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3-23 15:10:43 古籍 我要投稿

        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合集

          孟子離婁章句中內(nèi)容涉及政治和為人處事的各個方面,以論“仁”的為最多。下面一起去欣賞一些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吧!

        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合集

          《孟子離婁章句》

          【原文】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 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詩》 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裣韧踔ǘ^者,未之有也。圣 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guī)矩準繩,以為方圓平直,不可勝用也;既 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 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 川澤;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 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 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故曰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zāi)也;田野不辟,貨財不聚,非國 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对姟吩唬骸熘 方蹶,無然泄泄!剐躬q沓沓也。事君無義,進退無禮,言則非 先王之道者,猶沓沓也。故曰,責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 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譯文】

          孟子說:“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即使有師 曠樣好的審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堯 舜的學說,如果不實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現(xiàn)在有些諸侯, 雖然有仁愛的心和仁愛的名聲,但老百姓卻受不到他的恩澤,不能成為后世效法的楷模,這是因為他沒有實施前代圣王的仁政的 緣故。所以說,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辦法,好辦 研能夠自己實行起來。

          《詩經(jīng)》說:‘不要偏高啊不要遺忘,一 切遵循原來的規(guī)章!裱按ネ醯姆ǘ榷稿e誤的,是從來 沒有過的。圣人既用盡了目力,又用圓規(guī)、曲尺、水準、繩墨等 來制作方的、圓的、平的、直的東西,那些東西便用之不盡了;圣 人既用盡了聽力,又用六律來校正五音,各種音階也就運用無窮 了;圣人既用盡了腦力,又施行不忍人的仁政,他的仁愛之德便 覆蓋于天下了。所以說,筑高臺一定要憑借山陵;挖深池一定要 憑借山溝沼澤;如果執(zhí)政不憑借前代圣王的辦法,能夠說是明智嗎?所以只有仁慈的人才應(yīng)該居于統(tǒng)治地位。如果不仁慈的人占 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就會把他的惡行敗德傳播給老百姓。在上的沒 有道德規(guī)范,在下的人沒有法規(guī)制度;朝廷不信道義,工匠不信尺度,官吏觸犯義理,百姓觸犯刑律。如此下去,國家還能生存 就真是太僥幸了。所以說,城墻不堅固,武器不充足,這不是國 家的災(zāi)難;田野沒開辟,物資不富裕,這不是國家的禍害;如果 在上位的人沒有禮義,在下位的人沒有教育,違法亂紀的人越來 越多,國家的滅亡也就快了!对娊(jīng)》說:‘上天正在降騷亂,不 要多嘴又多言!嘧於嘌跃褪峭享沉_嗦。侍奉君主不講忠義,行 為進退不講禮儀,說話便詆毀前代圣王之道,這就是拖沓羅嗦。所 以說,用高標準來要求君王就叫做‘恭’,向君王出好主意而堵塞 壞主意就叫做‘敬’,認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仁政就叫做‘賊’。”

          【讀解】

          還是要求當政者實施仁政的鼓吹與吶喊。具體落實到兩個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選賢才。

          “法先王”是因為“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 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毕喾矗白裣韧踔ǘ 過者,來之有也!闭磧煞矫娴牡览矶颊f明了這一點,所以一定 要“法先王”。孟子的“法先王”思想,實際上也就是孔子“祖述 堯舜,憲zhang文武”思想的繼承。

          選賢才是因為“惟仁者宜在高位。”一旦不仁者竊據(jù)了高位, 奸邪當?shù)溃瑲埡χ伊,必然就會是非顛倒,黑白混淆,世風日下, 天下大亂。歷史依據(jù)不勝枚舉。所以,一定要注意領(lǐng)導干部的選 拔。

          這兩個方面在《論語》、《孟子》中都不是什么新思想,而近 乎老生常談了。倒是所謂“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的說法成為 了人們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尤其是面對日益緊張激烈的市 場競爭,許多新事物新現(xiàn)象冒出來,其是與非,正與邪,往往使 人感到困惑,感到難以評說。這時候,大家對“不以規(guī)矩,不能 成方圓”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所以,要求健全法制法規(guī) 的呼聲日益強烈。據(jù)有人統(tǒng)計說,當前的中國,幾乎每天都有法 規(guī)出臺。這種說法不知有沒有夸張的成分,但大家對“規(guī)矩”的 重視,全民普法教育的進行,這些都是非常真實的。說起來,所 有這些,不都是在“以規(guī)矩”而“成方圓”嗎?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節(jié)

