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通用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桃花源記》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文言文。
教材內(nèi)容:作者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借虛構的故事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一定的社會理想。
教材特色:語言淺顯易懂,簡練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
教材能起到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的審美情趣的作用。
二、 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新課標指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2、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3、領會文章深刻的主題思想。
【過程與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2、培養(yǎng)自學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重難點:
【重點】
1、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2、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美好理想。
【難點】
1、領會文章深刻的主題思想。
2、評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三、 說學情
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識儲備,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應該可以自行疏解文意,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的學習。
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思維的獨立性有所發(fā)展,但仍很片面,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
教學方法:誦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點撥法。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正所謂“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睂W法:誦讀法、圈點勾畫法、合作探究法等。我計劃用多媒體課件1課時完成這一課的教學。
五、 說教學過程
我將從情境導入,檢查預習,譯讀品味 ,體驗欣賞,拓展延伸 ,總結全文 ,布置作業(yè) 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ㄒ唬┰O置情境導入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入】教師以一幅桃花源圖片配上輕音樂,在這其中導入新課:同學們,有這樣一個地方,四季風景如畫,當春天桃花盛開時,人們在田間自由的耕種,老人和小孩悠閑自在地生活著,這個地方就是“世外桃源”。它源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文中去領略一番吧。
【設計意圖】以音樂渲染情境,美麗的圖片能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對課文的感知和想象。
。ǘ╊A習檢查
新課標指出:“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蓖瑫r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1、簡介作者。教師先檢查學生對陶淵明的了解情況,學生根據(jù)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能從課下注解了解到陶淵明的部分知識,顯然這些知識還不夠,教師出示課件上的知識并引領學生去了解。
2、全班齊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了解學生對字音、節(jié)奏、情感的把握情況。如果學生對字音、節(jié)奏、情感把握有偏差,就安排學生對照課下注解自讀課文糾正字音、節(jié)奏、情感的環(huán)節(jié)。
3、學生對照課下注解自讀課文。教師講明自讀要求。在學生自讀的過程中,教師巡視班級,對學生好的學習方法,例如查字典等提出表揚,以期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
4、展示朗讀成果。教師請幾位學生讀課文,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指導字音、節(jié)奏、情感。并安排教師師范朗讀:“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5、再次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
1、讓學生簡介作者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通過查閱資料搜集信息的習慣并形成能力。
2、將字音的教學放在朗讀中,符合學生接受新知的規(guī)律。
3、教師在學生最需要的地方示范朗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ㄈ┳g讀品味
新課標指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1、復習文言文翻譯五字法和信達雅要求。
2、同桌互譯全文。教師先提出要求:用鉛筆圈下較難的字詞或句子,然后學生對照課下注解一人一句翻譯全文,教師在此巡視全班掌握學生翻譯的情況,并相應答疑。
3、全班交流疑難點。
4、教師出示檢測題。
【設計意圖】
1、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對于八年級學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文并能嘗試著用現(xiàn)代漢語把文意表達出來,已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
2、通過檢測題既可以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加深印象、鞏固知識。
。ㄋ模w驗欣賞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1、 教師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設置了一個有趣的情境——穿越時空連線,讓學生扮演記者和漁人、桃花源村人對話,在這樣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對于學生較難回答的問題教師記錄并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來。
2、 問題有:
。1)、桃花源的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風尚如何?
(2)、漁人離開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為什么?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
3、教師補充寫作背景并組織學生討論。
【設計意圖】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符合新課標的閱讀要求。
。ㄎ澹┩卣寡由
因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我們今天的社會便出現(xiàn)了很多桃花源。假如你是導游,你怎樣向游客介紹桃花源呢?寫出你的導游詞。
(六)總結全文
這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桃花源,了解了陶淵明。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黑暗現(xiàn)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的。老師希望每位同學能樹立起自己的理想,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桃花源”。
【設計意圖】完成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ㄆ撸┎贾米鳂I(yè)
1、必做題:背誦全文
2、選做題:用自己的話敘述文中的故事,并說給父母聽。
3、拓展題:預習24課《大道之行也》,找出和《桃花源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設計意圖】
作業(yè)分層次,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六、 說板書設計
七、 說教學反思
1、 對于這篇文言文的學習,我認為朗讀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我在備課時主要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通過對照課下注解自行朗讀課文、疏解課文。通過朗讀展示,教師適時給予指導。充分遵循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二主”作用。
2、 創(chuàng)設情境,時空連線讓學生與文中人對話,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作業(yè)設計分層次,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我的說課完畢,感謝各位聆聽。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2
一、教材說明
(一)、教材位置及單元目標:
