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02 22:25:35 藝詩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5篇)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1

          【教材簡析】

          《確定起跑線》是一節(jié)綜合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實踐活動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圓的概念和周長等知識的基礎上設計的。教材設計這個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一方面讓學生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性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運用圓的有關知識計算所走彎道距離的過程,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從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在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shù)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jù)起跑線設置原理正確計算起跑線的位置。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么有關。

          【教學流程】

          首先,第一部分:提出問題。

          其實我們六年級的學生在經歷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歷年來的校運動會、區(qū)運動會以來,對于運動員要站在不同起跑線上,已經有了一些朦朦朧朧的意識,甚至有部分同學已經會跟學習語文一樣去預習一下。所以,我打算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來提出問題。通過百米飛人博爾特參加的兩個比賽圖片,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兩個比賽起跑時的不同點,接著老師提出問題: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呢?從而引出課題。

          然后是第二部分: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這個部分,我打算分為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和驗證規(guī)律三個環(huán)節(jié)。

          由于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驗證、應用規(guī)律,而不在于計算,由于書上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計算比較麻煩,學生會在這上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主要目標的達成。所以在計算時允許讓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

          解決問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獨立思考。

          先讓學生根據(jù)黑板上的跑道示意圖進行研究,討論怎樣求相鄰跑道的長度差。要解決這個問題,其中學生最容易想到的一種方案是分別求出第一道和第二道的全長,然后減一減,書上的'圖二也有提示。但是其實關于跑道周長的計算,在之前數(shù)學書第71頁的練習十六中已經出現(xiàn)過了,學生已經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跑道其實是由兩個半圓和兩條直道構成的,知道如何計算單條跑道的長度。也會出現(xiàn)直接用相鄰跑道的外圓和內圓的周長相減。

          解決問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先請學生計算第一和第二跑道起點相差的距離,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幾種不同的方法。老師有意識地先請第一種解題方案的小組來匯報,并做好記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肯定有同學會發(fā)現(xiàn)第二種解題方案,也就是書上圖三所提示的:因為各條跑道直道的長度都一樣,所以要求前兩圈跑道差距,只要計算出第二道和第一道所在圓周長的差距就可以了。在匯報完第一種解題方案以后,學生就會提出自己的新方法,這時,可以讓學生自己來做做小老師,培養(yǎng)他們把內在知識外化的能力。第三種方案其實是由第二種轉化得來的,相鄰兩個圓周長的差就是它們的直徑差乘∏。

          至于第四種解決方案,即相鄰跑道的差距=2π道寬。這是這節(jié)課重點要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不一定會有學生想到,這時就要看老師怎么引導了。要得出這個規(guī)律,不光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也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算術素養(yǎng)。即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急著把答案算出來,而是運用代數(shù)的知識,符號化的思考,把一些已知數(shù)據(jù)先用公式字母代替,合并化簡以后再最后求出答案。

          比方說這里,在學生介紹第二種解題方案的同時,老師就可以一邊記錄,一邊引導學生往第三種方案上靠攏。從方案一開始,相鄰跑道的差距=第二道全長-第一道全長,轉換成符號化表示:=(2a+πD)-(2a+πd)=πD-πd,即第二道圓周長-第一道圓周長。引導到這里,先讓同學把第二種方案介紹完。然后讓大家一起觀察,還能不能繼續(xù)等下去?有沒有新的方法?這時,就會有同學說用乘法分配律=π(D-d)。那么D-d又是什么呢?部分同學可能已經發(fā)現(xiàn)了,讓他們來說說看,如果學生解釋不清楚,教師可以再通過課件演示,說明D-d就是兩個道寬,而道寬是什么?就是兩條半徑之差。然后繼續(xù)等下去:=2π(R-r)=2π道寬。

          解決問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驗證規(guī)律。

          得出一個規(guī)律,就科學的思考過程而言,還不一定正確,必須要經過驗證,這時可以出示剛才未完成的表格,讓同學們先根據(jù)第四種解題方案預測一下各跑道的總長,把直徑和全長兩欄填完,并再次強化理解每相鄰兩道的直徑各要加上兩個道寬。然后讓每組同學任選一個跑道,填一填。

          最后是第三部分:拓展應用

          研究這節(jié)課的目的,不只是僅僅為了解決一個跑道問題,而是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學會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題目:

          拓展一: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比賽,相鄰跑道之間又應該相差多少米?200米只有400米的一半,只要跑一個半圓和一個直道就行了,因此,剛才的三種方案都要÷2。相鄰跑道的差距=(a+πD/2)-(a+πd/2)=πD/2-πd/2=(D/2-d/2)π=(R-r)π=π道寬。

          拓展二:我們學校有一個200米的運動場,道寬1米,如果要進行男子400米比賽的話,起跑線應該怎么設置?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平面圖形的周長。是一堂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的課,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p100~p10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新課標里提到“數(shù)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針對這一特點和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生活實際,本課時的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分別為:

          1、結合具體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并能指出具體圖形的周長。

          2、結合具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能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3、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貫穿全局、帶動全局的核心內容,它是由各部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周長的概念以及周長的計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這個知識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到今后學習的各種圖形的周長計算。我給這個課時的教學重點定為兩個:

