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橡皮筋作動力》的教學設計
科學知識:
1、物體形變時產(chǎn)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叫彈力。
2、橡皮筋的纏繞圈數(shù)越多,彈力越大,小車行駛距離越遠。
科學探究:
1、體驗彈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2、小組合作驅動小車,分工合作完成實驗探究。
科學態(tài)度:
1、體會科學與生活關系密切。
2、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與好奇心。
3、分析數(shù)據(jù),培養(yǎng)實證意識。
4、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纏繞圈數(shù)越多,彈力越大,距離越遠。
難點:驅動小車,對比試驗。
器材準備
1、學生材料盒:小車、繞線器、皮尺、計算器、橡皮筋、評價表、導學單等;
2、教師箱子:籃子(小車、皮尺、計算器、橡皮筋若干)、直升機、彈簧、拉力器、玩具弓箭、橡皮泥、桌牌、全班記錄表等;
3、課前場地:賽道組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步了解彈力概念。
1、了解“團隊星空”評價規(guī)則。
2、出示室內(nèi)橡筋動力直升機。
問:這是一架模型直升機,就這樣,能飛嗎?
師:老師請來一個助手,為大家表演。不能白看,得思考!直升機靠什么飛起來的?
小結:大家都覺得和橡皮筋有關。看來,橡皮筋可以產(chǎn)生一種神奇的力,它究竟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板書:橡皮筋)我們也來玩玩橡皮筋,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3、玩橡皮筋
師:不能白玩,得思考!觀察橡皮筋發(fā)生什么變化,體會手指有什么感覺。
小結:是的,當我們拉橡皮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橡皮筋變細變長,形狀發(fā)生了變化,同時,手指感覺到一種往回拉的力。這種力究竟是什么呢?
4、出示彈力概念,齊讀。
5、舉例彈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小結:彈力在生活中應用真是廣泛。
6、揭題。
釋疑:直升機為什么會飛?一旦彈力消失?
小結:剛才,我們用橡皮筋形變產(chǎn)生的`彈力作動力,讓直升機起飛,現(xiàn)在,這里有一輛小車,你也能試試用橡皮筋的彈力作動力來驅動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教材安排將彈力概念放在實驗后,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先初步建構彈力概念,在此基礎上進行實驗更有利于學生對彈力概念這一抽象科學概念的理解,因此調(diào)到實驗前進行!
二、驅動橡筋小車
1、認識小車
2、驅動小車
。1)各小組挑戰(zhàn)驅動小車。桌面試行——有進有退。
。2)問:為什么有進有退?(指出:繞橡筋方向與小車前進方向相反)如何確保前進?(繞左后輪)
。3)視頻演示,教師演示。
(4)小組再試,快的兩組展示。全班觀察,出現(xiàn)遠近。
提問:為什么遠近不同?
【設計意圖:安裝小車、繞橡筋、控制方向,難度太大,采用直接示范教學的辦法,不要求探究,而將重點放在對比實驗上來!
三、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1、猜測:圈數(shù)、根數(shù)、快慢、放車時間等
指出:科學結論的得出需要反復實驗。
2、設計實驗方案:小組合作完成導學單
3、全班交流,小組匯報實驗方案。
。1)原位展學,交流導學單,全班補充或質(zhì)疑。
(2)師:為使實驗有序高效,老師建議……
(3)溫馨提示:分工、記錄、整理。
4、小組分場地實驗并上報數(shù)據(jù),師即時表揚速度快的小組,幫助慢的小組。
5、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1)小組匯報結論:圈數(shù)多彈力大距離遠;(板書:多遠少近大。
(2)觀察全班柱狀圖:某組為什么最遠?
。3)追問:圈數(shù)增加1倍,距離一定增加1倍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歷“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的探究全程,有利于學生科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四、拓展延伸
1、怎樣才能行駛更遠距離:橡筋多、繞多圈。(滲透彈性限度)
2、彈性力學的發(fā)展,生自主閱讀(聽錄音)。
3、評價總結
。1)超過10顆星的小組送直升飛機。
。2)全班同學贈送橡皮筋。
4、課后延伸
。1)利用橡皮筋動力直升機做“纏繞圈數(shù)與直升機留空時間”的實驗。
。2)閱讀公眾號中內(nèi)容,了解橡皮筋的多種用途。
【設計意圖:不讓課堂止于上課的鈴聲,而將探究延伸到課后,這是科學課有別與其他課程的特點之一!
【《用橡皮筋作動力》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用橡皮筋作動力》的教學反思11-25
《用橡皮筋作動力》教學反思07-08
《用橡皮筋作動力》教學反思11-29
《用橡皮筋作動力》的教學反思范文11-27
《用橡皮筋作動力》教學反思范文01-22
《用橡皮筋作動力》教學反思范文1000字11-30
小學科學用橡皮筋作動力優(yōu)秀教案08-04
用橡皮筋做動力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