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祠記》原文鑒賞
象祠記(王守仁) ◇原文 靈博之山,有象祠焉①。其下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于予②。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薄靶轮埠尉雍?”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而不改廢也③!庇柙唬骸昂缓?有鼻之祀,唐之人蓋嘗毀之④。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于唐,而猶存于今;壞于有鼻,而猶盛于茲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烏,而況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則祠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⑤。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⑥?而象之祠獨(dú)延于世。吾于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yuǎn)且久也。
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于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則已化而為慈父⑦。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⑧。進(jìn)治于善,則不至于惡。不底于奸,則必入于善。信乎象蓋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國!毕蟛坏靡杂袨橐。斯蓋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所以扶持輔導(dǎo)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見象之見化于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于其位,澤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于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歟⑨?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然則唐人之毀之也,據(jù)象之始也;今之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
◇注釋 ①象:人名,虞舜同父異母的弟弟。
②宣尉:元明清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設(shè)宣慰司,在行省之下,分道以總郡縣,掌管軍民事務(wù),長官為宣慰使,參用土官,以為土官最高職銜。安君:指宣慰使。
、壅兀▃hào):創(chuàng)始。禋(yīn)祀:泛指祭祀。禋:升煙以祭天。
④有鼻:古地名。有鼻在今湖南道縣境內(nèi)。相傳虞舜曾封象于有鼻國,死后建有象祠。唐憲宗元和年間,道州刺史薛伯高以為象不配有祠,將象祠拆毀。柳宗元作有《道州毀鼻亭神記》。
、菀猓和茰y。干羽:即干舞和羽舞。干舞,一種武舞,舞者手執(zhí)盾牌。羽舞是一種文舞,舞者手執(zhí)彩羽。格:來。
⑥驁桀(ào_jié):兇暴而倔強(qiáng)。
⑦“克諧”三句:見《尚書·堯典》。烝烝:上進(jìn)、上升的樣子,今作“蒸蒸”。乂(yì):治!邦ぁ本洌阂姟渡袝ご笥碇儭贰nぃ╣ǔ_sǒu):指舜的父親。瞽:瞎眼。瞍:瞎子。允若:順從。
⑧弟(tì):同“悌”,順從兄長。
、崆洌呵涫,執(zhí)政官員。《周官》:即《周禮》,相傳為周公所作,主要介紹周室官制。
◇鑒賞 王守仁觸怒宦官劉瑾后,歷盡艱險,來到漢、苗雜居的.貴州龍場。在當(dāng)?shù),他注意團(tuán)結(jié)教育苗人,所以深得苗人愛戴,本文就是其應(yīng)當(dāng)?shù)孛缛苏埱笏鞯囊黄s記。
眾所周知,虞舜的弟弟象不仁不善,作為一個反面人物沒有人愿意紀(jì)念他,唐人就曾拆毀過有鼻象祠?伸`博山仍然有許多人在恭恭敬敬地祭祀他,并將他的祠堂修茸一新。文章?lián)税l(fā)表議論,推測象受到祭祀的原因:一是舜德深入人心,百姓愛屋及烏;二是不仁不善的象最終被舜德感化,并能任賢使能,澤加于民。最后點(diǎn)出文章立意:“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鼓勵眾人努力改過從善。這也就與王守仁“致良知”的思想相合無間了。
【《象祠記》原文鑒賞】相關(guān)文章:
《象祠記》古文鑒賞06-13
象祠記原文及翻譯02-18
象祠記原文及賞析10-19
象祠記原文翻譯03-23
《象祠記》文言文原文及賞析04-07
《象祠記》翻譯及賞析03-30
象祠記閱讀題及答案04-12
《懷德祠記》原文及譯文01-28
《象祠記》文言文及翻譯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