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詹天佑》評課稿
這學期我聽了邵老師執(zhí)教的《詹天佑》,《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跡——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為讀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文章層次清晰,內(nèi)容生動,字里行間流露著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贊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yōu)秀教材。全文圍繞“杰出、愛國”而展開,教學時應以此為線索,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具體事例,結合重點的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我認為邵老師的課努力做到了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下面,我簡單談談我聽課后的一些感受。
一、結合背景介紹,縮短人本對話。
本課內(nèi)容離學生現(xiàn)在的生活現(xiàn)實較遠,因此學生對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的原因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邵老師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能結合當時社會背景的介紹,縮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當時詹天佑接受修筑任務的壓力之大、困難之大。
二、緊抓句的教學,感悟人格魅力。
在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的時候,邵老師緊抓這一段中的句子展開教學,如:引導學生明確過渡句的作用、畫排比句、找詹天佑親自堅持野外工作的句子等,并一一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從句中感悟詹天佑的偉大品格,從而感悟到詹天佑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不過,這里我有一個小小的看法:如學生圍繞詹天佑親自堅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談體會時,有一生說從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的愛國品質(zhì),這時邵老師給予了否定,我個人的看法是,學生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因為詹天佑所有一切的行為動力應該是來源于他那強烈的愛國心,也正應該是這強烈的愛國情感才支撐著他克服修筑鐵路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難。如果在這一段的教學中,老師能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更令自己感動,說說原因,可能學生能更好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構筑詹天佑的真實形象,情感體驗也能得到更主動地調(diào)動,這時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令自己感動并受自己所喜歡的句子,學生肯定能借助聲情并茂的朗讀達到與文本內(nèi)容的更好溝通,從而更真切地受到詹天佑人格魅力的感染。
三、注重實踐訓練,體會創(chuàng)新品格。
在教學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邵老師采用了畫一畫的教學方法。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后者采用中部鑿井法。這部分內(nèi)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筆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無須多講,學生就能明白。不過我覺得可以讓學生到黑板上畫一畫,這樣會比老師讓學生拿著自己畫在紙上的示意圖進行評議看得更清楚些。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現(xiàn)其杰出才干的地方,就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這也是在鐵路修筑史上的首創(chuàng),我覺得邵老師在教學時對這一點強調(diào)不夠。教學時,邵老師讓學生示范演示了“人字形”線路的行駛辦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難點。這時候如果能對學生的演示進行更細致地指導,那會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比如讓學生先站板畫出“人”字形示意圖,再用一支帶有兩個不同顏色的鋼筆頭的鋼筆上臺演示,效果可能會更好。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很明了地揭示詹天佑不僅是我國的愛國工程師,而且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感悟到詹天佑偉大創(chuàng)新品格。
四、恰當使用媒體,突破教學難點。
在一堂離學生實際生活年代比較遠的課堂中,老師能恰到好處地使用多媒體,顯得尤為重要。邵老師在多媒體的使用上,內(nèi)容不多,但有節(jié)有序。如兩種隧道的開鑿辦法和“人”字形線路的設計的動畫課件展示,遠勝教師枯燥的千言萬語,這樣的課件展示不僅發(fā)揮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看得真切,感得真實,更有助于學生透徹理解課文的難點,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結合課堂拓展,升華情感體驗。
當邵老師教學到外國人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人”字形線路都贊嘆不已時,讓學生也來說說:你會怎么稱贊詹天佑?不僅升華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還注意了學科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得以學以致用。
總之,邵老師所上的這節(jié)課是很成功的,其中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數(shù)不勝數(shù),還是留待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學吧!
【六年級語文《詹天佑》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tǒng)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