          1、周長的認識。

          2、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

          能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樹葉圖片。

          (二)引導學生學習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

          遵循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原則,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聯(lián)系實際,注意通過直觀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選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方法是直觀演示為主,引導學生親自操作、觀察思維、自學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多種方法有機配合使用。

          (三)教學過程:

          一、探索對比,引入概念。

          在生活中,學生更多的遇到的是具體圖形,而特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會出現(xiàn)得比較少,所以在第一個層次我采取了從一般到特殊的教學模式。以常見的樹葉為例抽象出周長的概念。首先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情境:為了迎接五城會的到來,小瓢蟲星星積極開始了體育鍛煉,每天都會到青葉操場上跑步。用多媒體演示小瓢蟲星星在青葉操場上兩次不同的跑步路線,讓學生觀察跑步路線是否相同,分小組討論不同在哪里,在矛盾形成的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勢而漲,當學生觀察得出結果:一次沿著青葉的邊沿從樹根出發(fā)最后跑到終點剛好跑完一周,另一次還是沿著樹葉的邊沿從樹根出發(fā)但是最后沒有跑回樹根,離一周還差一點。在此同時教師揭示周長的概念:剛才星星第一次跑的是樹葉一周的長度,也就是樹葉的周長,我們把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通過兩次不同爬行過程的比較,學生的腦中形成了周長完整的表象。在這一教學層次中不是把周長的概念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比較,合作交流,為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提供感性材料,最后再水到渠成的揭示周長的概念。

          二、動手操作,落實概念。

          在學生的具體觀察,比較后,教師揭示了周長的概念,學生對周長有初步認識之后,出示多種具體圖形,讓學生動手自己在手中的卡片上描一描這些圖形的周長,從而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類化使學生體會到概念是對具有共同特征的許多具體內容的概括:

          小學生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周長了之后,通過描一描周長這一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進一步認識了周長的意義。

          三、因勢利導,探索發(fā)現(xiàn)。

          探索發(fā)現(xiàn),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重講輕練為邊講邊練,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活動,實現(xiàn)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

          在學生對周長有感性的認識之后,讓學生理性的思考,分小組討論要求出這些圖形的周長怎么辦?討論估計有三種情況:①用繩子量套在圖形上,在把繩子拉直用直尺量繩子的長度②把圖形簡下來在直尺上滾動③量出各條邊,再把各條邊相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各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用繩子量不方便,存在誤差;滾動剪下來的小實物可以,大實物、畫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圖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先量出組成該圖形各條邊的長度,把各條邊相加得出該圖形的周長。但是量幾條邊呢?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有的圖形沒有必要把所有的邊都量出來,相同長度的'邊只需要量一次就夠了。

          學生在自身的探索討論下求出了這些圖形的周長,這時再出示圖形中較特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2厘米

          3厘米

          讓學生求出他們的周長,這對于計算出以上具體圖形的學生來說簡直就是信手拈來的簡單。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有以下幾種做法:

          長方形的周長:

          ①4+2+4+2=12(厘米)

         、4×2+2×2=12(厘米)

         、(4+2)×2=12(厘米)

          正方形的周長:

         、3+3+3+3=12(厘米)

         、3×4=12(厘米)

          在學生展示出不同算法之后,進行討論,讓學生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方法,新課標提倡算法的多樣法,而現(xiàn)實生活中正正規(guī)規(guī)給出長寬求周長的例子少之又少,為了更好的將所學知識運用與生活實際,學生討論出的方法不唯一,不總結公式。

          四、解決實際問題。

          1、每小題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

          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圖形,并通過測量移動等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斷,教師結合多媒體展示邊線移動的過程,直觀地說明每組題中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長,讓學生直觀的感覺到圖形的周長和圖形大小無關,只和組成圖形的邊長有關。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深化對周長概念的理解。

          2、伍校長想在咱們學校周圍修上一堵新圍墻,你能幫伍校長算算圍墻要修多長嗎?

          新課標里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在學生掌握了周長的計算方法后,讓學生求出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應用題的結構,并會分析、解答 簡單的兩步應用題;

          2、能力目標:學會用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意目標: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兩步應用題結構的把握以及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

          教學過程:

          一、 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應用題,你知道哪些有關應用題的知識?你還想對應用題有哪方面的了解?

          二、游戲激趣、明白結構

          那么,讓我們來做個游戲,你們看老師手中有很多花,現(xiàn)在給第一個學生2朵,給第二個學生3朵,你能說出老師手中花的朵數(shù)嗎?如果老師說,比第一個學生多8朵呢?或說,是兩學生的花的總數(shù)呢?你能說出來嗎?

          師生共同領會:一道完整的應用題要有:條件、問題和數(shù)量關系。

          三、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國慶節(jié)就要到了,我們來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黃花25朵,紫花18朵,請學生提出想要知道的問題,并解答。

          如果添上“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少3朵,做了多少朵紅花?”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討論:這一題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們小組最喜歡的方式把題意表示出來。[手勢、圖形、線段];請你們互相說一說,題中哪句話最能表示出問題和條件的聯(lián)系;學生嘗試解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

          四、嘗試創(chuàng)造、加深理解

          小組協(xié)作、師生合作,改變題中的`第三個條件即“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少3朵”你們能編出怎樣的應用題,請試試看;學生匯報創(chuàng)造的成果。

          五、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完成課后“做一做”;同桌合作互相分析其中一道題。

          六、閱讀課本、學會發(fā)現(xiàn)

          請你們閱讀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4

          教學內容:

          13-15頁圖示和例1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分木棍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同學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出示60個小木棍。

          觀察:這里有幾個小木棍?(同學數(shù),并口答。)

          2、假如要把這些小木塊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同學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身分的方法合解雇。

          4、假如不分小木塊棍,我們又怎樣口算60÷3能?

