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介紹陶淵明的說明文

        時間:2024-10-29 17:48:41 陶淵明 我要投稿

        介紹陶淵明的說明文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別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說明文,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或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如何寫說明文才能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陶淵明的說明文,歡迎大家分享。

        介紹陶淵明的說明文

        介紹陶淵明的說明文1

          東晉的文人往往儒雅,博帶廣袖,暗香浮動,高談闊論于山水之間。而陶淵明是亂世中的一朵空谷幽蘭,開在那一場絡繹繽紛的晉朝花雨中。

          他,孤潔清逸,與天地為一體,渾然得為世所忘。千年后,人們不僅記住了榮光一時的王謝世家,也記住了這朵隱居在田園中的馥郁怡人的幽蘭。其家雖貧,但木樽中斟著的是泛著詩意的煙水寒色;不像富貴的王謝世家,那金鑄的酒樽中分明氤氳著濃艷奢華的色澤。

          他,粗布衣衫,食不果腹,卻鐘愛于東籬下采菊的恬淡清幽,他在魏晉的濃黑墨漬里映忖得更加輕而飄逸。當無數(shù)趨炎附勢之徒為了門楣而苦惱,而他卻能有禪者般的清透睿智,放下仕途的波折,只為求得心靈上的一方凈土。

          也許,一切美好的存在只是為了映忖命運的損失,當損失已經注定成為損失,他明智地選擇了為損失營造一層美麗的遮掩物,不讓損失流露的那么突兀。

          如果說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是魏晉時代最沉痛的一抹琶音,那陶淵明便少了一種沉悶與苦澀,當終日飲酒的阮籍已在窮途之哭的苦悶中消耗余生,陶淵明卻在用余生去“轉換人生視角,另辟人生蹊徑”,他倘徉于山水,采菊于東籬,悠然于南山的那種超凡脫俗的灑脫飄逸,阮籍是注定品嘗不到的,而酒味中的苦澀消沉和醉眼迷離的逃避悵惘,陶淵明卻放棄了去嘗試。

          阮籍的損失完全沒有任何的遮掩,反而用苦澀的窮途之哭映忖的更加凄絕;陶淵明的損失完美得掩飾在那一種灑脫無為,樂安天命的性情之下。他甚至癡心不已地做著夢,一個“仙外桃源”的'夢,而這個夢延續(xù)了千年,也是很多人共同做著的遙遙無期的一個夢……

          陶潛是隱逸的智者,沉重的官袍下扭曲著多少真誠的本心,所以他執(zhí)起了鋤頭,擺脫了官場的沉浮,用心用情地去欣賞菊的芬芳,固守純真善良的人性本色,沉浸在自己真實而孤獨的凈土世界里。他像蘭,孤潔清傲,他又像菊,恬淡隱逸,在歲月里靜靜綻放,清香悠遠,沁人心脾,蕩氣回腸。

          清晨的霞光飛舞在肩頭,傍晚的星光閃耀在身后,風吹佩蘭,錦年流逝,一顆心早已波瀾不驚,擺脫了名利的熏染,換來浮生半世之閑。佛經里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倍諠摿栌诒娚,濁世中的眾生或驚,或詫,或畏,或怖,或悲,或喜,而他只隨著自己的本心去追尋極樂,用完美的田園風光掩飾這個時代的損失與黑暗。

          時世造英雄,若是時世造就不了你,那么,也希望你順隨本心,不要因為損失注定成為損失,而使美麗只作為忖托,辜負了完美神奇的人生。

        介紹陶淵明的說明文2

          在我眼中,陶淵明一直是一位高風亮節(jié)的田園詩人。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他打破了當時盛行的形式主義之風,在官場上起起落落,幾經風雨,多次復出又多次退隱,最終下定決心過上了他眼中的理想生活——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44歲時,家中不幸遭遇大火,生活更加貧苦,但詩人心懷恬淡。因為他永遠擺脫了腐敗庸俗的官場,回到了田園,他躬耕隴畝,以當?shù)剞r民共話桑麻,雖然在務農上手藝不精,但卻同農民保持著融洽的關系。晚年,他寫出的《桃花源記并序》表達了他的政治思想,這種烏托邦式的幻想雖然我并不贊同,這是一種道家的消極觀點。但這卻反映了廣大農民的要求,也是在詩人無力改變社會之后的最好方式。俗話說“打你打不過,躲還躲不起嗎?”在作者與黑暗社會抗爭無果后,抱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觀念毅然選擇退隱田園。

          也正是因為這種永不折腰的氣節(jié),使陶淵明在我眼中一直保持著超凡脫俗的形象,一提到“不為五斗米折腰”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來歷:

