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元史·王克敬傳》原文及翻譯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jīng)背過的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史·王克敬傳》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王克敬,字叔能,大寧人。既仕,累遷江浙行省照磨,尋升檢校。調(diào)奉議大夫、知順州,以內(nèi)外艱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監(jiān)倭人互市。先是,往監(jiān)者懼外夷情叵測,必嚴兵自衛(wèi),如待大敵?司粗,悉去之,撫以恩意,皆帖然無敢嘩。有吳人從軍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從至中國,訴于克敬,愿還本鄉(xiāng)。或恐為禍階,克敬曰:“豈有軍士懷恩德來歸而不之納邪!脫有釁,吾當坐!笔侣劊⒓沃。番陽大饑,總管王都中出廩粟賑之,行省欲罪其擅發(fā),克敬曰:“番陽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為仁,而吾屬顧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監(jiān)察御史,尋遷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為紹興路總管,郡中計口征鹽,民困于誅求②,乃上言乞減鹽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貨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貨,商人以風水為解,有司不聽?司丛唬骸澳池洺瞿硣,地有遠近,貨有輕重,冒重險,出萬死,舍近而趨遠,棄重而取輕,豈人情邪!”具以上聞,眾不能奪,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訪司副使,轉(zhuǎn)兩浙鹽運司使,首減紹興民食鹽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訪使,調(diào)海道都漕運萬戶。是歲,當天歷之變,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輸,復漕而南還,行省欲坐罪督運者,勒其還趨直沽?司匆灾^:“脫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萬死,完所漕而還,豈得已哉!”乃請令其計石數(shù),附次年所漕舟達京師,省臣從之。入為吏部尚書,乘傳至淮安,墜馬,居吳中養(yǎng)疾。
元統(tǒng)初,起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請罷富民承佃江淮田,從之。松江大姓,有歲漕米萬石獻京師者,其人既死,子孫貧且行乞,有司仍歲征,弗足則雜置松江田賦中,令民包納?司丛唬骸捌シ蛲I米,徼名爵以榮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奪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國用寧乏此耶!”具論免之。
(選自《元史王克敬傳》,有刪改)
譯文:
王克敬,字叔能,大寧人。出仕以后,多次升遷到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任檢校。調(diào)任奉議大夫、順州知州,因遇父母喪事未去上任。被授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監(jiān)督百姓與日本人的貿(mào)易往來。在此之前,前往監(jiān)督的官員擔心外國人的心理不可揣測,認為一定要嚴密部署軍隊自衛(wèi),如同防備強大的敵人一樣。王克敬到任后,將軍隊全部撤走,用恩惠安撫他們,日本人都俯首收斂,不敢喧嘩鬧事。有一個從軍征討而身陷日本的吳人,此時跟從日本商人來到中國,向王克敬申訴,希望回到家鄉(xiāng)。