          結合同學匯報,教師板書:

          這樣算 6÷3=2

          60÷3=20

          6、試一試。(同學獨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寫出結果。

          (2)說說口算方法。

          二、教學例1第二個問題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考慮,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同學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6÷3=2 600÷3=200

          3、試一試。

          360÷6 640÷8

          三、教學例1第三個問題

          1、出示第三個問題

          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考慮,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同學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24÷3=8 240÷3=80

          四、鞏固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17頁1.2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5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xiàn)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假如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xù)“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shù)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 與規(guī)范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shù)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shù)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認識正、負數(shù)。

         。1)引入正、負數(shù)。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shù)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shù)叫負數(shù)(板書:負數(shù));這個數(shù)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shù),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shù)都是正數(shù)。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已有的口算乘法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shù)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經歷整數(shù)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shù)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熱身:

          160×40 230×40  19×3  180×40  140×7

          2、豎式筆算:

          45×23=

          85×30=

          二、探究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1、課件示信息窗圖,學生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

          2、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

          3、解決問題:買114袋谷子要花多少錢?

          你會計算嗎?學生自己試著在本上做,做完后小組交流,主要交流每一步計算的過程。兩生板演。

          4、學生班上交流計算過程,特別是要重點讓學生說清楚用第二個因數(shù)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的個位時,積的末位應寫在哪一位上,并說明理由。如果學生講不清楚,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交流清楚。

          5、小練習:321×12   209×18

          三、探究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1、學生獨立解決:買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錢?

          兩生板演,學生做完后同位倆交流。在學生做之前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時應注意什么?

          2、學生根據(jù)板演講解計算過程,如果學生列的算式有簡便算法的,師可引導學生試著比較這兩種算法哪種簡便,然后再強調當因數(shù)末尾有0時應注意寫簡便算法。

          3、學生小組討論:怎樣計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四、課堂檢測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確定等量關系,正確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利用恰當?shù)姆椒ń鉀Q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弄請已知量與未知量的聯(lián)系,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準確的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P107)

          1、找出下列應用題的等量關系。

         、倌猩藬(shù)是女生人數(shù)的2倍。

         、诶鏄浔忍O果樹的3倍少15棵。

         、圩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兒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馨褍筛瑯拥蔫F絲分別圍成長方形和正方形。

         。 學生回答后教師點評小結)

          我們今天就復習運用題目中的等量關系解題。(板書: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新授內容

          1、教學例3、

          (1)、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僮x題,學生試做。

         、趯W生匯報(可能情況)

          (90+75)×4

          提問:90+75求得是什么問題?再乘4求的是什么?

          90×4+75×4

          提問:90×4與75×4分別表示的是什么問題?

         。ㄓ蓪W生計算出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2)、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多少小時相遇?

         。ㄏ扔盟阈g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佟660÷(90+75)=?

         、诜匠

          解: 設經過x小時相遇,(90+75)×x =660 或者, 90×x +75×x =660

          讓學生說出等量關系和解題的思路

          教師小結(略)

          (3)、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 先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660—90×4)÷4=?

         、、方程

          解:設貨車每小時行x千米

          90×4+ 4x = 660 或者(90 + x )×4 = 660

          讓學生說出等量關系和解題的思路

          教師小結(略)

          讓學生比較上面三道應用題,它們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比較用方程解和用算術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這兩道題有什么聯(lián)系?有什么區(qū)別?

          三、鞏固反饋。(P109---1題)

          1、根據(jù)題意把方程補充完整。

         。1)張華借來一本116頁的科幻小說,他每天看x 頁,看了7天后,還剩53頁沒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媽媽買來3米花布,每米9.6元,又買來x千克毛線,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電工班架設一條全長x 米長的輸電線路,上午3小時架設了全長的21%,下午用同樣的工效工作1小時,架設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題)解應用題。

          東鄉(xiāng)農業(yè)機械廠有39噸煤,已經燒了16天,平均每天燒煤1.2噸。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燒1.1噸,還可以燒多少天?

          小結:根據(jù)同學們的不同方法,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哪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

          3、思考題。

          甲乙兩個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時一艘貨船從甲港開往乙港,下午2時一艘客船從乙港開往甲港?痛_出12小時后與貨船相遇。如果貨船每小時行15千米?痛啃r行多少千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110---5題)不抄題,只寫題號。

          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應用題

          等量關系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例3:一列火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學重難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三、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口算卡片,每人準備一個時鐘。

          四、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播放新年聯(lián)歡晚會的片段)

          談話: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談話: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時間單位“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贂r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诿脶樧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賻: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趯W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看誰數(shù)得最準確。

         、苄〗Y: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shù)一個數(shù)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shù)字12走到數(shù)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shù)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2.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shù)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shù)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3.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補充:

          ①們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谛∶髋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凑l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五)作業(yè)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2.通過學生合作、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的能力。

          5.體會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從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尋找方法、解決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欣賞幾張圖片,大家想一想這是什么活動中的呢?(運動會開幕式)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師:看,同學們在干什么?在運動會開幕式上表演團體操,整齊嗎?(出示P99頁情景圖)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生:3個方陣一共多少人?

