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8-28 11:26:02 古籍 我要投稿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翻譯及賞析1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

          亭上秋風,記去年裊裊,曾到吾廬。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

          千古茂陵詞在,甚風流章句,解擬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

          翻譯

          秋風亭上的秋風姍姍吹過,拂拭著我的臉;記得它去年曾到過我的家。我抬頭觀望,這里的山河與我家里的山河形狀雖然不一樣,但人物風情卻很相似。功成的人走了,我覺得到了秋天氣候變冷,團扇也被人拋棄了。斜陽與過去一樣,秋風是吹不斷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績和遺跡一點也沒有了。

          一千多年前漢武帝劉徹寫的《秋風辭》,真是好的詩章,美妙的詞句,可以稱得上千古絕唱,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傳誦著它。怎么有人說那是模仿司馬相如的章句呢?現(xiàn)在樹葉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憂愁。朋友來信:“催我趕快回家,不要遲延,現(xiàn)在正是吃蒪羹鱸魚美味的時候!庇姓l會想到我,在這個秋夜凄涼的時候,獨對孤燈,正在研讀太史公寫的《史記》呢?

          注釋

          裊裊:微風吹拂。

          團扇:圓形的扇子。

          禹跡: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于九州,后因稱中國的疆城為禹跡。

          茂陵詞:指漢武帝的《秋風辭》。茂陵,漢武帝的陵墓,這里指漢武帝劉徹。

          甚:真。

          風流:文采美,韻味濃。

          解擬:能比擬。

          相如: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

          眇眇:遠望貌。

          愁余:使我愁苦。

          書報:來信說。

          因循:拖延,延誤。

          蓴鱸:詠思鄉(xiāng)之情、歸隱之志。

          史公書:即司馬遷的《史記》。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寧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辛棄疾時年六十四歲,在知紹興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任上路過秋風亭,寫下了這首詩。

          鑒賞

          起句化用《九歌·湘君》“裊裊兮秋風”句!吧胶优e目雖異”二句,是用《世說新語·言語》中典故。東晉時南渡士大夫常到新亭聚游飲宴,周侯中坐而嘆,說:“風景不殊,正自有河山之異”。皆相視流淚。作者登秋風亭時與東晉士大夫有同感,看到風景依舊,山河破碎,西風蒼涼,因而無限感慨。以下“功成者去”二句也連用典!稇(zhàn)國策·秦策》:“蔡澤謂應侯日:‘四時之序,成功者去’!薄皥F扇”句出自《漢書·外戚傳》,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智锕(jié)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边@二句作者借以對宋廷排擠抗金愛國將領的作法表示不滿。接下去作者看到,秋風中夕陽西下,可是當年大禹治水的`遺跡已茫茫不見,無處尋覓了。據(jù)《史記·夏本紀》載,舜、禹時,洪水滔天,大禹與眾決九川而致四海,天下為治,大禹即帝位后,東巡狩,至會稽而崩,至今紹興會稽山有禹陵、禹廟。明末陳子龍曾有詩句:“禹陵風雨思王會,越國山川出霸才。”(《錢塘東望有感》)思念大禹的功跡,哀嘆明之將亡。辛棄疾言外之意也是追憶大禹拯救陸沉的勛業(yè),慨嘆南宋無英雄人物能力挽狂瀾。

          下片依然在懷古,又提及歷史上一位英雄君主。漢武帝巡行河東時作有《秋風辭》,說:“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辛棄疾在秋風亭上聯(lián)想《秋風辭》,不僅只是節(jié)令上的偶合。他借以緬懷漢武帝為抗擊匈奴、強盛帝國所作的杰出功績。這三句表面是說,漢武帝傳頌千古的風流辭章,足可以與司馬相如的辭賦媲美。這里似是贊揚漢武的文采,實是歌頌他的武略,暗指宋廷的懦弱無能。以下亦用《九歌》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嫡娟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作者用此悵望江南半壁河山,緬懷大禹、漢武帝,情緒依然十分憤慨。以下句意一轉,說:朋友們來信勸告我,不要留戀官場而忘記歸隱!拜击|”用東晉張翰因秋風起思歸故鄉(xiāng)的典故,這里以友人來信的口氣說出,還是棄官退隱吧。這是作者回顧歷史以后,面對冷酷的現(xiàn)實所產(chǎn)生的心理矛盾。結尾卻并不回答朋友,只是說:誰曾想到在這清涼的秋夜,我正挑燈攻讀太史公書!妒酚洝菲渲幸幌盗袗蹏⑿鄣募o傳,如廉頗、李廣等,效命疆場、威震敵膽且晚年倍受壓抑,悲憤壯烈,曾深深激動辛棄疾夜讀之心。這時辛棄疾64歲,其老驥伏櫪之志不衰。