《桃花源記》是現(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選有五篇文言文,依照先后順序,它們分別是《桃花源記》、短文兩篇(包括《陋室銘》及《愛蓮說》)、《核舟記》、《大道之行也》、杜甫詩三首(有《望岳》、《春望》和《石壕吏》)。至于本單元的目標,語文書上已明確指出: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二)、本課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它借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xiàn)作者的社會理想,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風景奇麗秀美,人民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課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3、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和剪裁功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4、背誦全文并體會作者所提出的社會理想;
教學重難點:
見上述目標2、3、4
所需課時:
三課時
所需媒體:
幻燈片6張、光碟一張、錄音帶一盒及多媒體課件
二、對教法及學法的處理
由于本文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同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學習能力。因此,我在本課采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對內(nèi)容通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學習,逐步完成本課既定的教學目標。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充當?shù)慕巧牵阂粋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一本百科知識全書,給學生提供必需的知識。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編排在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單元通過對三篇文言文和六首古詩的鑒賞,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欣賞古詩文的能力,使學生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精神世界。學生在此之前已經(jīng)接觸過這類文體。因此學生對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識和學法已經(jīng)有所了解和認識,教師應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為以后的文言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應盡力引導學生對古代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了解,更增加他們對社會主義的熱愛,從而做到文道統(tǒng)一,這也是教材設計本課的意圖所在。
2、教學內(nèi)容
《桃花源記》是東晉陶淵明的名篇,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的動蕩,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作者因不滿現(xiàn)實的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作者筆下的桃花源景美人樂,充滿了濃濃的人文氣息,作品寄托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園詩《歸園田居》所描寫的田園生活更美,更理想。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記》更具有文學的欣賞性,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yǎng)文言散文的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文章中的理想桃源是虛構的,但它卻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這也正是本文能一直為人所傳誦的重要原因。
二、說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讀文言文要了解內(nèi)容,能順暢的朗讀,并背誦一些篇目。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因此,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作者及相關作品。整體感知,把握課文。通過對桃花源“景色美”與“社會美”的分析,領會本文的主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桃花源美景的描繪,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思維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為追求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學習,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由于是八年級的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古文的基礎又薄,從而對文言文的認知基礎及理解遷徒能力較差,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容易因此出現(xiàn)冷場的場面,對于這一點,教師應滿懷激情地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主體的作用,從而取得預期目的。結合學情所以我把1、2確定為重點目標,3為難點目標。
三、說教法
俗話說!敖虩o定法”,但是又“貴在得法”。無論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應面對學生在課堂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運用,不能死搬公式,從而不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不利于素質(zhì)教育在課堂上的實施。根據(jù)本課的特點及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ㄒ唬┙谭
1、點撥質(zhì)疑法: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種教學法。通過教師的點撥,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討論,從而避免過多過雜的講解。
2、講讀法:包括詞匯、解說,課文講解,朗讀訓練,簡述大意,背誦等。
3、電化教學法:根據(jù)教學需要,適時使用錄音機、投影儀,直觀形象而又易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ㄔO計說明: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學習規(guī)律并形成習慣。)
。ǘ⿲W法
1、朗讀法,古文重在多讀,讀順暢,讀出節(jié)奏,讀出語感,這樣更易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更易背誦。
2、討論法:通過討論,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活躍課堂氣氛。
3、讀寫結合法:課文結束前,讓學生根據(jù)書中對桃花的描繪,訓練學生遷移能力,通過寫或說出自己喜歡的一種花。從而訓練學生多角度描寫事物。
四、說教學流程(我把這個作為本次說課的重點)
。ㄒ唬⿲胝n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煈冀K抓住這一點,通過不同的方法,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為此,我是這樣設計開頭的。
播放鄧麗君[人面桃花flash]并出示崔護的詩歌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的這首七言絕句,字面簡單,語言率真自然,明白流暢,幾百年來一直為后世人傳誦,經(jīng)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廣為引做典故和成語使用。說到這首小詩,還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相傳,崔護舉進士不第后,清明獨自到長安(都城)郊外踏青,途中向一南莊少女討茶解渴。那時桃花開得正歡,紅艷艷的,妙齡少女倚樹佇立,儀容更顯清麗,讓崔護一見傾心。而少女凝眸含笑,似乎對他也頗有情意。一年后的清明,崔護故地重游,卻發(fā)現(xiàn)景物依舊,佳人芳蹤難覓。他不免惆悵若失,遂題此詩于門扇之上,聊寄相思。
。ㄔO計說明:以音樂和古詩渲染情境,美好的音樂能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對審美的感知和想象。并且能建立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fā)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進入到教師設置的情鏡中來,為下面的教學打好情感基礎。)
。ǘ⒏惺芴摶玫膲
通過故事敘述(人面桃花)——古詩出示——齊讀古詩
——桃花—美好而轉(zhuǎn)瞬即逝;桃花夢—不切實際的美好愿望;桃花源?—美夢!——齊讀感受夢境
這是一個美夢!有無一條通往桃花源的具體道“路”?——寫“路”的段落?
[錄音朗讀“路”之段落]介紹三個關于“路”的話題的情況
(錄音示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更加專注閱讀課文。)教師強調(diào)易讀錯的字(如阡陌、語云、郡下、詣、驥、邑人)。
漁人“緣溪行”的路程……
漁人遇到桃花林的路徑……
漁人出桃花源后的路途……
——(忘/忽/志)——“處處志之”——有沒“走”進桃花源?尋找的結果:迷
——可見桃花源是走不進去的,因為它在陶淵明的心中!心中向往著的美好的桃花夢境!從“路”探討可知:桃花源——虛幻的夢!
