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隆中對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4-10-23 19:16:36 偲穎 古籍 我要投稿

        隆中對原文及譯文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xiàn)代漢語的源頭。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jīng)背過的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隆中對原文及譯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姡豢汕乱。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 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譯文:

          諸葛亮親自耕種田地,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當時的人沒有誰承認這一點。只有博陵崔州平,穎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說是確實這樣。

          當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臥龍啊,將軍可愿意見他嗎?”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毙焓f:“這個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訪,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您應當屈身去拜訪他!

          于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劉備于是叫旁邊的人避開,說:“漢朝的天下崩潰,奸臣竊取了政權,皇上逃難出奔。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張大義,但是自己的智謀淺短、辦法很少,終于因此失敗,造成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罷休,您說該采取怎樣的計策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權以來,各地豪杰紛紛起兵,占據(jù)幾個州郡的數(shù)不勝數(shù)。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夠戰(zhàn)勝袁紹,從弱小變?yōu)閺姶螅粌H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F(xiàn)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的確不能與他較量。孫權占據(jù)江東,已經(jīng)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可以以他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荊州的北面控制漢、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邊連通巴、蜀二郡,這是兵家必爭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劉表不能守住,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占領的意思嗎?益州有險要的關塞,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條件優(yōu)越,物產(chǎn)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漢高祖憑著這個地方而成就帝王業(yè)績的。益州牧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jù)漢中,人民興旺富裕、國家強盛,但他不知道愛惜人民。有智謀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您既然是漢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義氣聞名于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想得到賢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據(jù)了荊州、益州,憑借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跟孫權結成聯(lián)盟,對內(nèi)改善國家政治;天下形勢如果發(fā)生了變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將軍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南陽、洛陽進軍,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么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

          劉備說:“好!”從此同諸葛亮的情誼一天天地深厚了。

          關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么了。關羽、張飛才平靜下來。

          賞析: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按傳記的一般體例寫主人公年輕時代的事情,著重表現(xiàn)諸葛亮的抱負;第二部分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此處惜墨如金,用筆洗煉;第三部分寫劉備問計,諸葛亮對策;第四部分是劉備以魚之有水為喻,說明諸葛亮對于他的重要性。

          本文以十分洗練的文筆,寫出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這是正面描寫,每自比于管仲、樂毅為全文的綱,以下都圍繞著這一句來寫。躬耕是表面現(xiàn)象,自比于管仲、樂毅才是諸葛亮的真正抱負,然而時人莫之許也。這就從側面否定了正面。但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卻謂為信然,又從側面肯定了正面。然后,借徐庶的口進一步肯定諸葛亮為臥龍,再次側面肯定了正面?墒莿鋮s說:君與俱來?梢,劉備還是不以為然,又從側面否定了正面。徐庶卻說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只能就見,不能屈致,則又從側面肯定了正面。

          第3段寫劉備三顧茅廬痛陳隱衷的情況,表面上寫劉備,實際上仍是側面寫諸葛亮。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樂毅,可見他的志向并不在于君臨天下,而在輔明君復興漢室。劉備嘆惜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諸葛亮深有同感;劉備欲信大義于天下的精神,使諸葛亮激情奮發(fā)。這是他倆政治結合的基礎,而劉備總攬英雄,思賢如渴,三顧茅廬,誠懇求教,更使諸葛亮不能不動情,這時,他確認劉備是自己心目中的明君,因此才有著名的隆中對策。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為文章的蓄勢內(nèi)容。下面是諸葛亮的大段對策,是文章的高潮。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兩點是最可貴的:實事求是和強調(diào)人的因素。諸葛亮首先總論天下形勢是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只要有實力,就可以稱霸一方。這是當時存在的事實。然后,在眾豪杰中舉出曹操和孫權來分析。諸葛亮針對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實際情況,告誡劉備實在不可與曹操爭鋒。而曹操的實力又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呢?諸葛亮認為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語氣側重指出了在人謀的正確。這里,諸葛亮也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從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諸葛亮制定了對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的方案。在制定這一方案時,主要也是從人的因素來考慮的。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孫權的情況以后指出:劉備只有在曹操、孫權的勢力范圍之外謀出路首先奪荊州這個用武之國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諸葛亮制定這一方案時,更充分地考慮到人的因素:荊州的劉表不能守;益州的劉璋又暗弱;漢中的張魯不知愛撫人民,有本領的人都不想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這就提供了奪取荊、益的客觀條件。奪取了荊、益以后又該怎么辦呢?諸葛亮認為,必須努力壯大自己,造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對此,他充分肯定了劉備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的優(yōu)點,告訴劉備在奪取了荊州、益州以后要繼續(xù)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接著又用跨保和撫結修6個字把基本的內(nèi)政外交政策準確、生動地概括了出來,十分深刻。下一步,在天下有變的時候,則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出擊,北伐曹氏。諸葛亮最后總結說: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歷史證明,他的設計是正確的。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正體現(xiàn)在這里。這對既缺實力又無地盤的劉備來說,當然是正中下懷。所以先主曰:善。這番對策分析透徹,邏輯嚴密,語言暢達,從中可以想像到諸葛亮講話時意氣風發(fā)的神態(tài)。對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證明諸葛亮自比管、樂并非妄說。此段仍扣緊每自比于管仲、樂毅一句,是正面描寫,也是文章的高潮。至此,這位年輕的政治家、軍事家的形象十分鮮明地呈現(xiàn)出來。