          陶淵明二十九歲時,當了江州祭酒,相當于當?shù)氐慕逃坎块L,看似官挺大,實則在科舉不甚普及的古代,只是一個品級很低的小官,而且身處江州,又沒什么油水,即使有,按照陶淵明的性格,也不會去撈取。但就是這么個小官,周圍也盡是腐敗,所以時間不長,就辭去了官職,可回家后,生活不能自給,又被迫重返官場。年底,郡督郵來巡察,縣吏告訴他,應該穿戴整齊去迎接郡督郵,因陶淵明不能忍受作為一個文人而向庸俗的鄉(xiāng)里老兒而卑躬屈膝,所以在發(fā)出“豈能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感嘆后,放棄每月五斗米的俸祿(五斗約為75斤,大約一袋半的大米,僅能糊口)退隱田園,從此再不復出。

          也正是這“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使陶淵明的超凡脫俗的氣節(jié)刻畫進了我的眼中。歷史上很多著名的詩人都表達過對陶淵明其人其詩的贊美與仰慕,陶淵明50歲后生活日漸貧困,最終于公元426年逝去。此時,東晉十六國的紛爭已過去了七年,但卻并沒有新時代的繁榮,南北朝雙面對峙,戰(zhàn)爭依然不斷,偉大的詩人是在戰(zhàn)亂中貧苦交加中逝去的,享年62歲。

          陶淵明雖早已逝去,而他在我眼中則代表了封建社會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他始終是我眼中偉大的天才。

        介紹陶淵明的說明文3

          陶淵明,字元亮。淵,意為深,明,意為明智;元,意為善良,亮則為正直,明亮。

          淵

          生活是現(xiàn)實的的,因此培養(yǎng)了人們現(xiàn)實的性格。極力追求名和利,把物質的享受看得異常重要,在名利中掙扎,“戚戚于貧賤,汲汲于富貴!边@樣的思想——雖然淺薄,雖然庸俗,卻在,很多人心里扎下了深根。

          而陶淵明是如何呢?他曾為官兩次,結果卻都是辭官回家。第二次僅為官83天。一切都是因為他的淵。他的思想性格從及觀念皆超出常人。即使“環(huán)堵蕭然,不避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他也從來想過再入塵網,為“絲竹耳亂耳”,為“案牘勞形”。

          也許有人說陶淵明傻,做官有沒有什么壞處,況且還有生活的經濟來源,何樂而不為?

          可陶淵明不為衣食住行,為的是自己的身心的快樂。他拋卻了物質的迷惑,于是獲得了心靈宇宙的自由,與自然萬物息息相通。

          明

          陶淵明閑靜少言,不幕榮利且好讀書。是因為他明白了讀書的含義,看透了官場的險惡。

          讀書是要讀出自我,而不是考書法去最求名利。陶淵明是一個明智之人,自然早就明白了這一點。多年在官場做著身不由己的事,陶淵明深感痛苦,與其以心為形役,讓心為形體所役使,倒不如忘懷的失歸隱山林。當然,他也為自己的抉擇感到無比快樂!傲某嘶詺w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边@便是他的明智與高于世人之外。

          元

          與他子中的“元”(即善)相符。陶淵明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從《桃花源記》一文中便可看出。

          這篇作品是陶淵明的最高成就,寫于59歲。從對桃花源生活的描寫,表現(xiàn)了陶淵明的美好理想,每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貧富差距;人人都熱情好客;路不拾遺,老有所終,又有所養(yǎng)。這也是孫中山提到的“大同社會”。沒有戰(zhàn)亂,和平共處。

          由此可見,陶淵明的反對戰(zhàn)爭?释谰煤推降乃枷敫星椤

          亮

          魏晉時一種“縱酒”的社會風尚。人們將豪爽地喝酒當成一種風尚。因此,當時出現(xiàn)了很多以酒為友的士人。

          陶淵明自然也是酗酒之人,雖然家中貧困,不能經常得到,但他的老朋友經常邀他去喝酒。“即酒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換做常人,若客人要走,總會“客套”性地挽留一下。而陶淵明與朋友們的交往時直爽、正真、率真,沒有半點虛情假意,足見其“亮”。

          于是,淵、明、元、亮四字組合在一起,也就成了我眼中的陶淵明。

        【介紹陶淵明的說明文】相關文章:

        介紹陶淵明說明文11-19

        飲酒陶淵明介紹10-02

        關于陶淵明的說明文(精選41篇)11-25

        關于陶淵明的說明文(精選25篇)10-20

        關于陶淵明的說明文4篇08-22

        陶淵明的飲酒賞析介紹08-10

        飲酒陶淵明朗誦介紹07-11

        陶淵明介紹與歷史評價07-15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介紹10-29

        古詩作者陶淵明介紹與詩歌賞析11-1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