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辛棄疾的鷓鴣天原文

        時間:2023-07-31 11:42:01 曉怡 辛棄疾 我要投稿

        辛棄疾的鷓鴣天原文

          辛棄疾《鷓鴣天·送人》原文是怎樣呢?辛棄疾《鷓鴣天·送人》抒發(fā)怎樣思想感情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辛棄疾的鷓鴣天原文及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辛棄疾的鷓鴣天原文

          鷓鴣天 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guān)》淚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yīng)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fēng)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注釋】

         、俪獜亍蛾栮P(guān)》: 唱完送別歌曲。徹, 完。②功名句: 功名是身外多余事, 還是多吃飯吧。③無窮: 無盡,無邊。④般: 種。⑤只應(yīng)句: 豈只是離別才使人悲傷, 團聚才使人歡顏。只應(yīng), 只以為,此指豈只。⑥未是: 還不是。⑦別有: 更有。

          【翻譯】

          送別時,唱完了《陽關(guān)三疊》曲,眼淚還未拭干,就相勸功名是身外多余事,還是多吃飯吧。翹首遙望,天邊流水在遠(yuǎn)送無窮樹色,雨中陰云埋掉了一半青山。

          今古值得遺憾事上千種,豈只離別一事才是令人悲傷?江上大風(fēng)大浪還不是險惡,更有那在人生道路上才會愈加艱難。

          【賞析】

          送別詞是詞里一個大家族。晚唐五代至北宋詞,多敘男女的分別。從古到今,“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江淹《別賦》)。纏綿悱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籠罩全篇。辛棄疾送別詞,卻多立意不俗,又總是超出常境,這首《鷓鴣天》可作代表。

          詞開篇即述離別的憂傷。唐代詩人王維有七絕《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后入樂府,以為送別。李東陽《麓堂詩話》曰:“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后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通稱《陽關(guān)三疊》,又名《渭城曲》。這里把送別場面凝縮成“唱徹”(唱畢)而“淚未干”,展示出形象凄苦情狀。一接卻正話反說:“功名余事且加餐”!肮γ保腹倬。張華《答何劭》詩:“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視功名為“余事”,或者說“志不在功名”,在封建社會真如鳳毛麟角。辛棄疾“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鷓鴣天》詞云:“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簇?fù)砬к娙f馬,突破重圍渡江投奔大宋朝廷,固是愛國壯舉,又何嘗不是為了功名!“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破陣子》)。在封建社會里,這是互相聯(lián)系。換言之,只有“達(dá)”,才能“兼善天下”。所以視功名為余事而勸加餐,處于“國仇未報壯士老”(陸游詩句)具體歷史情況下,這里曠達(dá)成分不多,更多是激憤,是反語,是色荏內(nèi)厲。前結(jié)“浮天”二句,以景映情,烘托點染。先寫江中之水:水天相連,好像將兩岸樹木送向無窮遠(yuǎn)方;后寫空中之云:烏云挾帶著雨水,把重重高山埯埋了一半。正是“情以景幽,單情則露;景以情妍,獨景則滯”(沈雄《古今詞話·詞品》卷下引宋征壁語)。而“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二)。這樣,把行色凄涼況味,推上一個高層次。

          下片宕開,從歷史長河來作論述:“今古恨,幾千般;只應(yīng)離合是悲歡?”從古到今使人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萬般,難道只有離別使人悲哀?聚會才使人歡樂嗎?無論“離”,無論“合”畢竟都是個人間的事情,它們只是“今古恨”一種,言外之意是國家分裂,人民苦難,較之個人悲歡離合,是更值得關(guān)注事!用“只應(yīng)”詰問句更力重千鈞。后結(jié)仍扣緊送人題意:“江頭未是風(fēng)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江頭風(fēng)高浪急,十分險惡,但哪有人間行路難呢?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引《樂府解題》曰:“《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今不存。南朝·宋·鮑照有《擬行路難》十八首(一作十九首),多述個人不為世用,或針砭社會現(xiàn)實。這兩句托意深刻,正應(yīng)辛棄疾身世遭遇并包容如今帶湖閑居種種生活體驗在內(nèi)。一首五十六個字《送人》小詞,寫得這樣內(nèi)蘊豐富,寄情高遠(yuǎn),絕少“黯然銷魂”情緒,“英雄感愴,有在長情之外”(劉辰翁《辛稼軒詞序》),由此詞中可以感悟出這個道理。

          拓展:辛棄疾《鷓鴣天》賞析

          鷓鴣天·代人賦

          宋代: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譯文

          落日里寒鴉歸巢勾起我的一片思愁。只有池塘柳樹發(fā)出嫩綠的新芽顯出溫柔。如果不是眼下親自遭遇離愁別恨的折磨,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

          離腸寸斷,淚流難收。懷著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紅樓。明明知道亂山無數(shù),遮斷了遠(yuǎn)方的天空,可還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桿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罷休。

          注釋

         、批p鴣天:是小令詞調(diào),雙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韻,下片五句三平韻。唐人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調(diào)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

          ⑵晚日:即夕陽。唐劉長卿《行營酬呂侍御》詩:“晚日歸千騎,秋風(fēng)合五兵。”

         、切戮G:譯為初春草木顯現(xiàn)的嫩綠色。唐白居易《長安早春旅懷》詩:“風(fēng)吹新綠草牙拆,雨灑輕黃柳條濕!

          ⑷教:使,令。眼底:眼中,眼睛跟前。五代齊己《寄雙泉大師兄》詩:“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巖棱!

