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教學引入多媒體課件的現(xiàn)狀分析與運用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琵琶教學的實際情況,如何在浩如煙海的琵琶作品教學中對當代大學生實施素質(zhì)教育、在挖掘琵琶作品中蘊含的民族文化精華的同時賦予其現(xiàn)代性的闡釋,進而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已成為當前面臨的重大教改課題。
關鍵詞:琵琶教學多媒體運用思考
琵琶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具表現(xiàn)力的彈撥樂器之一,但由于琵琶技巧繁多、人門難,讓很多喜歡這件樂器的人望而卻步,加之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和衡量標準,使得教學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這對琵琶教學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如何在浩如煙海的琵琶作品教學中對當代大學生實施素質(zhì)教育,調(diào)動學生學習琵琶的積極性,使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認識。
一、琵琶教學運用多媒體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學效果豐富多彩,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琵琶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具表現(xiàn)力的彈撥樂器之一,其指法豐富、個性鮮明、音色富于變化、音樂極具張力,但由于琵琶技巧繁多、人門難,讓很多喜歡這件樂器的人望而卻步。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琵琶的積極性,我在教學中科學的、適時、適度的采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使琵琶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多媒體教學法比傳統(tǒng)教學法顯得生動而多彩。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識貯備是多媒體課件的基本特點,并由原來的琵琶教學的紙本講義變成多媒體課件。特別是琵琶欣賞課,實為集文學藝術為一體,目的在于提高學生人文素質(zhì)、琵琶藝術修養(yǎng)和傳統(tǒng)文化品味的課程。因它有口頭及手授不易理解的特點,需教師用一定時間幫助學生掃除理解障礙,這一過程是大多是口授加手授完成的,費時費功。一旦將多媒體課件用于輔助琵琶的教學工作,首先會大幅度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其次節(jié)省大量板書所耗時間。特別是在介紹琵琶名曲作品背景知識方面,多媒體課件有著得天獨厚的多樣功能。
那些難用語言和演示解決的難題,在事先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里均可得到生動直觀的演示。例如《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型的武曲套曲,以其獨特的音樂表現(xiàn)力聞名于世。樂曲內(nèi)容壯麗輝煌,風格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這首樂曲是根據(jù)公元前202年楚漢在垓下進行決戰(zhàn)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歷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的!妒媛穹肪爸杏星椋橹杏芯,情景交融,繪聲繪色地將刀光劍影的古戰(zhàn)場刻畫得栩栩如生。樂曲歌頌了楚漢戰(zhàn)爭中得勝之師劉邦漢軍的威武雄姿,是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zhàn)場音畫。
我在講授時適時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的畫面使學生輕松、準確理解分析了音樂作品,領悟了其內(nèi)涵,依次出現(xiàn)項羽、劉邦、張良、范曾等人物圖像,同時顯示幾次作戰(zhàn)路線的地理圖,最終營造出項羽兵困垓下,突圍無望時與虞姬對舞悲歌的畫面:“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霸王別姬的畫面中,學生能深深地感受到英雄末路時,項羽內(nèi)心的悲壯和生死相依的感情。由此,項羽這位蓋世英雄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起來。學生對琵琶的氣勢磅礴;琵琶的悠揚動聽;琵琶的波瀾起伏;琵琶的激蕩人心;琵琶的訴說衷腸和琵琶的感人肺腑深深地吸引了!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琵琶的.積極性,真可謂事半功倍。
教學實踐證實,當多媒體課件有聲有色的演示激蕩著學生的視聽神經(jīng)時,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多媒體課件發(fā)揮了聲音、圖像、動畫、影像等方面的優(yōu)勢,將琵琶知識與藝術鑒賞交相輝映,創(chuàng)造出圖文、聲樂并茂的藝術氛圍,再加上教師畫龍點睛式的點撥和升華,更能凸顯琵琶課所特有的潛在的藝術審美特性,這不僅使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大為提高,也使學生產(chǎn)生高度的學習熱情,課堂氣氛熱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對提高教學效率無疑是顯著的。
課堂實踐證明,多媒體課件雖然都是在原教案、教學思路基礎上對琵琶作品不同角度的個性化詮釋,但對琵琶作品本身的這種情景創(chuàng)設與再加工,卻真實地透露出教師對琵琶作品的獨特理解,凸顯著教師對作品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督促教師提高教學視野。
(二)琵琶教學課件應用所受條件限制頗多
