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閱讀題及答案
那個人出現(xiàn)在門口的時候,我正坐在門檻上逗貓,冬天正午的太陽很好,像無數(shù)根細(xì)小的金針穿透棉衣,扎在皮膚上,有點扎人,卻很舒服。我懶洋洋地,貓也懶洋洋地。
他的身影擋住了一半陽光,貓比我早一步跳開去,不滿地“喵”了一聲,我也退到門檻里面。
他裹著一件很厚的棉襖,這使他的身軀夸張地胖,但臉是瘦的,而且黑——依著小孩子的判斷,這是一個典型的 “鄉(xiāng)下人”。他的棉襖上有補丁,卻不臟。
他開腔了:“你家大人在嗎?”笑著,似乎還想伸出一只手來摸我的頭,我當(dāng)然跳開一步-----他斜背著的大挎包上拴著一個很大的搪瓷缸。
我瞪著他,腦海里正緊張地在“鄉(xiāng)下親戚”和“老拐子”之間做選擇題,外公已經(jīng)拄著拐棍出來了,他朝著來人看了一眼,就招呼上了,“來啦?坐吧!彼麤]讓來人進屋,自己拿了小竹椅子坐到門口,來人也就坐在他近旁的凳子上,并接過了外公遞來的香煙。我注意到,他很寬大的棉襖里沒有襯衣,也沒有毛衣——那時節(jié)城里人穿毛衣已經(jīng)普遍。
外婆也正好來到堂屋,見到來人,便問:“吃過了嗎?吃點吧!眮砣艘贿叀芭杜丁钡拇饝(yīng)著,一邊解下腰上的搪瓷缸,我接過來,送到外婆手上,外婆進到廚房里,大灶上是中午剩下的飯,有半鍋,外婆給裝滿了,壓實了,上頭再擱上一層青菜,一層紅燒蘿卜,最后放上三四塊很大的五花肉或咸魚,叫我端出去。
我這時已經(jīng)斷定這是“外公的農(nóng)村親戚”,于是將缸子遞給他,他端過缸子,從挎包里抽出一雙筷子,對著外公做了一個“您老請”的姿勢,外公擺擺手:“吃過啦,你快吃!彼缘貌痪o不慢,大約因為吃得多,那一頓飯總也有二十分鐘左右,我便不耐煩看他,自己又到旁邊玩去了。
外公一直陪著他,不時交談幾句,全是我聽不懂的“農(nóng)村話”,似乎說到了他路上走了多久,累不累,下面往哪里去,還需要多少天,也似乎問到了他的家人,誰誰誰,好不好。他們的聲音都不高,語氣平靜,他有時停下筷子,用手比劃一下,于是兩個人都嗟嘆一回,或者都低低地笑了。
他把所有的飯菜都掃蕩干凈了,外婆便出來問,“沒有湯咯,喝點茶吧?”他很高興的“嗯”了一聲,于是缸子里又兌上濃茶,他們便又坐了一回,聊了一回,抽了兩支香煙。有幾分鐘他們倆都不說話,似乎在陽光里盹著,一只蒼蠅路過,在門檻上趴著,沒有人去趕。
他似乎歇足了勁,站起身來,對外公說:“好勒好勒,走了,謝謝啦。”外公說:“慢慢走,下次來啊!庇谑撬吡耍彝谋秤,奇怪地問外婆:“不留他玩兩天嗎?”外婆笑著拍拍我:“還留兩天?要飯的呀!薄鞍 蓖夤阎糁墓展髟诘厣锨们茫J(rèn)真地說:“不是要飯,人家是——逃荒!
“要飯”和“逃荒”有區(qū)別嗎?我懶地去問,也懶地去想,我追著貓玩去了。
這樣的逃荒人家,我們每年在冬天總要接待兩三回的,別的季節(jié)也有,但不多。我后來見到他們,便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招呼后,再向外公外婆報告去了。外公的第一句必是:“來啦?坐吧!
隨著十多年前我外公外婆陸續(xù)下世,兒孫們紛紛搬入高樓,這樣的.情景已經(jīng)消失。
三四年前一段時間媒體又熱議“該不該幫助外來乞討人員”,我聽著各方面人馬激烈交鋒,心里卻想著外公外婆那一聲“來啦?坐吧。”“慢慢走,下次來啊!
想著想著,眼睛就濕了。
我喜歡京劇里秦瓊的一段唱“馬渴思飲長江水,人到難處想賓朋……”多少的好東西,如今已成絕響。
1. 文章結(jié)尾寫道“多少好的東西,如今已成絕響!睂Α昂玫臇|西”的分析最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好的東西”指的是熱情接待逃荒者,供給茶飯,與之平等交流的美好行為。
B. “好的東西”指的是老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與人為善、扶貧助弱的傳統(tǒng)美德。
C. “好的東西”指的是京劇中那些總易被人遺忘,成為絕響的精彩的經(jīng)典唱段。
D. “好的東西”指的是當(dāng)今社會所缺失的關(guān)愛弱勢群體生活、人際和諧的理念。
2. 結(jié)合上下文,從修辭的角度賞析語句(3分)
冬天正午的太陽很好,像無數(shù)根細(xì)小的金針穿透棉衣,扎在皮膚上,有點扎人,卻很舒服。
3. “來啦?坐吧。”這句話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對表現(xiàn)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4. 在《駱駝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悲慘的一生中,也有過選文中“外公”這樣的人,祥子視他為“圣人”,這個人是 。祥子為什么如此感激這個人?請你結(jié)合小說情節(jié),分析其中原因。(3分)
答案
C
2. 比喻,將陽光比作金針,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陽光細(xì)密、溫暖、舒適的特點;為全文營造(渲染)了一種和諧溫暖的氛圍。引發(fā)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3. “來啦?坐吧!边@句話是外公招呼逃荒者的第一句話,表達了外公的客氣平和、“與人為善”的美好品德;這句話也是每年外公接待逃荒者必說的第一句話,突出了外公對美好品德的堅持;這句話也是后來媒體熱議“該不該幫助外來乞討人員”時我回憶起來的,這兩者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今天人們對待陌生人的冷漠的失望,和對“從前”美好的懷念之情。
【從前閱讀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等》閱讀題及答案07-26
《等》閱讀題及答案03-31
經(jīng)典閱讀題及答案07-31
進城閱讀題答案 進城閱讀題12-10
《海嘯》閱讀題與閱讀答案02-09
閱讀雜談的閱讀題及答案03-19
閱讀題答案:閱讀的愉悅03-19
閱讀的愉悅閱讀題答案05-14
《喝茶》閱讀題及答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