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比的應用》教案

        時間:2022-11-25 08:11:32 教案 我要投稿

        《比的應用》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比的應用》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比的應用》教案

        《比的應用》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物理知識方面的要求:

          (1)鞏固記憶牛頓第二定律內(nèi)容、公式和物理意義;

          (2)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方法。

          2.通過例題分析、討論、練習使學生掌握應用牛頓定律解決力學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運用數(shù)學工具的能力。

          3.訓練學生解題規(guī)范、畫圖分析、完善步驟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本節(jié)為習題課,重點內(nèi)容是選好例題,講清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的兩類力學問題及解決這類問題的基本方法。

          2.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重要的是分析過程、建立圖景;抓住運動情況、受力情況和初始條件;依據(jù)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學生往往存在重結論、輕過程,習慣于套公式得結果,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建立思路、掌握方法是難點。

          三、教具

          投影儀、投影片、彩筆。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牛頓第二定律揭示了運動和力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此,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學問題。

          我們通過以下例題來體會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步驟。

          (二)教學過程設計

          1.已知受力情況求解運動情況

          例題1(投影)一個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質量是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的拉力,物體跟水平面的滑動摩擦力是2.0n.

          1)求物體在4.0秒末的速度;

          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體滑行時間。

          (1)審題分析

          這個題目就是根據(jù)已知的受力情況來求物體的運動情況。前4秒內(nèi)運動情況:物體由靜止在恒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t=4.0s.受力情況:f=5.0n,f=2.0n,g=n;初始條件:v0=0;研究對象:m=2.0kg。求解4秒末的速度vt.4秒后,撤去拉力,物體做勻減速運動,v′t=0。受力情況:g=n、f=2.0n;初始條件:v′0=vt,求解滑行時間。

          (2)解題思路

          研究對象為物體。已知受力,可得物體所受合外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依據(jù)初始條件和運動學公式就可解出前一段運動的末速度。運用同樣的思路也可解答后一段運動的滑行距離。

          (3)解題步驟(投影)

          解:確定研究對象,分析過程(畫過程圖),進行受力分析(畫受力圖)。

          前4秒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

          水平方向

          f-f=ma

          豎直方向

          n-g=0

          引導學生總結解題步驟:確定對象、分析過程、受力分析、畫圖、列方程、求解、檢驗結果。

          (4)討論:若無第一問如何解?實際第一問的結果是第二問的初始條件,所以解題的過程不變。

          (5)引申:這一類題目是運用已知的力學規(guī)律,作出明確的預見。它是物理學和技術上進行正確分析和設計的基礎,如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進入預定軌道,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加速后獲得速度等都屬這一類題目。

          2.已知運動情況求解受力情況

          例題2(投影)一輛質量為1.0×103kg的小汽車正以10m/s的速度行駛,現(xiàn)在讓它在12.5m的距離內(nèi)勻減速地停下來,求所需的阻力。

          (1)審題分析

          這個題目是根據(jù)運動情況求解汽車所受的阻力。研究對象:汽車m=1.0×103kg;運動情況:勻減速運動至停止vt=0,s=12.5m;初始條件:v0=10m/s,求阻力f。

          (2)解題思路

          由運動情況和初始條件,根據(jù)運動學公式可求出加速度;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汽車受的合外力,最后由受力分析可知合外力即阻力。

          (3)解題步驟(投影)

          畫圖分析

          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

          豎直方面

          n-g=0

          水平方面

          f=ma=1.0×103×(-4)n=-4.0×103n

          f為負值表示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引導學生總結出解題步驟與第一類問題相同。

          (5)引申:這一類題目除了包括求出人們熟知的力的大小和方向,還包括探索性運用,即根據(jù)觀測到的運動去認識人們還不知道的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特點。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盧瑟福發(fā)現(xiàn)原子內(nèi)部有個原子核都屬于這類探索.

          3.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規(guī)律分析(直線運動)

          題目類型流程如下

          由左向右求解即第一類問題,可將vt、v0、s、t中任何一個物理量作為未知求解。

          由右向左求解即第二類問題,可將f、f、m中任一物量作為未知求解。

          若阻力為滑動摩擦力,則有f-μmg=ma,還可將μ作為未知求解。

          如:將例題2改為一物體正以10m/s的速度沿水平面運動,撤去拉力后勻減速滑行2.5m,求物體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

          4.物體在斜向力作用下的運動

          例題3(投影)一木箱質量為m,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用斜向右下方與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推木箱,求經(jīng)過t秒時木箱的速度。

          解:(投影)

          畫圖分析:

          木箱受4個力,將力f沿運動方向和垂直運動方向分解:

          水平分力為

          fcosθ

          豎直分力為

          fsinθ

          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豎直方向

          n-fsinθ-g=0 ①

          水平方向

          fcosθ-f=ma ②

          二者聯(lián)系

          f=μn ③

          由①式得 n=fsinθ+mg 代入③式有

          f=μ(fsinθ+mg)

          代入②式有 fcosθ-μ(fsinθ+mg)=ma ,得

          可見解題方法與受水平力作用時相同。

          (三)課堂小結(引導學生總結)

          1.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已知受力求解運動情況;一類是已知運動情況求解受力。

          2.不論哪種類型題目的解決,都遵循基本方法和步驟,即分析過程、建立圖景、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定律列方程,進而求解驗證效果。在解題過程中,畫圖是十分重要的,包括運動圖和受力圖,這對于物體經(jīng)過多個運動過程的問題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3.在斜向力作用下,可將該力沿運動方向和垂直運動方向分解,轉化為受水平力的情形。解題方法相同。

          五、說明

          1.例題1在原題基本上增加了一個運動過程,目的是強調過程圖和受力圖的重要性。因為有些學生對此不夠重視而導致錯誤,尤其是以后遇到復雜問題的處理時更加突出,比如不注意各段運動中物體受力情況的變化和與之相關的加速度的變化,用前一段運動的加速度代入后一段運動方程進行運算,得出錯誤結果.但教材中節(jié)練習題和章習題中沒有這類題目,所以可根據(jù)學生情況加以取舍。

          2.解題過程反復強調分析方法、解題步驟,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解題習慣和書寫規(guī)范,由于解題過程要力求詳盡,故本課密度較大。為此,解題過程可利用投影片以節(jié)省時間。