有人擔心這會成為禍端,王克敬說:“哪有士兵懷念國家恩德希望回歸祖國卻不被接納的呢!如果有什么禍患,我承擔罪責!贝耸律蠄蟪ⅲ①澰S他。番陽出現(xiàn)嚴重饑荒,總管王都中取出官倉的糧食救濟饑民,行省官員想治他擅自打開官倉的罪,王克敬說:“番陽離此地有千里之遙,等到行省發(fā)布命令,饑民將會餓死,他做了仁愛之事,而我們卻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嗎?”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被授予監(jiān)察御史,不久調(diào)任左司都事。
泰定初年,外任紹興路總管,郡中按人口征鹽,百姓被強制征收弄得貧困不堪,王克敬于是進言請求減少鹽額五千引。行省檄召王克敬向從海外運貨來貿(mào)易的人抽稅,違背貨運規(guī)定的人照例要收他們的貨物,商人以風水無常為由進行辯解,有關(guān)部門不聽從。王克敬說:“某貨出某國,所在地有遠有近,貨物有輕有重,他們冒著重重險阻,出入于萬死之中,放棄近路走遠路,放棄重貨運輕貨,難道符合人情嗎?”王克敬將這些情況詳細呈報給皇上,眾人不能駁倒他,商人們感激他。被提拔為江西道廉訪司副使,改任兩浙鹽運司使,首先減少紹興百姓食鹽稅五千引。第二年,被提拔為湖南道廉訪使,調(diào)任海道都漕運萬戶。這一年,正當天歷之變,從海路運糧的船只有后到直沽的,沒有完成運輸任務(wù),又將糧食運回南方,行省想治督運官員的罪,命令他們又運回直沽。王克敬說:“如果他們常年這樣往返,確實應(yīng)該治罪,F(xiàn)在他們歷經(jīng)萬死,完好地將漕運的糧食運回南方,難道不是沒辦法才這樣做嗎!”于是王克敬讓他們統(tǒng)計運送的石數(shù),附帶裝在次年漕運的船上送到京城,省臣聽從了他的建議。入朝擔任吏部尚書,奉命出使到淮安,從馬上摔下來,在吳中養(yǎng)傷。
元統(tǒng)初年,起復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請求取消除富民承佃江淮田的規(guī)定,朝廷聽從他的建議。松江大姓人家中有人每年漕運萬石大米獻給京城,那人死后,他的子孫窮得將要行乞,有關(guān)部門仍然每年征收大米,不夠就混雜在松江田賦之中,讓百姓負責交納。王克敬說:“匹夫隨自己的意思獻大米,求取名爵來求得一人的榮耀,如今他自己身死家破,朝廷又已經(jīng)取消他的名爵,不可以讓全郡的人都受此事的損害,國家的用度難道就少這一萬石糧食嗎?”詳論此事,免除這項糧額。
人物簡介
王克敬,幼奇穎,丞相完澤見之,曰:“是兒資貌秀偉,異日必令器也。”歷任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監(jiān)察御史,出為兩浙鹽運使,所在務(wù)崇寬厚。累遷南臺治書侍御史,以正綱紀自任;不縱貪墨,不阿宗戚,聲譽益著。元統(tǒng)中,以江浙參政請老。卒,謚文肅?司聪沧x書,有詩、文、奏議《元史本傳》行于世。
史籍記載
王克敬,字叔能,大寧人。幼奇穎,嘗戲道旁,丞相完澤見之,謂左右曰:“是兒資貌秀偉,異日必令器也!贝髮幩吠,習尚少文,而克敬獨孜孜為儒者事。既仕,累遷江浙行省照磨,尋升檢校;罩菝裢艨∩献,誣富人反,省臣遣克敬往驗之。克敬察其言不實,中道數(shù)為開陳禍福,俊悔,將對簿,竟仰藥以死。調(diào)奉議大夫、知順州,以內(nèi)外艱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監(jiān)倭人互市。先是,往監(jiān)者懼外夷情叵測,必嚴兵自衛(wèi),如待大敵?司粗粒とブ,撫以恩意,皆帖然無敢嘩。有吳人從軍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從至中國,訴于克敬,愿還本鄉(xiāng)。或恐為禍階,克敬曰:“豈有軍士懷恩德來歸而不之納邪!脫有釁,吾當坐!笔侣,朝廷嘉之。番陽大饑,總管王都中出廩粟賑之,行省欲罪其擅發(fā),克敬曰:“番陽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為仁,而吾屬顧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