          老師有點看不懂這幅圖,哪里才叫一個方陣?(請同學在屏幕上指一指)那另外兩個方陣在哪里?(屏幕不夠大,照片沒有照出來)。

          那這道題除了“有3個方陣”這個條件外,你還能找出其他的條件嗎?

          生:(每行10人,每個方陣有8行。)

          師:那么我們想一想如何根據(jù)這些條件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討論討論。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生匯報。板演。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具體的情境呈現(xiàn)給學生信息,培養(yǎng)了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不僅調動了學生研究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數(shù)學問題,從而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方法一:先求出每個方陣的人數(shù),再求出3個方陣的人數(shù)。

          10×8=80(人)表示什么意思?

          80×3=240(人)又表示什么意思?

          列出綜合算式10×8×3=240(人)。

          方法二:先求出3個方陣一行的人數(shù),再求出3個方陣8行的人數(shù)。(把3個方陣橫著并在一起,先求出一大行的'人數(shù),再求出8大行的人數(shù)。)

          10×3=30(人)表示什么意思?30×8=240(人)又表示什么意思?列出綜合算式10×3×8=240(人)

          方法三:先求出3個方陣一列的人數(shù),再求出3個方陣10列的人數(shù)。

          (把3個方陣豎著并在一起,先求出一大列的人數(shù),再求出10大列的人數(shù)。)

          8×3=24(人)表示什么意思?

          24×10=240(人)又表示什么意思?

          列出綜合算式8×3×10=240(人)。

          小結:觀察這三種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點:最后結果相同,都連續(xù)用了兩次乘法,是兩步計算應用題

          不同點:方法不一樣。

          師:真了不起!,同一個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但是,無論思路如何,都是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也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學的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連乘

          (設計意圖:多種算法的展示,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使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許多用連乘的方法來解決的實際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幾個。

          做一做: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呢?

          練習1:它堅持鍛煉身體,每天跑兩圈。跑道每圈400米,他一個星期(7天)跑多少米?

          練習2:我們算一算這個場所可同時接待多少位客人?

          練習3:他已經游了多少米?

          拓展4:鋼筆問題(方法最優(yōu)化,解決問題)

          為了杜絕浪費糧食現(xiàn)象,學校準備舉行節(jié)約資源教育活動,并準備購買鋼筆獎勵給節(jié)約之星,共有40個班級,每個班級有3名節(jié)約之星。大隊委員來到文具批發(fā)市場后,得到如下信息:

          第一家商店:每支8元。

          第二家商店:每支9元,如果購買100支或100支以上,每支6元。

          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到哪家去買?

          四、回顧總結。

          短短的四十分鐘過去了,這節(jié)課你們開心嗎?那我們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教師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問題,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提出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后祝每個同學都越來越聰明、能干。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2、在實際操作中,感受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初步感知它們間的不同,且能初步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通過相關的操作活動,能夠找出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

          4、培養(yǎng)觀察、分析、推理及比較(類比和對比)等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排列規(guī)律的過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順序地來計算組合、排列數(shù),初步了解簡單事物組合和排列的不同。

          三、教具、學具的準備:

          課件、衣服卡片、學生練習紙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和貝貝一起進入有趣的教學廣角,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事先板書:數(shù)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創(chuàng)設情境

          1、衣服搭配中的組合問題

          星期天,爸爸、媽媽要帶貝貝去游樂園玩,既然是去游玩,就要穿得漂亮一些,貝貝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穿什么衣服(點擊出示圖片例1圖(兩件上衣和三件下裝,電腦音問: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

         、偕

          師:誰猜的對呢?(你們是不是猜對呢?)我們不妨一起來驗證以下,同桌合作動手擺一擺,同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擺完后,用你喜歡的方法在練習紙表示出來。

          展示成果并交流:

          師:為了便于同學們表述,我們給這些衣服編上號。

          反饋:讓學生先反饋擺法,再反饋記錄法。

          評議。

          師:他們的搭配方法中,有重復的嗎,有遺漏的嗎?他們再擺的時候,是怎樣做到不遺漏也不重復的呢?

          師:簡單的說,他們是先確定一件上裝,然后和不同的下裝進行搭配,再確定一件上裝,和不同的下裝進行搭配,很快就擺出了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這樣的思考方法,非常的——

          生:有順序。

          師:是啊,只要做到有序的思考,就能做到不遺漏也不重復。

          師:然后他們按照擺法的順序,用連線法進行了表示。你們也是用連線法表示的嗎?有沒有不是的?其實,我們還可以編號組合來表示,如①A……你們?yōu)槭裁炊歼x擇用連線法呢?

          師:理解了擺法,學會了連線法,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3+3=6可以改寫為2×3=6)算式中的2和3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2表示有2件上裝,3表示每件下裝有3種搭配方法。)

          師:剛才我們討論的是先確定一件上裝的情況,有沒有,思考的角度和他們不一樣的同學?

         。ㄓ校妥寣W生上來用連線法邊說,邊記錄。)

          (沒有)誰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呢?

          師:誰能一邊說,一邊用連線法表示出來?