          3.例題中增加了斜向力作用的情形,目的是使學生注意豎直方向運動方程的建立,對水平方向物理量的影響。因為學生長時間只考慮水平方向受力,就會忽視了豎直方向的受力分析,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無須考慮豎直方向受力.另外,了解到斜向力分解后的解題方法仍是前面所述的基本方法,從而體會對復雜問題的處理方法,以鞏固基本知識、基本方法。但不提及建立坐標和正交分解,這一部分亦可據(jù)學生情況取舍。

        《比的應用》教案2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21頁練習五的第9-13題,三步應用題的練習課(二)。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簡單的三步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和靈活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教師用口算卡片出示口算題,指名讓學生計算。

          9300÷300= 650-350= 5400÷600=

          12×500= 4800÷800= 370-190=

          240+260= 700×30= 80×5×2=

          二、混合運算練習,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步應用題的練習課(二)》。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題目,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時,指名讓學生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說得數(shù)。

         。44+36×5)÷32 400÷(632-27×16)

          33×(60-168÷3) (54+14×9)×2

          三、解答應用題練習。

          1.做練習五的第9題。

          請一位學生讀第(1)題后,先指名讓幾名學生說這題的兩種解法,并且說出每種解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接著讓學生做第(2)題,做完以后集體訂正。訂正時也讓學生說出不同的解法,并且說出每種解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2.做練習五的第10題。

          請一位學生讀題后,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指名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法。接著教師可以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法,如果有學生列出算式是:(7+8)×6=90(個),讓列出算式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講清算理。

          3.練習五的第11題。

          學生獨立解答,完成后再問:還有沒有其他解法。

          4.練習五的第13題。

          學生獨立解答。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法,并且說一說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5.練習五的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課后小結:

          三步應用題的練習課(二)

        《比的應用》教案3

          詳細介紹:

          課題:加減、乘加、乘減復合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初步學會口述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

          3.會分步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復合應用題.

          教學重點

          分析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解題關鍵找中間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白皮球圖6個、花皮球圖18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例1)】

          1.根據(jù)條件補充問題.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學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還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車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學生可能提出車上還剩多少人?)

          2.根據(jù)問題和一個已知條件,補充另一個已知條件.

         。1)媽媽買來12個蘋果,______.還剩多少個?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小明和小剛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書上的準備題.

          商店里有24個皮球,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學生獨立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請一名同學上黑板板演)

          4.訂正板演24-20=4(個)答:還剩4個.

          問:說說這道題的已知、求是什么,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二、探究新知.

          師說:剛才的復習題大家做得很好,老師知道大家對一步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將第1個已知條件商店里有24個皮球不直接給出,而告訴你商店里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你會算嗎?(出示例1),這道題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還剩多少個.我們今天學習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1.學習例1【繼續(xù)演示課件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例1)】

          (1)讀題.

          小聲自由讀一遍,指名讀一遍,齊讀一遍.

         。2)找已知、未知.

          學生口述,教師在題中標出.

          師問:和復習題比較,哪兒變了?哪兒沒變?(已知條件變了,問題沒變)已知條件變成幾個了?誰能再說一說?教師同時貼出皮球的實物圖.

         。3)分析數(shù)量關系.

          師問: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哪兩個已知條件?(一共有多少個和賣了多少個?)哪個已知沒給?哪個直接給了?那應該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根據(jù)哪兩個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商店里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同時板書:

          根據(jù)板書,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先算什么?

          通過充分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請同學分析數(shù)量關系.(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個和賣出多少個,賣出20個已經(jīng)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個.根據(jù)有白皮球6個和18個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同時板書:

         、偕痰暌还灿卸嗌賯皮球?②還剩多少個?

          6+18=24(個)24-20=4(個)

          答:還剩4個.

          解答后,可追問:6+18=24(個)求出的是什么?24-20=4(個)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強化解題思路.

          2.總結學習方法.

          師說:剛才我們一起學會了例1,在學例1時,第一要認真讀題,最少讀3遍,幫助我們理解題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未知,認真在題上標出.第三要認真分析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最后再正確解答.要想正確解答兩步應用題,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還離不開認真二字,下面我們做一些練習,看誰做題認真,解答正確.同時板書.

         。1)讀題.(2)找已知、未知.(3)分析數(shù)量關系.(4)正確解答.

          三、鞏固反饋【繼續(xù)演示課件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例1)】

          1.做一做.

          同學們做了20個泥人,老師做了8個泥人.送給幼兒園25個.還剩多少個泥人?

          按四步指導學生完成此題.

         。1)默讀3遍題.

         。2)在題上標出已知、求,指名說一說.

         。3)互相討論: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獨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個)

          28-25=3(個)

          答:還剩3個泥人.

         。5)追問:20+8=28(個)求出的是什么?28-25=3(個)求出的又是什么?

          2.比較練習.

          (1)學校里有14盒粉筆,又買來30盒,現(xiàn)在有多少盒粉筆?

         。2)學校里原有40盒粉筆,用去26盒.又買來30盒,現(xiàn)在有多少盒粉筆?

          認真讀題后,問:這兩題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現(xiàn)在有多少盒粉筆,已知條件不同,第(1)題有兩個已知條件,是一步應用題,第(2)題有三個已知條件,是兩步應用題)

          3.總結.

          今天學的兩步應用題都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先加再減,先減再加)

          布置作業(yè)

          1.一輛汽車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車站下去8人.又上來12人,這時車上有乘客多少人?

          2.商店里有藍書包40個,綠書包30個.賣出37個,還剩多少個?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編應用題大賽

          活動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及其解法.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和小組間的協(xié)作精神.

          3.增強學生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編制若干張式題卡片,包括若干個條件和若干個問題,最好為同一題材.

          2.學生分為2人小組若干.

          活動步驟

          1.教師出示式題卡片.

          2.各小組從中選擇合適的條件和試題,組成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并口述解題過程.

          活動規(guī)則

          1.卡片可重復使用.

          2.小組分工:一人組題,一人口述解題過程.

