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陶淵明是個好父親嗎?

        時間:2024-08-15 10:33:17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陶淵明是個好父親嗎?

          引導語:好父親是如何定義的?那么大家是否知道魏晉詩人陶淵明是否是一位好父親呢?

        陶淵明是個好父親嗎?

          陶淵明的五個兒子

          陶淵明的五個兒子分別是陶儼(阿舒)、陶俟(阿宣)、陶份(阿雍)、陶佚(阿端)、陶佟(阿通),根據(jù)陶淵明的《責子詩》所寫,這五個孩子“總不好紙筆”,不求上進。阿舒十六歲了,“懶惰故無匹”;二兒子阿宣更無心向?qū)W;阿雍與阿端是雙胞胎,十三歲了,連六和七都不認識;最小的兒子還一個勁兒地饞嘴,是個小吃貨。

          后來五個兒子沒有一個成才,陶淵明對此的態(tài)度是復雜的。盡管他在《責子詩》中安慰自己“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大體上表現(xiàn)得平和通達。然而他在“自恐大分有限”時,給兒子們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家書,其中表達了強烈的愧疚之情!杜c子儼等疏》中先后寫到:“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陶淵明歸隱后的第三年,一場大火燒毀了他的八九間草屋和幾乎全部家產(chǎn),陶家逐漸困頓下去,乃至于“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有時甚至不得不出去叩門尋求幫助:“饑來驅(qū)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陶家孩子們也必須參加勞動,才能生活下去。想到孩子們一直打柴擔水,不知何時才能免除這種辛勞,陶淵明難過得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我們看他剛添長子陶儼時對孩子的希望,就不難理解他的愧疚。他特意給兒子起名為儼,希望兒子能夠做到恭敬嚴謹。因為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陶淵明還特地為兒子取字為求思,希望兒子能夠像孔伋一樣有所作為:“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可是孩子們現(xiàn)在只能靠辛苦耕作來養(yǎng)活自己。這離當初的期許確是很遠,做父親的自然難免會失落,心中涌起強烈的自責之情。

          陶淵明為何在五次出入官場?

          既然對兒子們抱有這樣高的期許,辭官歸家?guī)淼木筒粌H僅是輕松與安適,而且也有愧疚之情,那為什么陶淵明不選擇重返官場,給孩子們提供較好的物質(zhì)保障呢?畢竟“最高超的心靈,也逃不出物質(zhì)的需要”。陶淵明曾這樣解釋過自己不愿再做官的原因:

          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

          陶淵明說自己性情剛直,才能拙劣。這里的“才”應該指的是在官場上的逢迎之“才”,在這篇《與子儼等疏》的后面陶淵明也稱自己“日月遂往,機巧好疏”。這樣的自己與官場潛規(guī)則相違得太多,繼續(xù)做官一定會招致大禍。何以見得呢?這就要從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說起。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是什么樣的?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是什么樣的呢?如果穿越到魏晉時期,我們會看到窮途之哭的阮籍。阮籍對當時的高壓政治不滿,但不敢說出口。他三緘其口保持沉默,因此保全了性命,但卻難消胸中之塊壘,只好借酒消愁,只能在路的盡頭放聲大哭。我們還可以看到性情剛烈的嵇康,拒絕和司馬氏集團合作,就被砍了頭,臨死之前彈奏的《廣陵散》成為絕響,兒子也托給別人照顧。

          陶淵明在《感士不遇賦》中描述過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密網(wǎng)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在“魚駭鳥驚”的高壓之下,陶淵明對現(xiàn)狀不滿;孫恩叛亂、桓玄篡國、劉裕專權(quán),整個國家處在動蕩之中,陶淵明更有恐懼之心。

          孔子曾曰:“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意為當國家無道之時,還是早點避禍退隱。陶淵明先后五次做官,做過桓玄和劉裕的參軍,但都辭官歸家。后來劉裕專權(quán)殘忍殺害大臣,陶淵明曾經(jīng)在《飲酒》(其十七)中透露了自己的心思:“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性情剛直的陶淵明很清楚,自己留在官場,遲早會給家人帶來禍患。從這一點來說,陶淵明辭官也是對家人的一種負責。

          陶淵明有沒有嘗試過隨波逐流?

