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二》閱讀答案及譯文
許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中元佑三年進士第。宣和七年,召為給事中。為書抵時相,謂百姓困弊,起為盜賊,天下有危亡之憂。愿罷云中之師,修邊保 境,與民休息。高麗入貢,調(diào)民開運河,民間騷然。中書舍人孫傅論高麗于國無功,不宜興大役,傅坐罷。翰謂傅不當黜,時相怒,落職,提舉江州太平觀。
靖康初,復以給事中召。時金人攻京師甫退,翰造闕,即日賜對,除翰林學士,尋改御史中丞。上疏言邊事,因陳決勝之策。陳邦昌為太宰,翰上疏力爭之。 種師道罷為中太一宮使,翰言:"師道名將,沉毅有謀,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欽宗謂其老難用,翰曰:"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漢 宣帝老趙充國,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呂望①以來,用老將收功者,難一二數(shù)。以古揆今,師道雖老,可用也。"且謂:"金人此行,存亡所系,令一大創(chuàng),使失利 去,則中原可保,四夷可服。不然,將來再舉,必有不救之憂。宜起師道邀擊之。"上不能用。擢中大夫、同知樞密院,論益不合,以病去,除延康殿學士、知亳 州。坐言者落職,提舉南京鴻慶宮。
高宗即位,用李綱薦,召復延康殿學士。既至,拜尚書右丞兼權(quán)門下侍郎。時建炎大變之后,河北山東大盜李成、孔彥舟等,聚眾各數(shù)十萬,皆以勤王為名, 愿得張所為帥。所為御史,嘗論黃潛善奸邪不可用,由此得罪。李綱為相,乃以所為河北等路招撫使,率成等眾渡河,號召諸路,為興復計。潛善力沮之。宗澤論車 駕不宜南幸,宜還京師,且詆潛善等。潛善等請罷澤,翰極論以為不可。李綱罷,翰言:"綱忠義英發(fā),舍之無以佐中興,今罷綱,臣留無益。"力求去,高宗未 許。時潛善奏誅陳東,翰謂所親曰:"吾與東,皆爭李綱者。東戮東市,吾在廟堂可乎?"求去益力,章八上,以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復以言者落職。
紹興元年,召復端明殿學士、提舉萬壽觀,辭不至。二月,復資政殿學士。三年五月,卒,贈光祿大夫。
翰通經(jīng)術(shù),正直不撓,歷事三朝,致位政府,徒以黼、攸、潛善輩熏蕕②異味,橫遭口語,志卒不展。綱雖力引之,不旋踵去,翰亦斥逐而死。所著書有《論語解》、《春秋傳》。
。ㄟx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二》,有刪改)
[注]①呂望:即姜子牙,年老時得遇周文王,后輔佐周武王滅商。②薰蕕:香草和臭草,比喻志趣、政見不合。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書詆時相 詆:指責
B.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 老:認為?????年老
C.將來再舉 舉:行動,興兵
D.綱雖力引之 引:引導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 師道/名將沉毅/有謀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B. 師道名將/沉毅有謀/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C. 師道名將沉毅有謀/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D. 師道名將/沉毅有謀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書舍人孫傅因反對開鑿運河被罷免。許翰認為不應當罷免孫傅,因而惹怒了當時的宰相,也被降為江州太平觀提舉。
B.宋欽宗認為種師道年老不堪重用,許翰試圖以王翦、呂望等為例來說明任用老將的必要性,但欽宗最終沒有接受建議。
C.許翰對朝廷罷免李綱這樣忠貞有才能可以輔佐國家中興的人很失望,認為自己也沒有必要留任,連續(xù)八次上奏請求辭職。
D.許翰正直不屈,雖為三朝老臣,但因與黃潛善這類奸臣政見不合而橫遭誣陷,難以施展抱負,對此,作者充滿惋惜之情。
13.把下列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謂百姓因弊,起為盜賊,天下有危亡之憂。愿罷云中之師,修邊保境,與民休息。(5分)
(2)金人此行,存亡所系,令一大創(chuàng),使失利去,則中原可保,四夷可服。(5分)
參考答案
9.D(引:舉薦,引薦)