作為輔助性教學工具的多媒體課件運用,雖相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其特定的優(yōu)勢,但教師成了課堂上課件放映員,完全沒有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以獨具人格魅力的語言、手勢、神態(tài)、情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一幕。整節(jié)課學生只看銀幕,老師則只忙操作。如此缺少老師生動言語和面對面演示的誘導、形象神態(tài)的感染下的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琵琶作品因內(nèi)涵豐富,對它的闡釋與理解,自然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并且永無止境的。課件本身只能是教師本人對作品個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并非絕對正確、無可非議的唯一。優(yōu)秀的課件往往能營造出濃郁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氛圍,烘托出良好的學習氣氛,這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無法做到的。但優(yōu)秀課件的制作必將占用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況且由于教學任務的繁重和制作技術的缺乏,許多教師根本不能親自制作。倘若找計算機專職人員代為制作,非但阻礙了教學思想的靈活映射,更無法充分展現(xiàn)教師對作品的理解與發(fā)揮,也就喪失了課件的功能優(yōu)勢。同時,過于依賴事先設計好的教學程式,則又會限制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倘若再有放映操作時的失誤等意外事情,其效果就更不容樂觀。課件制作水平的無能保證,而強烈的視聽效果卻會給學生留下極深的感性認識,這非但起不到輔助教學的功能,還會限制學生想象力,甚至導致對作品的錯誤理解。
二、多媒體課件在琵琶教學中合理運用的建議
(一)更新觀念,走出誤區(qū)
在承認多媒體用于音樂教學有其優(yōu)越性,我們需要爭取利用、會用、多用的同時,也需要對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既要解決一些觀念上的問題,糾正一些觀念上的誤區(qū)。例如:只有用多媒體課件的課才是好課。這里就涉及到活動組織者和教學設計者兩方面的問題。就組織者而言,不能以有無多媒體作為評價課的優(yōu)劣的依據(jù)。
對教學設計者而言,不要把是否用多媒體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內(nèi)容來關注。我們的一些教師在教學設計之初,不是先對教材進行思考,而是先找課件,如果找到現(xiàn)成的,那就會根據(jù)課件來進行構(gòu)思,如果沒有現(xiàn)成的,那就會花很大的精力去制作課件,而實際用于認真研讀教材、構(gòu)思教學思路上的力氣卻花得很少,這種教學是有悖于教學原則的,它顛倒了教學中的主次關系,把一堂課的成敗全押注在了課件上。
(二)綜合考慮,突顯科學性
教師要在熟練掌握制作和運用多媒體課件技術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科特點、學生特征和使用軟件類型來設計。課件的設計首先要求教師改變教學觀念,既要考慮教學目標又要考慮多媒體效果,突出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重點、難點。除了考慮課件平面和動靜的相互映照、音樂的搭配等技術性問題之外,還要注意突出課件與學生的交互作用,以達到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把琵琶課應掌握的知識表達得更準確、精煉、生動、直觀,把課堂教學設計得更集中典型、精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
(三)講授與演示,合理搭配
任何形式的教學改革都要與實際情況相結(jié)合,所有的教學工具都不能取代教師的講授。而傳統(tǒng)的琵琶課堂講授是教師個性化授課風格的展示過程,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心靈互動。教師的人格魅力、學術修養(yǎng),甚至別具一格的性格特征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無可替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要求琵琶課教師在傳統(tǒng)的講授基礎上來使用多媒體課件,即以教師智力資源優(yōu)勢引導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科學、有效、針對性地發(fā)揮,以保證教學的正確信息和教學質(zhì)量,使課件成為反映教師理念和思想的手段。切忌只追求畫面的視覺美感而脫離了作品內(nèi)容,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希望能通過課件的制作和使用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拓寬學術視野、增大知識信息傳達、優(yōu)化教學效果、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以掌握和運用優(yōu)秀的琵琶作品,讓學生從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這才是琵琶教學課件追求的教學效果和目的。
【琵琶教學引入多媒體課件的現(xiàn)狀分析與運用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多媒體課件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3-08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運用04-02
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研究論文04-01
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4-01
多媒體課件在高校德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論文07-02
淺談高校多媒體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論文07-09
多媒體課件教學論文03-19
談談多媒體課件的運用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