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假如》的教學反思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23課,是一首兒童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小詩人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詩的內(nèi)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huán)境。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多讀中識字,要求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課堂設計主要分成三大塊。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指導寫字——回歸文本,鞏固生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朋友們都喜歡聽故事,因此我以故事神筆馬良導入,揭示課題;接著讓學生自主讀書,借助拼音初識生字,通讀課文;然后帶領孩子隨文識字,讓孩子在課文特定的語境中讀準音、記住形、理解義,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認,邊讀邊想,又以有趣的游戲形式鞏固復習生字詞。最后,指導寫好“尋、哭、良、食”四個生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字習慣“一看二寫三對照”為重點,讓學生觀察間架結(jié)構(gòu)、記筆順、描紅、再看關鍵筆畫,一筆一畫寫好字。
整個設計,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能長久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老師帶領孩子隨文識字,讓孩子在課文特定的.語境中讀準音、記住形、理解義,并初步了解課文大意。但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在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認記生字時,孩子出現(xiàn)了長讀的現(xiàn)象,教者能及時的察覺,并馬上反應讓學生聽范讀。但當課件出現(xiàn)問題時,教者沒有進行及時必要的范讀,而又讓學生再自由練讀了一遍,并在引讀完每一小節(jié)后,又請學生個別朗讀進行指導。由于環(huán)節(jié)的重復,連累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時間緊張,在寫字后沒能讓學生及時地進行展示與分享。課后反思,在讓學生充分自讀后,教師應重視自身的示范,讓孩子從模仿中學習讀好。而老師急于想讓學生“讀好”,卻忘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與重點,顧此失彼了。
一節(jié)好課應該是一節(jié)樸實的課。我們應該看,在課堂中學生是否興趣盎然地快樂學習,積極參與學習,大膽地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教師應遵循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遵序漸進地落實教學目標。在學生的“會”與“不會”之間,教師應該有的放矢,有所側(cè)重,切勿面面俱到。
【二年級語文上冊《假如》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上冊《假如》教學反思10-06
二年級語文《假如》教學反思08-04
二年級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2-19
二年級上冊語文《假如》教學設計05-23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24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6-12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23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07-28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