          3.編的應用題個數(shù)最多且解題均正確的小組取勝,頒發(fā)編題小能手的小紅旗.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一)加減、乘加、乘減復合的應用題

        《比的應用》教案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硝酸及其應用。本章的核心內(nèi)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識,而高中階段學習的元素化合物主要有: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鎂、溴、碘等眾多的物質。硝酸作為含氮物質在介紹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且硝酸是中學化學中的三大強酸之一,掌握硝酸的性質及其應用是必要的。本節(jié)的教學在了解硝酸的氧化性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濃、稀硝酸與其他物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生成物不一樣。

          2、教學目標

         。ㄒ唬、知識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硝酸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了解隨著硝酸濃度的變化硝酸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物也發(fā)生變化。

         。ǘ、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得出結論的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根據(jù)所學的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知識來了解硝酸的氧化性,掌握硝酸與其他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ㄈ⑶楦心繕耍杭ぐl(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實驗習慣和科學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辯證法教育,增強環(huán)保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教學的重點、難點:

          硝酸的不穩(wěn)定性、強氧化性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硝酸的強氧化性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說學情和教法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知道了硝酸是常見的氧化劑,而且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實驗的能力。因此通過引導學生從硝酸的應用入手探討硝酸的性質。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運用化學研究的方法論為指導,采用提出問題——實驗——觀察分析——研究討論——結論——應用的邊講邊實驗的實驗探索方法進行施教,主要側重于實驗探索、對比分析、歸納概括。

          三、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具有說服力。教學時,應該注意及時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同時利用一些富于啟發(fā)性的思考問題,活躍學生思維,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及時進行總結,尋找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的效果。

          四、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簡明扼要地從解釋諺語雷雨發(fā)莊稼的道理引入。

          (二)硝酸的性質:包括硝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硝酸的物理性質

          讓學生根據(jù)實驗提綱進行實驗操作,簡單描述實驗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硝酸的化學性質:重點學習硝酸的不穩(wěn)定性和強氧化性。

        《比的應用》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例題的討論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 及 。

          2、了解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3、進一步體會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中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運動問題的能力以及應用數(shù)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例題1自然的引出推論公式,即位移和速度關系 ,通過思考與討論對兩個基本公式和推論公式做了小結,啟發(fā)學生總結一般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涉及到五個物理量,由于只有兩個獨立的方程式,因此只有在已知其中三個量的情況下,才能求解其余兩個未知量,引導同學思考和總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殊規(guī)律.教材通過例題2,實際上給出了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特點 ,強調由兩個基本公式入手推導出有用的推論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分析運動問題的能力和應用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教法建議

          通過例題或練習題的討論,讓學生自己分析題目,畫出運動過程草圖,動手推導公式,教師適時地加以引導和總結,配合適當?shù)恼n件,加強學生的認識. 在推導位移公式時直接給出的,在這里應向學生說明,實質上它也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基本公式的推論.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推論公式的得出及應用.

          教學難點: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比例關系.

          主要設計:

          一、例題1的處理:

          1、讓學生閱讀題目后,畫運動過程草圖,標出已知條件, ,a,s,待求量 .

          2、請同學分析解題思路,可以鼓勵學生以不同方法求解,如“先由位移公式求出時間,再利用速度公式求 ”等.

          3、教師啟發(fā):上面的解法,用到兩個基本公式,有兩個未知量t和 ,而本題不要求求出時間t,能否有更簡單的方法呢?可以啟發(fā)學生兩個基本公式的 消去,能得到什么結論呢?

          4、讓學生自己推導,得到 ,即位移和速度的關系,并且思考:什么條件下用這個公式更方便?

          5、用得到的推論解例題

          二、思考與討論的處理

          1、三個公式中國共產(chǎn)黨包括幾個物理量?各個公式在什么條件下使用更方便?

          2、用三個公式解題時,至少已知幾個物理量?為什么?

          3、如果物體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個公式是怎樣的?請同學自己寫出:

          三、例題2的處理

          1、讓學生閱讀題目后,畫運動過程草題,標出已知量 、待求量為 .

          2、放手讓同學去解:可能有的同學用公式(3)和(1)聯(lián)立先解出a再求出t;也可能有的同學利用前面學過的 ,利用 求得結果;都應給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學受例1的啟發(fā),發(fā)現(xiàn)本題沒讓求加速度a,想到用基本公式(1)(2)聯(lián)立消去a,得到 .

          3、得到 后,告訴學生,把它與 對比知,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也可以當作一個推論公式應用,此公式也可由 ,將位移公式代入.利用 求得.(請同學自己推證一下)

          4、用 或 解例2.

          四、討論典型例題(見后)

          五、討論教材練習七第(5)題.

          1、請同學根據(jù)提示,自己證明.

          2、展示課件,下載: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見媒體資料)

          3、根據(jù)課件,展開討論:

          (1)1秒末,2秒末,3秒末……速度比等于什么?

         。2)1秒內(nèi),2秒內(nèi),3秒內(nèi)……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3)第1秒內(nèi),第2秒內(nèi),第3秒內(nèi)……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4)第1秒內(nèi),第2秒內(nèi),第3秒內(nèi)……平均速度之比等于什么?

         。5)第1個1米,第2個1米,第3個1米內(nèi)……所用時間之比等于什么?

          探究活動

          根據(jù)本節(jié)所學知識,請你想辦法測出自行車剎車時的初速度及加速度,需要什么測量儀器?如何測量?如何計算?實際做一做.

        《比的應用》教案6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7~78頁練習十五第11~16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鞏固筆算減法和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連續(xù)兩問應用題的解題方法,能正確地解答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萬以內(nèi)的口算加、減法和筆算加法,還學習了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今天就對這些內(nèi)容來進行練習。

          二、計算練習

          完成練習十五第11題、第12題。

          三、連續(xù)兩問應用練習

          1、解答練習十五第13題。

         。1)這道題要求哪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怎樣算,為什么要用6×8=48來求紅皮球的個數(shù)?

          (2)要根據(jù)什么求第二個問題花皮球多少個?怎樣列式?

          (3)為什么要用紅皮球的個數(shù)和題中的另一個條件來求第二個問題花皮球有多少個?

          2、解答練習十五第14題。做完后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為什么都要用跳繩的42人做條件來求第二個問題?

          3、解答練習十五第15題。

          4、小結:解答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先要根據(jù)條件求第一個問題,再根據(jù)第一個問題的得數(shù)筆另一個條件求第二個問題。

          四、課堂練習:練習十五第16題。

          教學隨筆:

        《比的應用》教案7

          教學目標:

          經(jīng)歷猜數(shù)游戲、列方程解決問題以及認識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過程。

          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問題,并能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

          3、在猜數(shù)、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活動中,體驗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價值,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比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這兩個概念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復習天平保持平衡的規(guī)律及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學習這些規(guī)律有什么用呢?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會逐漸發(fā)現(xiàn)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學習。

          1、 猜數(shù)游戲

          學生任意想好一個數(shù),然后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運算:把想好的數(shù)加上2,乘上3,減去6,再減去原來所想的數(shù).把最后的結果告訴教師,教師可以馬上知道學生原來所想的數(shù).

