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韋應(yīng)物唐詩鑒賞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diào),押韻、轉(zhuǎn)韻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韋應(yīng)物唐詩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
即事寄府縣僚友
韋應(yīng)物
夾水蒼山路向東,
東南山豁大河通。
依微遠天外,
夕陽明滅亂流中。
孤村幾歲臨伊岸,
一雁初晴不朔風(fēng)。
為報洛橋游宦侶,
扁舟不系與心同。
韋應(yīng)物詩鑒賞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韋應(yīng)物由尚書比部員外郎出為滁州刺史。他在夏末離開長安赴任,經(jīng)洛陽,舟行洛水到鞏縣入黃河?xùn)|下。這詩便是由洛水入黃河之際的即景抒懷之作,寄給他從前任洛陽縣丞時的僚友。
詩人沿洛水向東北航行,兩岸青山連綿,漸漸地,東南方向的高山深谷多了起來,而船卻已在不知不覺中駛?cè)朦S河了。于是詩人縱目四望黃河景物。這是秋天的傍晚,滔滔黃河與天相接,天邊隱約可見稀疏的樹木在寒氣中枯落。夕陽斜照在洶涌的河水中,忽明忽暗,閃爍不定。這種清曠的景象,使他想起了幾年前在伊水邊看到的那個孤零零的村落,自安史亂后,已變得殘破蕭條。往事不堪回首,抬頭遠望,只見雨霽晴展,北風(fēng)勁吹,一只孤雁橫過空中,頂風(fēng)向南飛去。此刻,詩人的心情如何?他告訴洛陽的僚友們說,他的心情就象《莊子·列御寇》中說的那樣:“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彼X得自己既非能干的巧者,也不是聰明的智者,而是一個無所求的無能者,無所作為,無可憂慮,就象這大河上的船,隨波逐流,聽任自然,奉命到滁州做官而已。顯然,這是感傷語,苦澀情。他相信他的僚友會理解他那無奈的憂傷,不言的衷曲。
唐德宗從建中元年即位以來,朝政每況愈下,內(nèi)外交困,國庫空虛,賦稅濫征,軍閥割據(jù),民不聊生。
韋應(yīng)物了解這一切,為之深深憂慮,然而無能為力。
此次赴任,雖是榮升之遇,有可為之機,但他懂得前途充滿矛盾和困難。因此只能徒有巧者之才,空懷智者之憂,而自認無能,無奈而無求。也許他的洛陽僚友曾給他以期望和鼓勵,增添了他的激動和不安,所以他在離別洛陽之后,心情一直不平靜,而這黃河秋天傍晚的景象更引起他深深的感觸,使他無限傷慨地寫下這首詩寄給朋友們。
這詩寫景物有情思,有寄托,重在興會標舉,傳神寫意。洛水途中,詩人仿佛在觀景,實則心不在焉,沉于思慮。黃河的開闊景象,似乎驚覺了詩人,使他豁然開通,眺望起來。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卻使他更為無奈而憂傷。遙望前景,蕭瑟渺茫:昔日伊水孤村,顯示出民生凋敝,世事滄桑;朔風(fēng)一雁,恰似詩人只身東下赴任,知時而奮飛,濟世于無望。于是他想起了朋友們的鼓勵和期望,感到悲慨而疚愧,覺得自己終究是個無所求的無能者,濟世之情,奮斗之志,都難以實現(xiàn)。這就是本詩的景中情,畫外意。
韋應(yīng)物簡介
韋應(yīng)物哪個朝代
韋應(yīng)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韋待價曾孫,出身京兆韋氏逍遙公房。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他的詩風(fēng)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生平成就
韋應(yīng)物是京兆萬年人。韋氏家族主支自西漢時已遷入關(guān)中,定居京兆,自漢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為關(guān)中望姓之首。不但貴宦輩出,文學(xué)方面亦人才迭見。《舊唐書》論及韋氏家族說:“議者云自唐以來,氏族之盛,無逾于韋氏。其孝友詞學(xué),承慶、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則萬里為最;達于禮儀,則叔夏為最;史才博識,以述為最。”這些韋姓人物,還只說到中、盛唐以前。中唐前期的韋應(yīng)物,則可以說是韋氏家族中作為詩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韋應(yīng)物15歲起以三衛(wèi)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游幸。早年豪縱不羈,橫行鄉(xiāng)里,鄉(xiāng)人苦之。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少食寡欲,!胺傧銙叩囟。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后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蘇州刺史。貞元七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
從肅宗廣德二年 (764年)起到德宗貞元七年 (791年),將近三十年間,韋應(yīng)物大部分時間在作地方官吏,其中有短期在長安故園閑居,或在長安任官。在地方官任上,韋應(yīng)物勤于吏職,簡政愛民,并時時反躬自責(zé),為自己沒有盡到貢任而空費俸祿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這是韋應(yīng)物晚年任蘇州刺史時寫給朋友的詩中一聯(lián)。一派仁者憂時愛民心腸,感動著后世讀者。沈德潛評論說: “是不負心語。”"不負心語"就是有良心的話。
蘇州刺史屆滿之后,韋應(yīng)物沒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貧如洗,居然無川資回京候選 (等待朝廷另派他職),寄居于蘇州無定寺,不久就客死他鄉(xiāng)。其享年約在五十五六。
韋應(yīng)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其山水詩景致優(yōu)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壯闊,則顯示韋詩雄豪的一面。其田園詩實質(zhì)漸為反映民間疾苦的政治詩。代表作有《觀田家》。此外,他還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憤之作。部分詩篇思想消極,孤寂低沉。韋詩各體俱長,七言歌行音調(diào)流美,“才麗之外,頗近興諷”(白居易《與元九書》)。五律一氣流轉(zhuǎn) ,情文相生,耐人尋味。五、七絕清韻秀朗,《滁州西澗》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句,寫景如畫,為后世稱許。韋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fēng)格沖淡閑遠,語言簡潔樸素,有“五言長城”之稱。但亦有秾麗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學(xué)陶淵明為主,但在山水寫景等方面,受謝靈運、謝朓的影響。此外,他偶亦作小詞。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做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fēng)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韋應(yīng)物唐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黃河》唐詩鑒賞06-20
《對芳樹》韋應(yīng)物唐詩鑒賞08-06
《長干行》唐詩鑒賞04-19
《老將行》王維唐詩鑒賞06-18
《古從軍行》唐詩鑒賞08-03
《歲晏行》杜甫唐詩鑒賞08-04
《太白東溪張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鑒賞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