          師:看懂了,舉手,好,他是先確定,……雖然思考角度不同,但因為思考有序,也完整地得出了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2、早餐中的組合問題

          等貝貝穿好衣服,媽媽也為她準備好了豐富的早餐,(看練習紙),有哪幾種飲料?哪幾種點心?如果飲料和點心各選一種,一共有多少種選法呢?你能剛學會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

          (1)生嘗試獨立完成

          (2)反饋誰想上來說給同學們聽?

         。3)評議

          師:他按照這樣的方法選一選,連一連,你們贊同嗎?大家都贊同的方法,肯定都是好方法,這種方法好在哪里呢?

         。ㄋ窍却_定一杯飲料,與3種不同的飲料進行搭配,再確定一杯飲料,與不同的點心進行,這樣,以此類推)

          師小結:因為思考有序,所以做到了不遺漏,不重復,而且速度很快。

         。4)會列式計算嗎?每個數(shù)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5)他是從飲料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思考,有思考角度和他不同的嗎?(能換個角度思考嗎?)

         。4)取一張飲料圖放在練習紙上

          師:如果再添1杯飲料,那有幾種選法呢?

          師:這么快,你們是怎樣想的?

         。◣熞龑W生說清楚每種飲料都有3種搭配方法,所以4種飲料就有4×3=12種配方法。)

          師:啊,原來,用飲料的數(shù)量和點心的數(shù)量——

          生:相乘,就可以得到總的搭配數(shù)量。同學們學出點門道來了,那我來考考你們,再增加1種點心呢?如果有5種飲料,6種點心呢?

          3、3個數(shù)的排列問題

          吃好了早餐,就讓我們和貝貝一起出發(fā)吧?他們先來到游樂園做個數(shù)字游戲,(課件出示)

          用手勢告訴我,你認為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3位數(shù)?

          誰想的是正確的呢?(都認為是6個,有哪6個呢?)仍舊以同桌為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擺一擺,然后把你擺的數(shù)記下來。

         。1)同桌合作完成

         。2)交流

         。3)評議

          師:有重復的嗎,有遺漏的嗎?有順序嗎?他是按怎樣的順序擺出來的呢?

          師小結:他是先確定百位上的數(shù),然后剩下的2個數(shù)擺在十位和個位,然后交換十位和個位兩個數(shù)的位置,就又得到了一個新的數(shù),以此類推,得到了6個不同的三位數(shù)。

          師:當他在確定百位上的數(shù)的時候,他又是按怎樣的順序來確定的?還可以按怎樣的順序來確定呢?

          師:他是先確定百位上的數(shù),換個角度思考,也可以——生(略)

          師:看著這6個數(shù),你能列一個算式嗎?說說想法。

          師小結:每個數(shù)擺在百位,都可以有兩個不同的3位數(shù),3個數(shù),就有3×2=6個不同的三位數(shù)。

          4、拍照中的排列問題

          做了這么長時間的數(shù)字游戲,可真有點累了,到開心屋去開心一下吧,這不,貝貝一家三口經過裝扮,變成了這三兄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開心時刻,當然要拍照留念,他們有多少種不同的站法呢?為了方便記錄,你們可以先給他們編編號。

          (1)生嘗試獨立完成

         。2)反饋

          5、比較例1和例2的異同,感受區(qū)別

          學到這里,我們已經和貝貝一起解決了生活當中的4個問題,這第1個問題和第3個問題在解決過程中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ㄒ路拇钆鋯栴}和順序無關,數(shù)字的排列和順序有關。)

          (三)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開心嗎?為什么開心?

          (四)完成課堂作業(yè)

          五、課后反思:

          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已經可以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稑藴省分兄赋觯骸爸匾臄(shù)學概念與數(shù)學思想宜逐步深入!北咎捉滩淖⒅伢w現(xiàn)這一要求,所以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繼續(xù)學習排列與組合的內容。因為本課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所以我將本課的重點放在向學生滲透相應的數(shù)學思想,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上。

          本次教學內容安排的都是學生身邊的事例和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如在例1中安排的是有關衣服的搭配問題,讓學生找出不同的穿法,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用活動數(shù)字卡片找出不同的兩位數(shù)的活動;在例2中安排了學生用數(shù)字卡片擺三位數(shù)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照相時的不同站位的活動。

          由于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所以我采取了讓學生動手實踐、同桌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從而讓學生能根據(jù)實際問題采用羅列、連線等方式,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并能感受到有的與順序有關,有的與順序無關。

          如教學例1時,讓學生利用學具自己動手擺一擺(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制作好衣服的小卡片),看看一共有幾種穿法。接著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把各種穿法記錄下來,學生都用了連線的方法,所以我又簡單地介紹了羅列法。之后把練習二十五中的早餐搭配問題作為了鞏固練習,并且做了修改,增添了1種飲料,將橫向擺放改為縱向擺放,以此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在學生順利完成后,又了進行了加深,將飲料逐漸增加至5種,飲料逐漸增加至6種,讓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漸抽象為抽象思維,從連線法抽象為計算法。又如教學例2時,也是讓學生先動手擺一擺,看看用三個數(shù)字卡片一共能擺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shù),并把它們記錄下來,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接下來讓每個小組進行匯報交流:你一共擺了幾個三位數(shù)?你是怎樣擺的?用什么方法記錄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最后對學生的匯報進行小結:不管是怎樣的擺放、排列,只要做到有順序的記錄,就可以保證不重不漏。