          2、學生分小組探討其中的秘密.

          3、 認識、區(qū)別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含:

          像這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剛才,x=25就是方程2x+10=6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剛才,我們用這幾種方法來求2x+10=60的解的過程就是解方程。

          這兩個概念說起來差不多,但它們的意義卻大不相同,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4、練習

          齊讀題目要求。

          么判斷X=19是不是方程的解?檢驗一下

          二、作業(yè)。

          獨立完成練一練,強調書寫格式。

          三、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后記:

          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重點突出了等式與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這個規(guī)律,不斷對孩子們進行潛移默化地滲透,促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靈活地運用此規(guī)律來解方程。從而,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學習活動是那么的有滋有味,進而使我能很順利地就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比的應用》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繼第三節(jié)介紹四種傳感器的應用實例之后,再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識和分析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在組裝和調試中,更為深入地認識傳感器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和發(fā)光二極管的發(fā)光特性。

         。2)、知道晶體三極管的放大特性。

          (3)、掌握邏輯電路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應用。

          2.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在組裝和調試中,更為深入地認識傳感器的應用。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以創(chuàng)新為主,實踐為重的素質教育理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難點:由門電路控制的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于理解較差,動手能力不好,盡量讓學生多動手,必要時需要教師指導并借助動畫給予直觀的認識。

          五、教學方法

          PPT課件,演示實驗,講授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新課,初步把握實驗原理及方法步驟。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nèi)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3.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和布置:四人一組,課前準備好斯密特觸發(fā)器或非門電路,二極管,三極管,蜂鳴器,滑線變阻器,熱敏電阻,光敏電阻等材料用具。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ㄒ唬╊A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ǘ┣榫皩、展示目標。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溫度傳感器、光傳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了哪些具體的溫度、光傳感器?

          學生思考后回答:電飯鍋,測溫儀,鼠標器,火災報警器

          這節(jié)課我們將結合簡單邏輯電路中的知識學習由門電路以及傳感器控制的電路問題。

         。ㄈ┖献魈骄、精講點撥。

          探究一:(。┢胀ǘ䴓O管和發(fā)光二極管

          1、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

          2、發(fā)光二極管除了具有單向導電性外,導電時還能發(fā)光,普通發(fā)光二極管使用磷化鎵或磷砷化鎵等半導體材料制成,直接將電能轉化為光能,該類發(fā)光二極管的正向導通電壓大于1.8V。

         。2)晶體三極管

          1、三極管具有電流放大作用。

          2、晶體三極管能夠將微弱的信號放大,晶體三極管的三個極分別是發(fā)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

          3、傳感器輸出的電流和電壓很小,用一個三極管可以放大幾十倍或幾百倍,三極管的放大作用表現(xiàn)為基極b的電流對集電極c的電流起了控制作用。

         。ㄈ┻壿嬰娐

          邏輯門電路符號圖包括與門,或門,非門,

          1.與邏輯

          對于與門電路,只要一個輸入端輸入為0,則輸出端一定是0,只有當所有輸入端輸入都同為1時,輸出才是1.

          2.或邏輯

          對于或門電路,只要一個輸入端輸入為1,則輸出一定是1,反之,只有當所有輸入端都為0時,輸出端才是0.

          3.非門電路

          對于非門電路,當輸入為0時,輸出總是1,當輸入為1時,輸出反而是0,非門電路也稱反相器。

          4.斯密特電路:

          斯密特觸發(fā)器是特殊的非門電路,當加在它的輸入端A的電壓逐漸上升到某個值1.6V時,輸出端Y會突然從高電平調到低電平0.25V,而當輸入端A的電壓下降到另一個值的時候0.8V,Y會從低電平跳到高電平3.4V。斯密特觸發(fā)器可以將連續(xù)變化的模擬信號轉換為突變的數(shù)字信號。而這正是進行光控所需要的。

          探究點二:應用實例

          1、光控開關

          電路組成:斯密特觸發(fā)器,光敏電阻,發(fā)光二極管LED模仿路燈,滑線變阻器,定值電阻,電路如圖所示。

          工作原理:天明時,RG變小,流過R1的電流變大,A端輸入電壓降低到0.8V,Y會從低電平跳到高電平3.4V,LED上的電壓低于正向導通電壓1.8V,LED不會發(fā)光,當天色暗到一定程度時,RG變大,輸入端A的電壓升高到某一個值1.6V時,輸出端Y突然從高電平跳到低電平0.25V,此時加在LED上的正向電壓大于導通電壓1.8V,二極管LED發(fā)光。

          特別提醒:要想在天暗時路燈才會亮,應該把R1的阻值調大一些,這樣要使斯密特觸發(fā)器的輸入端A電壓達到某個值1.6V,就需要RG的阻值達到更大,即天色更暗。

          拓展:如果電路不用發(fā)光二極管來模擬,直接用在電路中,就必須用到電磁繼電器。如下圖。

          2.溫度報警器(熱敏電阻式報警器)

          結構組成:斯密特觸發(fā)器,熱敏電阻,蜂鳴器,變阻器,定值電阻,如圖所示。

          工作原理:常溫下,調整R1的阻值使斯密特觸發(fā)器的輸入端A處于低電平,則輸出端Y處于高電平,無電流通過蜂鳴器,蜂鳴器不發(fā)聲,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RT阻值減小,斯密特觸發(fā)器輸入端A電勢升高,當達到某一值(高電平),其輸出端由高電平調到低電平,蜂鳴器通電,從而發(fā)出報警聲,R1的阻值不同,則報警器溫度不同。

          特別提示:要使熱敏電阻在感測到更高的溫度時才報警,應該減小R1的阻值,R1阻值越小,要使斯密特觸發(fā)器輸入達到高電平,則熱敏電阻阻值要求越小,即溫度越高。

          典型例題:

          1.與門的輸入端輸入信號為何時,輸出端輸出“1”( )

          A.0 0 B.0 1 C.1 0 D.1 1

          答案:D

          2.或門的輸入端輸入信號為何時,輸出端輸出“0”( )