。ㄔO計說明:遵循閱讀規(guī)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的體驗,以學生閱讀的心理為切口,激活閱讀思維,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又訓練學生篩選信息思維能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只要讓學生能初步說出個印象就行了。)
。ㄈ、感受美好的夢
那是怎樣一個美好的桃花源之夢?(桃花源的美好體現(xiàn)在哪些句子?)[朗讀思考](設計說明:古文應該突出多讀,教師應把朗讀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要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關鍵還在于教師的指導。)
。1)帶領學生欣賞桃源的景色美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桃源美景”為核心,讓學生入情入境,展開豐富的想象;繪聲繪色,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描繪。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首先讓學生個別朗讀課文第一、二段,啟發(fā)其他學生思考:漁人在河兩岸以及從山口進入桃花源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并要求學生找出寫景的句子。接著,我在屏幕上投影出桃源風景的圖片,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xiàn)出了怎樣的畫面?然后讓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景點用下列句式進行描繪。
句式:這里的……美,你看(聽)……。
教師注意對描述中詞句理解不正確的地方,予以指正,鼓勵有創(chuàng)造性的描述。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學生:聽了大家的描繪,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圖,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huán)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通過教與學的雙向交流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2)引導學生體會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畫卷——社會美。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理解桃源的社會美,才能真正理解本文的主旨。因此我將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揮合理的想象,理解“世外桃源”的內(nèi)在美—社會美,深化學生的美感,形成初步的理性認識。具體的做法是:
先啟發(fā)學生思考:“桃花源除了景美,還能讓我們感受到什么美?”人美!學生回答之后,在屏幕上投影幻燈片,讓學生以漁人或村人的身份講述這里生活的美。目的是讓學生入情入境,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學生講述之后,進一步追問: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好不好?這里的統(tǒng)治者是誰?衙門在哪里?這地方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讓桃源中人樂不思蜀?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這里沒有戰(zhàn)亂,沒有階級,沒有紛爭,沒有憂傷,處處恬靜,人們過著怡然自樂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樂的美妙生活畫卷。此時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利用這一點讓學生把全文再誦讀一遍,使學生加深對桃源“美境”的體驗。在學生還陶醉在環(huán)境幽美、其樂融融的桃源勝景時,進入下一步的學習。
有作家用自己的詩句贊美了那夢中的桃花源《夢入桃花源》——讀讀,品品,唱唱——歌聲表達美好
圖畫很美,歌聲很美,桃花源很美,F(xiàn)在看來這樣的美離現(xiàn)實近還是遠?——女生齊讀“美好的桃花源”部分
這么美好的、自然的桃花源為什么只能是一個夢境?(學生談)
——文中信息探討。(誰“皆嘆惋”?第一人稱敘述“嘆惋”內(nèi)容。漁人……源中人……)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作者借此文表達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這一意圖。)
——感嘆:桃花源只能是一個夢想。桃花源——美好的夢!
——男生齊讀全文,感受美好的夢境。
——而這個夢影響了幾千年,幾千年來很多知識分子都做著這樣一個夢——揭示主題幸福的人生。
。ㄔO計說明:在感受文章后,引導學生尋找文本的依據(jù),理解桃花源中美好的景、人,理解桃花源中人物的善良、淳樸、豐衣足食、與世無爭和諧美好。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學生對內(nèi)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體現(xiàn)教學的重點。)
(四)、感受理想的夢
據(jù)你所知,陶淵明的人生幸福嗎?——[出示材料]學生解說。
那如此不幸的人為什么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幸福的桃花源?[根據(jù)材料自由研討]
那是理想,陶淵明在追尋桃花源夢想中表現(xiàn)出的人生態(tài)度值得贊賞,他的桃花源夢同樣激起人們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源——“理想”的夢!
。ㄌ一ㄔ础獕簟硐耄惶諟Y明的人生力量也在影響人們)
老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我們不應該沉醉在個人的桃花源中,而要走出桃花源,做一個社會的人,為社會的進步而努力,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我們幸福的人生,我們的桃花源夢想才能成為現(xiàn)實。
這是教學的難點,主要通過啟發(fā)思考和學生自己的討論來突破,同時使用多媒體幻燈片輔助教學,提供背景資料。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內(nèi)涵,通過想象誘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從中得出有規(guī)律的認識,即上升為理性的認識。
具體的做法是:先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第四、五段,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我提供的背景,聯(lián)系歷史知識思考,并分組討論: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嗎?你有什么根據(jù)?如果不存在,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虛構呢?此時我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對學生的思路、表達等方面點撥。并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理想的啟迪和熏陶,啟發(fā)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陶淵明的理想社會能實現(xiàn)嗎?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怎樣的社會?然后拓展出示名言:
A、理想并不能被現(xiàn)實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閃耀。――—巴金
B、理想如星辰我們永不能觸到,但我們可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茲
——齊讀陶淵明的夢,同時讓我們追尋自己的夢想,并能直面人生,從而享受真正意義的幸福人生。
(設計說明:讀材料,再次朗讀全文把感情進一步深化,并拓展,同時也進一步提升、凈化學生的感情。)
。ㄎ澹、教師總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對文章的認識已從開始的感知形象過渡到理性的認識。此時由學生自我總結已是水到渠成,因此我通過問題的形式啟發(fā)學生思考: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談學習這一課的感受,也可以談學習方法等等。
在學生正感受到“收獲”的滿足感時,我讓學生在以下的三件事中作出選擇,把“收獲”變?yōu)閯?chuàng)造。這三件事是:
、龠x一段你最喜歡的文段有感情地讀給全班或本組的同學聽
、谟媚愕墓P畫出你心目中的桃花源。畫好之后,如果學生愿意,就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展示給全班同學看。
、壑谱髦R積累卡:可以摘抄文中優(yōu)美詞句,也可以把本節(jié)課的心得體會、學習的方法寫出來。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把心中想象的“世外桃源”或者用心讀出,或者用繪出,或者用筆寫出,使課文蘊涵的美育價值在學生的讀、寫、畫中充分顯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美”的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以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
(六)布置作業(yè)
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從認知心理來說,這是學習的必然,也是能力的延伸。因此我將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把學生對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課外,開闊視野,了解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閃光的藝術魅力。具體說就是要求學生課后選讀以下詩作:《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花溪》(張旭)《桃源行》(王安石)。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上課思路,我把我的板書設計成為一朵桃花的形式,(設計說明:這樣的板書,新穎別致,直觀形象,一目了然,切合標題的中的“桃花”一詞,幫助學生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六、結語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敬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大家!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4