          現(xiàn)代人普遍認為好父親不僅要給孩子精神陪伴,更要給孩子物質(zhì)保障。那么,為了孩子們的未來,陶淵明就不能隱忍一點,隨波逐流,做出自己的犧牲嗎?陶淵明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嘗試?

          他一生五仕五隱,從中不難看到他勉為其難的努力,但我們更能體會到他內(nèi)心的掙扎。陶淵明“性本愛丘山”,官場對于他來說是樊籠。如果只是為了物質(zhì)上的充裕而把自己關(guān)在籠子里,就是想一想也覺得非?膳掳!所以盡管陶淵明在寫給兒子的書信中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卻也說到:“敗絮自擁,何慚兒子?” 這里用到一個典故:

          東漢時王霸和令狐子伯是朋友。王霸隱居耕田,令狐子伯做了宰相,王霸沒有覺得什么不好?墒钱斖醢砸姷搅詈硬膬鹤訒r,心里就不淡定了。別人家的兒子衣冠楚楚、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自己的兒子卻蓬頭垢面、缺牙豁齒、缺少禮儀,看到客人還忸怩不安。兩相比較,差距有點大,王霸傷心了,躺在床上久久不肯起來。王霸的妻子開導他說:子伯的富貴怎么能比上您高潔的情操呢?怎么能為了孩子忘記自己的本心?

          足見,陶淵明期望孩子能有美好的未來,但讓他為五斗米折腰、放棄潔身自好的情操,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他是做不到的。

          其實站在現(xiàn)代的角度,拋開招致禍患不說,為了孩子的成長完全犧牲自己的人生,就一定能成為好父親嗎?一個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選擇同流合污的父親,又怎么教誨自己的孩子在逆境中勇敢追夢呢?又怎么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父親”這一精神大旗呢?

          陶家孩子們對父親棄官回家怎么看?

          我們還是來看看陶家孩子們對父親棄官回家的態(tài)度吧:東晉義熙元年,也就是公元405年,41歲的陶淵明放棄了彭澤縣縣長的職位,回家當農(nóng)民。當看見自己家簡陋的房屋時,他不由“載欣載奔”,高興地跑了起來。孩子們得知父親要回來,早早地等候在門口,看見父親歡欣雀躍,最小的兒子阿通也就是陶佟才7歲左右,說不準還會撲進父親的懷抱。陶淵明牽著孩子們的手走進家門,發(fā)現(xiàn)桌子上的酒壺已經(jīng)裝滿酒,這時他的心中一定會溫暖如春吧:妻子翟氏不僅沒有責備自己,還貼心地準備好了自己愛喝的酒。無論是妻子還是兒子都對陶淵明的回家沒有一句怨言。

          陶淵明辭官回家,雖然沒有給予孩子充裕的物質(zhì)條件,卻避免了禍患及身,更給予了孩子們更多的精神陪伴,一起看日出是不成問題的。同時他也以自己的人格操守告訴孩子一撇一捺的“人”字到底該如何寫。盡管他的孩子沒有成才,卻都成長為自食其力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回家的陶淵明仍然是一位好父親。

        【陶淵明是個好父親嗎?】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真的不解音律嗎09-30

        陶淵明以晉朝遺民自居嗎09-18

        陶淵明是個纏綿悱惻最多情的人07-24

        陶淵明骨子里是個血性男兒08-15

        陶淵明是怎樣的一個人05-24

        怎樣做個好父親散文07-30

        有關(guān)陶淵明09-13

        贊陶淵明07-30

        陶淵明的孤獨10-24

        陶淵明與菊花06-2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