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塞翁失馬》譯文及賞析
塞翁失馬
兩漢:劉安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譯文
靠近邊境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shù)的人,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個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壞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得大腿骨折。人們都前來安慰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境一帶,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zhàn)?拷吘骋粠У娜,絕大部分都死了。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免于征戰(zhàn),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賞析
《塞翁失馬》通過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極富戲劇性故事,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如果單從哲學角度去看,這則寓言啟發(fā)人們用發(fā)展的眼光辯證地去看問題:身處逆境不消沉,樹立“柳暗花明”的樂觀信念;身處順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樂”的憂患意識。
從寓言本身包含的思想傾向來看,存在與主流思想不和諧的因素:“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胡人大舉入侵,國難當頭,青壯年都拿起武器去打仗了,而且有那么多的人在戰(zhàn)場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足見戰(zhàn)爭之慘烈。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善術者”父子沒有盡匹夫之責,倒是“以跛之故”保全了性命。
問題不在于“父子”是否上戰(zhàn)場,畢竟年老和腿瘸的客觀現(xiàn)實給了他們沒上戰(zhàn)場的理由。問題的'關鍵是作者把“父子”因為沒有上戰(zhàn)場而保全了性命當做了莫大的“!狈,并為之而慶幸。這與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的要求很不一致。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吧菩g者”因為腿被摔瘸了而沒有為國盡力,理當感到遺憾甚至慚愧,特別是在有那么多戰(zhàn)死者的情況下,作為茍活者,應該感到內(nèi)疚甚至恥辱才是。但“父子”沒有,他們只是慶幸,慶幸“墮而折其髀”的災禍,慶幸逃脫了去戰(zhàn)場捐軀”,慶幸繼續(xù)活下去的福氣。
這里沒辦法去討論戰(zhàn)爭的正義與否,畢竟只是一則寓言,是為了詮釋一個道理而演繹的故事。如果單從禍福相互轉化的關系去看,對這則寓言不能有什么非議。但既然選入了中國的學生教材,就應該特別在乎是否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了。
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xiàn)的極端變化。
【文言文《塞翁失馬》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塞翁失馬_劉安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畫蛇添足文言文譯文及賞析09-29
李清照譯文及賞析02-17
王昌齡譯文及賞析02-17
黃庭堅譯文及賞析02-17
天凈沙秋思譯文及賞析04-12
《初夏絕句》譯文及賞析04-11
王維送別譯文及賞析02-16
杜甫月夜譯文及賞析02-17
李商隱《春雨》譯文及賞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