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生、說教學手段、說教學環(huán)節(jié)、說重難點、說效果六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桃花源記》是河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五課的一篇文言散文,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xiàn)實和理想境界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一種隱逸的情懷。
另外,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學習目標:熟讀成誦,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能力目標:分步品味,培養(yǎng)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德育目標: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二、說學生
該課文選自七年級下冊,其針對的是一群剛升入中學的最小的初中生,其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理解能力等還不成體系,對于美的鑒賞能力也會有所欠缺,而他們也不太能接受老師刻板的教學,在接受能力上更偏重圖像與畫面的質(zhì)感。
三、說教學手段
因為所面對的是低年級的中學生,所以本堂課采取的教學手段有:
1、誦讀法,通過熟練的誦讀,達到背誦的效果。
2、想象法,所謂“想象是最好的老師”,單是文字上的誦讀,并不能深刻的體會到桃花源的美景,所以采取想象法,通過想象,讓同學們感受桃花源的美與真。
3、合作探究法:“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進行探究,從而更好的體會陶淵明創(chuàng)作《桃花源記》的初衷。
四、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對本篇課文的講解,我將會用兩課時的時間完成,其中第一課時,主要是基礎字詞的解釋和翻譯;第二課時則主要講解陶淵明的思想以及桃花源所象征的意義,并引導學生追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第一步:課前導入,截取《中華好詩詞》中楊雨老師和喻恩泰爭論桃花源到底是在湖南還是江西的爭論,引出《桃花源記》這篇課文。
第二步:提出相關問題,讓同學們先做筆記,然后帶著問題走進課文(便于其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步:集體誦讀,先播放名家朗誦的視頻或音頻讓同學們體會其中飽滿的感情,然后再集體朗讀。
第四步:帶領學生介紹陶淵明,標出重點字詞,劃分段落,然后進行翻譯。
第二課時
第一步:找同學回答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第二步:結組討論,并選出代表,說出自己對《桃花源記》的看法。
第三步:回答上一節(jié)課留下的問題。
第四步:課外延展,陶淵明的其他詩篇,如《飲酒》、《歸園田居》等,使同學們更多的了解陶淵明,了解陶淵明的思想。
五、說重難點
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樂、奇,理解穩(wěn)重作者所表達的美好理想。
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對于這二者的處理方法,依照上面課堂教學的方式,結組討論,并加以適當?shù)囊龑А?/p>
六、說效果
通過兩課時的講解與學習,大部分同學都可以掌握基本字詞和翻譯,較多的同學可以感受桃花源的美,并內(nèi)省自己,想象、描繪出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但因為個人水平的差異,肯定有極少數(shù)的同學跟不上進度,而對這一點,可以采取寫作文或讀后感的方式,然后,再針對其中有問題的同學進行一對一談話,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學會知識,理解作者,明白詩歌“緣事而發(fā)”的道理。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課程標準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實驗稿)對7~9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這樣的要求“初步領悟作品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閱讀淺顯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
2、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和作用
《桃花源記》是一篇文言散文。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園詩《歸園田居》所描寫的田園生活更美,更理想。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記》更具有文學的欣賞性,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yǎng)文言散文的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3、作者思想理解
陶淵明對當時政治黑暗的社會極為不滿,對廣大農(nóng)民有深厚的感情。于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它借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xiàn)作者的社會理想,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風景奇麗秀美,人民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xiàn)的。讀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nèi)容和寫法。
4、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①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谘凶x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5、教學目標
、僬_、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xiàn)象。
、谑熳x課文,理清課文的線索。
、勐(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傾向和社會理想
二、對教法及學法的處理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采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讓學生領會情感,學懂課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同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學習能力。因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疏通文意、研讀課文、探討主題、拓展延伸。在本課采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和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以互動為方式,重視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和交流,講求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和共鳴。注意利用”互動與對話“來進行有效教學,逐步完成本課既定的教學目標。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充當?shù)慕巧牵阂粋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一個交談者,師生平等和諧,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看法,暢所欲言。具體的教法如下: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本課中,它包含完成教學目標時所需的學習方法,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和質(zhì)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學生在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題時通過注釋、工具書或參考資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學習。體現(xiàn)學生與文本對話。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以求得對知識點最準確、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應。體現(xiàn)生生互動與對話。
4、“時空在線”電視采訪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投身其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富有個性的火花閃現(xiàn)。體現(xiàn)師生互動與對話。
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在本課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三、對教學程序的安排
1、導入新課。
2、合作學文
①初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體現(xiàn)教學重點: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②再讀課文,概括故事情節(jié)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三讀課文,“時空在線”,深化理解。體現(xiàn)教學重點: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強調(diào)桃花源的美(自然美和社會美)——和平
4、四讀課文、品位研讀、主題探究。突破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俅蠹蚁嘈胚@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在東晉年間存在嗎?(讓學生從文章中找線索來考證)
、、作者寫《桃花源記》的目的是什么?