          課程結束后,楊老師予以了細心的指點,在她的指點下,原本自己覺得混沌不開的地方,就豁然清晰了。

          1、課堂中沒有完成課堂作業(yè)本,顯然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存在問題,經楊老師點撥后頓悟:教學內容主次不分名,如新授要引導到位,但練習在放手讓孩子完成后,略微指導就過,而我花了幾乎與新授等同的時間,細究原因,還是老師的本位思想在作怪,沒能充分相信學生的接受能力。

          2、教參要求,讓學生初步理解例1與例2的區(qū)別,即有的與順序有關,有的與順序無關,但由于教學時間安排的不合理,以致于沒能讓學生經過討論而匆匆指名說說就收場了,所以很多學生其實是不理解的。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第五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乘法估算。

          2.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習慣;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估算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運用數(shù)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猜數(shù)引入

          老師想了一個數(shù),它是個兩位數(shù),你們猜它是幾?(隨著學生的猜測,教師用“大了”和“小了”提示)

          回憶剛才我們猜數(shù)的時候,是不是一下子就猜出來了呢?像剛才這種在老師提示下進行有根據(jù)的猜測,叫估計。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估計。

          [說明:課前的猜數(shù)游戲,學生興趣盎然,為新課的引入做好了鋪墊。]

          二、感受估計的需要

          1.今天的課堂上,除了老師和你們外,還來了你們的一些老朋友呢!(課件呈現(xiàn)8只機器貓)來了多少只機器貓?(當數(shù)量少的時候,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了)

          快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多少?(課件呈現(xiàn)滿屏幕的機器貓,造成學生數(shù)不清的困難)

          2.這么多,一下子數(shù)不清,我們可以估一估呀!(學生第一次估的差距比較大,有1000、100、500、200等)

          師:怎樣估計能精確些?

          生1:圈出一份估一估,然后再看有這樣的幾份。

          生2:給這些機器貓排排隊。

          3.課件給機器貓排隊,排成8行。(按先估每行大約有幾只,然后乘8的方法估一估)

          4.師:機器貓每行有29只,排成8行,大約有多少只?該怎么列式?

          [說明:創(chuàng)設數(shù)機器貓只數(shù)的情境,分成以下幾個層次進行教學:

          1.直接呈現(xiàn)數(shù)量較少的機器貓,學生一眼就可以觀察得出;

          2.呈現(xiàn)很多機器貓,造成數(shù)不清的困難,引導學生感受估計的需要;

          3.由于眼花繚亂,第一次估計不精確;

          4.通過交流估計的方法,達到比較精確的估算。這樣四個層次的教學,讓學生主動感受和體驗到了估算的必要性與作用。]

          三、交流估算的方法

          1.29×8大約等于多少?把你的想法,在練習本上表示出來。

          2.交流展示學生的估算方法。

          A.29×8≈240,把29看成30。

          (師介紹約等號的含義、寫法和讀法,并與等號進行比較)

          B.29×8≈160,把29看成20。

          C.29×8≈290,把8看成10。

          D.29×8≈300,把29看成30,把8看成10。

          [說明: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讓他們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與充分的尊重,這樣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才得以盡情地流露與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結論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達中得到完善。學生在此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方法,雖然有的方法還不恰當,但每個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得到了發(fā)展,并在與他人方法的比較中感受到了不同估算方法的優(yōu)越性和局限性。]

          3.這幾種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4.同樣是把因數(shù)看成整十數(shù),但估出來的結果差距很大,這是什么原因啊?

          5.通過交流明確:應該把因數(shù)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數(shù)再估算。(去掉29×8≈160)

          6.剩下的三個結果,哪個與準確值最接近?(課件演示每種估算方法)

          (A是多估了1個8,C是多估了2個29,D是多估了2個29和1個8;這里不需要向學生直接說明,只要讓學生感受即可)

          小結:這幾種方法都可以,同學們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7.全班42人,如果送給每人5只機器貓,估一估,這些機器貓夠送嗎?42×5≈200(只)

          和前面一題進行比較:29×8≈240(估大),42×5≈200(估小)。

          8.試一試。

          21×6≈ 48×5≈ 397×3≈ 510×7≈

          9.小結:我們在估算的時候,都是把這些乘法算式中的某個數(shù)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那是不是可以看成任意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呢?(要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四、拓展提升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和估算有很大的 聯(lián)系。陸老師今年暑假的北京之游就碰到了很多和估算有關的知識,讓我們以數(shù)學的眼光去看看吧!

          第一站:長城

          長城離陸老師所住的賓館有點遠,汽車每小時行駛53千米,3小時才到達,長城離賓館大約有()千米。

          第二站:美麗的北海公園

          告示:每條大游船限乘120人。

          正好有4個旅游團,每個團有31人,估算一下,他們能同時上一條船嗎?

          [說明:此題引發(fā)了學生的爭論:約等于120,卻為什么不能上船?出現(xiàn)認知上的矛盾,學生通過爭論后,明白把31看成30是估小了,所以結果也比準確值小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懂得了估算和精確計算之間是有誤差的,在運用估算結果來解決實際問題時,還必須考慮現(xiàn)實情況。]

          比較:31×4○120(讓學生明白估算的另一個用途)

          第三站:天壇公園

          每張門票8元,陸老師所在的旅游團共有39人,320元錢夠買門票嗎?