          然而,關、張對劉備和諸葛亮的情好日密,卻不悅,劉備便對他們解釋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這一反一正,猶如高潮之后的余波,把諸葛亮的形象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

          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在本文中主要是從他那一大段對策中體現(xiàn)出來的。但如果只有那段對策,仍不能深刻地塑造人物形象,此文之妙就妙在對策之前有蓄勢,對策之后有余波,同時又從側面和反面反復地襯托渲染,相輔相成。這樣,諸葛亮的形象就更加豐滿了。

          陳壽是哪個朝代的人?

          西晉

          陳壽的主要成就:

          陳壽的主要著作為《三國志》,《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公元220年(魏文帝黃初元年),到公元280年(晉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歷史。

          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tǒng)。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這是編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tǒng),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tǒng)屬,地位是相同的。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也是私人修史!度龂尽窌芍,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好評。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復,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后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然而,《三國志》也有其不足之處,不可不注意。在敘事時,除了在某些人的紀和傳中有矛盾之處外,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曹魏和司馬氏多有回護、溢美之詞,受到了歷代史學家的批評。另外,全書只有紀和傳,而無志和表,這是一大欠缺。

          其它作品

          陳壽還著有《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已佚失。還有《官司論》七篇,依據(jù)典章制度,討論應該如何進行改革。又有《釋諱》、《廣國論》二文。

          《全晉文》還收錄有《表上諸葛氏集目錄》、《駁虞溥議王昌前母服》。

          陳壽的人物典故:

          索米輕亮

          唐朝房玄齡等撰寫的《晉書·陳壽傳》,收錄了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xiàn)的一則傳聞,說的是丁儀、丁訥在曹魏時負有盛名,陳壽對他們的兒子們說:“送我千斛米,我就為令尊大人寫好傳記!倍∈喜淮饝,陳壽果真不為他們立傳。陳壽父親曾做過馬謖參軍,馬謖兵敗被諸葛亮所殺,陳壽父親也被牽連受罰,諸葛瞻又輕視陳壽。因而陳壽為諸葛亮立傳,說諸葛亮軍事謀略非其長處,又無臨敵應變之才;說諸葛瞻只工于書法,名過其實。議論的人因此而輕視陳壽的為人。

          但只有少數(shù)史學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劉知幾等相信這個傳聞,而多數(shù)的史學家則認為這條史料是假的。清朝潘眉在《三國志考證》中指出:“丁儀、丁廙,官不過右刺奸掾及黃門侍郎,外無摧鋒接刃之功,內(nèi)無升堂廟勝之效,黨于陳思王,冀搖冢嗣,啟釁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隨之,斯實魏朝罪人,不得立傳明矣!逼鋵嵲诓茇Ъ赐跷缓,就殺了丁儀、丁廙并男口,他們是沒有子嗣的!稌x書》認為索米不得不為立傳,此最無知的言論。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也指出:“《晉書》謂‘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苏鏌o識之論也。亮之不可及處,原不必以用兵見長。觀壽校定《諸葛集》,表言亮‘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于吏不容奸,人懷自勵。至今梁、益之民,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chǎn),無以過也!帧读羵鳌泛笤u曰:‘亮之為治也,開誠心,布公道,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漤灴酌骺芍^獨見其大矣。”由此可見,《晉書》貶陳壽之說,實為不實之詞,不可盡信。

          還相誣攻

          據(jù)《華陽國志》記載,梓潼人李驤才德超群,知名當世。最初和陳壽齊名,又相互親昵,關系很好,后來和陳壽關系不好,相互攻擊,有識之士因此看不起他們。

        【隆中對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隆中對原文及譯文注釋04-28

        隆中對原文以及翻譯03-11

        《隆中對》原文及其翻譯11-30

        文言文《隆中對》譯文及注釋11-21

        過秦論原文及譯文11-21

        文賦原文及譯文06-17

        推敲原文譯文05-20

        大學原文譯文10-09

        《過秦論》原文及譯文03-2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