5、拓展延伸
假如陶淵明來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對他說什么?
6、總結全文
小結:作者因不滿當時的黑暗政治和社會現(xiàn)狀,遠離官場,隱居田園,一生安貧樂道,追求一種自由安寧生活。本文所表現(xiàn)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會理想。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ㄒ唬┱n文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記》是初中語文語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文言文課文。這是一篇“記”類文章、文質(zhì)優(yōu)美、又居單元之首,學好它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鞏固學生的文言常識和學法,并引導學生利用以往學習現(xiàn)代游記類散文和其他記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識,形成的能力,來學習這篇文言課文。
。ǘ┙虒W內(nèi)容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它借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xiàn)作者的社會理想,給作者展現(xiàn)了一個風景奇麗秀美,人民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是無法實現(xiàn)的。
作為本單元的重點,又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學上,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決文字障礙,然后引導他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從現(xiàn)代的角度對文章的主旨作進一步思考。于是,我把本課共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了解作者,把握“記”文體特點,疏通文意并熟讀;第二課時,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從現(xiàn)代文的角度對文章作進一步品讀,這里我要講得是第二課時。
。ㄈ┱f教學設想
1、說教學目標的設置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他們已經(jīng)能夠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能讀懂課文的意思。同時這篇文章又有著自身的特點:首先,故事性強,頗具傳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xiàn)自己的社會理想,全文籠罩著似有若無的神秘虛構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語言優(yōu)美雋永,瑯瑯上口,值得品位;谝陨蠗l件,所以我在處理教材時,將第二課時定為“美文美教”,把本課的目標定位以下的幾點:
。1)知識目標:熟讀成誦并背誦課文。
。2)技能目標: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會翻譯課文。
。3)情感目標:了解 “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2、說教學重點、難點
《桃花源記》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千古美文,作者用精妙的筆墨為我們構置了一個令人神往的桃源勝境。怎樣引導學生去品讀這個桃源勝境成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同時二年級學生的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但是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學生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桃花源記》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可以這樣設定:
。1)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麗、神奇和幸福。
。2)教學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
3、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4、說課前準備
學生:(1)課前預習,根據(jù)注釋及工具書自行通譯課文,找出疑難問題。
。2)查找出作者及寫作本文的有關資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睘榱诉_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jù)素質(zhì)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情境設置法——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點撥法——展開聯(lián)想,拓展思路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fā)引導 ,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zhì)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梢哉f,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xiàn)象的一把金鑰匙。
三、說學法
眾所周知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學情分析:本文是一篇傳誦千古的美文,學生學習的興趣很濃。但是,鄉(xiāng)鎮(zhèn)學生閱讀面窄,寫作水平低,他們對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對課文的品讀、理解有一定的障礙。因此,我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重在指導學生“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 “美美地說”。力爭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能力。
根據(jù)以上學情我把學法確定為:
1、誦讀法:朗讀是學生習得語感,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它具有喚起形象、表達情感、加強理解、訓練思維等多種功能!短一ㄔ从洝肥且黄牢模挥凶寣W生熟讀成誦,才能習得語感,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感受優(yōu)美意境。
2、想象法: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道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纱丝梢姡胂罅θ说陌l(fā)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虛構故事,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發(fā)揮合理的想象,領會作者的意圖,評價桃源社會。
3、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課將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學習規(guī)律并形成習慣。通過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活躍課堂氣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是力求實現(xiàn)課堂教學模式從單一“接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轉(zhuǎn)型。教師作為啟發(fā)者和鼓勵者,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主動參與學習,實現(xiàn)知識的能力化、認知和情感的結構化。整個教學過程主要以朗讀為紐帶,以桃源“美”境為主線,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
教學基本流程如下:
。ㄒ唬⿲肭榫,激發(fā)興趣(約5分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始終抓住這點,通過不同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為此,我是這樣設計導入,F(xiàn)在請大家觀看一段“再現(xiàn)桃源生活”的視頻進入陶淵明筆下描繪的世界。創(chuàng)設情感情境,把學生帶入一個神奇的世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
設計意圖:以視頻渲染情境,引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回想,激起學生對審美的感知和想象。為本節(jié)課學生的認知活動尋找一個“?奎c”“發(fā)展點”。
。ǘ 配樂朗讀,促進理解(約10分鐘)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出發(fā)點是以誦讀促理解,以理解促鑒賞,以鑒賞促陶冶,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1、學生聽配樂朗讀,感受畫面,讓學生進入情境;
2、學生聽音樂誦讀。這是尊重學生的“個體”認知個性,引導他們樂于去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走入文本,讀出感覺。
3、“讀”后讓學生寫出一句話,把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感受表達出來,并與本組的同學交流,看誰寫得最簡潔。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既有精美畫面又有名家朗誦,再加上學生對課文的初步感知,為“品味語言”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ㄈ┵p讀課文、品說桃源之美(約15分鐘)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我將充分利用中學生好想象特點,引導學生細讀課文,認真揣摩課文中所表達的形象,通過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這里我設計了三個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樂,樂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導學生從“美”“樂”“奇”三個方面走入文本,品讀課文,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描繪。
由于學生是個靈活的個體,他們的思維無拘無束,語文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預習課文,寫一段描繪桃源之美的文字。經(jīng)過預習,課堂上學生們描繪了一個又一個優(yōu)美的畫面。在互相傾聽中,他們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也展現(xiàn)了自己的風采。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賞讀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敘事簡明,情節(jié)曲折,語言雋永。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質(zhì)疑探究,評說桃源情結(約10分鐘)