         、砂最^:猶白發(fā)。在這形容年老。《戰(zhàn)國策·韓策三》:“中國白頭游敖之士,皆積智欲離 秦韓之交!

         、噬钪;即明知。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不復(fù)下山能借問,更向盧家字莫愁!

         、岁@干:欄桿。闌。闌同“欄”。

          賞析

          這一首《鷓鴣天》,題下注明“代人賦”,說明詞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這首詞是作者代一位婦女而賦的,那位婦女的意中人剛離開她走了,她正處于無限思念、無限悲傷的境地。

          “晚日寒鴉”,這是詞人送人歸來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輝染紅天際,也染紅長亭古道和目之所極的一切,這是空間。夕陽愈來愈淡,夜幕即將降落,這是時間。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這空間、這時間中愈走愈遠(yuǎn)了!昂f”當(dāng)“晚日”之時,自然應(yīng)該尋找棲息之處,大約在繞樹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處,又向誰家投宿呢?正因為這樣,那本來沒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鴉”,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變成“一片愁”了。這首詞,是寫別愁離恨的!俺睢焙汀昂蕖保耸侨幕{(diào)。按照一般的構(gòu)思,接下去仍然要寫愁寫恨,但作者卻并沒有這樣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寫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悅的筆觸,勾畫出一幅樂景:“柳塘新綠卻溫柔!卑炎x者引入春意萌動、春情蕩漾、溫馨柔美的境界。唐人嚴(yán)維詩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陽遲!北彼卧娙嗣穲虺挤Q其“天容時態(tài),融和駘蕩”,“如在目前”(《六一詩話》)。辛棄疾的“柳塘新綠卻溫柔”,也有類似的藝術(shù)奧秘!傲痢币辉~,使人想見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處于什么季節(jié),卻無從得知。聯(lián)系前面的“寒鴉”,便會想到時值嚴(yán)冬,柳葉黃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蕭條的。然而詩人卻別出心裁,于“柳塘”之后綴以“新綠”,便立刻喚來了春天:塘周柳絲搖金,塘中春波漲綠,已夠賞心悅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礎(chǔ)上,又加上“溫柔”一詞。相對于嚴(yán)冬而言,初春的水顯得“溫”,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但說它“溫柔”,這就不僅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覺,而且表現(xiàn)了她的感情。這感情異常微妙,耐人尋味。那一塘春水,既倒映著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著對對鴛鴦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這一切,就自然感到“溫柔”,從而也聯(lián)想到她和意中人歡聚之時是何等的“溫柔”了。

          “晚日寒鴉”和“柳塘新綠”,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繼入目的兩種景象。不難想見,這是乍暖還寒的初春。前者就離別說,故“日”而曰“晚”,“鴉”而曰“寒”,引起的內(nèi)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憶和展望說,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內(nèi)心感受是無限“溫柔”。

          這一首詞真可謂“工于發(fā)端”。開頭兩句展現(xiàn)的兩種景象、兩種感受、兩種感情所體現(xiàn)的復(fù)雜的心理活動,使抒情主人公神態(tài)畢現(xiàn),因而以下文字,即從她的肺腑中流出!傲列戮G”,春光明麗,倘能和意中人象鴛鴦那樣雙雙戲水,永不分離,便青春永駐,不會白頭。而事實上,意中人卻在“晚日”將沉、“寒鴉”歸巢之時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來,“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詩,正可以作為此時心情的寫照。然而文學(xué)是一種創(chuàng)作,貴在獨創(chuàng)!叭艚萄鄣谉o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兩句就是創(chuàng)新,表現(xiàn)心緒低回宛轉(zhuǎn),筆致可謂搖曳生姿!盁o離恨”是假設(shè),不“白頭”是假設(shè)變成事實之后希望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可如今假設(shè)未能成立,“白頭”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緊承“離恨”、“白頭”,以“腸已斷,淚難收”開頭,盡情吐露,略無含蓄。當(dāng)感情如洪水暴發(fā),沖決一切堤防的時候,是不可能含蓄、因為也用不著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紅樓”一句,妙在一個“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樓遙望。開始是望得見的,后來就只見“晚日寒鴉”,望不見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緣故,望不見人影,還要望,因而“重上小紅樓”。結(jié)句“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欄干不自由”中的“頻”字,正和“重”字呼應(yīng)。明知行人已走到遠(yuǎn)山的那一邊,凝望已屬徒然;然而還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紅樓”、“頻倚欄干”,其離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歐陽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睂懶腥擞杏h(yuǎn),故女主人公不忍繼續(xù)遠(yuǎn)望。辛詞則寫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卻頻頻倚欄遠(yuǎn)望,無法控制自己。表現(xiàn)不同個性、不同心態(tài),各極其妙。

        【辛棄疾的鷓鴣天原文】相關(guān)文章:

        辛棄疾《鷓鴣天·送人》原文閱讀及解析08-09

        辛棄疾《鷓鴣天·送人》詩詞原文及賞析04-23

        鷓鴣天原文翻譯以及賞析辛棄疾09-14

        鷓鴣天全詩辛棄疾10-19

        鷓鴣天辛棄疾譯文10-20

        辛棄疾《鷓鴣天》譯文09-16

        辛棄疾《鷓鴣天》的賞析08-17

        辛棄疾 《鷓鴣天》原詩10-20

        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原文閱讀答案及翻譯解析03-05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辛棄疾原文、翻譯10-1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