10.A(兩個“于”均為介詞,相當于“對”。 B項前一個“因”是介詞“趁機”后一個“因”是介詞“通過、經(jīng)由” C項前一個“乃”是連詞“于是”后一個“乃”是副詞,起幫助判斷的作用,可譯為“是” D項前一個“以”是介詞“用來”,后一個“以”是介詞因為”)
11.B(“師道名將”為判斷句,不能斷開;“不可使,解兵柄”與原意相悖)
12.C( “連續(xù)八次上奏請求辭職是因陳東被殺而作出的決定)
13.(1)認為百姓生活困頓,會起事成為盜賊,天下將有危急滅亡的憂患。希望停止云中戰(zhàn)事,整治安撫邊關(guān),幫助(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5分。關(guān)鍵詞:困弊、罷、修、休息等,譯句要通順)
(2)金人此次行動,關(guān)系到存亡,如果重創(chuàng)金兵,使他們失利逃去,那么中原可以保全,四周 的少數(shù)民族能夠臣服。(5分。關(guān)鍵詞:所系、令、使、保、服)
參考譯文:
許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贾性..三年進士。宣和七年(1125),召用為給事中。寫信詆毀當時宰相,認為百姓困敝,起而為盜,天下有危亡之憂。 希望停止云中戰(zhàn)事,修邊保境,與民休息。高麗入貢,朝廷征調(diào)百姓開鑿運河,百姓騷動。中書舍人孫傅指責高麗于國無功,不應興大役,孫傅因此被罷職。許翰認 為孫傅不應被罷免,當時宰相大怒,免去他的職務(wù),任提舉江州太平觀。
靖康初年,重又被召用為給事中。當時金兵進攻京城剛退,許翰到宮廷,當日晉見皇上,授任為翰林學士,不久改任御史中丞。上言議論邊事,趁機陳述決勝 之策。張邦昌任宰相,許翰上疏極力爭論。種師道被貶為中太一宮使,許翰對皇上說“:師道是名將,沉毅有謀略,山西士兵,人人信服,不可解去他的兵權(quán)!睔J 宗認為他年老難用,許翰說:“秦始皇認為王翦老而不用,信用李信,終于兵敗于楚;漢宣帝任用老將趙充國,終于取得金城之戰(zhàn)的成功。從呂望以來,任用老將取 得功業(yè)的,不止一兩個人。從古鑒今,師老雖然年老,可以任用。”并且說:“金人此次行動,關(guān)系到我方存亡,現(xiàn)在如果重創(chuàng)金兵,使之失利而逃,則中原可保, 四夷可服。否則,將來再想行動,一定有不可救應之憂。應當起用師道抗擊金兵!被噬喜荒苈爮。提升他為中大夫、同知樞密院,政見越是與同僚不合,因病去 職,任延康殿學士、知亳州。因諫官指責而被罷職,任提舉南慶鴻慶宮。
高宗即帝位,因李綱的推薦,召用他為延康殿學士。到朝后,被授任為尚書右丞兼代理門下侍郎。當時建炎大亂之后,河北山東大盜李成、孔彥舟等人,聚結(jié) 軍隊各數(shù)十萬,都以勤王為名,希望得到張所任元帥。張所任御史,曾經(jīng)責論黃潛善奸邪不可用,由此得罪。李綱任宰相。于是任命張所為河北等路招撫使,率領(lǐng)李 成等人部隊渡過黃河,號召各地,為興復大計。黃潛善極力阻止。宗澤建議皇帝不應到南方,應當回到京城,并且詆毀黃潛善等人。黃潛善等人請求罷免宗澤,許翰 極力爭論不可。李綱被罷,許翰說:“李綱忠義英發(fā),沒有他無人能輔助中興,現(xiàn)在罷免李綱,我留任無益!睒O力請求去職,高宗不同意。當時黃潛善奏請誅斬陳 東,許翰對親信們說:“我與陳東,都力爭留用李綱,陳東被斬于東市,我在朝廷合適嗎?”越是極力求辭職,八次上章,被任命為以資政殿大學士身份提舉洞霄 宮。又因為諫官指責罷職。
紹興元年(1131),召用恢復他為端明殿學士、提舉萬壽觀,堅辭不至。二月,復任資政殿學士。紹興三年五月,去世,追贈光祿大夫。
許翰通曉經(jīng)術(shù),正直不屈,歷事三朝,位至執(zhí)政,只是因為與王黼、蔡攸、黃潛善等人政見不合,橫遭誣陷,志向終究無法實現(xiàn)。李綱雖極力引薦他,但自己很快被罷免,許翰也遭斥逐而死。他的著作有《論語解》、《春秋傳》。
【《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二》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宋史列傳》閱讀原文及答案07-01
《宋史蘇軾傳》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09-07
《宋史·蘇軾傳》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8-26
《宋史·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參考譯文08-09
《宋史·辛棄疾傳》閱讀訓練含譯文答案03-10
宋史列傳第七十一吳充閱讀理解及答案08-17
宋史范仲淹傳閱讀訓練及答案03-07
《宋史·辛棄疾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8-16
《宋史列傳》“高登,字彥先,漳浦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