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送曾鞏秀才序》文言文練習答案及翻譯

        時間:2024-10-22 21:40:17 毅霖 曾鞏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送曾鞏秀才序》文言文練習答案及翻譯

          上學期間,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廣為流傳的經(jīng)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送曾鞏秀才序》文言文練習答案及翻譯,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送曾鞏秀才序》文言文練習答案及翻譯

          送曾鞏秀才序

          歐陽修

          廣文①曾生,來自南豐,入太學,與其諸生群進于有司。有司斂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棄之;雖有魁壘②拔出之才,其一累黍③不中尺度,則棄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過反同眾人嘆嗟愛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諉(推卸、推托)曰:有司有法,奈何不中!有司固不自任其責,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責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度一失手,則往往失多而得少。

          嗚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況若曾生之業(yè),其大者④固已魁壘,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棄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進,不罪有司,告予以歸,思廣其學而堅其守。予初駭其文,又壯其志,夫農(nóng)夫不咎歲而菑播⑤是勤,甚水旱則已;使一有獲,則豈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數(shù)十萬言來京師,京師之人無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豈敢求生,而生辱以顧予。是京師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獨予得也。于其行也,遂見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賀余之獨得也。

          (選自《歐陽文忠公全集》)

          【注釋】①廣文:即廣文館,宋朝國子監(jiān)下屬學校,收納來京城求試的人,先在廣文館讀書,遇貢舉之年,到國子監(jiān)驗試,十人取一。②魁壘:雄偉。③累黍:累和黍是古代兩種微小的重量單位,這里表示細微的分量。④大者:這里指優(yōu)秀文章,下文的小者指一般文章。⑤菑(zī)播:開荒播種。菑,開荒。

          22、用自己話回答,第二段作者感到可怪也的原因是。(2分)

          23、簡析嗚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的表達效果。(2分)

          24、與予豈敢求生,而生辱以顧予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2分)

          A、我不敢求見曾生,而是曾生因受辱才來拜訪我。

          B、我哪里敢向曾生求救,只是他委屈地來照顧我。

          C、我豈敢要求曾生來見我,而是他委屈自己來拜訪我。

          D、我怎敢對曾生有要求,只是他被別人欺辱才來看我。

          25、請分析,作者以農(nóng)夫不咎歲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則已為類比,其目的是什么?(3分)

          26、對造成曾鞏這類有才學人的落第,作者除了批評概以一法考的標準以外,還批評了哪些現(xiàn)象?(4分)

          參考答案:

          22、曾鞏的文章無論優(yōu)秀的還是一般的,都達到或超出考試的標準,但仍然被淘汰。(2分)

          23、這一句,兩個反問修辭連用,強化語氣,突出批駁的力量,表達了作者對考試標準的一成不變和考官們不思改革行為的強烈批評和激憤之情。(2分)

          24、C(2分)

          25、以此為比類,是為了贊揚(鼓勵)曾鞏在落第之后,不怨天尤人,立志回鄉(xiāng)繼續(xù)攻讀,拓展自己學識并堅守原有特色(思廣其學而堅其守)(3分)

          26、(1)考官明知落第者冤枉,只是表面同情,而把責任推諉到考試的規(guī)則上的現(xiàn)象;(2)社會上的人,不指責、批評考官負責的做法,而幫助考官推卸責任的現(xiàn)象;(3)考宮掌握考試標準有失誤,造成眾多人材的流失的現(xiàn)象。(4分,答兩點給3分)

          【背景】曾鞏,字子固,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歲時已名聞四方,深受歐陽修賞識。慶歷二年(1042年),曾鞏參加禮部主持的進士考試,由於當時錄取的標準,以「四六駢體」時文為標準,曾鞏因此落第。歐陽修為曾鞏抱不平,於曾鞏臨行時,寫了這篇贈序,批評了當時的考試制度,表達了對於后進的關(guān)心與鼓勵之情。

          【參考譯文】

          廣文館的曾鞏,來自(江西)南豐地區(qū),想進太學,與那里的各位學生一同向考官求教?脊偈占{各方有才學的人,按照考試標準,一律以統(tǒng)一的要求衡量。那些不合乎考試要求的就被溝汰;即使是雄偉超出之材,其中有細微之處不合標準,就淘汰他不敢錄取。僥幸遇到好考官(明知冤枉落第者),也不過同眾人一樣同情惋惜(落榜者),好像錄取和淘汰不關(guān)自己事,推諉地說:考官有考試標準,不能考中有什么辦法。考官本來不能承擔應有的貴任,而社會上的人也不因此對考官責備,大家都說:他考不中,是考試有規(guī)則的原因啊。更有不幸,考官掌握標準有失誤,就往往會失去很多人材而得到的很少了。

          哎!考官所掌握的果真是優(yōu)質(zhì)的考試標準嗎?為什么長時間不進行改革呢?何況像曾鞏這樣的學業(yè)水平,他的優(yōu)秀文章,本己達到雄偉杰出的境界,一般文章,也合乎考試標準;但考官淘汰了他,真是奇怪!然而曾鞏沒有指責同考(的錄取者),不怪罪于考官,把回家鄉(xiāng)攻讀(的想法)告訴我,想(繼續(xù))拓展自己學識并堅守原有特色。我起初驚嘆他的文章,(現(xiàn)在)又贊嘆他志向豪壯。(正如)農(nóng)夫不責怪災年收成不好而依然勤奮地開荒播種,那些水旱之災危害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能像這樣有所收獲,那豈不是能得到很多嗎?

          曾鞏囊中裝著數(shù)十萬言的文章來到京師,京師求學的人,沒有向曾鞏求教的,但曾鞏也不憑這些文章謀求人事打通關(guān)系。我豈敢要求曾鞏(給我看文章),而是他委屈自己來拜訪我。這正是京師讀書人既不能向他求教,考官又失去他,而只有我得知他(的緣故)。(現(xiàn)在)他將回家鄉(xiāng),于是看到這些文章,(它)使我感到,曾鞏可憑這些文章憐憫考官(的失人)而祝賀我獨自有識得人材之喜。

          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生平事跡

          歐陽修四歲喪父,隨叔父在現(xiàn)湖北隨州長大,幼年家貧無資,母親鄭氏用蘆葦在沙地上寫字、畫畫,還教他識字。

          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中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jié)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保幮蕹缥目偰,后知諫院。

          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誥。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薄H,范仲淹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至和元年(1054)八月回朝,先后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等職。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又自修《五代史記》即《新五代史》。

          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有所批評,且未執(zhí)行。三年,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此年改號“六一居士”。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致仕。居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

          神宗熙寧五年閏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072年9月22日),歐陽修卒于潁州,謚文忠。

        【《送曾鞏秀才序》文言文練習答案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曾鞏《送丁琰序》原文及翻譯10-16

        曾鞏《詠柳》翻譯及閱讀答案11-28

        曾鞏傳的文言文翻譯05-08

        曾鞏文言文翻譯及注釋03-20

        曾鞏《戰(zhàn)國策目錄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23

        《宋史·曾鞏傳》閱讀練習及答案05-31

        曾鞏《城南》閱讀答案11-07

        曾鞏《宜黃縣學記》閱讀答案及翻譯12-13

        曾鞏《筠州學記》閱讀題答案及翻譯01-03

        曾鞏《任將》原文及翻譯12-1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