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的那場醉》閱讀及答案
、贃|晉永和九年的暮春,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的王羲之,同朋友在山陰蘭亭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褉”之禮,曲水流觴,飲酒賦詩。酒酣斗熱之際,王羲之提起一支鼠須筆,在蠶繭紙上甲,寫下一篇《蘭亭集序》。
②1600多年后,我們依然能夠呼吸到那年春天的明媚。東晉時代的郊游,暢飲,酣歌,書寫,都變得輕快起來,少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的曲折和吞咽,連呼吸吐納都通暢許多。王羲之到了蘭亭,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或者說,就在王羲之仕途困頓之際,那份從容、淡定、逍遙,正在會稽山陰之蘭亭,等待著他。
③曲水流觴式的風雅,讓后世許多帝王將相艷羨不已,紛紛效仿,而王羲之最向往的,卻是拯救社稷蒼生的功業(yè)。他曾官至會稽內史,右軍將軍,但官場的渾濁,容不下一個清風白袖的文人書生。他,入世,卻不按官場的既定方針辦,他不倒霉,誰倒霉呢?果然,王羲之被官場風暴,徑直吹到會稽。
④離開政治漩渦建康,讓他既失落,又欣慰。他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卻離自然越來越近。和朋友們相約雅集的那一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所有的刀光劍影都被隱去了,歲月被這縷陽光抹上一層淡金的光澤。唯有此時,人才能沉下來,呼應著自然的啟發(fā),想些更玄遠的事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睆倪@文字里,我們看到王羲之焦灼的表情終于松馳下來。我們看見了他的側臉,被蟬翼般細膩和透明的陽光包圍著,那樣的柔和。他忽然間沉默了,面對天地自然,面對更加深邃的時空,他對生命有了超越功利的思考,那份快樂自不必說,而他的憂傷,則是緣于這份“樂”,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人的生命,就如這暮春里的落花,無論怎樣燦爛,轉眼之間,也會消逝得無影無蹤。
、菟劳鍪菍ι畲蟮南拗疲谶@個限制面前,王羲之瀟灑不起來!短m亭集序》里文字開始時還是明媚的,是被陽光和山風洗濯的通透,是呼朋喚友、無事一身輕的輕松,但寫著寫著,調子卻陡然一變,文字變得沉痛起來,那是因為對生命的追問到了深處,便是悲觀。,是一種與生俱來、又無法擺脫的孤獨。《蘭亭序》寥寥三百二十四字,把一個東晉文人的復雜心境一層一層地剝給我們看。莊嚴繁華的背后,是永遠的凄涼。打動人心的,是美,更是這份凄涼。
⑥唐太宗癡迷于《蘭亭集序》,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道出了人生的大悲慨,觸及了他最敏感的那根神經,就是存在與虛無的問題。唐太宗以他乙 的自私,把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真跡帶走了,令后世文人陷入永久的嘆息中而不能自拔。
、叩藗円廊幌氚阉白贰被貋,他們發(fā)明了一種新的方式去“追”,那就是臨摹。
、鄽v朝歷代,太多的書者,都丙 ,加入到浩浩蕩蕩的臨摹陣營中,他們密密麻麻地站在一起,仿佛依次傳遞著一則古老的寓言。但這并非機械的重復,而是在復制中,滲透進自己的風格和時代的審美趣味。于是《蘭亭集序》借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手,反反復復地進行著表達,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像一個人一樣,經歷著成長,蛻變,新陳代謝的過程。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化,像中國文化這樣陷入深深的文字崇拜。這種崇拜,通過對《蘭亭集序》的反復摹寫,復制,表現得無以復加。
⑨公元6世紀的一天,一個叫周興嗣的'員外侍郎接到梁武帝的圣旨,要他從王羲之書法中選取1000個字,編纂成文,要求是這1000個字不得有所重復,周興嗣煞費苦心,終于完成了任務,中國歷史上有了第一篇《千字文》。從此開始,每代人開蒙之際,都會讀到這樣的文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瑯瑯的誦讀之聲,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中葉,從未中斷。每個人夜學習鈿識的趣話階段,部介與格韋逕怎的王羲之相遇.正是之的字,每個人在學習知識的起始階段,都會與那個遙遠的王羲之相遇,王羲之的字,也成為每一代中國人的必修課,貫注到中國人的生命記憶和知識體系中。