這部分是課文的難點,也是值得探究之處。我將充分利用前面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形成閱讀期待,鼓勵學生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有批判的閱讀,以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千百年來,“桃花源”已經(jīng)成為人們在失意時精神的避難所,成為一種“桃源情結”。怎樣評價“桃源情結”也是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為此我設計了一道探究題。
桃源勝境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評價桃源勝境的?
。ù祟}意在引導學生明白桃源勝境只是虛構的,是作者的理想。)
問題一拋出,學生肯定有不同的觀點,對于他們的看法,我們不能粗暴的否定,只要他們言之有理,應加以鼓勵。同時,在課堂要讓他們互相辯論,拓展思路,弘揚個性,展示自我,以取得思想上的共鳴。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疑問;如“東晉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外人進入桃花源,將會帶來怎樣的變化?”等。對于他們的疑問,可讓他們分組討論,也可輸入課件,作為課后探究題。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重在自主合作探究,進行探究性學習。另外也是語文課程與歷史課程的溝通,課內(nèi)與課外的結合。
。ㄎ澹w納總結(約3分鐘)
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走近了陶淵明,了解了陶淵明。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黑暗現(xiàn)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與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毛澤東同志有這樣的詩句:“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錦秀,人民富足,陶淵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思想的高度再一次解讀課文,并了解當今社會不是桃源勝境,卻勝似桃源勝境。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課標》的要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閱讀能力提出這樣的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根據(jù)文學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強的特點,可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
。、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和作用:
《桃花源記》是試用修訂本初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散文。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園詩《歸園田居》所描寫的田園生活更美,更理想。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記》更具有文學的欣賞性,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yǎng)文言散文的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學設想
。、說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熟讀成誦,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能力目標:積累遷移,培養(yǎng)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德育目標: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說教學重點、難點:
由于初一年級學生知識積累的有限,形象思維能力仍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學生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桃花源記》的教學重點、難點可以這樣確定:
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美好理想。
教學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才能。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三、說教法
。、賞讀法。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春蠶收長絲,秋收靡王稅”般的社會,和平恬靜,怡然自樂。它是一種理想,一種美的象征。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設計為賞析課,以“美”為突破口,開展教學,突出重點。
。、討論探究法。根據(jù)新課標理念,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貫徹這一思想,同時有效地突破難點,我設計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啟發(fā)學生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弄清“桃源”是“世外”的,而不是現(xiàn)實的。
四、說學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正所謂“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誦讀法:朗讀是學生習得語感,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它具有喚起形象、表達情感、加強理解、訓練思維等多種功能。《桃花源記》是一篇美文,只有讓學生熟讀成誦,才可能習得語感,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感受優(yōu)美意境。
2、想象法: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由此可見,想象力對人的發(fā)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虛構故事,教學時引導學生發(fā)揮合理的想象,領會作者的意圖,評價桃花源社會。
。、自主、合作、探究式。新的語文課程理念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的諸多問題,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評價世外桃源?這些問題都需要自主思考,討論探究來完成。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首先,我說說教材,《桃花源記》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是由不同體裁的文言文組成,文字簡潔而意味深長,寄托了作者的情懷,使人深思。作者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以精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記》更具有文學的欣賞性,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yǎng)文言散文的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ǘ┙虒W目標
結合本單元和新課標對文學作品的要求, 貫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教育。我設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常見的文言詞語,注意文中古今異義現(xiàn)象。
2、理解背誦全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3、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以上對教材內(nèi)容及目標的分析,并且依據(jù)學生現(xiàn)在認知水平及心理特征,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積累文言詞語,翻譯全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初二的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不僅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還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感悟,因此,我將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會理想作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與學法
課堂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真正對話。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
根據(jù)我對新課標的理解,為了盡可能做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ń谭āW法這兩件法寶不光要說,還要真真正正的用到教學過程中去)
三、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這樣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ㄒ唬ㄊ紫仁牵┘で閷
在課堂的開始,我將展示以前學習過的陶淵明的一首詩《飲酒》,讓學生讀一讀并說一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學生回答:表達了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喜愛;表達了對自由、安寧生活的向往。這時,自然地導入新課。
那么今天,又為我們帶來了什么呢?請跟我一起走進桃花源記。(板書課題及作者)。
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形成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拉近了學生與《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之間的距離。
。ǘ┏踝x課文,感知文章內(nèi)容
關于整體感知文章,我是這樣設計的: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反復閱讀課文,借助注解和工具書自主學習,讀懂課文大意。在讀書過程中,把讀不懂的疑難詞句匯總起來。然后學生自主閱讀開始。
1, 學生閱讀完之后小組內(nèi)交流,看能不能把讀不懂的疑難詞句內(nèi)部解決,進行初步消化,實在解決不了的,請小組代表板書在黑板上。
2, 小組交流完之后,引導學生全班交流,用搶答或叫號的方式把黑板上讀不懂的疑難詞句進行再次消化。
3,在搶答和提問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依然弄不懂或者沒有把握,缺乏自信,小組代表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此之后,學生實在解決不了的,老師再適當點撥。 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在鼓勵學生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請同學們勇敢的站起來,說說自己的見解!”“很好,第二組的同學解決了這個難題!”