          為什么同樣是估算,剛才不能上船,而現(xiàn)在買門票卻又夠了呢?

          學生通過辨析比較發(fā)現(xiàn),剛才是估小了,而現(xiàn)在是估大了,所以夠了。

          比較:39×8○320

          第四站:購買北京特產

          每種特產,老師準備都買8份,請你們幫助我算一算,大約要花多少元錢?

          反饋:1.(58+11+33)×82.58×8+11×8+33×8

          ≈(60+10+30)×8 ≈60×8+10×8+30×8

          =800(元) =800(元)

          比較兩種方法,哪種簡單?想一想,老師大約帶多少錢就夠了?(讓學生明白估算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

          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shù)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shù)感,具有重要的價值”。而學生估算習慣的培養(yǎng)與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估算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充分挖掘估算題材,重視進行估算示范,使學生認識到估算的必要性和優(yōu)越性,并關注估算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辨、辯證看待問題能力上的作用。

          1.大膽改變教材內容,使學生產生估算的需要,體驗估算的現(xiàn)實性。

          乘法的估算,學生以前并沒有接觸過。在這節(jié)課上,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的內容做了一些調整,將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所學習的新內容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并通過現(xiàn)實問題,讓學生明白估算的必要性。與此同時,課中所設計的一系列練習,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碰到的現(xiàn)實問題,并具備用估算解決的現(xiàn)實需要,因而整節(jié)課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濃厚的生活味。

          2.深入挖掘教材內涵,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課堂的思辨性。

          成功的數(shù)學課,既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也能將簡單的問題深化!俺朔ü浪恪币徽n,教師們都會想到要讓學生體驗估算的“必要性”,設計的學習素材要富含現(xiàn)實氣息,但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是不夠的。如果深入研究教材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實運用估算的過程中,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根據(jù)估的結果就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二是因為估的結果有時估大有時估小,單憑估出來的數(shù)據(jù)并不能直接準確地回答所要解決的問題,即還需結合現(xiàn)實情況進行考量。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了這些情況,精心設計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到“估大”、“估小”的情況及如何運用這樣的結果解決問題,同時穿插比大小的訓練,從而將現(xiàn)實性、思辨性較好地統(tǒng)一起來。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12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shù)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xiàn)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fā)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xié)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探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五、課前準備: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實驗記錄表,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學習面積單位有什么用?

          生:測量面積

          出示長方形紙板

          師: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何測量它的面積呢?

          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師: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測量操場的面積,教室的面積;草地的面積;等等,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那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的目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抓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學情預設:根據(jù)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會出現(xiàn)這幾種情況:和長有關、和寬有關,和長、寬都有關,和周長有關)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也培養(yǎng)了學生大膽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實踐探究,合作交流

          師: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帶上老師溫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導學提示:

          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建3個長方形,完成實驗記錄表。

          2、 仔細觀察記錄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嘗試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

          (學情預設: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合理分工,有序地開展實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動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借助導學提示經過啟發(fā),獨立思考,討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叢冢提高認知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到臺前展示實驗記錄,并發(fā)言

          (學情預設:各小組介紹搭建的3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通過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對表達流暢,思路清晰的小組給予表揚)

          如:我們組共搭建了3個長方形,第一個長方形的長是3厘米,寬為2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第二個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12平方厘米;第三個……通過三次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五)、解決問題

          1、實踐活動

          在我們這間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請大家任選一個,先估計它的面積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計的和算出的面積是不是較接近。(學生操作活動,并利用長方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它們的面積)

          2、前幾天,老師新?lián)Q了一個辦公桌,它的長是14分米,寬是8分米,我想給這張辦公桌配一塊玻璃,需要買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題:

          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新知,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的價值,既豐富了敘述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另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并不是長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再如三角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它的面積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后研究)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

          七、教學反思

          1、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在數(shù)學新教學價值觀中要求:"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本節(jié)課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傳遞——接受”式模式,嘗試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貫穿“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思路,整節(jié)課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索方法的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xiàn)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這也就是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充分體現(xiàn)。“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

          2、學會與人分工合作

          本節(jié)課通過小組合作,運用不同的實驗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開放了獲取新知的整個教學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根據(jù)學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學生異質分組,以學生學習小組為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并達成團體目標。由于小組成員各有其職,且職責分明,因此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也可以彌補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小組合作學習又是以個體學習為基礎的,讓不同個性、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fā)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3、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

          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教者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如計算學校操場的面積等,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個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在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通過角的度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應用工具進行角的量化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在對角的具體量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掌握角度量化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圖形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步驟。

          難點:量角器測量角時內外圈的選擇。

          教學流程

          1.導入

          根據(jù)游戲“憤怒的小鳥”,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平時玩游戲的時候,是調整什么才能打到小豬呢?讓學生初步對于角度這個概念有一定的認識,并在黑板上畫出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會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學生提問:對于兩個角來說如何確切的知道它們之間差多少呢?繼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角的度量。

          2.新授

          (1)學生根據(jù)之前學習過的經驗,會用三角板先測量角的大小,但是會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還是不能具體知道兩角之間究竟相差多少。

          (2)通過多媒體展示出角被平均分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寫作1°。從而引出角的度量單位。

          (3)指導閱讀:讓學生觀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學書本上第18頁下半部分的內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組內交流,關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級反饋對量角器的認識。(多媒體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圖片供學生交流使用)

