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送張?zhí)泼駳w青州序文言文閱讀及譯文

        時間:2021-06-15 13:22:45 文言文 我要投稿

        送張?zhí)泼駳w青州序文言文閱讀及譯文

          送張?zhí)泼駳w青州序

        送張?zhí)泼駳w青州序文言文閱讀及譯文

          歐陽修

          予讀《周禮》至于教民興學、選賢命士之法,未嘗不輟而嘆息,以謂三代之際,士豈能素賢哉!當其王道備而習俗成,仁義禮樂達于學,孝慈友悌達于家,居有教養(yǎng)之漸,進有爵祿之勸,茍一不勉,則又有屏黜不齒戮辱之羞。然則士生其間,其勢不得不至于為善也,豈必生知之賢。及后世道缺學廢,茍偽之俗成,而忘其教養(yǎng)之具,至于爵祿黜辱之法,又失其方而不足以勸懼。然則士生其間能自為善卓然而不惑者,非其生知之性、天所賦予,其孰能至哉?則凡所謂賢者,其可貴于三代之士遠矣。故善人尤少。幸而有,則往往饑寒困踣之不暇,其幸者,或艱而后通。

          夫賢者豈必困且艱歟?蓋高世則難合,違俗則多窮,亦其勢然也。嗚呼!人事修,則天下之人皆可使為善士,廢則雖天所賦予,其賢亦困于時。夫天非不好善,其不勝于人力者,其勢之然歟?此所謂天人之理,在于《周易》否泰消長之卦。能通其說,則自古賢圣窮達而禍福,皆可知而不足怪。

          秀才張生居青州,其母賢而知書,三子喪其二,獨生最賢,行義聞于鄉(xiāng),而好學力為古文,是謂卓然而不惑者也。今年舉進士,黜于有司,母老,而貧無以養(yǎng),可謂困且艱矣。嗟乎!予力既不能周于生。而生尤好《易》,常以講于予,若歸而卒其業(yè),則天命之理,人事之勢,窮達禍福,可以不動于其心。雖然,若生者豈必窮也哉?安知其不艱而后通也哉?慶歷二年三月十九日序。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士豈能素賢哉 素:本來

          B.或艱而后通通:通曉

          C.此所謂天人之理理:理數(shù)

          D.予力既不能周于生周:周濟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其孰能至哉 其皆出于此乎

          B.違俗則多窮 金就礪則利

          C.夫賢者豈必困且艱歟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D.其母賢而知書 人非生而知之者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闡述了人生命運的困窘或通達因天時、人事而變的道理,因而不必為命途的逆順禍福感到奇怪。

          B.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從三代及后世在禮樂教養(yǎng)方面的變化談起,認為社會環(huán)境對人影響很大。

          C.張秀才賢能好學,崇行道義,學有所成,卻被免冠,到了無法奉養(yǎng)母親的地步,作者對此感到悲憤不平。

          D.本文作為贈序,語言平實,巧于分析,立意鮮明,最后表達了作者美好的愿望,點明了作序的目的。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居有教養(yǎng)之漸,進有爵祿之勸,茍一不勉,則又有屏黜不齒戮辱之羞。

         。2)人事修,則天下之人皆可使為善士,廢則雖天所賦予,其賢亦困于時。

          參考答案:

          4.B 5.B 6.C

          7.(1)平時居家有教育培養(yǎng)的熏陶,入朝為官有官爵俸祿的勉勵,如果有一時的不努力,就會有被排斥被人瞧不起的受刑被辱的羞恥。(“漸”“勸”“勉”“不齒”各1分,句意1分)

          (2)(如果)人事修明,那么天下的人都可以讓他們成為善良的人,(如果)人事弛廢,那么即使上天賦予他們才德, 那些賢才也會被時事所困。“修”“廢”“其”各1分,被動句式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我讀《周禮》讀到教導百姓、興辦學校、選取賢才、命選士人的方法,沒有不停下來嘆息的,我忍為夏商周三朝,士人難道是本來就賢德的嗎?當王道施行,(好的)習俗形成,學校里教導仁義禮樂,家庭里做到孝順長輩、愛護后輩、尊敬兄長、關愛幼弟,平時居家有教育培養(yǎng)的熏陶,入朝為官有官爵俸祿的勉勵,如果有一時的`不努力,就會有被排斥被人瞧不起的受刑被辱的羞恥。既然如此,那么士人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照)這形勢就不得不向善了,難道一定是生下來就知道賢德嗎?到了后世,道德缺失、教育荒廢,卑鄙虛偽的風俗形成,又丟棄了教導培養(yǎng)的方法,至于賞賜官爵俸祿或罷黜羞辱的方法,又因為丟失了標準,而不足以起到勸勉或震懾(眾人)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士人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能自行向善,卓越突出而沒有迷失自我,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生下來就知道賢德,上天賦予(了他們這樣的聰慧),難道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那么,凡是人們所稱道的賢德之人,遠比夏、商、周三代的士人可貴。所以說,賢善的人特別少。很慶幸有這樣的人,卻往往饑寒交迫,生活困頓潦倒,自顧不暇,這其中的幸運者,也許會在歷史艱苦困頓之后顯達亨通。

          賢德的人難道一定會歷經(jīng)困頓艱難嗎?大概因為(他們)高于世人就難以合群,違背世俗就會多遭困頓,這也是情勢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啊。哎,(如果)人事修明,那么天下的人都可以讓他們成為善良的人,(如果)人事廢弛,那么即使上天賦予他們才德,那些賢才也會被時事所困。上天不是不喜歡賦予人們賢善的品德,(只是)上天(的力量)戰(zhàn)勝不了人為的力量,這是情勢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嗎?這里所說的天時人事的理數(shù),就在《易經(jīng)》否極泰來、此長彼消的卦象中。能夠理解這個道理,那么(對于)自古以來顯圣之人的窮困與通達、禍患與福澤,就都可以通曉而不會感到奇怪了。

          張秀才住在青州,他的母親賢惠并且知書達禮,有三個兒子,其中的兩個夭亡了,只有張秀才最賢善,在鄉(xiāng)間以躬行仁義出名,而且十分好學,努力鉆研古文,可以稱得上卓越突出而不會迷失自我的人。今年應舉進士,卻被有關部門淘汰了,他的母親老了,可家境貧寒,無法奉養(yǎng)母親,真稱得上困頓而且艱難了。哎,以我的能力,沒法周濟幫助他,而他又特別喜歡《易經(jīng)》,經(jīng)常和我討論其中的問題。如果她這次回青州能夠完成未竟的事業(yè),那么天命的理數(shù)、人事的變化、逆順禍福,就不會擾亂他的內(nèi)心了。雖然這樣說,但是像張秀才這樣的人,難道就一定會窮困下去嗎?哪里知道他不會在經(jīng)歷困頓之后顯達亨通呢?慶歷二年三月十九日作此序。

        【送張?zhí)泼駳w青州序文言文閱讀及譯文】相關文章:

        《送張?zhí)泼駳w青州序》閱讀及答案07-09

        送李愿歸盤谷序原文閱讀及譯文06-23

        《唐文送石處士序》文言文閱讀05-07

        《送李愿歸盤谷序》原文及譯文06-21

        送胡叔才序的文言文閱讀答案與譯文03-24

        文言文閱讀送李愿歸盤谷序的習題及答案04-09

        張岱《夜航船序》閱讀答案及譯文06-20

        《送胡叔才序》原文閱讀及譯文06-22

        《送馮文子序》閱讀答案及譯文06-2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