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傳統(tǒng)教育講座,并閱讀了《道德經(jīng)》這本書,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對道的理解和認識
書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這個特有的名詞,闡述了他對規(guī)律的理解。在《道德經(jīng)》里,道指的就是規(guī)律。而道家思想對規(guī)律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guī)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睂Υ(guī)律的.根本態(tài)度應是“充分尊重規(guī)律,然后才利用規(guī)律!边@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jù)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范圍。
二、無為的思想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去干擾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處無為只事,行不言之教”。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guī)律,處理事情要不違背事物發(fā)展的本質。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為,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說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樸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保持人們的本性。
三、 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為“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我們在集體工作時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都一心為工作。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事業(yè),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四、 修身——正確的處世態(tài)度
第九章,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tài)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恃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這樣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fā)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這里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guī)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
第十六章,老子主要講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認識人生。其基本態(tài)度是“致虛”“守靜”“歸根”“復命”。“致虛極”是要人們排除一切物質的誘惑,回歸到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而不是為了爭權奪利而忘了道。既然事物的發(fā)展是變化循環(huán)的,所以要不變以應萬變,為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把這一原則應用到生活方面,他認為無為就能不遇到危險。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么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擇,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擇,導致事情的發(fā)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學習了《道德經(jīng)》,能體會到的道理很多,關鍵在于如何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去。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老子的思想,而是希望通過他的思想去體會人生的道理,去正確的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多一分靜氣,真正能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道德經(jīng)的讀書心得06-11
道德經(jīng)讀書筆記心得06-13
《道德經(jīng)》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06-13
讀《道德經(jīng)》的心得06-13
道德經(jīng)感悟心得05-18
道德經(jīng)讀書筆記精選12-08
道德經(jīng)讀書筆記05-24
《道德經(jīng)》讀書筆記精選07-11
《道德經(jīng)》讀書筆記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