          子產(chǎn)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于溱洧。

          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文言文翻譯:

          子產(chǎn)主持鄭國的國政,用自己坐的大馬車載行人渡過溱水和洧水。

          孟子說:“子產(chǎn)這只是小恩惠而不懂得政治。在十一月份,搭好徒步行走的獨木橋;在十二月份,搭好可通行馬車的大橋,人民就不會憂慮徒步涉水了。君子整治好自己的政務(wù),外出時使行人避開道路也是可以的,又怎么能去把行人一個個渡過河呢?所以,治理國家政事的人,要討每個人的歡心,時間也不夠用啊!

          注釋:

          1.子產(chǎn):春秋后期政治家,鄭國執(zhí)政。鄭穆公之孫,名僑,亦稱公孫僑。青年時即表現(xiàn)出遠見卓識。

          2.溱:鄭國水名,源于河南密縣東北圣水峪,東南會合洧水為雙洎河,東流入賈魯河!对姟む嶏L·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薄对姟む嶏L·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

          3.洧:鄭國水名,源于河南登封縣東部陽城山,東流經(jīng)密縣與溱水會合!对姟む嶏L·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洧!薄对姟む嶏L·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薄稄V韻》:“洧,水名。在鄭!

          4.十一月:指周歷,夏歷為九月。下句中的十二月指夏歷十月。

          5.徒杠:指徒步行走的簡易的獨木橋。

          6.輿梁:指可通行馬車的大橋。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十一節(jié)》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曰:“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注釋

          邇:(er耳)《詩·周南·汝墳》:“父母孔邇!薄对"小雅"小旻》:“匪大猶是經(jīng),維邇言是聽!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叭质虏贿兣鳌!薄墩撜Z·陽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禮記·中庸》:“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薄队輹罚骸叭徇h能邇!薄抖Y記·郊特性》:“節(jié)遠邇之期也!薄墩f文》:“邇,近也!边@里用為“近”之意。

          翻譯

          孟子說:“道路在近旁而偏要向遠處去尋求,事情本來很容易而偏要向難處下手。每個人只要親近自己的親人,敬重自己的長輩,天下就能夠太平了!

          解析

          “道在邇而求諸遠”是舍近求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是舍易求難。在孟子看來,無論是舍近求遠還是舍易求難都沒有必要,都是糊涂。相反,只要人人都從自己身邊做起,從平易事努力,比如說親愛自己的親人,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也就會太平了。

          孟子這幾句話說得平易樸實,但其中卻蘊含著儒家學說的核心內(nèi)容:一方面是“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另一方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保ā睹献恿夯萃跎稀罚w結(jié)起來,就是“親親而仁民”,再進一步說,也就是《大學》所展開的“修身、齊家、治目、平天下”階梯了。

          所以,我們絕不可以輕忽了孟子這幾句看似簡單的話。

          從另一方面來說,人人從自己身邊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也正是我們所應(yīng)提倡的精神。比如說遵守交通規(guī)則,比如說愛護清潔衛(wèi)生,比如說為“希望工程”作貢獻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是都應(yīng)該從我們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嗎?

          凡事不要舍近求遠,舍易求難。這起碼是我們都會認同的生活哲理罷。

          讀解

          孟子接著又分析了最佳行為方式,這就是每個人只要親近自己的親人,敬重自己的長輩,天下就能夠太平了。因為離開了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guān)系,不使用最佳行為方式,是沒有辦法在人類社會里生存的。也就是說,最佳行為方式是首先從自己家庭里開始,親近自己的親人,敬重自己的長輩,如果在自己的家庭里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在家庭以外做到呢?

          離婁章句上·第二十五節(jié)

          作者:佚名

          孟子謂樂正子曰:“子之從于子敖來,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學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文言文翻譯:

          孟子對樂正子說:“你追隨王子敖來,只不過為了吃喝而已。我沒有想到你學了古人的道理竟然是為了吃吃喝喝!

          注釋

          1.哺:《楚辭·漁父》:“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史記·高祖本紀》:“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餔之!边@里用為吃食之意。

          2.啜:《墨子·節(jié)用中》:“飲于土塯,啜于土形!薄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熬余ㄝ娘嬎,非愚也,是節(jié)然也!