、狻短m亭序》,一頁古老的紙張,就這樣形成了一條漫長的鏈條,在歲月的長河中環(huán)環(huán)相叩,從未脫節(jié)。在后世文人、藝術家的參與下,《蘭亭序》早已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作品,而成為一個藝術體系,支撐起古典中國的藝術版圖,也支撐著中國人的藝術精神。它讓我們意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強大的有機體,有著超強的生長能力!短m亭序》的流傳過程,與中國人的時間觀和生命觀完全同構——每一次死亡,都只不過是新一輪生命的開始。
11. 王羲之或許不會想到,正是他對良辰美景的流連與哀悼,對生命流逝、死亡降臨的愁緒,使一紙《蘭亭序》從時間的囚禁中逃亡,獲得了自由和永生。王羲之死了,但他的字還活著,層層推動,像一只船槳,讓其后的中國藝術有了生生不息的動力。如果說時間是流水,那么這一連串的《蘭亭》就像曲水流觴,酒杯流到誰的面前,誰就要端起這只杯盞,用古老的韻腳抒情,而那新的抒情者,不過是又一個王羲之而已。死去的王羲之,就這樣在以后的朝代里,不斷地復活。
12. 由此我產生了一個奇特的想象——有無數個王羲之坐在流杯亭里,王羲之的身前、身后、身左、身右,都是王羲之。酒杯也從一個王羲之的手中,輾轉到另一個王羲之的手中。上一個王羲之把酒杯遞給了下一個王羲之,也把毛筆,傳遞給下一個王羲之。這不是醉話,也不是幻覺,既然《蘭亭序》可以被復制,王羲之為何不能被復制?王羲之身后那些接踵而來的臨摹者,難道不是死而復生的王羲之?大大小小的王羲之、長相不同的王羲之、來路各異的王羲之,就這樣在時間深處丁 ,摩肩接踵。很多年后,我來到會稽山陰之蘭亭,迎風坐在那里,一扭身,就看見了王羲之,他笑著,把一支筆遞過來。這篇文章,就是用這支筆寫成的。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有刪改)
19. 文中第①段提到的“修禊”是古代一種消災祈福儀式,后來演變成中國古代詩人雅聚的經典范式。下列關于“修禊”舉辦的時間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二月二日 B.三月三日 C.五月五日 D.七月七日
20. 在文中甲、乙、丙、丁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一蹴而就 驚世駭俗 前仆后繼 濟濟一堂
B.一揮而就 駭人聽聞 前赴后繼 人才濟濟
C.一氣呵成 聳人聽聞 前仆后繼 人才濟濟
D.一氣呵成 驚世駭俗 前赴后繼 濟濟一堂
21. 下列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由于政治影響,“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寫作詩文,難免委婉曲折,難有東晉人那樣的自由暢快。
B.王羲之的沉默,是對景色的陶醉,也是對生命的悲觀感受,更有對入世生活難以釋懷的久久思考。
C.后世書法者對于《蘭亭集序》的臨摹,既是傳承了經典,也把個人風格與時代的特點鐫刻于摹本之上。
D.《千字文》使得王羲之的字,以又一種形式影響著中國文化,這也是《蘭亭集序》成為一個藝術體系的明證。
22. 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促使王羲之創(chuàng)作出《蘭亭集序》的因素有哪些。(4分)
23. 請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第⑧段中作者為什么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像一個人一樣,經歷著成長,蛻變,新陳代謝的過程”。(5分)
24. 文化傳承的漫長歷程中,還有許多文學家像王羲之一樣“在以后的朝代里,不斷地復活”。請試舉一例,并結合其作品加以分析。
答案:
19.(2分)B
20.(3分)D
21.(3分)B(文中已經說到對生命超功利的思考)
22.(4分)答案要點:(1)天氣和暖,景色怡人,朋友相聚;
。2)政治上相對清明,文人得以自由抒懷;
(3)王羲之官場失意,對生命有了更深到的感懷;
。4)中國文人獨有的,對生與死的關照。
(答出1點,得1分)
23.(6分)示例:王羲之用《蘭亭集序》表達出自己對生死的深刻認識,他的思考引發(fā)了后人對人生的思考。后人在此基礎上融入了個人感受和時代審美,使這種思考延續(xù)、發(fā)展,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短m亭集序》的傳承過程其實是中國文化不斷成長、蛻變、新陳代謝的縮影。
24.(6分)結合某位文學家(課內外均訶)的思想、作品內涵,闡述其在后世的影響力,言之成理即可。
【《永和九年的那場醉》閱讀及答案】相關文章:
《誰染楓林醉》閱讀題及答案11-19
傷仲永和李賀作詩閱讀答案的內容11-10
黃庭堅《醉蓬萊》的閱讀答案鑒賞總結01-21
陸游《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閱讀練習及答案12-23
閱讀理解及答案08-17
等閱讀及答案02-04
《項鏈》閱讀及答案07-25
《幽居 韋應物》閱讀及閱讀答案01-29
柳永的貢獻閱讀及答案12-20
聰明的韓愈閱讀及答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