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贈汪倫》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李白是我們知道的最瀟灑的古代文人,這三篇七言絕句,分別為留別詩《贈汪倫》,寄遠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雖然題材不盡相同,但是卻表達了李白對朋友的一片赤子心腸。
一、教材簡析
人教版語文第三冊課文《贈汪倫》是一首流傳千古的送別詩,詩中描述的“李白”“汪倫”“桃花潭水”“踏歌聲”“將欲行”“送我情”等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情的寫意畫:桃花盛開,潭水輕漾;輕舟欲行,踏歌聲起。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背誦古詩。
2.能憑借課件和小組合作讀懂古詩,體會古詩蘊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讓學生喜愛中國古典文化,促進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
三、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李白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2.理解句子“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及其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在我們學校已開展多年了,你在活動中有哪些收獲?本學期你背了哪些古詩文?請你把最近背誦的詩文念給同學們聽。
(師指名背誦)
師(評點、引入):的確,一位好的詩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訴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誼,告訴你無欲則剛、見賢思齊的人生哲理。古詩文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寄放心靈的處所。下面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贈汪倫》,也許有的同學已經能背出來了,但你們知道這首詩主要寫的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們就來進行具體的學習。
【設計意圖】教學從經典誦讀活動入手,與學生前期的學習積累建立起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嘗試背誦古詩
(課件展示古詩《贈汪倫》,師引導學生自學生字,并嘗試將古詩讀正確、順暢)
師:能夠將古詩讀正確、通順的同學,請站起來讀一遍。(抽舉手學生讀,讀后讓其他學生評點)
師:“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贝蠹易鼽c評時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學會贊美別人,然后將自己的建議得體地告訴他。
師:試一試將古詩背出來。
(三)解讀古詩,體會情感
1.小組交流,提出問題。
師:通過誦讀和背誦,大家有沒有讀不懂的地方?小組交流,總結在讀古詩中遇到的共同問題。
(四人小組交流)
師(出示關鍵字詞):“贈”“忽聞”“踏歌聲”“不及”分別是什么意思?
2.介紹“汪倫”及詩歌的寫作背景。
師:唐代詩人李白一生既喜歡作詩,也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是安徽涇縣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曾做過縣令,他對李白的才學十分欽佩。有一回他聽說李白到了安徽,便想邀請李白前來作客,但是又擔心李白不肯來,于是想出了一個妙計。他修書一封托人送給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畎自缏犝f汪倫是一方豪士,便欣然造訪。見面后,李白說:“我是來觀十里桃花,訪萬家酒店的。”汪倫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酒店萬家’!贝藭r的李白方知“上當受騙”,但是他卻哈哈大笑說:“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倫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兩人興趣相投,成了好朋友。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贈汪倫》這首流傳千古的七言絕句。
3.分組討論,解讀古詩。
(課件演示:詩人李白將要乘船離開時,好友汪倫在岸邊踏步和樂送別的情景)
師:分組討論你是如何理解“忽聞”“踏歌聲”等詞語的意思?這兩個詞該怎樣讀更能傳達詞的意蘊呢?
師:分小組讀詩,看看哪一組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教學通過對詩歌寫作背景的介紹和課件展示,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和相互合作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初步讀懂和讀好古詩。
4.理解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及其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師:“深千尺”是什么意思?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嗎?這是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師:“不及”是什么意思?
師:“送我情”是什么意思?
師:整句話用了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雖然桃花潭的水很深,但是潭水遠遠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詩歌把這種抽象的感情具體化,令人感到形象可感,增加了古詩的親切感。
師(引導):李白的詩歌常運用夸張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增強詩歌的感染力。詩歌中的夸張常與新奇的比喻連用,盡管超越現(xiàn)實,卻又合乎情理。因此,他的詩歌成了浪漫主義思想的典范。
5.體會情感,情景模擬。
師:誰能用上“即使……也……”這一關聯(lián)詞把李白和汪倫之間的真切情感表達出來?
師:讓我們來齊讀,把李白對好友的深情厚意表達出來吧!