在不斷的鼓勵聲和贊揚聲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勇氣被激發(fā)。課堂呈現(xiàn)出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良好狀態(tài),爭搶有序的搶答氛圍已經(jīng)形成。
就這樣,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生弄懂了重點詞句的意思,從而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主持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一直掌握在學生手中,老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適當點撥,以求得對知識點最準確、最完整的把握,提高了學習的整體效應。
。ㄈ┚x課文,把握文章脈絡,品味語言,體會作者感情。
整體感知課文后,學生已經(jīng)基本讀懂了課文內(nèi)容,也就是把書讀薄了,我們還要把書讀厚,讀出自己獨特的體會和感受,所以,精度課文時我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你認為桃花源怎么樣?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默讀課文,邊讀變標記相關的語句,在旁邊寫出讀書體會,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默讀完之后請全班交流。
默讀完之后,鼓勵學生進行搶答:
我認為桃花源的環(huán)境很美,是從“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中讀出來的。
我認為桃花源的百姓很快樂。是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中讀出來的。
我認為桃花源的人很好客,是從“余人各復延至其家”中讀出來的。
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讀書感悟,有的讀出了桃花源的美麗、有的讀出了桃花源的安寧祥和,有的讀出了桃花源的神秘,學生邊讀書邊談感受,從中領悟文章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美的語言,體會出作者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并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在學生理解了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后,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獨到的體會和感悟。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試讀,然后小組之間進行賽讀,每兩小組讀完,都有學生進行評價,然后激勵其他小組直接挑戰(zhàn)。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感受到了文章的音美、形美、意美(板書:美),積極參與和互相學習,達到感知知識、體驗情感的目的。
此時,我又給學生拋出這樣一個問題:桃花源在陶淵明時代真正存在嗎?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學生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依據(jù),然后全班交流辯論,在辯論后,老師補充有關陶淵明的生活時代背景,讓學生重新思考,并順勢引導學生感受陶淵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同時,也感受到他對當時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這也是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提升。
整堂課的學習,實現(xiàn)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真正對話的過程。老師、學生和陶淵明之間進行了真誠的交流,從而感受到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和他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
這個過程,不是學生被動聽講,而是學生自主合作、交流,體會文章中的感情,是教師、學生、文本真正對話的過程。
經(jīng)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真正走進了文本,把書讀厚了,也就是讀進去了,讀進去還要讀出來,讀出自己的體驗。
。ㄋ模┩卣寡由
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在的生活現(xiàn)實,談談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怎么樣的,讓學生感受到現(xiàn)在生活的幸福,老師適時補充世界并不太平的數(shù)據(jù)資料,讓學生體會和平安定的生活不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渴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從而引導學生珍惜生活,努力學習,把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富足、祥和。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對學生的反饋提升。
結束語:桃花落盡,落英繽紛,若是找不到那山青水美,怡然自得,不要悲傷,不要著急,只要想著真誠、善良與美好,世外桃源就會常駐你的心里。
六,說評價
激勵是精神的清新氧氣。 ——喬治·M·亞當斯
這節(jié)課,我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形式下,評論到“組”,而不是“個人”。在每一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的感悟進行評價。
。ㄐ纬烧_的知識體系,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評價時。(以鼓勵為主,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課堂的結尾 ,用客觀公正的評價,激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不斷提升自己。
板書設計:為了給學生更多的展示空間,這節(jié)課我只板書了關鍵內(nèi)容,目的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
桃花源記
桃花源 美
最后用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話結束說課:“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蔽乙矔^續(xù)激勵、喚醒和鼓舞我的學生探索語文的奧秘。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和基礎,首先我先來談談我對于教材的理解!短一ㄔ从洝愤x自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第三單元第九課,文章借漁人行蹤,將現(xiàn)實和理想聯(lián)結在一起。作者通過對桃花源這一理想世界的描繪,展現(xiàn)了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生活。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對當時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學生學習此文,能夠感受桃花源的人美和景美,感受作者所處時代的特點。
二、說學情
