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原文及譯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組詩共兩首,采用了虛實結合,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表現了作者思念親人,懷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怼栋嗽率逡乖?其二)》原文及譯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原文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營。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譯文
圓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峽,猶自被白帝城銜掛著。
江上氣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車輪一樣傾斜的圓月依然把半座樓照得通明。
兵營里士兵的刁斗敲響了催曉的聲音,月宮的蟾蜍也自然傾斜。
圓月如同張滿的弓,蒼白的魂魄不僅僅照耀漢家營盤。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賞析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此組詩主調應該是悲傷蒼涼的。第一首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xiāng)的羈旅愁思!皻w心折大刀”說的是吳剛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樹,杜甫猜想,吳剛也不是情愿砍樹,一心想回到人間來。歸去之心,竟然折斷了砍樹的大刀。“蓬”,蓬草,遇風飛轉,故叫“飛蓬”。這里詩人用“轉蓬”遇風飛轉的形象,比喻自己飄泊不定的生活,隱示自己羈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轉篷象征漂泊無依的情感,杜甫空有歸心只可惜無處還鄉(xiāng)的凄涼。“行地遠”指詩人自己當時處在偏遠的夔州。詩人借此表達了反對戰(zhàn)亂的思想。后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極力寫月亮之亮,進一步反襯自己思念遠征的親人,祈愿平息戰(zhàn)爭,國泰民安。末兩句,“直”通“特”,“簡直”的'意思。“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意為,這個時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簡直會數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詩采用了采用了反襯手法,在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亂生涯中的愁悶。
第二首詩全詩寫景,景中見情!皻馍蛉职担嗀瓢霕敲!泵鑼懙脑鹿饨o人的感覺是蒼茫的,悲涼的。“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钡蠖仿暺,讓詩人想起離鄉(xiāng)戍邊的“漢家營”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戰(zhàn)亂中背景離鄉(xiāng)的勞苦大眾。憂己更憂民,這正表現了杜甫的偉大之處。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陵”、“杜少陵”等,河南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名的“詩圣”,世界文化名人,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原文及賞析12-24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詩詞翻譯及鑒賞09-02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翻譯及賞析08-31
劉禹錫詩詞:八月十五夜玩月12-16
歸園田居-其二原文及譯文12-17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譯文及鑒賞10-31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譯文及賞析12-29
唐代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