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州詞》王之渙古詩原文翻譯及鑒賞 推薦度:
- 王之渙古詩《涼州詞》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涼州詞古詩原文王之渙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涼州詞古詩原文王之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注釋:
1、涼州詞: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2、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賞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開元年間,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chǎn)生的地名為曲調(diào)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diào),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xiāng)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diào),充分表現(xiàn)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zhèn)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
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diào)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
“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备柚刑岬搅诵腥伺R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F(xiàn)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diào)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diào)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diào)呢?要知道,玉門關(guān)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tǒng),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知識擴展:《涼州詞》擴寫
我一人走在塞上城墻邊上,遠處的黃河仿佛是從天際奔涌而來的,這座城外便是萬仞高山。在邊塞的高山大河中,這座城仿佛就像是宇宙中的一顆星星,在狂風和黃沙中巍然屹立。走在城里,我的心中突然感到無比悲傷,戍守邊塞的將士們啊!這黃沙隨著狂風,日夜吹打你們,你們竟毫無退縮,終日與它們搏斗,這無限廣闊的沙漠與你們終日為伴,你們心中只有祖國。不為別人給自己做多少,而自己甘愿獻出自己畢生的精力。
吹羌笛的人啊!你不要再報怨春風不度,楊柳不綠。想折枝挽留都不可能,這怎么不讓人悲傷呢?這黃沙和狂風,都不理睬你的報怨,你為什么還要再怨呢,只有戍守邊疆,不讓敵人打入,家,就是溫暖的,幸福的!
拓展:關(guān)于王之渙的《涼州詞》賞析
《涼州詞》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作品賞析
關(guān)于這首詩,唐人薛用弱的《集異記》曾記載著這么一樁趣事:開元中,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一天,天寒微雪,三人一起到旗亭小飲。適逢梨園伶官十多人會宴;席間,有四名美貌歌妓演唱,唱詞都是當時著名詩人的作品。三人私下相約說:我們?nèi)说脑娒37植怀龈叩,現(xiàn)在且看這些歌妓謳歌,“若詩入歌詞之多者,則為優(yōu)”。結(jié)果,第一人唱的是王昌齡的詩,第二人唱的是高適的詩,第三人唱的還是王昌齡的詩。王之渙不服氣,“自以得名已久”,就指著“諸妓之中最佳者 ”說:“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彼娜酥兄白罴颜摺苯Y(jié)果果然唱了一首王之渙的詩:“黃河遠上白云間……!贝蠹矣谑谴笮ΑK母杓藛柮髑闆r后競拜。并請“俯就筵席”,“三人從之,飲醉竟日”。后明清戲劇家將此事編成劇本,其中以《旗亭記》為名的就有多本。
詩句中,“一片”為唐人習慣用語,常與“孤”連文,即今之“一座”!肮鲁恰敝赣耖T關(guān)。將玉門關(guān)作“孤城”,顯然與征人的離情別緒聯(lián)結(jié)在一起 。仞,古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包S河遠上”,也有作“黃河直上”的。葉景葵認為:“詩句有一字沿訛為后人所忽略者,為《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古今傳誦之句也,前見北平圖書館新得銅活字本《萬首唐人絕句》,‘黃河’作‘黃沙’,恍然有悟,向誦此詩,即疑‘黃河’兩字與下三句皆不貫串,此詩之佳處不知何在!若作‘黃沙’,則第二句‘萬仞山’便有意義,而第二聯(lián)亦字字皆有著落,第一聯(lián)寫出涼州荒寒蕭索之象,實為第三句‘怨’字埋根,于是此詩全體靈活矣!薄短迫私^句精華》也說:“此詩各本皆作‘黃河遠上’,惟計有功《唐詩紀事》作‘黃沙直上’。按玉門關(guān)在敦煌,離黃河流域甚遠,作‘河’非也。且首句寫關(guān)外之景,但見無際黃沙直與白云相連,已令人生荒遠之感。再加第二句寫其空曠寥廓,愈覺難堪。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聞羌笛吹《折楊柳》曲,不能不有‘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之怨詞!钡裰簧賹W者仍認為,就詩意說,“黃河遠上”比“黃河直上”要好。理由是:一,“黃河遠上”意境開闊,莽莽蒼蒼,浩浩瀚瀚,如同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顯得狀美,而“黃沙直上”只是給人荒涼的感覺。二,“黃河遠上”句與下句“一片孤城”,一遠一近,一動一靜,互相映襯,有一種立體的感覺,而“黃沙直上”句畫面比較單調(diào)。至于黃河遠距玉門關(guān)的問題,則認為,《涼州詞》只是唐代的一種曲調(diào),不一定只寫涼州;有人還考證,認為王之渙的《涼州詞》還有另一個題目:《聽玉門關(guān)吹笛》,由此認為是詩人在玉門關(guān)吹笛時寫的,孤城是眼前景象,黃河是出關(guān)途徑之處,詩人是在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描寫自然景物(見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講稿》)。
據(jù)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jié)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云間”。王之渙甚為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此事未必實有。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詩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云間”的動人畫面:洶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一條絲帶迤邐飛上云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包S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xiàn)的是動態(tài)美。而“黃河遠上白云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tài),表現(xiàn)的是一種靜態(tài)美。同時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xiàn)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于“畫卷”的主體部分!包S河遠上白云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一片”是唐詩習用語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這里相當于“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這樣一座漠北孤城,當然不是居民點,而是戌邊的堡壘,同時暗示讀者詩中有征夫在!肮鲁恰弊鳛楣诺湓姼枵Z匯,具有特定涵義。它往往與離人愁緒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遙知漢使蕭關(guān)外,愁見孤城落日邊”(王維《送韋評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為下兩句進一步刻劃征夫的心理作好了準備。
詩起于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戌守者處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轉(zhuǎn),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diào),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guān)系。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diào)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fā)更多的聯(lián)想,深化詩意。玉門關(guān)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征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第三句以問語轉(zhuǎn)出了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guān)”一語入詩也與征人離思有關(guān)。《后漢書·班超傳》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彼阅┚湔龑戇叺乜嗪钪鵁o限的鄉(xiāng)思離情。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中唐以后的某些邊塞詩(如張喬《河湟舊卒》)加以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此詩雖極寫戌邊者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diào),表現(xiàn)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shù)手法的委婉蘊藉,也可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xiāng)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wèi)國戌邊責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diào)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涼州詞古詩原文王之渙】相關(guān)文章:
《涼州詞》王之渙古詩原文翻譯及鑒賞08-04
涼州詞古詩王之渙11-17
王之渙古詩《涼州詞》原文翻譯以及賞析12-08
王之渙涼州詞原文及賞析11-24
涼州詞王之渙原文及賞析07-18
古詩涼州詞王之渙譯文11-23
古詩涼州詞王之渙詩意03-31
王之渙的涼州詞古詩賞析03-17
王之渙《涼州詞》翻譯古詩賞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