師:“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此時此刻,李白與汪倫站在河岸邊就要分別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們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來演一演。(出示背景圖,播放音樂,生想象情景與同桌練習,師指名演)
(學生在輕快的音樂聲與真實的故事情境中激發(fā)了情感的共鳴)
(四)再次誦讀、背誦古詩
1.師配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和背誦《贈汪倫》,讓學生在讀中想象詩中的情景。
2.師相機出示古詩《送孟浩然之廣陵》,引導學生體會李白與孟浩然兩位大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
【設計意圖】教師相機插入相關古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使教學的內涵得以深化拓展,教學的容量得以合理的擴充。
(五)拓展小結
1.師出示高適的《別董大》、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讓學生自由誦讀。
2.歸納一般古代送別詩的特點:一是出行原因大體有謀生、赴考、出使、遷謫(宦游)、征戎、鄉(xiāng)旅、歸隱等;二是詩人背井離鄉(xiāng),思鄉(xiāng)、思親情結郁積不解,便發(fā)而為詩,以此寄托鄉(xiāng)思或羈旅之情;三是表達詩人的離情別緒,依依難舍之情。這些詩文中大多都寄托詩人期望重逢、回憶從前的美好以及給送行人以祝福的情感。
(六)課外積累
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相信同學們也經歷過離別。當你就要離開自己的至親、摯友,想到可能很久才能再次相聚時,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自己仿寫一首送別詩或從課外送別詩中摘錄你最喜歡的名句送給他們。
師:李白的詩常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將奇特的夸張與新奇的比喻連用。請你從他的詩里找出這樣的句子來。
【設計意圖】拓展誦讀通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方法,使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文本資源開拓到課外的無限閱讀中去,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底蘊,有效推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
六、教學反思
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他們較難理解古詩文的意境以及詩中蘊涵的感情,感到古詩文學起來也枯燥而乏味。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過多,就會瓦解了一篇篇充滿深刻意蘊、豐富情感和詩情畫意的古詩文,扼殺古詩文的整體美感,違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贈汪倫》這首古詩的教學中,筆者先從學校近年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緊緊圍繞“離別”這條線索,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領悟詩句蘊涵的意境美。筆者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通過看、聽、想、說、悟,使思維得到擴張、認知得到深化,讓每個學生眼中有畫,心中有景,他們的情感也會不斷地升華。結合《贈汪倫》這首送別詩,筆者還推薦了《送孟浩然之廣陵》《賦得古原草送別》《別董大》《芙蓉樓送辛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感人肺腑的離別詩讓學生欣賞閱讀,并讓學生對這類詩文的共性進行歸納。最后,筆者布置學生從送別詩中摘錄自己最喜歡的名句,或者自己仿寫一首送別詩送給親戚或友人,起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積累,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拓展閱讀:關于《贈汪倫》的幾個問題
李白從四十二歲開始,曾五次到過皖南,足跡遍及黃山、九華山、天柱山、貴池浦、銅陵五松山、涇縣、宣城、采石等。他現(xiàn)存的一千多首詩中,有二百多首寫于皖南。其中有一首著名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情景交融。以景抒情,表達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情真意切。但汪倫是何等人物?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一文中,稱汪倫是個農民,《中國文學史略稿》一書的作者也這樣說。《唐宋絕句選注析》、《唐宋詩詞探勝》等書也都寫道:“據(jù)說是涇縣桃花潭的農民”,“是一位曾釀酒的村民”。
這都是不對的,至少也是不確切的。
根據(jù)有關資料考證,汪倫是當過縣令后隱逸的文人。其文字根據(jù)有四。一是《汪氏宗譜》載:“汪倫,又名風林,仁素公之次子也。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輞諸公相友善,數(shù)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間,汪倫為涇縣七品縣令,李白往見之,款洽不忍別。汪倫辭職后,居涇縣桃花潭。”二是查《涇縣志》,有載:“汪倫隱居桃花潭邊!崩畎讓懙摹哆^汪氏別業(yè)二首》中有“池館清且幽”、“隨山起館宇,鑿石營池臺"等詩句,(別業(yè)――即別墅),這種有氣魄的別業(yè)不是當時一般平民辦得到的。李白還寫到汪倫家酒宴的情況,也很闊氣,并非農民所有的氣派。三是李白怎么和汪倫相識的,據(jù)袁枚的《隨園詩話》談及,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問:“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畋阈廊欢,汪乃實告:“桃花者,十里之外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潭岸店主人姓萬,并無萬家酒店也!崩畲笮,款留數(shù)日,贈名馬數(shù)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現(xiàn)在有一個萬家行政村,有一條不長的石板街道,四五公里之外有一個渡口,叫桃花渡。四是近年在涇縣水東長灘發(fā)現(xiàn)一塊汪倫墓碑,長書“史官之墓汪倫也”。汪倫墓至今猶存,其地名為“金盤獻果”。
由此推斷,歷史上的汪倫并非勞動者或釀酒者,社會地位并不卑賤,而是一位性格豪放、結交很廣、多趣諧、有才能的縣令或隱逸文人身份,還可見李白游桃花潭是由汪倫寫信邀請的。
桃花潭在皖南涇縣城西南40公里,屬青弋江的一段涇川上游的翟村。涇川風景如畫,青山碧水;桃花潭更為宜人,人間難尋。潭在懸崖陡壁下,水深數(shù)十丈,清澈見底。潭西岸石壁,怪石聳立,姿態(tài)萬千,爭奇競秀。岸上老樹紛披,石藤綴拂,山鳥喧鳴。潭東岸白沙細石,淤積成灘。因春天桃花如火,倒映碧潭而得名。
汪倫的家在桃花潭的上邊,汪倫送別李白,是在桃花渡。送行的遠不止汪倫一人,還有眾多的村民,故李白這首詩題為贈汪倫一人的,實際也是對眾多村民的感謝。
桃花潭人民一直懷念著李白,當年送別處名叫“踏歌古岸”,后在該處建立了“踏歌岸閣”,這座樓閣至今猶在。還存有酌海樓和紀念李白的文昌閣。文昌閣建于清乾隆年間,形狀仿北京天壇,閣內飾以浮雕,有清翰林、書法家趙青藜題寫的碑記和“文光射斗”巨匾。
【古詩《贈汪倫》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贈汪倫》教學設計11-22
《贈汪倫》教學設計04-02
《贈汪倫》教學反思06-12
《贈汪倫》教學反思06-09
語文贈汪倫的教學反思11-05
《贈汪倫》教學反思(熱門)07-05
[優(yōu)秀]《贈汪倫》教學反思07-05
贈汪倫古詩12-27
贈汪倫古詩03-29
贈汪倫的古詩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