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三峽原文及譯文 推薦度:
- 《三峽》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推薦度:
- 《三峽》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三峽》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xiàn)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峽》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峽
酈道元〔南北朝〕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闕 通:缺;重巖 一作:重巒)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在七百里的三峽之間,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斷,無法通行。有時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乘奔馳的快馬,駕著風(fēng),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中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山峰間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峻,草盛,趣味無窮。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就顯出一片肅殺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顯得非常凄慘悲涼,在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之中巫峽最長,猿猴鳴叫幾聲凄涼得令人眼淚打濕衣裳!
注釋
自:在。
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個省級行政單位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里。
略無:毫無,完全沒有。略:皆。闕: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樣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
襄(xiāng):上,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這里泛指山陵。
沿:順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如果(也有版本上是有時的意思)。
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傳達。
朝發(fā)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fā)。
白帝:城名,在重慶奉節(jié)縣東。
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雖:即使。
奔:奔馳的快馬。
御:駕著,駕駛。
不以:不如;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fēng)也不被認(rèn)為是(比船)快,或為“以”當(dāng)是“似”之誤;(見清趙一清《水經(jīng)注刊誤》)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綠潭:碧綠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絕:極。巘:高峰。
懸泉:懸掛著的泉水瀑布。
飛漱:急流沖蕩。漱:沖蕩。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良:很。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剛剛放晴的時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引:連續(xù)不斷。屬(zhǔ):動詞。連接。引:延長。
凄異:凄慘悲涼。
哀轉(zhuǎn)久絕:悲哀婉轉(zhuǎn),猿鳴聲很久才消失。絕:消失,停止。轉(zhuǎn):婉轉(zhuǎn)。
巴東:漢郡名,在今重慶東部云陽,奉節(jié),巫山一帶。
三聲:幾聲,這里不是確數(shù)。
沾:打濕。
裳(cháng):衣服。
文言知識
一、古今異義
①或;或王命急宣。
古義:有時。今義:常用于選擇復(fù)句的關(guān)聯(lián)詞
、陔m;雖乘奔御風(fēng)。
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二、一詞多義
、僮
自三峽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絕
沿溯阻絕(斷絕)
絕巘多生怪柏(極)
哀轉(zhuǎn)久絕(消失)
三、通假字
、俾詿o闕處,“闕”通“缺”空缺。
②哀轉(zhuǎn)久絕,“轉(zhuǎn)”通“囀”鳴叫。
四、詞類活用
、匐m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诨厍宓褂埃呵,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矍绯跛核,名詞用作動詞,結(jié)霜。
④空谷傳響: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里。
五、特殊句式
、偈÷跃(三峽)兩岸連山省略定語“三峽”。
、谑÷跃(兩岸)重巖疊嶂省略主語“兩岸”。
、凼÷跃(船)沿溯阻絕
作品賞析
酈道元的《三峽》(選自《水經(jīng)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兩百字的篇幅就描寫出了長江三峽雄偉壯麗的景色。
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雋秀的水墨山水畫。
第一段作者先寫山。用“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山之“連”,“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cè)面烘托,讓人進一步感到三峽的狹窄,寥寥數(shù)筆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峽雄偉峭拔的整體風(fēng)貌,使讀者很快就被三峽的雄險氣勢所吸引。
第二段開始寫水。作者按照自然時令,先寫水勢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正面描寫水勢之險惡、水位之高、水流之急!俺l(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通過對比、夸張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第三段寫春冬三峽之景!八赝摹薄熬G潭”,兩種色彩、兩種情態(tài),動靜交織,對比鮮明;“怪柏”“懸泉”“瀑布”,也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山水樹木交匯其中,蔚為奇觀!扒鍢s峻茂”一句話四字寫四物:“清”字寫水,“峻”字寫山,“榮”字寫柏樹,“茂”字寫草!傲级嗳の丁,又摻入了作者的審美意趣,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極為精練的四字,狀寫了四種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導(dǎo)出了作者的心境。
第四段寫秋天三峽之景:水枯氣寒,猿鳴凄涼。以“霜”暗指秋季,以實景補足前意。這時已無江水喧騰,卻也不見草木爭榮,而是充滿了凄清肅殺之氣。寫秋峽用猿來表現(xiàn),寫猿又分兩層,一是直接敘述,一是引漁歌為證。寫猿又圍繞著“山”和“哀”兩個重點,從而顯示秋天三峽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長”形容嘯,送聲長遠(yuǎn),暗示是在長峽之中!翱展葌黜憽,直言在山中!熬媒^”,回應(yīng)“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漁歌也是一言“峽長”,一言聲哀。從猿鳴之中,使人進一步體會到山高、嶺連、峽窄、水長,同時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也讓人從這句漁歌中體會到了,漁者們的辛苦和生活的艱苦。
凡景語皆情語,初學(xué)寫作者,寫景狀物要做到寫出其特點,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峽》全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只都被阻絕了。“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贊嘆“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凄異的叫聲持續(xù)不斷,在空曠的山谷里“哀轉(zhuǎn)久絕”。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shù)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shù)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文章先寫山,后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jié)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jié)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zhuǎn)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gòu)成了一幅幅風(fēng)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詩句表現(xiàn)了突出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色悲寂凄涼的氣氛。
文言文特色
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布局巧妙:
全文共四段,結(jié)構(gòu)清晰,前四段主要寫山,后三段寫水,形成了錯落有致的自然風(fēng)貌描寫。
描寫隨物賦形,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情隨景遷,簡潔精練,生動傳神。
語言簡練,描寫生動:
用詞精煉,如“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僅八字便勾勒出三峽的雄偉氣勢。
描寫情景交融,如“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生動展現(xiàn)了三峽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的景象。
情感豐富,意境深遠(yuǎn):
文中不僅描繪了三峽的壯麗景色,還通過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感慨與悲涼。
作者簡介
酈道元(約446-527),字善長,北魏范陽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不僅是地理學(xué)家,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散文家。酈道元生活于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出身于官宦世家,世襲永寧侯。他自幼喜愛游覽山川河流,并搜集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這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酈道元仕途坎坷,但他在地理學(xué)和文學(xué)上的成就卻十分顯著。他的代表作《水經(jīng)注》四十卷,是對魏晉時代無名氏所著的《水經(jīng)》一書的注釋,但這個注釋本身就是一部別開生面的文學(xué)著作,尤以寫景部分被文學(xué)史推為山水游記的首倡。
創(chuàng)作背景
酈道元在北魏宣武帝時期來到三峽地區(qū),被這里壯麗的山水美景所吸引。他親眼目睹了三峽山水的雄偉險峻和四季風(fēng)光的變幻莫測,深感其魅力無窮。然而,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他也聽到了凄慘的猿鳴,感受到了漁民的悲慘生活。三峽地區(qū)關(guān)稅沉重,漁民的生活十分悲慘、艱險和痛苦。這些經(jīng)歷讓酈道元深受觸動,于是他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了這篇《三峽》散文。通過這篇散文,他不僅記錄了三峽的雄偉險峻和四季風(fēng)光,還表達了自己對漁民生活的同情和對三峽地區(qū)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思考。
【《三峽》文言文原文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三峽原文及譯文07-09
(實用)《三峽》文言文原文及譯文07-07
《三峽》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合集)07-07
三峽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9-26
《三峽》的原文和譯文09-28
《三峽》原文譯文及賞析05-31
文言文原文及譯文解析09-24
刻舟求劍文言文原文及譯文03-11
文言文《葉公好龍》原文及譯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