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美德作文錦集四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謙虛是美德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謙虛是美德作文 篇1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題記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人都應該保持謙虛的心態,這樣才會學有所成。事實確實如此,那些有真才實學并受人尊敬的學者和成功人士,往往都具有虛懷若谷、謙虛謹慎的心態和作風,而那些不學無術、一知半解的人,卻常會擺出驕傲自大、高高在上的架勢。
孔子,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學識淵博,但他從不自滿。周游列國時,曾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其一是:鵝的叫聲為什么大。孔子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么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孔子就是這樣,始終保持著謙虛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未知的知識領域。
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當作好一首詩,總是先念給牧童或老婦人聽,然后再反復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這樣一位著名的詩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婦的無知而輕視他們,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文學作品,必須得到人民的承認,所以他虛心求教于人民,這才使他的詩通俗易懂,在民間廣為流傳,為后人傳誦。
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于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
由此可見,謙虛是一種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個人取得成就和成功的保證。然而,懂得這個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能夠做到卻又是另一回事。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起義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禮賢下士,因而屢戰屢勝。但隨著起義隊伍的壯大,功績的顯赫,他的驕傲情緒一天天滋長起來,貪圖享受,拒聽忠言,居然殺害了向他進諫的忠臣李巖,以致軍心渙散,輝煌功業毀于一旦,落得個自身被害的結局。這說明,一個人一旦驕傲自滿,就會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失去前進的動力和方向。驕傲和自滿是事業成功的大敵,謙虛謹慎才是進步的基石!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名言時刻提醒我們,在成績面前要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謙虛是美德作文 篇2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用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用來說明驕傲的人往往最終會失敗;謙虛的人往往最終會成功。有的人很自滿,結果人們都不喜歡他,最后倒霉的還是他自己;有的人很謙虛,結果人們都稱贊他,都喜歡他。我就見過這樣的幾個“事例”。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應珊,別看她總是板著一幅臉,其實她總是很謙虛,只要別人給她提意見,她都能接受,有好的意見,她總能加以采用。
有一次,一個同學對應珊說:“應珊,我覺得你的學習方法不太好哦,我有一套不錯的學習方法,你要不要試一試啊?”,當時我站在應珊旁邊,聽了這些話,都氣得火冒三丈。心想:“應珊現在一定要‘火山暴發’了吧。這也難怪,應珊平時最喜歡這套學習方法了。現在有人說她的學習方法不好,這不是指明道姓地罵它嗎?”,沒想到,應珊卻笑呵呵地說:“真的嗎?說給我聽聽吧”。我當時聽了頓時目瞪口呆,心想:“呵,怎么搞的?”,我走過去說:“呵,你不生氣?”“生氣?,生什么氣?別人給我好的意見,我高興都來不及,怎么會生氣?”,說完她又認真去聽那個同學的學習方法了。我見了油然而生出一種敬佩感。心想:“也許宰相肚里能撐船就象應珊這個樣子吧”。
剛才我說的是十分謙虛的人,而接下來講的.是十分自滿的人了。
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叫愷馨,別看名字挺好聽的,但性格卻跟應珊相反,十分自滿。
有一次,上寫字課,老師說:“嗯,最近全班同學的字都有進步,就連愷馨同學的字也有了進步”。愷馨聽了得意洋洋,高興地說:“我的字以前寫得可漂亮呢!”,我聽了生氣地想:“別以為別人夸你一兩句,你就高興得飛到天上去了,自滿大王”。果然,從此以后朱愷馨再也沒有被老師表揚了。
從這兩個事例可以看出“滿招損,謙受益”這個道理,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向應珊那樣,千萬別學愷馨哦。
謙虛是美德作文 篇3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詩詞激勵著人們,使人們不斷進步,謙虛是成長路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孔子是一位偉人,當時他已家喻戶曉了,孔子并沒有驕傲,反而更加謙虛。一天,孔子去拜訪老子,想拜老子為師。老子見孔子想拜他為師。心中很是疑惑,孔子當時比自己名聲還大,為什么要拜自己為師呢?孔子虛心請教他人,從別人身上發現優點,來彌補自己的缺陷。連一代圣賢都虛心請教,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呢?
“程門立雪”的故事也是關于謙虛的。楊時跋山涉水,經過艱難險阻,終于來到了程頤老師家中。當時正值寒冬時節,天上飄著鵝毛大雪,程老師正在午睡,楊時不忍心叫醒老師,于是,便在程老師門前,筆直地站著,一動不動,大雪無情地飄落著。一個時辰過去了,程老師還沒醒,楊時早已變成了“雪人”,三個時辰過去了,五個時辰過去了……程老師終于醒了,楊時欣喜不已,終得拜師。
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釋圓讓他畫一個茶杯與茶壺。年輕人把茶壺畫在了上面,把茶杯畫在了下面。釋圓見了問他為什么不把茶杯畫在下面呢?年輕人回答了這個問題,釋圓告訴他: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清泉,年輕人恍然大悟。
虛心是中華傳統美德,讓我們把虛心這種美德發揚光大。
謙虛是美德作文 篇4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
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謙虛的美德,人們有許多這方面的格言警句啟迪后人。如“謙受益,滿招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百尺竿頭,還要更進一步!”
事實上也是如此,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驕傲的資本,因為任何一個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詣很深,也不能夠說他已經徹底精通,徹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窮無盡的海洋,都是無邊無際的天空…….所以,誰也不能夠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氣揚。如果是那樣的話,則必將很快被同行趕上、很快被后人超過。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相對論以及他在物理學界的其它方面研究成果,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財富。然而,就是像他這樣,他還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斷地在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
有人去問愛因斯坦,說:“您老可謂是物理學界的空前絕后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并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對那位年輕人說:“在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于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周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本故事說詳細點,時間就沒有問題)
是啊!多么好的一個比喻,多么深刻的一番闡述!
我們每個人都要養成一個“虛懷若谷”的胸懷,都要有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用我們的有限的生命時間去探求更多的知識空間吧!
【謙虛是美德作文錦集四篇】相關文章:
謙虛是美德作文錦集八篇03-29
謙虛是美德作文錦集7篇03-22
謙虛是美德作文錦集8篇03-15
【推薦】謙虛是美德作文4篇01-27
謙虛是美德作文合集6篇01-26
謙虛是美德作文合集九篇03-25
謙虛是美德作文合集五篇03-01
謙虛是美德作文合集9篇02-25
【精華】謙虛是美德作文三篇02-21
有關謙虛是美德作文3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