          A.0 0 B.1 0 C.0 1 D.1 1

          答案:A

          3.聯(lián)合國安理會每個常任理事國都擁有否決權,假設設計一個表決器,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時輸入“0”,投贊成或棄權時輸入“1”,提案通過為“1”,通不過為“0”,則這個表決器應具有哪種邏輯關系( )

          A.與門 B.非門 C.或門 D.與非門

          答案:A

          4.圖是一個復合門電路,由一個x門電路與一個非門組成.若整個電路成為一個與門,則x電路應是( )

          A.與門 B.或門 C.與非門 D.或非門

          答案:C

          5.“第4題”中的整個電路若成為一個或門,則x電路應是( )

          答案:D

         。ㄋ模┓此伎偨Y,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夯實基礎并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課堂實錄)

          (五)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幾種傳感器的基本元件,這節(jié)課后大家可以課下先對本章內(nèi)容做一個總結并構建知識網(wǎng)絡。完成本節(jié)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yè)。

          設計意圖:總結本章知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jié)的延伸拓展訓練。

          九、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傳感器的應用實驗教案

          1、二極管的特點和作用:單向導電性,發(fā)光二極管不但能單向導電性,還能發(fā)光。

          2、三極管的特點和作用,能放大微弱的電流

          3、斯密特觸發(fā)器的特點和作用:觸發(fā)器其實由6個非門電路組成

          4、斯密特觸發(fā)器的應用:光控電路,溫度報警器

          十、教學反思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生活和實際問題中,知識才有實用價值。

        《比的應用》教案9

          一、案例背景

         。ㄒ唬┓治

          1.教材分析:我校選用的教材是三年制四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按照學校安排每學期十六課時的要求,初二學生下半學期只能在第四冊幾何畫板與photoshop軟件中選擇其一,我選用的是第十二單元“用photoshop處理圖像”。

          2.學情分析

          這屆初二學生是從初一帶上來的,這是第四個學期,學生學習能力差距較大,但多數(shù)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且一部分有能力完成自主學習。上一節(jié)課學生利用“填充”“描邊”“自由變換”已經(jīng)完成了“停”指示牌的制作。這節(jié)課用不同的知識完成相同的作品,從中讓學生了解同一圖形的多種制作方法,并區(qū)別從中優(yōu)缺點。

         。ǘ┙虒W目標

          1.掌握新建、刪除、隱藏圖層的方法。

          2.靈活掌握鏈接圖層的方法。

          3.掌握填充、文字等工具與圖層的完美結合;

         。ㄈ┲仉y點、問題預測及對策

          重難點:

          1.各種工具與圖層的完美結合。

          2.靈活掌握鏈接圖層的方法。

          問題預測:

          1.由于本節(jié)課是photoshop的第三節(jié)課,對于基本工具的運用要看學生對畫圖程序的熟悉度,更專業(yè)一些的工具更需要時間去練習才能熟悉掌握,因此學生在運用工具繪畫時應該需要的時間較長。

          2.學生對圖層的概念會很陌生,shift和ctrl組合鍵的運用不會很好。

          3.圖像格式,學生會很難理解。

          對策:

          1.本節(jié)課示例圖不需要太多的工具運用,因此可能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

          2.圖層的介紹,可以用現(xiàn)實的紙張拼合為例幫助其理解;組合鍵的運用只能是強化練習。

          3.圖像格式,只需要讓學生在容量上有個對比概念就可以。

          (四)課前準備

          用填充、描邊與圖層不同的兩種方法制作“!敝甘九频男Ч麍D。

         。ㄎ澹┙虒W流程

          1.情景導入:了解圖層。

          2.自主學習:完成新建、刪除、隱藏圖層的學習。

          3.示范教學:學生摸仿制作本節(jié)課的關鍵制作過程。

          4.擴展思維: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完善作品。

         。┙虒W課時:1課時

          二、教學實錄

          師:一直強調photoshop是專業(yè)的圖像處理軟件,它專業(yè)在哪兒?上節(jié)課的填充、描邊,還是我們用過的磁性套索?在photoshop中,工具的確非常強大,它的圖層、路徑以及通道功能,在創(chuàng)作圖像和處理圖像時,讓其它軟件鞭長莫及。什么是圖層?簡單的說:就是把幾張圖紙混合在一起,第一張可以是藍天,第二張可以綠草,第三張可以若干只蝴蝶,第四張可以百花爭艷……它們合在一起就是一張完美的圖畫,分開它們也是獨立的一張美圖,并可以任意修改。(下發(fā)課件包括示范效果圖)

          師:根據(jù)下發(fā)的ppt,你能學會新建圖層、刪除圖層以及隱藏圖層的方法嗎?

          生:(約五分鐘)學生示范新建、刪除以及隱藏圖層的方法。

          注:隱藏圖層時練習把示范效果圖的汽車圖層隱藏并顯示。

          刪除圖層時練習把兩個填充的圓形刪除,引出窗口的使用技巧──歷史記錄。

          師:現(xiàn)在我們用圖層,來制作可以隨時修改的“!敝甘九啤_@個圖形并不陌生,上節(jié)課做過了,用什么工具做的還記得嗎?

          生:填充、描邊、自由變換。

          師:根據(jù)ppt中的制作順序,我們一起來制作。看看哪種方法更簡單?

        《比的應用》教案10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54頁例2

          教學目標:

          1、在合作探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shù)量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教學重點:

          1、正確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組織復習舊知

          同學們,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現(xiàn)在告訴你“某興趣小組男生和女生的人數(shù)比是5:4,從這組比中,你能推斷出什么信息呢?”(出示題目)

          學生自由發(fā)言,預設推斷如下:

          1、全班人數(shù)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為單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為單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為單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問:你還可以從中推斷出這個興趣小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嗎?(請3個學生說說,把握總人數(shù)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題意

         。1)什么是稀釋液?怎樣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自學數(shù)學書P49例題2,思考:

         。1)你從例題2中得哪些信息?

         。2)1:4表示什么?你從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畫圖的方法給同位講解嗎?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組展講

          小結:方法一把各部分數(shù)的比看作份數(shù)關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轉化成分別占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直接求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一個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比是3∶5∶4.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36厘米,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厘米?

          2.填空

          3.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c,長與寬的比是5:2,長與寬各是多少c?

