斷除我們在時間上的相續(xù)過程,把三輪在此中間全部斷掉。能思者、所思者,剎那間全部要斷除。

          第三個,現(xiàn)前諸法空相。諸法空相,是從「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三者來總攝。這三者就是諸法的空相,而我們現(xiàn)前了知空相就是如此的時候,也了悟出空的體?盏捏w是什么?它跟空相是相應(yīng)的體相,是不二的,空的體就是「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所以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四圣諦,都是「不生、不滅」的。因此二乘圣者所修證的見、行、果,都是不可得。而我們在真諦上清位的增長,與在世間諦所斷除的染污,于此都是不立,所以說是「不垢、不凈」。清凈的增長、厚實,染污的減少、消滅,也都是無所得,因此也就是「不增、不減」。

          由這「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使我們觸攝到空所面對的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四圣諦這些現(xiàn)起的一切,都是生滅不到的境界,垢凈不可得,增減亦不可得。

          五蘊、六根……等等這些法相,只是表義,事實上,它代表了一切我們所建立的諸法。因此,從「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得知,我們也可以說無三界,可以說無四生,乃至無十法界,都可以建立,所以無一切。那么,當(dāng)心生起這現(xiàn)象時,就可以透過我們的智慧,徹底地斬斷一切的執(zhí)著。而當(dāng)這一切執(zhí)著都消滅,無一切的時候,炯然現(xiàn)起般若波羅蜜多的心髓,而這個心髓能使如幻的我們,到達(dá)遠(yuǎn)離生死的彼岸。

          《心經(jīng)》的修法與行法

          1.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心經(jīng)》修持法中,我們要修什么?行什么?觀什么,我們來看看在《心經(jīng)》最前面的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個「深」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他在實踐般若波羅蜜多圓滿的境界!」所以說「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圓滿,也就是到達(dá)彼岸圓滿的境界。

          有人認(rèn)為在漢譯的佛經(jīng)里,沒有進(jìn)行式,或認(rèn)為玄奘大師翻譯得不好。因此,有人依現(xiàn)有的梵文,再翻譯成「正在實行智慧到彼岸的完整的時候」,而認(rèn)為這才是最忠于原經(jīng)典的意思;但是,這在中文文意上,實在很不通順。

          「深」字是玄奘大師翻譯時,用來表達(dá)時態(tài)的用詞,是完成式的用詞,為現(xiàn)在完成式。因此,玄奘大師用「深」字來代表現(xiàn)在進(jìn)行且完成,他用「深」字來代表智慧已經(jīng)到彼岸,這是什么意思呢?是整個完成了。

          所以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是在行般若波羅蜜多,而是般若波羅蜜多完成;用這果地的境界來實踐的時候,這樣才能「照見五蘊皆空」,而這個照見是當(dāng)下觀照。但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沒有能照、所照的,所以在這當(dāng)中,不是有一個「般若」的東西,而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也同時在覺照;亦即般若波羅蜜多在運作時,同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兩個動作,是同時一如的,也就是說他觀照的同時,就是安住在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中。

          所以,我們看起來、講起來,好象是分立的兩個動作,好象是一個般若在觀照現(xiàn)空,觀照五蘊現(xiàn)空,即能觀的是般若,所觀是五蘊,境界是現(xiàn)空。但事實上這三者是統(tǒng)一的,只是用處不同而已,絕對不是有一個「般若」的東西存在與觀照。

          假若有一個般若自性存在的話,請問般若是空或不空?如果般若有自性的話,那以般若觀般若怎么辦?以般若觀般若,不是要破般若嗎?也就是以般若觀般若,最后還是一個空,那么這樣的一個般若是被觀破的對象,而這被觀破的對象,怎么能觀破別人呢?這與理相違!所以說,般若是現(xiàn)觀的,這現(xiàn)觀般若是能觀、所觀、境界這三輪當(dāng)下,都是體空的。

          我們再把前面的見地拿出來。前面我們所安住的正見,這正見是不是也是空?正見也是空,才不會變成執(zhí)著于正見。

          現(xiàn)在,要怎么修?就是在二六時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我們二六時中,怎么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呢?就是隨拈一境,現(xiàn)觀般若。比如說,我們隨拈一境為桌子,桌子是屬于什么?它是屬于外色,現(xiàn)觀色無,即是我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但是桌子存在不存在?當(dāng)然存在!我們在這邊要不即、不離,就是行深照見桌子是空,照見我是空,任何一境都涵攝在《心經(jīng)》的觀照當(dāng)中。

          2.無智無得之觀行

          我們再看經(jīng)文「無智亦無得」,這也是一種觀行。例如此時我們說:「好高興,我很有智慧!」這就是起有所得心,這時候要回破。我們可以現(xiàn)觀,但是心要無得。無智無得,這是一種還照的境界功夫。

          另外,行深《心經(jīng)》,是否也是一個果位行法?是可以這樣說,但是我認(rèn)為大家在此時修證,可以用「行深《心經(jīng)》」,來做一個實踐觀行的功夫。因此,「五蘊皆空」在前面是做一種見地,但是我們此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來照見五蘊皆空,這是一種觀行。

          所以,現(xiàn)在想想看,在我們的思想觀點里面,有沒有任何問題?果然,一看全是貪戀執(zhí)著,這就是沒有照見五蘊現(xiàn)空不可得。如果我們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就不會貪戀執(zhí)著了。因此,前面所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這種現(xiàn)觀現(xiàn)照的功夫里面,它就必須被馬上的應(yīng)用,不再是一種見地了。