我們常說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八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有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加之,本文言文篇幅不長而且語言較為流暢易懂,文本理解上難度不大。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著重引導學生學習“事物的美”的歸納方式以及引導學生學習透過背景看文章抽象的情感的方法。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我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學生解決文中的關鍵詞句,以及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解決基本問題;
2、學生通過自主研讀和小組合作探究法,學會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樸民風;
3、學生通過分析桃花源的描寫語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對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對當時軍閥混戰(zhàn)、賦役繁重的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批判。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以上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制定,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自主研讀和小組合作探究法,學會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樸民風。
2、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分析桃花源的描寫語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對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對當時軍閥混戰(zhàn)、賦役繁重的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批判。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取如下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研讀發(fā)、小組合作探究法和圈點勾畫法等方法,實現(xiàn)課堂的生動高效。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伊始,是課程學習的第一步。良好導入往往充滿激情、引發(fā)互動。我將通過提問學生問題來導入課題:提問學生——“有沒有在行程中突然迷路的經(jīng)歷以及在沒有前進之路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三兩處美景,頓時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是怎樣的心情?”通過提問,引出今天的課題《桃花源記》。
(二)整體感知
通過問題導入,學生對文章產(chǎn)生一定興趣,新授環(huán)節(jié)也水到渠成了。整體感知是學生對文章進行的整體的、宏觀的解讀。此環(huán)節(jié)主要分為以下兩步:
1。首先,安排學生初讀文章,找出關鍵詞句,解決基本問題——“儼然”“嘆惋”“垂髫”;
2。安排學生再次閱讀全文,疏通文意,感知課文內(nèi)容——通過對桃花源這一理想世界的描繪,展現(xiàn)了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生活。通過世外桃源的刻畫,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對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此程序的設計在于讓學生自主學習疏通文意,提高整理與概括信息能力。
。ㄈ┥钊胙凶x
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傳道授業(yè)、答疑解惑、解決重難點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將設置如下重難點問題:
重點問題1:桃花源是曠世美景,更是世外桃源,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學生自主研讀相關段落,教師啟發(fā)學生可以分為兩部分回答,學生隨后給出自己的見解——
、僮匀伙L光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等體現(xiàn)優(yōu)美的自然美景和純粹無暇的世外花源;
②人文社會之美:“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體現(xiàn)出熱情好客和淳樸的民風。在如此之世外美景中,令人充滿無限向往和沉醉。教師隨即補充——此外,還可酌情答“朦朧的意境”之美等。
重點問題2桃花源總是令很多人贊不絕口,不同人有什么態(tài)度和做法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態(tài)度?
此問題具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準確定位給學生答題區(qū)間,學生找到答題范圍且進行嘗試歸納,教師提問學生并轉(zhuǎn)述回答
、贊O人——甚異,欲窮其林——好奇,驚奇以及想要一探究竟;
、谔亍踩穗S其往卻不復得路——向往,急切之情,無功而返;
、蹌⒆芋K——欣然規(guī)往,未果——期望。教師順勢補充——正是由于:當時社會,百姓居無定所,朝野動蕩不安,人們對現(xiàn)實社會感到失望與無奈,充滿了對虛幻世界的向往與期盼。才會有幻想出來的“桃花源”。
難點問題。作者寫這篇文章,重點是要體現(xiàn)怎樣的意旨?此問題屬于文章主旨情感類的難點問題,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且相互補充。教師提問學生并轉(zhuǎn)述學生回答——“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虛構出來的圖景。教師隨即補充——虛構桃花源,主要是為了反襯社會現(xiàn)實的黑暗和不堪和寄托自己對于和平、安穩(wěn)和淳樸的社會生活的向往。陶淵明心懷大志,想要“救濟蒼生”,但是,政治黑暗,相互傾軋,賦役繁重,一腔熱血無處施展、壯志難酬,加之其性格耿介、清正廉明,不愿攀附權貴,因此,自我與現(xiàn)實之間產(chǎn)生極大的隔閡和矛盾,這才想要一個脫離人間的世外桃源。最后,學生總結歸納出——文章體現(xiàn)了作者——對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對當時軍閥混戰(zhàn)、賦役繁重的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批判。
。ㄋ模┩卣寡由
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由課內(nèi)到課外,由理論到實踐。此環(huán)節(jié),我將講解滲透有關“世外桃源”的成語。啟示學生——如果用成語概括文章,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指的是與世隔絕、不受戰(zhàn)亂危害的美好世界,更是我們向往的精神家園或者美好愿望。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的課程回顧、收束與總結過程,小結是收束和總結課文的過程,課下作業(yè)是鞏固學習成果的過程。于此,我將采用通過板書總結本次課程:請同學捋順板書內(nèi)容。課下作業(yè)可以布置為: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文章中漁人從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進入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的行程。
七、說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的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12-05
《桃花源記》的說課稿12-07
《桃花源記》說課稿09-09
桃花源記說課稿06-26
《桃花源記》說課稿06-26
桃花源記說課稿09-16
人教版桃花源記說課稿11-18
《桃花源記》的說課稿范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