          提問:量角器上有角嗎?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數(shù)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頂點。

          讀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數(shù)。

          多媒體課件顯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讀內、外圈數(shù)的角都有)

          (4)請學生動手嘗試用量角器量出書上∠1的度數(shù),并在小組里說說是怎樣量的?班級交流量角的方法。(學生利用實物投影講解自己量角的過程。)師生共同總結量角的方法。多媒體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動態(tài)步驟。(每一步在關鍵部位閃爍提示)

          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①量角器的中心點要和角的頂點重合

         、诹拷瞧魃系0刻度線和角的任意一邊重合

         、劢堑牧硪粭l邊所對的是角的度數(shù)

         、芰拷瞧魃嫌袃蓷l0刻度線,一條是內圈的,一條是外圈的;0刻度線在內圈,度數(shù)就讀內圈;零刻度線在外圈,度數(shù)就讀外圈。

          總結“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它邊看度數(shù),內外要分辨”。

          3.鞏固練習

          (1)測量課后第三題角的大小,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內外圈度數(shù)有誤、0刻度線沒有和角的一邊完全重合)

          (2)游戲:觀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師隨便報出一個度數(shù),學生利用胳膊來表現(xiàn)出這個角的大小。(雙臂張開代表180度)

          4.小結

          同桌交流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說出測量角的步驟是什么?

          5.作業(yè)

          向家長介紹量角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測量生活中見到的角的大小。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14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今天老師請大家?guī)砹艘恍┥钪谐R姷娜萜,誰來說說你所帶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ㄖ该涣鳎

          2.談話:像這些計量比較少的液體,常用毫升做單位,毫升可以用符號“ml”表示。(板書)

          二、學習新課。

          1.談話:飲料瓶的容量是500毫升,鈣奶瓶的容量是100毫升。那么1毫升是多少呢?

         。ㄗ寣W生來簡單描述,或上來倒出認為是1毫升的.水。)

          2.認識1毫升。

          出示:25毫升量筒。

          談話:這是一個25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是1毫升。

         。ǔ鍪緦嵨铮寣W生觀察,感受1毫升有多少。)

          我們再用這個滴管來滴1毫升的水,數(shù)數(shù)有這樣的幾滴。

          3.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數(shù)數(shù)。

          4.談話:你覺得1毫升的水怎么樣?

         。ㄗ寣W生體會1毫升是很小的計量單位)

          5.談話: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升和毫升都是容量的計量單位,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可進行猜測,可能有學生已經知道其中進率。)

          6.出示:圖片

          談話:你能看著刻度說出每個容器里有多少毫升水嗎?(指名交流)

          7.出示1升水,與500毫升的水比較,估計1升水有多少毫升?

         。1)學生估計交流。

         。2)實驗證明。

          板書:1升=1000毫升。

          8.練習,“想想做做”第4題。

          4升=()毫升2000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校對,及時糾正錯誤。

          三、鞏固應用,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題。

          (1)學生審題后估計各容器里有多少毫升。

         。2)出示數(shù)值,全班讀一讀。

          2.第3題。

         。1)學生審題,指名說出每種飲料的容量。

          (2)學生獨立思考。

         。3)指名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4.閱讀“你知道嗎?”

          四、課堂小結。

          1.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作業(yè):補充習題第9頁。

          3.課外作業(yè):到超市看看,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單位的,各是多少升?哪些是用毫升作單位的,各是多少毫升?

          4.有時間介紹一下節(jié)課量器的做法,并允許學生在家里試做。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掌握兩級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

          2、培養(yǎng)工整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豎式計算的簡便寫法和利用豎式計算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老師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情境圖及成績統(tǒng)計表。

          師:這是淘氣和笑笑進行套圈比賽的成績記錄。觀察這張表你了解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討論,自主發(fā)言

          學生可能會說:

          淘氣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氣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氣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氣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氣高。

          淘氣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氣第三次比笑笑高。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真不少。還有同學看出了淘氣的得分兩次超過了笑笑,真細心!

          二、自主探究

          1、進行估算

          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對話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對好朋友因為比賽的輸贏發(fā)生了爭執(zhí),你覺得他們誰說得對呢?為什么?

          生討論,匯報。

          2、嘗試計算。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較,覺得笑笑說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獲勝了。那么到底誰獲勝了呢?讓我們來算一算,看結果是怎樣的。先計算淘氣的總分吧!

          學生試做,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方法。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算得?

          學生可能出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

          無論學生做出怎樣的`方法,教師都應給予肯定。三個數(shù)連加的豎式以前沒有用過,如果交流不出來,教師可作為參與者交流。提示學生觀察:由于這三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整十數(shù),計算時,采取豎式和口算結合的方式比較簡單。

          師: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淘氣的得分是95分,現(xiàn)在大家再計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學生分小組交流計算結果和方法。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三、總結提升

          師: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淘氣和笑笑套圈比賽的問題,F(xiàn)在,老師提一個建議,下課后,請同學們自由組合,也進行一次套圈比賽,把比賽的情況記錄下來,下節(jié)課大家匯報一下。

          練習設計:教材第3頁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03-14

        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11-04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精選20篇)12-29

        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08-18

        小學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模板(精選14篇)12-02

        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7篇11-05

        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7篇)11-05

        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11-25

        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模板(精選6篇)11-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