          4.一個班,男生比女生人數(shù)多10人,男生與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比的應用》教案11

          (一)教學要求

          1.知道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應用分三種情況及三種杠桿的特點,會舉例說明。

          2.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和進行簡單的計算。

         。ǘ┙叹

          羊角鐵錘、木板、鐵釘。天平和砝碼。杠桿實驗器和支架、鉤碼、彈簧秤、線。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杠桿?什么叫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2.教師演示用羊角鐵錘拔釘子并畫出這個杠桿的示意圖,在圖上標出支點、動力和阻力。要求學生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并結合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講解。

          杠桿示意圖如圖2所示。

          3.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

          上題中如果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是6∶1,則動力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二、進行新課

          1.三種杠桿

          (1)提問并演示:要求如圖3裝置中的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A點或B點或C點施加一個多大的豎直向下的動力?圖中每個鉤碼的質量是50克。

          要求學生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回答以上問題。用彈簧秤的拉力當作動力F1,分別測量各點動力的大小,驗證答案的正確性。

          (2)教師總結:

          在杠桿的A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0.5牛的動力,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是用較小的動力克服較大的阻力,是省力杠桿。這種杠桿的特點是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抽水機的柄,撬石頭的撬杠等都是省力杠桿。

          板書:“1.三種杠桿

         、偈×Ω軛U: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

          在杠桿的B點施加一個1.5牛豎直向下的拉力,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它的特點是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這是費力杠桿。

          板書:“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

          在杠桿的C點需施加一個1牛的豎直向下的拉力,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使用這種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種杠桿的特點是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這是等臂杠桿。

          板書:“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

          (3)組織學生畫出課本圖135各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分析哪個是省力杠桿,哪個是費力杠桿。

          學生在課本上畫力臂時,教師要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在全班糾正,然后由學生說出答案及理由。

          (4)分析使用費力杠桿的好處。

          以縫紉機踏板為例說明,使用費力杠桿費了力卻省了距離,給我們的作用帶來了方便。以課本圖124中撬箱蓋的撬棒為例,這類省力杠桿雖然省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卻比阻力移動的距離長。省了力,費了距離。

          2.天平和秤

          (1)觀察托盤天平,找到支點。教師指出,等臂杠桿重要的應用是天平。

          提問:用天平稱物體質量,天平平衡時為什么砝碼的質量就等于被稱物體的質量?

          要求學生答出:天平是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等于阻力。動力和阻力就是砝碼和被稱物體對杠桿的壓力,其壓力的大小在杠桿水平平衡時等于它們各自的物重。根據(jù)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的關系可知,砝碼的質量等于被稱物體的質量。

          板書:“2.天平是支點在中間的等臂杠桿!

          (2)看課本圖136。

          指出:桿秤、案秤是稱物體質量的工具。杠秤、案秤是根據(jù)杠桿原理制成的。注意它是不等臂杠桿。桿秤、案秤用幾個不重的砝碼就能平衡秤盤中重得多的貨物的道理。(秤盤離支點近,砝碼離支點較遠,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

          三、總結本節(jié)重點知識,三種杠桿及特點,舉例說明。

          四、布置作業(yè):

          課本節(jié)后1、2、3題,其中3題要求答出哪個是省力杠桿,哪個是費力杠桿,并說明理由。

          注:教材為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作者劉崇灝。

        《比的應用》教案12

          教學目的:

          1、了解GIS的基本構成。

          2、了解GIS的基本功能,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3、會使用常見的GIS產(chǎn)品,能使用電子地圖查詢所需信息。

          重點與難點:

          GIS基本原理;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導入:探索活動:問題:GIS是如何做到預防犯罪的?(學生答)其操作過程是什么?

         。ǚ缸锏攸c)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空間分析)——分析犯罪頻率與犯罪模式(哪些地方易發(fā)生哪些案件)——據(jù)分析信息,分配警力

          問題:GIS具有哪些功能?空間分析(犯罪的空間分布),模式分析(犯罪案件與其它因素的相關性),趨勢分析(分析哪些地方可能發(fā)生案件),決策應用(分配警力)

          一、GIS

          1、概念:依靠計算機實現(xiàn)地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分析和應用的系統(tǒng)。

          2、功能:

          制作電子地圖數(shù)據(jù)采集

          空間查詢數(shù)據(jù)分析

          空間分析決策應用

          模擬空間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

          3、工作流程:如P96圖

          4、構成:硬件 軟件 數(shù)據(jù) 人員(其中軟件是核心)

          GIS與其它系統(tǒng)的區(qū)別

          GIS有別于DBMS(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GIS具有以某種方式對空間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和判斷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數(shù)據(jù)管理,這GIS是能對空間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的DBMS,GIS必須包含DBMS。

          GIS有別于MIS(管理信息系統(tǒng))。GIS要對圖形數(shù)據(jù)和屬性數(shù)據(jù)庫共同管理、分析和應用。MIS則只有屬性數(shù)據(jù)庫的管理。

          GIS有別于地圖數(shù)據(jù)庫。地圖數(shù)據(jù)庫僅僅是將數(shù)字地圖有組織地存放起來,不注重分析和查詢,不可能去綜合圖形數(shù)據(jù)和屬性數(shù)據(jù)進行深層次的空間分析和提供輔助決策的.信息,它只是GIS的一個數(shù)據(jù)源。

          GIS有別于CAD系統(tǒng)。二者雖然都有參考系統(tǒng),都能描述圖形,但CAD系統(tǒng)只處理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屬性庫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斷能力。

          GIS:突出空間數(shù)據(jù),反映的信息為地理信息。

          二、GIS應用:(可以解決的四類基本問題)

          1、與分布、位置有關的基本問題

          顯示了GIS對信息空間表達的功能,它實際是回答了以下兩個問題:

         。1)對象(地物)在哪里?

         。2)哪些地方符合特定的條件?

          2、趨勢分析:

          傳統(tǒng)地圖:某個時間的空間特征與屬性特征。

          GIS:可以表示空間特征與屬性特征隨時間變化的過程

          因此:可以分析該地物的發(fā)展趨勢,即回答:從何時起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3、模式問題:

          對象的分布存在何種空間模式?即揭示各種地物之間的空間關系。

          GIS由許多圖層組成,每圖層都表示不同的地理因素,它們之間的空間關系的融合表示了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例:三層數(shù)據(jù):交通、人口密度、商業(yè)網(wǎng)點分布。

          通過圖層的融合可以看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其用途:決策商業(yè)網(wǎng)點的布局。

          4、模擬問題:利用數(shù)據(jù)及已掌握的規(guī)律建立模型,就可以模擬某個地方如具備某種條件時將出現(xiàn)的結果。

          即回答:如果……將如何?

