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評課稿
教學優(yōu)長:
1.教師采用啟發(fā)式導入(古語道:“黃金有價情義無價”,請你說說這話對嗎?),這一導入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地直奔主題而去,緊緊扣住課文的中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對文章主旨有了潛在的認同,這樣的導入雖簡明扼要,但對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實卻做得很到位,也省去了很多繁瑣的鋪墊。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知識、技能的傳授及訓練,內容較為充實。例如由對學生分段的引導遷移出“插敘”的寫法及其作用;又如對敘事散文中的人物描寫的方法學習等,這堂課,課如其人,如萬老師本人的`嫻靜文雅、樸素本色一樣,課也上得平實、務實且充實。
3.小組討論的問題設計頗具匠心:“這樣的事情今后能否避免?”以及“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以后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設計,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來站在更高的認識層面上,加深其對文本的閱讀理解。
改進建議:
1.本文是一篇非常生動的、具有生活氣息的敘事散文,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得很緊密,因此“回歸生活”應該成為教學的切入口和突破點。讓學生走入課文、回歸生活,就能真正喚起他們的共鳴、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課文花在“角色朗讀”上的時間過多,讀的用意不是很明確,因此抓住能夠表現(xiàn)人物心理活動、體現(xiàn)人物性格的關鍵性語句來反復品讀,通過有針對性的讀來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就更為切實可行。另外教學過程中的面面俱到和細碎講解也削弱了對于文本閱讀的深層探究。
2.教師對學生的主觀影響痕跡較重。教參中強調了文章的主題是批評父母的“重財輕義”,但我們可以不把它當作是“一家之言”。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應從傳的統(tǒng)的道德教育出發(fā)更有說服力。這里的“義”可以看作是孩子之間的情感、情誼,那么在中國人傳統(tǒng)的“百善孝為先”的“大義”面前,它無疑是稚嫩和蒼白的,因此我以為引導、教育學生懂得尊重父母,體諒他人,理解生活中一切不同于自身的認知,才是更為高層次的教學思想的體現(xiàn)。
總之,課堂的開放性還不夠,很多問題應讓學生在思辯與爭議中探討就更有意義和價值。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評課稿】相關文章:
羚羊木雕評課稿12-28
排球課評課稿01-02
雨后評課稿12-31
左右評課稿12-30
統(tǒng)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