          詞中運用典故描繪秋天景象,并表現(xiàn)了懷念北方的愛國思想和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的悲涼情緒。篇末通過對友人的答話,表現(xiàn)自己不甘心于長期退隱,而積極關心政治,準備有所作為。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翻譯及賞析2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朝

          亭上秋風,記去年裊裊,曾到吾廬。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

          千古茂陵詞在,甚風流章句,解擬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莼鱸。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

          譯文

          秋風亭上的秋風姍姍吹過,拂拭著我的臉;記得它去年曾到過我的家。我抬頭觀望,這里的山河與我家里的山河形狀雖然不一樣,但人物風情卻很相似。功成的人走了,我覺得到了秋天氣候變冷,團扇也被人拋棄了。斜陽與過去一樣,秋風是吹不斷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績和遺跡一點也沒有了。一千多年前漢武帝劉徹寫的《秋風辭》,真是好的詩章,美妙的詞句,可以稱得上千古絕唱,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傳誦著它。怎么有人說那是模仿司馬相如的章句呢?現(xiàn)在樹葉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憂愁。朋友來信:“催我趕快回家,不要遲延,現(xiàn)在正是吃蒪羹鱸魚美味的時候!庇姓l會想到我,在這個秋夜凄涼的時候,獨對孤燈,正在研讀太史公寫的《史記》呢?

          注釋

          [1]裊裊:微風吹拂。[2]禹跡: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于九州,后因稱中國的疆城為禹跡。[3]蓴鱸:詠思鄉(xiāng)之情、歸隱之志。

          賞析:

          這首詞寫于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辛棄疾時年六十四歲,在知紹興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任上。張鎡在和這首詞的小序里說:“稼軒帥浙東,作秋風亭成,以長短句寄余!钡弥@首詞是寫給張鎡的。浙江東路包括當時南宋的京都臨安(今杭州)在內(nèi),北靠長江,東臨大海,地勢重要。南宋王朝委任他為這一地區(qū)行政大員,說明南宋對辛棄疾的重任,也使他很感意外。雖然他這時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但他卻一如既往,想為抗金大業(yè)作一些事情。但到任不久,可能對朝廷的黑暗腐敗更有所了解,后悔這次不該出山,因此,作者登亭觀雨,有感而賦此詞。詞雖說是觀雨,但全詞不見一個雨字,這說明這首詞不是為觀雨而作。詞的上片寫作者登上秋風亭,舉目遠望“山河雖異,風景非殊。”紹興與鉛山的山河形狀雖然不同,但卻都是一片笙歌宴樂的太平景象!肮Τ烧呷ィX團扇、便與人疏!边@是以自己親身遭遇,對南宋小朝廷使用人材的反動措施的揭露。下片作者因《秋風辭》而想到漢武帝致力于北方,取得了輝煌的業(yè)績,F(xiàn)今只是“木落江冷,眇眇愁余!弊髡咴偕穗[的思想,借“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蒪鱸!弊詈蟆罢l念我”挑燈讀書,隱晦透露了作者的凄涼之感。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5-24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及賞析07-16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6-25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古詩詞鑒賞12-13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_辛棄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9-26

        《漢宮春·立春日》原文及賞析02-09

        《漢宮春·立春日》翻譯賞析02-15

        陸游《漢宮春》的翻譯賞析12-25

        漢宮詞_李商隱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原文翻譯及賞析06-2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