拜監(jiān)察御史,用故事監(jiān)吏部選。有履歷當升者,吏故抑之,問故,吏曰:“有過。”克敬曰:“法,笞四十七以上不升,今不至是。”吏曰:“責輕罪重!痹唬骸笆С鲈谛滩,銓曹安知其罪重!”卒升之。治書侍御史張伯高曰:“往者監(jiān)選以減駁為能,今王御史乃論增品級,可為世道賀矣。”尋遷左司都事。時英宗厲精圖治,丞相拜住請更前政不便者,會議中書堂,克敬首言:“江南包銀,民貧有不能輸者,有司以責之役戶,甚無謂也,當罷之。兩浙煎鹽戶牢盆之役,其重者尤害民,當免其它役。”議定以聞,悉從之。
泰定初,出為紹興路總管,郡中計口受鹽,民困于誅求,乃上言乞減鹽五千引。運司弗從,因嘆曰:“使我為運使,當令越民少蘇矣!毙惺∠司闯榉植柏,拗蕃者例籍其貨,商人以風水為解,有司不聽?司丛唬骸澳池洺瞿硣赜羞h近,貨有輕重,冒重險,出萬死,舍近而趨遠,棄重而取輕,豈人情邪!”具以上聞,眾不能奪,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訪司副使,轉(zhuǎn)兩浙鹽運司使,首減紹興民食鹽五千引。溫州逮犯私鹽者,以一婦人至,怒曰:“豈有逮婦人千百里外,與吏卒雜處者,污教甚矣!自今毋得逮婦人。”建議著為令。擢湖南道廉訪使,調(diào)海道都漕運萬戶。是歲,當天歷之變,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輸,復漕而南還,行省欲坐罪督運者,勒其還趨直沽?司匆灾^:“脫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萬死,完所漕而還,豈得已哉!”乃請令其計石數(shù),附次年所漕舟達京師,省臣從之。
召為參議中書省事。有以飛語中大臣者,下其事,克敬持古八議之法,謂勛貴可以不議,且罪狀不明而輕罪大臣,何以白天下。宰相傳旨大長公主為皇外姑,賜錢若干;平云南軍還,賜錢若干;英后入覲,賜錢若干?司雌蚋沧,宰相怒曰:“參議乃敢格詔命邪!”克敬曰:“用財宜有道,大長公主供饋素優(yōu),今賜錢出無名,不當也。自諸軍征討以來,賞格未下,平云南省獨先受賞,是不均也。英后遠還,徒御眾多,非大錫賚,恩意不能洽,今賜物鮮少,是不周也!痹紫嘁月,帝可其議。拜中奉大夫、參知政事,行省遼陽。俄除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又遷淮東廉訪使,以正綱紀為己任,不縱貪墨,不阿宗戚,聲譽益著。入為吏部尚書,乘傳至淮安,墜馬,居吳中養(yǎng)疾。
元統(tǒng)初,起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請罷富民承佃江淮田,從之。松江大姓,有歲漕米萬石獻京師者,其人既死,子孫貧且行乞,有司仍歲征,弗足則雜置松江田賦中,令民包納?司丛唬骸捌シ蛲I米,徼名爵以榮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奪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國用寧乏此耶!”具論免之。江浙大旱,諸民田減租,唯長寧寺田不減,遂移牘中書,以謂不可忽天變而毒疲民。嶺海徭賊竊發(fā),朝廷調(diào)戍兵之在行省者往討之,會提調(diào)軍馬官缺,故事,漢人不得與軍政,眾莫知所為,克敬抗言:“行省任方面之寄,假令萬一有重于此者,亦將拘法坐視邪!”乃調(diào)兵往捕之,軍行給糧有差。事聞于朝,即令江西、湖廣二省給糧亦如之。視事五月,請老,年甫五十九。謂人曰:“穴趾而峻墉,必危;再實之木,必傷其根。無功德而忝富貴,何以異此?故常懷止足之分也!庇衷唬骸笆浪紫惭晕鹫J真,此非名言。臨事不認真,豈盡忠之道乎?”故其歷官所至,俱有政績可紀,時稱名卿。
克敬喜讀書,其有所得者,輒抄為書。又有所著詩文奏議傳于世。元統(tǒng)三年卒,年六十一。贈中奉大夫、陜西等處行省參知政事,追封梁郡公,謚文肅。
【《元史·王克敬傳》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元史星吉傳》的原文及翻譯09-29
《元史楊樞傳》原文及翻譯10-01
元史伯顏傳原文及翻譯09-24
《元史·石天應(yīng)傳》原文及翻譯08-23
《元史星吉傳》原文及翻譯08-20
《元史·謝讓傳》原文閱讀及翻譯譯10-01
《元史·董文用傳》的原文及翻譯06-28
《元史·孔思晦傳》原文閱讀及翻譯03-05
元史·闊里吉思傳原文及翻譯07-28
《元史·石抹宜孫傳》原文及翻譯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