          高程與被淹沒地區(qū)的關系溫室效應與海平面上漲的關系。

          三、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功能的應用:

          電子地圖空間查詢空間分析空間模擬趨勢分析決策應用

          1、城市信息管理與服務:電子地圖、查詢

          2、規(guī)劃:決策應用

          3、道路交通管理:查詢——決策應用

          4、抗震防災:分析模擬

          5、環(huán)境管理:分析、決策

          案例:GIS在抗擊非典型肺炎中的應用

          168.160.224.167

          板書設計:

          教后感:

        《比的應用》教案13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57~58頁準備題、例3、“想想算算”,練習十二第1~2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學會解答,初步培養(yǎng)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小朋友,今天有許多老師來聽課,你們高興嗎?徐老師也很高興,對他們的到來,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師生鼓掌表示歡迎)

          2.大家拍手拍得很熱烈,但不夠整齊,請聽一聽,老師是怎么拍的,拍了幾下?(教師有節(jié)奏的拍5下),學老師的樣,比我少拍2下。(生拍手)

          3.剛才你們拍了幾下,是怎樣想的?

          指出:要想知道自己拍幾下,就可以想,比5下少2下是幾下,誰會列式。

          4.如果我拍7下,要求你們比我少拍3下,你們該拍幾下?怎樣想?

          (二)復習、引新

          1.直觀復習:再過幾天就是小松鼠的生日了,小白兔準備了禮物送給它,是什么禮物呢?(小黑板出示準備題1)

          (1)小白兔送給小松鼠的紅花、綠花各幾朵?你能用一句話說說這兩種花的關系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填空,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綠花是6朵的?(從9朵里去掉少的3朵)

         。3)師指出:從圖上看,綠花比9朵少3朵,綠花的朵數(shù)就是要從9朵里去掉3朵。

          2.動手操作復習:小白兔給小松鼠送來了鮮花,還給它帶來了什么呢?(出示準備題第2題)

         。1)小白兔的要求是第一行擺6個圓 ,第二行擺三角 ,三角比圓少2個。哪一行擺得少? 擺幾個?請小朋友們動手擺一擺。

         。2)填空:第二行擺( )個三角 ,怎么知道要擺4個?(比圓少2個,就是從6里去掉2)怎么列式?

          (3)師指出: 有6個, 比 少2個,就是比6少2,要從6里去掉2,所以用6-2算。

          3.“想想算算”第1題

          指名填空,說一說為什么用10-2=8?

          師指出:足球比排球少2個,求少的數(shù)要從多的數(shù)里去掉相差的一部分。

          4.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上面題目中想的辦法來學習新的應用題(出示課題)齊讀:

          (三)新授

          1.出示例題,指名讀,說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jù)這樣的條件和問題,你能不能畫出線段圖?自己先在紙上畫,然后和你的同座位進行交流:(出示要求)

          想一想,做一做

          1.表示桃的線段應比梨的線段怎樣?為什么?

          2.在圖上標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3.求桃有多少個可以怎樣想?

          4.怎樣列式計算?

          2.指名一生說他是怎么畫線段的,桃的線段比梨的長還是短,為什么?生到黑板上標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3.告訴老師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桃比梨少多少?少哪一段?要求桃有多少個就是求什么?怎么想?指名說,同座位互說,再指名說一說

          4.指名口頭列式,師板書。追問:為什么用減法?

          師指出:這里求比23少9的數(shù)是多少,要從23里去掉9,所以用減法算。

          (四)鞏固練習

          1.“想想算算”第2題

          看線段圖請一生說圖意(指名說 齊說)

          生填空,為什么用減法算式做?(師引導:這里求的是……)

          2.“想想算算”第3題

          找關鍵句畫波浪線,齊說畫的是哪句?藍花瓶是小數(shù)還是大數(shù)?填完整算式和答句

          3.小游戲,搶答題目(錄音機播放)

         。1)小明家有13只公雞,母雞比公雞少2只,母雞有幾只?

         。2)小華有27張郵票,小紅比小華少5張,小紅有多少張?

         。3)學校車棚有9輛摩托車,自行車比摩托車多20輛。自行車有多少輛?

         。4)二(3)班有40同學,二(2)班有48個同學。二(3)班比二(2)班少多少個同學?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做題時怎樣想的?

          (六)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1、2題

        《比的應用》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步應用題(歸總)的結構特點和解答方法,能正確迅速地找到中間問題(先求什么).

          2.使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這類應用題的解題規(guī)律.

          3.訓練學生有條理地分析數(shù)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乘、除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結構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畫線段圖,并借助線段圖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舊引新.

          1.請你根據(jù)學過的乘除法數(shù)量關系,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舉例提問.

         、賳蝺r×數(shù)量=總價

          ②路程÷時間=速度

         、酃ぷ骺偭俊鹿ばВ焦r

          學生可能舉例:

          ①一個足球50元,3個足球多少元?

         、谖壹业嚼牙鸭蚁嗑啻蠹s120千米,坐汽車行了2小時,這輛汽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③王師傅用小推車為食堂運菜,每小時運80千克,240千克的菜要幾小時運完?

          2.改編:工人們修一條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________?求什么?(求這條路長多少米?)為什么?如果去掉這個問題,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幾天修完?”應該如何解答呢?

          此時,學生可能會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對的,請他說說是怎樣算的;如果沒有,教師提問: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米,幾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總量)根據(jù)哪一數(shù)量關系求工作總量?

          教師導入:生活中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樣的問題.

          二、嘗試探索,學習新知.

          1.(1)出示例5:工人們修一條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幾天修完?

          學生們自由讀題,理解題意.

          教師談話:通過讀題,你想到了那些問題,提出來供同學們思考.

          學生可能提出:

          題目中已知幾個條件,它們各是什么?要求什么問題?線段圖應該怎么畫?

          這道題可以先求什么?(中間問題)為什么?

          求出總數(shù)量后,再求什么?為什么?

          經(jīng)同學們思考(也可以小組討論),師生共同解決.

          全班重點討論下面的問題:

          a.線段圖怎樣畫?題中什么數(shù)量變了,什么沒變?

          使學生明確:為了清楚地反映數(shù)量關系,最好畫兩條線段,兩條線段要同樣長,表示同一條路(說明工作總量是固定不變的).

          b.要求幾天修完,必須先求什么?為什么?

