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修改版)明確: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是習作,既不是成人的寫作,更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一種書面表達的練習。只要求小學生"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貫徹這種精神,我教育學生從現(xiàn)實取材,說真話,寫實事,做一個誠實的人。
一、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給他排除困難。
剛進入三年級的時候,每次我在班上一提起作文。大多學生就頭痛,認為寫作文是最麻煩的苦差事。后來在教學中,我就注意排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心理,告訴學生寫作就像我們平時朗讀課文,和爸爸媽媽聊天一樣。習作都來自你的生活,寫身邊的人和事。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寫,不要怕寫錯。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前提條件,沒有興趣,正如"無水之源",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決不會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習作題目,我總是變樣地以謎語、故事、圖畫出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教學自我介紹時,我首先出現(xiàn)一個描寫班上特征鮮明的同學的片斷,如:"他1.30的個子,特別瘦小。圓圓的臉,眼睛顯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瞇成一條縫。因為瘦所以他也顯得特別機靈,經(jīng)常老師叫他話還沒說完,他便一溜煙的跑了。同學也經(jīng)常評價他像泥鰍一樣,怎么都抓不著。"讓學生猜是誰,同學們一下就猜出了是班上的何序,也覺得特別的有趣,于是我便相機問:誰能再寫這么好的片斷讓我猜出來呢?堂下頓時舉起了49雙小手。也正是因為此次興趣的調(diào)動,所以同學們本單元的作文都是滔滔不絕。
二、 做有心人,從現(xiàn)實中取材。
小學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沒話可說,無事可寫。我引導學生做有心人,多觀察周邊的人和事,利用課間走入學生中間,與他們一起交流生活見聞。為了豐富學生寫作的素材,我常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培養(yǎng)觀察能力。如指導《我學會了--》作文時,周末回家我讓學生專門學習一樣東西,注意幾下自己的學習過程。有了親身經(jīng)歷,學生就樂于表達活動中的真情感受了。
三、 運用動態(tài)課堂讓學生身臨其境。
在靜態(tài)的課堂空間我多借助多媒體,利用圖象、音響、實物,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眼視、耳聽、鼻聞、舌舔、膚觸,心應等六覺功能。如教學寫一處景物時,學生年紀小,沒去過什么地方瀏覽,有些記憶也淡忘了。我利用多媒體,把學生帶到離大家較近的各個景區(qū),比如濕地公園、東山公園、皇澤寺等,讓他們從看到說再寫,順理成章,有了這接觸,這寫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費力了。
誘發(fā)寫作動機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成功的喜悅。教師應把獎勵當作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催化劑。對學生寫得較好的文章加以贊賞,并介紹給同學們,貼在作文欄展覽,讓學生的好作文得以較廣的傳播。這也成為學生寫作的動力。我們班的同學每個單元作文寫完后,寫得好的學生都是有獎勵的,比如加星等。因此我們班的學生現(xiàn)在是越來越喜歡習作了?傊,抓好三年級習作教學,以此為突破口,能為整個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打好基礎。
[淺析三年級作文教學]相關文章:
2.小學作文教學隨筆
3.小作文教學課件
4.語文作文教學課件
5.桔子作文教學課件
6.作文教學課件
7.高中作文教學課件
8.作文教學計劃
9.作文教學隨筆
10.動物作文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