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李景讓傳》原文與翻譯
原文:
李景讓,字后己,贈太尉憕孫也。性方毅有守。寶歷初,遷右拾遺;茨瞎(jié)度使王播以錢十萬市朝廷歡,求領鹽鐵,景讓詣延英亟論不可,遂知名。沈傳師觀察江西,表以自副。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
母鄭,治家嚴,身訓勒諸子。嘗怒牙將,杖殺之,軍且謀變,母欲息眾讙,召景讓廷責曰:“爾填撫方面而輕用刑,一夫不寧,豈特上負天子,亦使百歲母銜羞泉下!何面目見先大夫乎?”將鞭其背,吏大將再拜請,不許,皆泣謝,乃罷,一軍遂定。
大中中,進御史大夫,甫視事,劾免侍御史孫玉汝、監(jiān)察御史盧栯,威肅當朝。為大夫三月,蔣伸輔政,景讓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擇宰相,盡書群臣當選者,以名內器中,禱憲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讓名不得。世謂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謂之“辱臺”。景讓愧艴不能平,見宰相,自陳考深當代,即拜西川節(jié)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贈太子太保,謚曰孝。
性獎士類,拔孤仄,如李蔚、楊知退皆所推引。始為左丞,蔣伸坐宴所,酌酒語客曰:“有孝于家、忠于國者飲此!笨兔C然,景讓起卒爵。伸曰:“無宜于公!彼铺K滌、裴夷直皆為李宗閔、楊嗣復所擢,故景讓在會昌時,抑厭不遷。清素寡欲,門無雜賓。李琢罷浙西,以同里訪之,避不見;及去,命貳其騙石焉。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顯,景讓宅東都樂和里,世稱清德者,號“樂和李公”云。(《新唐書列傳一百二》)
譯文:
李景讓,字后己,是追贈太尉李愷的孫子。生性正直剛毅有節(jié)操。寶歷初年,升任右拾遣;茨瞎(jié)度使王播用十萬貫錢買得朝廷的歡心,請求兼任鹽鐵使,李景讓到延英殿急切奏論不同意,于是出名。沈傳師任江西觀察使,上表奏請他任自己的副職.歷任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
李景讓的母親鄭氏,治家嚴厲,親自教誨勉勵幾個兒子。李景讓曾經怒恨牙將,用杖打死他,軍中將士謀劃變亂,母親為了乎息眾人的喧嘩,召來李景讓在庭院裹斥責說:“你鎮(zhèn)撫一方而輕率用刑,一人不得安寧,哪裹只是上負天子,也使百歲老母含羞於黃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你父親呢?”準備鞭打他的背,官吏大將一再叩拜請求原諒,不答應,眾人都流淚謝罪,才作罷,全軍於是安定。
大中年間,升任御史大夫,剛一上任,彈劾罷免侍御史孫玉汝、監(jiān)察御史盧桔,朝廷上下莊重肅穆。任御史大夫三個月,蔣伸做宰相,李景讓的名聲一向在蔣伸之上,但是宣宗選擇宰相時,將有宰相聲望應該當選的大臣名字都寫出來放進容器中,在憲宗的牌位前投壺決定,而沒有投中李景讓的名字。世人說授任御史大夫一百天后,如果有其他官員做宰相,就叫做辱臺”。李景讓羞愧憤怒不能平靜,拜見宰相,陳述自己在當代政績好資格老,於是拜授西川節(jié)度使。因病請求退休,有人勸他說:“公廉潔沒有一點積蓄,不為幾個兒子考慮嗎?”李景讓笑著說:“兒子們難道能餓死嗎?”書疏遞上,就回到東都。以太子少保在東都任職。去世,終年七十二歲,追贈太子太保,謐號孝。
生性喜歡勉勵士人,提拔孤立無援的人,像李蔚、楊知退都是由他推舉引薦的。當初任尚書左丞時,蔣伸坐在宴席上,斟酒對客人說:“孝順父母、忠於國家的.人喝這杯酒!笨腿顺聊,李景讓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蔣伸說:“沒有比李公更適合飲這杯酒的了。”與他友好的蘇滌、裴夷直都受到李宗閔、楊嗣復的提拔,所以李景讓在會昌年間,受壓抑得不到提升。李景讓清心寡欲,門前沒有亂七八糟的賓客。李琢被免去浙西節(jié)度使,因與李景讓住同一里坊前去拜訪他,李景讓回避不見,等李琢離去后,命令砍斷他上馬時踩過的踏腳石。元和年間以后,德高望重的大臣,以居住的里坊而顯名,李景讓的宅第在東都樂和里,世人稱頌德行廉潔的人時,就叫“樂和李公!
【《新唐書·李景讓傳》原文與翻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