          3.心無罣礙行

          「以無所得故,菩薩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湼盤!惯@幾句話,就菩薩而言,是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所證得的果位,但是就《心經(jīng)》而言,仍是屬于修持位。從「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湼盤」可知,這都還是在斷除的過程。

          首先,我們來看看「心無罣礙」是什么?我們?nèi)粢罁?jù)般若波羅蜜多,這個心在運作起來的時候是無罣礙,無住生心;而這生心也是無罣礙的。我們心生起來的時候是無罣礙,就可以去除掉我們所有的恐怖,遠(yuǎn)離一切的顛倒夢想,現(xiàn)在總算可以休息了,安住了。但是,這個休息、安住,還不是在那邊立地成王,也不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的圓滿境界。他還不是那么圓滿,只是到達(dá)一個境界,休息一下。就菩薩而言,他是證得湼盤,沒有罣礙了,這是一種很欣然、很喜悅的覺受,達(dá)到一個安住的地方。

          故就菩薩而言,他總算到了沒有罣礙的境界,也沒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而安住下來了。不過到這里,都還是在斷除微細(xì)塵沙惑的過程,還沒有完全把如來的境界提起來,尚未起大作月、大力量,也還沒有成就如來圓滿果地的境界。

          《般若心經(jīng)》的果德

          1.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那么這樣的境界,到最后翻轉(zhuǎn)過來是什么?就是我們整個《般若心經(jīng)》所證得的殊勝果位,即「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梗@是佛的果德,也就是《般若心經(jīng)》所要證得的。我們現(xiàn)在不是斷,而是現(xiàn)起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無所得,怎么作起來都是佛行、佛果。所以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的果德,也就是《般若心經(jīng)》所要證得的。我們現(xiàn)在不是斷,而是現(xiàn)起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無所得,怎么作起來都是佛行、佛果。所以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裁唇械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無有少法可得!就是佛的果位。

          有一些人,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時,把度一切苦厄當(dāng)作果位。若把它當(dāng)作果位,則可以視為觀自在菩薩的大悲作用,但我認(rèn)為這「度一切苦厄」,不可以和「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德相應(yīng)。在理想的圓滿境界中,諸佛是現(xiàn)前行般若波羅蜜。而這三世諸佛,就是我們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就是我們所行一切都跟般若波羅蜜多相應(yīng),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我們所得的佛果。那么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有大作用,有大力量,能度眾生,而不執(zhí)著。無有少法可得,就是這個!

          2.佛境菩薩行

          「觀自在菩薩」,這一句話太重要了!現(xiàn)在,就一個現(xiàn)實境界而言,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現(xiàn)前成佛,所以我們可以去他方世界成佛,像龍女一樣,這是緣起上的問題。不過我們絕對可以證入佛境,只是證入佛境之后作什么?佛境菩薩行,顯現(xiàn)出來的就是觀自在菩薩。所以,我們在讀誦觀自在菩薩時,心要能了知二義:一是顯現(xiàn)諸佛大悲種性的觀自在菩薩;二是我們自身行持這個《般若心經(jīng)》的觀自在菩薩,也就是我們自身。我能觀自在,就是觀自在菩薩,不能行觀自在,就是發(fā)愿行觀自在者。而觀自在菩薩,他能夠度一切苦厄,這樣相應(yīng)回來,我們就是佛境菩薩行的行者。

          所以,就整個《般若心經(jīng)》的見地、道地跟果位,它可以總攝一句話,也就是我們在體性上具足整個佛的見、道、果位,而示現(xiàn)行持的觀自在菩薩。

          《心經(jīng)》最后說:「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惯@些話是對那些在前面所提的境界里面,還不能現(xiàn)前取證的人,再次的呼吁,也是悲心的再一次教誨。要讓這些人,牢牢記住般若波羅蜜多的偉大,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的!這是一個贊嘆,贊嘆是有功德的。我們不能因為前面所具足的一切,而不行功德。

          誰最積極行功德?就是諸佛!諸佛乃行大功德者。他了知一切現(xiàn)空,他是無緣大悲,無緣大慈者,能夠不斷的尋求一切功德,而不執(zhí)著功德,精勤精進(jìn)。這一點,我們確然不可忘。

          所以,這里面有二義:一是對一般凡夫眾生的不斷呼吁;二是給我們最后的示現(xiàn),即了知那樣偉大的見、行、果后,我們在世間上應(yīng)如何真實實現(xiàn),而永不退轉(zhuǎn),也就是真實勤愛我們的功德,建立我們的功德,而不執(zhí)著!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這句話是什么?是一個總歸,也就是大家來贊誦:「來吧!來吧!大家來吧!大家一起來吧!大家到湼盤的彼岸去吧!」

          大家一起來吧!大家到湼盤的彼岸去吧!大家現(xiàn)前總持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能成觀自在行,心具三世諸佛智慧。

        【《心經(jīng)》的修法和行法】相關(guān)文章:

        11-20

        10-01

        09-25

        11-04

        11-29

        11-11

        修心經(jīng)典美文11-20

        心經(jīng) 諸法皆空,不住相故,無所得故06-06

        修心經(jīng)典語錄有哪些10-2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