         。劭磮D分析:可以從條件出發(fā),已知每天修12米(工效),又知道修了10天(工時),就可以求出這條路全長多少米?(工作總量)還可以從最后的問題出發(fā),要求每天修15米,幾天修完?必須知道這條路全長是多少米,題目里沒有給工作總量,所以要先求出工作總量.]

          共同解題,說出解題方法.

         。▽W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12 × 10 = 120(米)

          幾天修完?

          120 ÷ 15 = 8(天)

          綜合算式: 12 × 10 ÷ 15

         、菡垖W生說一說怎樣檢驗?

         。2)教師提問:如果將第三個條件改成“每天修20米、每天修30米、每天修4 0米”,問題不變,仍求幾天修完?應該怎樣列式?

          12×10÷20=6(天) 12×10÷30=4(天)

          12×10÷40=3(天)

         。3)教師提問:如果將第三個條件和問題改成“如果要求6天修完,每天應修多少米?”應該怎樣解答呢?

          訂正:這條路長多少米? 12 × 10 = 120(米).

          每天應修多少米? 120 ÷ 6 = 20(米).

          綜合算式:12×10÷6

          全班共同訂正,說說你的解題思路,每一步算式的含義.

          (4)教師提問:再將第三個條件改成“要求5天修完、2天修完”,問題不變,仍求每天應修多少米?怎樣列式?

          12×10÷5=24(米) 12×10÷2=60(米)

          2.對比質疑,歸納概括.

          教師提問:比較例5、改編題,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使學生明確:從應用題的結構上看,前兩個條件是相同的,給了單一量和數(shù)量,第三個條件和問題不同,正好互相交換了一下.從解題思路上看,根據(jù)前兩個條件就可以求出總數(shù)(工作總量),總數(shù)量是固定不變的(題目中一般在第一句話表示出來).不同的是:總數(shù)量÷份數(shù)=每份數(shù),總數(shù)量÷每份數(shù)=份數(shù).

          教師說明:具有以上特點的應用題叫做歸總應用題.(出示課題)

          三、鞏固練習,發(fā)展提高.

          1.獨立完成下題.

         、傩∪A讀一本書,每天讀12頁,6天可以讀完.如果每天讀9頁,幾天可以讀完?

         、谛∪A和小剛讀同樣一本書,小華每天讀12頁,6天讀完,小剛想8天讀完,平均每天要讀幾頁?

          訂正時說說解題的思路各是什么?

          2.填表:

          解放軍列隊出操.填出每行人數(shù)或行數(shù).(說說解題思路)

          每行人數(shù)

          12

          20

          45

          行數(shù)

          15

          10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1.方師傅給食堂運菜.如果用小推車每次運75千克,8次能運完.如果改用平板車運,4次就能運完.平板車每次運多少千克?

          2.招待所新來一批客人.每間住2人,需要15間房.如果每間房住3人,需要幾間房?

          板書:

          探究活動

          折紙條游戲

          活動目的

          學生通過手、腦、口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加深對“歸總應用題”的認識;鍛煉靈活的思維能力,提高數(shù)學素質.

          活動準備

          學生兩人一組,每組準備1張較長的彩條,一張表格.

          活動過程

          1.規(guī)則:兩人一組,甲任意將彩條折成2段(或幾段),乙測量出一段彩條的長度并記錄,接著兩人互換任務,乙將彩條折成不同的段數(shù)請甲根據(jù)第一次的測量結果猜出現(xiàn)在每段彩條的長度并記錄,互相檢查(計算)猜對為贏;此為一局;每場游戲可定為4局,贏者一局加10分,輸者記0分并送對方10分,最后分高者為勝.

          2.所填表格如下:

        《比的應用》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能運用這個知識來解決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使學生樹立用自己學來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自覺檢驗的好習慣,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靈活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玩游戲的形式問題導入

          邀請2名男同學和4名女同學到前臺演示,其他同學注意觀察,老師將事先準備好的6張凳子平均分給男同學3張,女同學3張,很明顯,女同學人數(shù)較多,就會有人沒凳坐,男同學人數(shù)少,就會有多余的凳子,因此,剛才老師這樣分,合理嗎?那要怎么分才合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新內(nèi)容。(板書:比的應用)

          二、講授新課

          1、利用課件出示分橘子給幼兒園大班和小班的問題。

         。1)學生看圖文,弄清圖文意思。

          從屏幕上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幼兒園的老師想干什么?(分橘子給小朋友)

         。2)引導學生找出圖中所提供的數(shù)學信息。

          從圖中可以知道,老師要分什么?有多少?分給誰?怎么分?

         。3)讓學生幫這位老師找出合理的分配方法。并寫在練習本上,如何找?給兩點提示:

          ①可以從數(shù)學書上的相關內(nèi)容悟出解決辦法,②可以與前后左右的同學討論,得出解決辦法。(要求:動作要快,思考要細,聲音要小,方法要靈)

         。4)結果出來后,讓學生主動到臺前匯報,并說出分配方法。這時,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匯報,并分析判斷匯報人的方法好不好?合不合理?數(shù)量對不對?

          (5)匯報完畢,老師結合學生的解題方法,課件展示兩種方法。接著提示學生要學會檢驗,檢驗是判斷答案對錯的好方法,所以要養(yǎng)成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6)出示課件,集體總結按比分配問題完成新課前分凳子的游戲。

          2、教師小結:按比分配的應用題怎樣解答?

          解題方法(教師只作口述,不作板書)。

          教師小結:凡具備上述結構特點,我們就可以用這些方法來解答。

          三、基本練習

          1、出示課件練習:填一填

          2、課件出示與聯(lián)歡會有關的習題,在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后集體訂正。

          四、鞏固提高

          3、課件出示建筑相關的習題,理解題意,引導學生根據(jù)前面的知識類推,用前面的方法解答。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獨立解決,并引導學生自行檢驗。

          五、課堂總結

          學生暢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鼓勵學生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并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三第1、4題

        【《比的應用》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比的應用》07-13

        《比的應用》教案11-19

        《比的應用》教案11-25

        《比的應用》教案11-25

        《函數(shù)的應用》教案06-29

        比的應用練習的教案06-23

        《杠桿的應用》教案11-26

        比的應用教案(精選16篇)10-28

        《透鏡及其應用》教案08-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