          《荀子·非相》:“君子啜其羹!薄妒酚洝でZ生列傳》:“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說文》:“啜,嘗也!边@里用為飲、喝之意。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十七節(jié)》

          孟子曰:“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

          翻譯

          孟子說:“言談沒有實際內(nèi)容是不吉祥的。這種不吉祥的后果,應(yīng)由那些埋沒賢才的人擔當。”

          讀解

          這里所說的言談,就是緊接上文的教育問題而言的。用善行去感化別人不行,那么就要用善良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去教育別人,那么,在教育中,就不能只有空洞的說教,也就是說,光喊口號“要善良!”“要善良!”是不行的。要有實際的例子、典范,再加以理論的評價,也就是“說理”,才能使人心悅誠服。我們現(xiàn)代社會也在拼命提倡道德、精神文明等等,可是光喊道德、精神文明有什么用?只會讓學生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空洞而抽象的道德教育是不行的,要說理,要讓人們懂得社會行為規(guī)范和最佳行為方式,才能增加與鞏固人們心中的道德觀念。

          《離婁章句下·第三十二節(jié)》

          作者:佚名

          儲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于人乎?”孟子曰:“何以異于人哉?堯舜與人同耳!

          文言文翻譯:

          儲子說:“君王派人觀察先生您,您果然不同于平常人嗎?”

          孟子說:“我有什么不同于平常人的呢?堯舜也與平常人相同。”

          注釋

          1.儲子:人名,齊國人。

          2.矙:(kan看)同“瞰”。《孟子·滕文公下》:“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薄段倪x·班固·東都賦》:“瞰四裔而抗棱!薄段倪x·張衡·東京賦》:“左瞰暘谷。”《廣雅·釋詁一》:“瞰,視也!薄稘h書·揚雄》:“瞰帝唐之嵩高兮,脈隆周之大寧!边@里用為觀察之意。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七節(jié)》

          作者:佚名

          公行子有子之喪,右?guī)熗,入門,有進而與右?guī)熝哉撸芯陀規(guī)熤欢c右?guī)熝哉。孟子不與右?guī)熝,右(guī)煵粣傇唬骸爸T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

          孟子聞之,曰:“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逾階而相揖也。我欲行禮,子敖以我為簡,不亦異乎?”

          文言文翻譯:

          齊國大夫公行子的兒子死了,右?guī)熗躞O前去吊喪,進了門,有上前與王驩交談的,也有到王驩座位旁跟他說話的,獨有孟子不和王驩說話,右?guī)熗躞O很不高興,說:“各位大人都與我打招呼,孟子偏偏不與我說話,是怠慢于我!

          孟子聽到這話,說:“按行為規(guī)范的規(guī)定,在朝廷上不能越過自己的位子互相交談,也不在不同的臺階上作揖。我想按規(guī)范行事,右?guī)熣J為我怠慢他,不是太奇怪了么?”

          注釋

          1.公行子:人名,齊國大夫。

          2.右?guī)煟合惹貢r期官名,此處指齊國大夫王驩(huan患),驩字子敖。

          3.簡:《詩"邶風"簡兮》:“簡兮簡兮,方將萬舞。”《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荀子·議兵》:“簡禮賤義者,其國亂!边@里用為怠慢、倨傲之意。

          如:簡侮(輕侮)、簡薄(鄙薄輕視)、簡倨(猶高傲)、簡恣(簡慢放肆)、簡褻(怠慢,失敬不恭)、簡弛(惰慢弛廢)、簡怠(怠慢)等。

          《離婁章句上·第二十二節(jié)》

          作者:佚名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文言文翻譯:

          孟子說:“人要是動不動就改變自己的言行,就是沒有責任心的人!

          注釋

          易:《易·恒·象》:“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薄对"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論語·學而》:“賢賢,易色。”《管子》:“王者乘時,圣人乘易。”《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玉篇·日部》:“易,轉(zhuǎn)也,變也!薄稄V韻·昔韻》:“易,變易也,改也!边@里用為改變、變動之意。

        【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合集】相關(guān)文章: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十五節(jié)》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09-04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譯文07-12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譯文08-31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譯文注釋11-02

        《守株待兔》原文及譯文07-14

        《離騷》原文及譯文11-11

        《蘭陵王·柳》原文及譯文05-06

        《蘇幕遮·懷舊》原文及譯文04-30

        天凈沙春原文及譯文10-04

        天凈沙·春原文及譯文10-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